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开思网工业级高精度在线3D打印服务

iCAx开思网

CAD/CAM/CAE/设计/模具 高清视频【积分说明】如何快速获得积分?快速3D打印 手板模型CNC加工服务在线3D打印服务,上传模型,自动报价
查看: 32040|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转发]老查做模第十篇到第十三篇-----老查渐渐亮出杀手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8 09:1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朋友,交流,分享,学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按:这里面的插图看似简单,不多,但都是查老师凭着记忆(当时的软件使用可没现在方便好用)在较短的时间里规范的绘出,不管是3D还是2D,且出自一位59点几岁的人手中;产品较简单,因为查老师已将其简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解决模具问题的设计思路;请注意思考这些案例的时代背景和当时和/或现时的技术和经济意义,这对我等后进或有助益;另,大家不觉得查老师的文笔很好吗?在模具业里更是少见。若把做模比作“武”的话,可谓“文武双全”;若大家觉得此说法有所牵强,那大家(仅指模具行业里人)不妨领教下查老师的“六合形意”拳;。。。。。。说不尽,也道不完他的故事,且听老查慢慢讲来。。。。。。

查鸿达老师简介:https://www.deltamould.com/showexpert.aspx?id=6000007
联系方式:
手机: 13961466454 电话号码: 0519-69999226
Email: chd2005888@163.com QQ号码:
个人主页: https://www.jgzchd.com/index.asp

第十篇:飞檐走壁  终练就绝世神功
那年代,我和我们厂的一帮青年工人(都是“知青”),对专研模具技术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因为我家里是练武术的,我硬是把车、钳、刨、铣、磨、和制图当成“武功”来练的。
我们“知识青年”都是住在厂外的,开始时我们都是一早6点到厂。到后来越来越早,我每天早晨4点就到厂“练功夫”可是时间一长门卫蒋老头不干了,因为天太冷,不肯开厂门。后来我干脆也不走厂门了,都从围墙翻进去。老头来火了,但是又不敢得罪我这个“少东家”,结果到我干爹那里告状,说我们一班“小鬼”在搞飞檐走壁。我干爹也是一笑了之。
现在再讲那些车、钳、刨、铣、磨的“功夫”真有点过时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代数字化加工的模具工厂里的作用已经不是很大了,但在当时的模具行业,“功夫”好,确实是受人敬仰的。我的徒弟得了武进县模具钳工操作比赛的冠军,我的风头也出的够大了。但是我的画图“功夫”真正是“独步天下”的,84年,我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私营的模具设计公司《精艺模具设计社》,我本人的绘图功夫,在我们常州市的模具圈子里是一致公认的。
85年我应邀为市里举办的“模具设计比赛”命题,当我画的“标准答案”公布的时候,有人打赌说,这张“标准答案”的图纸是印刷厂印的。当然,为了商业效果,我画图的铅笔是用游标卡尺量的,直接画在描图纸上,再用晒图机晒出来的,确实分不出是人手画的还是印刷厂印的。
到了88年,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四弟写信告诉我,国外已经有了用电脑画图的,广东也有少数外资厂开始尝试了。听了这个消息我又惊又喜,把“画图要画得象印的一样的功夫”作为模具设计的最高境界的我,决定放弃“如日中天”的设计公司的生意,赴广东“取经”,以修得“神功”。
看到这里,我很多朋友会明白,为什么我在林仕豪干了半年总工程师就拂袖而去,因为林仕豪的全称是《林仕豪电脑化模具公司》,我应聘时也确实看到有电脑,但是事实上我了解详情后才知道,他们并不具备让我学会“电脑画图”的可能性。
我的电脑画图是在惠州的“乔峰”学会的,(现在的TCL模具部的前身),当时的执行总裁张琪瑞先生是个非常有眼光的企业家,他从当时的中国模具协会了解了我的情况,也看了我设计的“21吋电视机”的模具图。决定高薪聘请我,并且提供了当时最好的条件,让我自学CADMARSTCAM。我当时年纪轻,才40多,除了做好模具主管的工作外,疯狂而且拼命地学习电脑知识。就好像刚走出沙漠见到清水的人一样。3个月后,组建了TCL(当时叫“乔峰”)的电脑工程部。一年后,我就教出了20多个会用CAD画模具图的工程师。现在的设计主管杨光,就是我当时教出来的尖子。
我的笔名叫裘白,谐音就是“求败”,并非是我傲慢。我现在年纪大了,骄傲了也没有什么用处。我衷心的希望看到年轻人能够在模具设计和三维画图方面超过我,打败我。

