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题目】 几何体扫描切除,不那么简单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2:24
标题: 【题目】 几何体扫描切除,不那么简单
这是在加工中会遇到的,用锥度铣刀沿直线下扎(直径3mm,锥度10度,下扎10mm),再沿30度斜线提出来,所切削出的型腔实体。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2:24
刀具的轨迹在85楼。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3:15
先奉上放样做法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3:22
xiaoxiao1008 wrote:
先奉上放样做法

  
给个上视图看看,我觉得你的放样,如果上平面轮廓是弧与线相切的就不对了。
  
上平面轮廓应该很难直接画出来。
作者: 易水水    时间: 2004-12-16 14:25
我是一次放样切除做出来的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4:33
有点不明白??楼主,扫描可以一次成型吗?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4:43
wang-hai-bo wrote:
   
  
  给个上视图看看,我觉得你的放样,如果上平面轮廓是弧与线相切的就不对了。  
  
  上平面轮廓应该很难直接画出来。

楼主说的没错!的确和实际的情况不符合,惭愧的很本人没有接触过加工,以后还请对多多指教!
作者: wangdashui    时间: 2004-12-16 14:51
放样切除好
作者: qidegang    时间: 2004-12-16 15:04
用放样的方法要比扫描法方便一些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5:05
楼主是个有心人,不知道这样对不对?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5:13
放样出来的多少和实际有些差别的,楼主可否将树贴出来,要看到树叶哦!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5:22
xiaoxiao1008 wrote:
放样出来的多少和实际有些差别的,楼主可否将树贴出来,要看到树叶哦!

  
我做得很麻烦,我是先做了一个圆台体,再将圆台的上下表面和中截面都按30度的直线扫描,所有结果取并集。虽然麻烦,但我想应该是与实际相吻合的。
  
盼望有更简便的精确画法。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5:23
易水水 wrote:
我是一次放样切除做出来的

  
看上去不太像。
  
---抱歉,使我表述不清晰,不是说你不是一次放样做的,我是说你做的和实际结果不太像。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5:25
终于用放样做出了和实际相符的Part,应该会比扫描简单些,不知道楼主怎么做的?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5:25
wangdashui wrote:
放样切除好

  
我觉得简单的放样结果一定是不正确的,因为顶面轮廓很难直接画出来。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5:29
xiaoxiao1008 wrote:
终于用放样做出了和实际相符的Part,应该会比扫描简单些,不知道楼主怎么做的?

  
我还是看不出你是如何确定上表面轮廓的,因为我除了按我的做法得到上面轮廓,还不知道怎样直接画出该轮廓。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5:36
按照楼主的题意最后切除出来的侧面应该有4个才对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5:37
xiaoxiao1008 wrote:
按照楼主的题意最后切除出来的应该有4个面才对

  
我认为是。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5:58
附:part.有密码。
  
密码:123456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16:03
楼主是故意出题还是真的没考虑放切呢?呵呵出题就好,俺两个都做一下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6:21
jxhaha wrote:
楼主是没故意出题还是真的没考虑放切呢?呵呵出题就好,俺两个都做一下

  
哈哈版大的第一个图看起来很像,但我还是很疑惑:如何确定上轮廓和引导线呢?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6:34
我也放上放切的Part ,完全和哈版的扫切效果一样
加密档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16:35
不相切还符合你的工艺么?呵呵
上轮毂怎么建立——正视图已给出了足够的条件
对这工艺,扫切建模是错的——扫描轮毂草图要动手脚,用标准的直径3的圆是扫不出来的~呵呵
  
用密码的part上传什么?浪费轮坛资源——要表达建模过程,请用动画啊~
作者: wangdashui    时间: 2004-12-16 16:46
jxhaha wrote:
不相切还符合你的工艺么?呵呵  
  上轮毂怎么建立——正视图给了两个圆边点一个圆心点了还不会做么?  
  对这工艺扫切建模是错的——扫描轮毂草图要动手脚,用标准的直径3的圆是扫不出来的~呵呵  
  
  用密码的part上传什么?浪费轮坛资源——要表达建模过程,请用动画啊~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6:47
我也给一个上视的图楼主评评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6:53
各位对不起,我不会动画。
  
怕献丑嘛,所以part加了个密码,
  
唉,丑媳妇早晚是要建公婆的,请各位大虾PP. 为什么上表面不相切,我也不知其所以然。
  
part 密码:123456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7:14
  
  用密码的part上传什么?浪费轮坛资源——要表达建模过程,请用动画啊~ [/quote]
  
俺上的Part经过多重压缩,一般在50K左右,一张JPG都可能比它大,怎么会浪费轮坛资源
作者: fisherman    时间: 2004-12-16 17:14
我的
作者: fisherman    时间: 2004-12-16 17:16
俯视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7:18
我的观点:体扫描的结果=组成体的各个元素(本例中也就是面)沿同样路径扫描结果的集合。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6 17:21
fisherman wrote:
我的

  
我觉得这位仁兄的也不对,两条直线也不应该与圆交到象限点处。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4-12-16 18:01
新闻联播后请看详细分析~谢谢到时候捧场~

