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人造卫星已经让通天梦成为现实,但全世界共享一种语言的大同之梦却似乎依然遥遥不可企及。可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领域,“世界通用语”并非天方夜谭,因为在设计师之间有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AutoCAD。 前生今世 1982年,这一年,美国人John Walker干了两件事,而其中任何一件都足以让世界铭记:第一,他开发了一种可以免费拷贝的CAD软件——AutoCAD;第二,他创建了欧特克(Autodesk)公司。 一张容量为360Kb的软盘,没有菜单功能,所有命令需要背——这就是问世之初的AutoCAD v1.0。尽管功能有限,但是作为一款在PC上运行的CAD软件,AutoCAD在设计界刮起了一阵旋风,它让数字化设计技术走近设计师,让计算机辅助设计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专利成为设计师们日常工作的重要手段。而欧特克,这家当年只有几名员工、只卖一款软件的小公司,如今已经成长为旗下拥有80多款软件,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的软件巨人。 今天,全球有数百万名设计师、工程师在使用AutoCAD进行二维绘图,包括绘制详图,编制设计文档,和进行基本的三维设计;AutoCAD的文件格式DWG已经成为二维绘图的事实标准格式。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全球采用DWG格式的设计文档已超过10亿份。针对不同行业的应用特点,欧特克在AutoCAD的基础上开发了行业专用的版本和插件,比如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中发行了AutoCAD Mechanical;在电子电路设计行业中发行了AutoCAD Electrical;在勘测、土方工程与道路设计发行了 Autodesk Civil 3D;AutoCAD Map 3D则能帮助用户更好的生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而学校里教学、培训中所用的一般都是AutoCAD Simplified,等等。无论是身处何种行业,土木建筑、装饰装潢、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电子电路、机械设计、服装鞋帽、航空航天、轻工化工……设计师只要掌握了AutoCAD,就如同拥有了一个畅通无阻的沟通工具,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共享平台。
英语的启示 在全球设计领域,AutoCAD风行了27年并席卷全球至今不衰,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两条:简易的操作与开放性。 Auto译为自动的,与manual(手动的,劳累的)反义。猜想创始人当年一定立志创建操作简单的软件,故而为软件起名时选用auto。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AutoCAD同时是一款开放的产品,可以读取任何一款CAD软件的数据,可以进行多种图形格式的转换,具有较强的数据交换能力,颇有兼容并包的大家风范。 创新不断 早期的AutoCAD将产品和工程设计图纸看成是“点、线、圆、弧、文本……”等几何元素的集合,但到了1986年的AutoCAD V2.6已经新增了3D功能。(也是在这一年,AutoCAD成为美国高校的必修课之一。)1999年推出的AutoCAD R15.0已经能够支持三维建模和高质量的渲染功能;在最新版的AutoCAD2010中,三维设计功显著提升,可帮助用户解决最具挑战性的设计难题。现在,AutoCAD 2010还支持三维打印。
目之所及,从苹果的电子产品到长虹的平板彩电,从911遗址上重建的纽约自由大厦到傲视黄埔江的上海金茂大厦,从香港地铁的改建到南水北调工程,从08年北京奥运村空间及物资规划系统到5.12汶川地震灾后部分农用民宅重建,当然还有《变形金刚》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的动画特效——欧特克以及AutoCAD的身影无处不在。 通天塔的倒掉和今天无数摩天高楼的耸立似乎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语言”是否统一。在信息社会里,若想协作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各种不同形式的“语言”,AutoCAD无疑是其中之一。今天的人们依然忙碌的建造各种“通天塔”,只不过不再是为了建设一部通天的梯子——设计师们正在每天依据自己的设想为这个世界创造着各种奇迹——上帝也无非就是干这个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