[ 本帖最后由 moldzen 于 2008-10-28 14:47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赞一下!赞一下!
2
发表于 2008-10-28 09:13:4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篇:巧夺天工  出奇招四两拨千斤
我在香港有一个朋友吴先生,在深圳宝安九围开了一家注塑厂(源江塑胶)。有一天来找我,说有一个产品遇到了一点点麻烦。我看了一下,产品如下图:产品高度440毫米

据说是美国的一种自动售糖果机上的透明罩壳,塑料原料是透明ABS。“我看很简单啊”我说:“凭你吴生的水平应该没有问题的啦”。“不是的,按现在已经做好的模具,一定要用500吨的注塑机来生产,但是我厂最大的注塑机是350吨的,按注塑量来计,350吨是绰绰有余的。可是按现在的模具结构,350吨注塑机的行程远远不够”。吴先生说完,拿出了模具结构图:

“按现在的模具,最少要打开1700毫米,才能够将制品拿出来”吴先生非常可惜地说:“只能在500吨上加工,每个产品的加工费要5元左右,假如在350吨上,每个的加工费只要2.2元。可是在350吨上加工,就是产品拿不出来,因为350吨的最大打开距离是1480毫米”。 产品被顶离动模芯时,又进到凹模里面去了。

每做一个少赚2.8元,这笔生意是张大单,全年定单200万个,眼睁睁少赚560万啊,实在太可惜了”。
560万,可不是个小数字了,有什么办法,将模具方案改进一下,能够放到350吨上去生产。这个办法值560万。
晚上吴生拉我去喝酒,他是个非常执着的人,心情不好,多喝了一点,满嘴糊话:“开模、顶出、又进去,不好拿,又开模、顶出、又进去,又不好拿”。我也被他搞的烦死了,顶了他一句:“拿不出来,把凹模劈成二半不就好拿了吗?”“你还别说,我们真的想过定模做二半的,产品是可以拿了,但是为了锁住二半模具,必须增加一个锥度的大框。模具的横向变成巨无霸,注塑机上放不下。难,难,难。”
他这一下到提醒了我,我曾经见过一套意大利的《啤酒周转箱》模具是无锥度框的,那机构真是巧夺天工。但是情况和现在不一样。经过二天的思考,方案渐趋成熟。我来了个大大的“张冠李戴”,将模具设计成下图的样子:定模滑块本身带液压缸的。


打开后是这样的

顶出时是这样的

这时注塑机开1400毫米,很方便地拿出产品,.完全可以在350吨上加工。
二个月后,模具按此方案做出来了,并且生产很正常。吴生来看我,送了很多礼物,并伸出大拇指说:“查老师真是四两拨千斤啊”