路过蜻蜓牛B破了~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18:10
俺先来动画教程~呵呵
扫切——
作者: Francis's    时间: 2004-12-16 18:13
豈有不相切之理,用“列陣”可以驗證。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18:13
放切——
啊啊~闷人居然用伸切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6 18:20
Francis wrote:
豈有不相切之理,用“列陣”可以驗證。

我也曾经怀疑过,现在有闷大的现身说法,对此深信不疑了,
哈哈的动画太快,看得我眼睛好痛,
我个人认为对于扫、放最好是看特征编辑的画面!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18:24
xiaoxiao1008 wrote:
   
  我也曾经怀疑过,现在有闷大的现身说法,对此深信不疑了,  
  哈哈的动画太快,看得我眼睛好痛,  
  我个人认为对于扫、放最好是看特征编辑的画面!

你是ID老大把图形大小限制取消,俺没个细节都显示~呵呵——不会用软件单帧看么
作者: 菜豆    时间: 2004-12-16 18:25
jxhaha wrote:
   
  你是ID老大把图形大小限制取消,俺没个细节都显示~呵呵——不会用软件单帧看么
吉祥兄错怪他啦,用REALPLAY看GIF的还是他发明的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4-12-16 18:43
个人浅见-----欢迎探讨~
其实这个切削过程隐含了2次扫描过程,同一路径,但是不同轮廓(详见示意图)
而且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就是-----法向不变
A图我们用旋切模拟了下刀10MM后的结果
B图是2次扫切(法向不变)后的结果
至于切不切~检查下就OK了~
  
错的,别听~先不删~挂城门3天示众
作者: 易水水    时间: 2004-12-16 19:05
寒,楼主认为我不是一次放样出来的,再帖一张吧,
上班时的没存,在家里又重新做了一个,以前那个没按比例做而已
作者: Francis's    时间: 2004-12-16 19:17
个人浅见-----欢迎探讨~
扫描截面是平面的,不能視作爲立體的銑刀,何來法向???
作者: Francis's    时间: 2004-12-16 19:25
个人浅见-----欢迎探讨~  
看過樓主的part.......................(無言)
  
銑切出來的東東,反而搞成不切。
蜻蜓版大 銑一個出來看看就知道啦。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4-12-16 19:27
Francis wrote:
个人浅见-----欢迎探讨~  
  扫描截面是平面的,不能視作爲立體的銑刀,何來法向???

谢谢师傅~恕徒儿发表不同意见~
圆弧是刀旋转时最大直径处上某点产生的轨迹,而旁边两条直线是刀沿30度提升时产生的.不同基准面上的线交错产生了不相切.如果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还请师傅猛敲我脑袋哦~
作者: Francis's    时间: 2004-12-16 19:53
路过蜻蜓 wrote:
   
  谢谢师傅~恕徒儿发表不同意见~  
  圆弧是刀旋转时最大直径处上某点产生的轨迹,而旁边两条直线是刀沿30度提升时产生的.不同基准面上的线交错产生了不相切.如果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还请师傅猛敲我脑袋哦~

  
蜻蜓版大,別誤會啊,討論嘛,那有不對之理。
======================
大家可從誇張參數來試一下,就會發覺“明明合理的想法”變得“不合理”。
作者: scorpio0920    时间: 2004-12-16 19:56
模擬刀子實際走一遭
  
拜燜人啟發
作者: scorpio0920    时间: 2004-12-16 20:01
剛剛多了步驟,假設刀具路徑
  
看看"開粗"的樣子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4-12-16 20:17

探讨真的很让人入谜!谢谢闷大,谢谢各位~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20:26
实际工艺中铣刀有个切削线速度的,在SW软件中没有这个功能(CAM俺不懂)
而用阵列提升就等于刀没转动切削,这样的建模就和实际铣削工艺不同了(可
以把阵列距离设的尽量小,但表面还是不光滑的),如果刀具是磨头,其刃口
就更多,同样切削速度下就更光洁了~俺是这么理解的~
看了蜻蜓的新闻帖,俺以为是两步建模,所以还想不通:第一步铣刀下伸,可
以伸转放扫出来,第二步怎么能一下扫出(关于法向,这可以用垂直与刀端面
的路径,斜线做引导线来扫一样效果)~~呵呵,现在明白,蜻蜓为了建好忠
实于实际工艺的模型,是用3步出的!
闷人兄,蜻蜓的法向是指扫描中的选项,
啊~~有时就被“限制特征数”搞晕了头~~咳咳!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4-12-16 20:39

作者: scorpio0920    时间: 2004-12-16 20:40
樓主出這問題背後的問題
  

是CAM遷就CAD,還是CAD來遷就CAM?
(加工法遷就建模法,還是建模法遷就加工法?)