[ 本帖最后由 moldzen 于 2008-10-28 09:3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发表于 2008-10-28 09:32: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4
发表于 2008-10-28 09:37:0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篇 妙手回春  使绝招国人扬威
这个故事发生于1990年,我在“乔峰”(现TCL模具部)当模具设计主管的时候。当时工厂已经搬到位于斜下(地名)的新厂,一楼是注塑机车间,有大大小小200多台注塑机。我们技术部在二楼。
一天,来了一帮客人,是日本“东英电子”的,他们在布吉(深圳的地名)有工厂,是做高档收录机的。当时这个产品非常走俏,他们有二套外壳委托我公司加工。他们提供模具,模具是日本公司设计,请韩国一家模具厂做的,今天他们是送模具来试生产。
因为这是给我们公司的一笔大生意,利润非常丰厚。那些日本朋友的态度倒还是很谦卑,但是那个兼做翻译的李先生的神气劲真的是不敢恭维。好像他也是“上帝”似的。
在试模前,按照惯例,将前后模打开,进行检查,本来,只要注塑部主管检查就可以了,可是,一来是想炫耀一下他们做的模具的高水平,二来是听说“乔峰”请来了一个上海的“模具大王”,可能想压压我的锐气。他们非要我看过才行,我到现场看了模具,确实做的非常讲究。有大家风范,而且为了产品容易被机械手吸出,采用的是二次顶出。
但是我看到了一个不为人注意的问题,我楞了一下,好像有点不对头。请看下面的示意图:

它是在产品上要做二个向内的孔,是装“卡门”的,按理是要内抽芯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做了外抽芯,还在外壳上多了二个不需要的孔,但是这是他们的设计,我是不该多问的。
可问题在于定模镶件插进了动模镶件,产生孔的液压抽芯又同时穿过动、定模的镶件。这应该是个致命的错误。在试模时,是断断续续注塑的,模具的温度较低,注了几个样品就下模了,是发现不了什么的,但是正常生产时,是连续进行注塑的,模温会上升,假如一直稳定在一个范围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模温突然升高,熔融的塑料对模具的压力就会增大,就会产生“涨模”的现象,我们在香港叫“抹模”,涨开的量小则0.05,大的会有0.2以上。这时候产生孔的液压抽芯同时会受到被它穿过的动、定模的镶件严重挤压。这时液压缸如果硬将抽芯抽出去,抽芯和动、定模的镶件上的孔就会损坏,假如液压缸的力不够大,不能够将抽芯抽出,那问题就更大了,注塑机硬打开,动、定模的镶件就会全部被破坏。
我将这个情况向日方的主管“哟西卡瓦桑”(吉川先生)仔细地讲了一遍。我的日语水平很浅,只能简单讲讲,这么复杂的情况是讲不清的。虽然吉川听了后“哈哎”个不停,但他肯定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可恨那“二鬼子”李工不肯照翻,还狠狠地奚落了我一顿,说我连日本人的模具也不放心,也太想表现自己了。虽然他也谅解我们“洛多西牙”(打工者)的心理。按我的性格,是不会与他计较的,况且他们给了我们公司这么大的定单。我只能招呼他们到我的办公室喝饮料,等待下面车间将模具装上注塑机。
试模开始了,注塑部主管将“啤”出的首样送来给我们看。外观还可以,尺寸是日本方面检查合格了的,所以我和吉川在《生产许可书》上签了名,签的时候我还向李工又唠叨了一边:“你不把我的意思告诉吉川,会有麻烦的”。但那个固执的驴子就是不理我。
因为用的是1500吨的注塑机,声音很响,每开模一次都会有一下震动,(这是正常的),到了第22下,只听得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车间里一片惊呼。我知道我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注塑部主管气急败坏地跑进办公室:“模具出大事情了”。我们都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注塑机旁边,一看,果然和我估计的一模一样。
这下子二鬼子急了,我连忙安慰他,叫他把我的意思告诉吉川。他叽里咕噜了一阵,吉川头上的冷汗就下来了。马上打电话向“东英”的老板报告。
我知道最后肯定还是要我来搞定的,赶快想办法,我马上在我的图库里选了ABC三个方案,并且打印出了图纸。
第二天一早,我公司的执行总裁张琪瑞带了几个日本朋友来找我,我拿出早就打好的图纸给他们看。大家看了我画的方案都是赞不绝口。最后选定了“C”,如下图:

这是最简单的改动方案,一共化了6天就全部搞定了。模具正常生产了一年也没有发生问题。收了修模费31万港币。后来李工来跟我说:“老查,你们收费也太高了,在国内,这样修改一下最多3千港币,就算你们是大公司,收一万也就可以了。我笑了笑说:“修模是只要一万元,但想出的办法值30万啊,因为是日本朋友,假如是美国人,我非要他付50万不可。”

[ 本帖最后由 moldzen 于 2008-10-28 09:4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发表于 2008-10-28 09:39:3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篇:踏雪寻梅  磨破铁鞋访高人
德国<WIK>(沙井伟佳) 在深圳工厂的模具部经理李先生(香港人)托人介绍后找到我,说有一套模具要我想想办法,我到他们工厂去看了一下,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产品。是一款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如下图:
(为了说明问题,被我简化了的)

问题确实有点难度,在同一位置,又要外抽,又要内抽,在实际的模具上其他位置没有任何可利用的空间。机构上很难安排。他们目前的做法也非常地夸张,内抽芯做成一个大大的“7”字形,以绕过外抽芯机构。但是由于产品的特殊性,这个“7”字形又不能做的太大,否则严重影响模具强度。所以,一套模具用不到24小时,这个“7”字形的内抽芯就要断裂。现在没有好的办法,因为这个制品的需要量太大了,只能做了4套模具,一套在生产,其他的3套进行维修待用。以保证装配车间的正常生产。李先生对我说:“我是刚到这家德国公司来上班的,老板要看看我的能力,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凭我当然是搞不定的,但是我在香港模具协会有朋友,介绍我来找你,请你帮一下忙”。“我也不是万能的,我考虑一下再说吧”。
过了几天,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如下图:

因为是我香港的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介绍的,我很快画好了模具图,交给了李经理,也没有收他的设计费。时间一长,这事情也就忘记了。过了二年,一天有一个英国人来找我,我看了名片,是《WIK》的总经理施蒂芬。翻译李小姐告诉我说,以前的李经理已经不在我们公司了,我们德国的老板来工厂时见了这套模具,说着递给我看一个零件,我想起来了,这是以前我帮李经理设计过的东西。“我们老板说”李小姐高兴地对我说:“这套模具设计的非常非常的好,解决了我公司的大问题,想不到中国还有这么高水平的模具设计师,老板叫我们一定要找到设计这套模具的人,可惜李经理离开我公司时不肯说是谁设计的,只说是一个上海来的工程师,在沙井开模具厂的。我们总经理施蒂芬千方百计托人打听,花了二年时间才找到你。今天总算找到了”。“确实是我设计的,”我回答道:“后来李经理也没有与我联系,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我们公司有模具部,但只是管理模具的,我们自己没有模具工厂,是拿你的图纸叫别的工厂制造的,效果相当不错,使用了二年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
    我们就这样交了好朋友,当时我在香港国辉模具公司做技术总监。后来,《WIK》成了我公司的第四大客户,每一年的模具定单在3千万以上。

[ 本帖最后由 moldzen 于 2008-10-28 09:4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发表于 2008-10-28 10:01:44 | 只看该作者
顶,学习中啊
7
发表于 2008-10-28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篇.
看不懂定模两行位是如何定位固定的.
有那位兄台明白,说说
8
发表于 2008-10-28 10:18:27 | 只看该作者
后面那个结构真的是经典了。
9
发表于 2008-10-28 10:53:14 | 只看该作者
经典中的经典,,,想想自己在这行做了好几年了,学到的东西还真少
10
发表于 2008-10-28 15:04:17 | 只看该作者
我在他那做了几年。听他也讲了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D打印手板模型快速制作服务,在线报价下单!

QQ 咨询|手机版|联系我们|iCAx开思网  

GMT+8, 2024-12-23 12:33 , Processed in 0.02623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4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