  
是不是可以好好探討一番?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4-12-16 20:56
闷人猴子搞得直观
  
包络面建模时挺麻烦
老想不清楚
这例子是简单的
比如螺旋铣刀的容屑槽
那是砂轮包络出来的
我一直没办法画得很真切。。。
  
要真加工金属的话
锥刀怕是不能就这么直着下吧
等着用蜻蜓的新机试试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4-12-16 21:05
scorpio0920 wrote:
樓主出這問題背後的問題  
  
    
  是CAM遷就CAD,還是CAD來遷就CAM?  
  (加工法遷就建模法,還是建模法遷就加工法?)  
  
  
  
  是不是可以好好探討一番?

  
我以为是相互迁就的
工艺上或者还达不到
但理想的模型就是工艺发展的目标
比如发展五轴机床做螺旋浆
侧重于当前工艺能力
那就得反过来
比如螺旋铣刀分析用模型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21:21
可以两步做,一转一放出,绝对符合工艺加工面了~呵呵
回楼上猴:CAD是最佳工艺建模,就拿这题来说,其面的
质量就是高速高粒度的磨削加工质量~呵呵,你CAM做不
到这点的~做不到就选择工艺的现有条件和经济的最合理
性来实施~
作者: Terrywinner    时间: 2004-12-16 21:45
出差回来不久,才看到,没有参加讨论,痛苦啊!!!!
不过,我个人同意蜻蜓的那个做法啦!
作者: Francis's    时间: 2004-12-16 22:33
路过蜻蜓 wrote:
请闷大帮我看下PART,真心谢谢!探讨万岁!

沒有2005,開不到,不好意思!
作者: Francis's    时间: 2004-12-16 22:34
jxhaha wrote:
实际工艺中铣刀有个切削线速度的,在SW软件中没有这个功能(CAM俺不懂)  
  而用阵列提升就等于刀没转动切削,这样的建模就和实际铣削工艺不同了(可  
  以把阵列距离设的尽量小,但表面还是不光滑的),如果刀具是磨头,其刃口  
  就更多,同样切削速度下就更光洁了~俺是这么理解的~  
  看了蜻蜓的新闻帖,俺以为是两步建模,所以还想不通:第一步铣刀下伸,可  
  以伸转放扫出来,第二步怎么能一下扫出(关于法向,这可以用垂直与刀端面  
  的路径,斜线做引导线来扫一样效果)~~呵呵,现在明白,蜻蜓为了建好忠  
  实于实际工艺的模型,是用3步出的!  
  闷人兄,蜻蜓的法向是指扫描中的选项,  
  啊~~有时就被“限制特征数”搞晕了头~~咳咳!

悶鳥人當然明白啦,
玩還玩,不要迷啊!
作者: Francis's    时间: 2004-12-16 22:38
scorpio0920 wrote:
樓主出這問題背後的問題  
  
    
  是CAM遷就CAD,還是CAD來遷就CAM?  
  (加工法遷就建模法,還是建模法遷就加工法?)  
  
  
  
  是不是可以好好探討一番?

猴兄,説不定有會搬出4度空間出來,到時 猴 和悶都沒有空間站啦。
作者: scorpio0920    时间: 2004-12-16 22:42
Francis wrote:
   
  猴兄,説不定有會搬出4度空間出來,到時 猴 和悶都沒有空間站啦。

  
燜人的鍋裡還能容下一隻猴子嗎?
  
一起躲躲吧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22:53

俺先向闷人叩上!蜻蜓兄快也来啊~~
作者: Francis's    时间: 2004-12-16 22:56
還是不賣關子啦,
忍著受指指點點,
把正解的悶零件放上來。
  
可能有人想不到,又要説三道四了,說什麽方法古怪......
========================
其實悶人倉庫中有一條類似的題目,
還是把題目提早推出,因此附件暫時收起來。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4-12-16 23:03
师傅有机会存点私房钱哦~我们几个刚有个计划啊~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23:16
啊啊~
作者: Terrywinner    时间: 2004-12-16 23:16
计划泄漏了!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23:19
俺也要去香港啊,茶叶俺带安溪铁观音啊~~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4-12-16 23:41
Francis wrote:
還是不賣關子啦,  
  忍著受指指點點,  
  把正解的悶零件放上來。  
  
  
  ========================  
  其實悶人倉庫中有一條類似的題目,  
  還是把題目提早推出,因此附件暫時收起來。

  
我认为闷人的正确,凡不相切的都不对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23:43
俺不相切?俺永远驱动永远相切~哼哼菜版:)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4-12-16 23:51
jxhaha wrote:
俺不相切?俺永远驱动永远相切~哼哼菜版:)

  
我轻轻的问一句:闷人的做法到底好在哪里?他为啥说他的是最正宗的做法,闷人有必要吹牛么?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4-12-16 23:55
终于发现自己错了~真开心~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12-16 23:56
antslg wrote:
   
  
  我轻轻的问一句:闷人的做法到底好在哪里?他为啥说他的是最正宗的做法,闷人有必要吹牛么?

俺没下到闷人的part啊
作者: scorpio0920    时间: 2004-12-17 00:00
antslg wrote:
我轻轻的问一句:闷人的做法到底好在哪里?他为啥说他的是最正宗的做法,闷人有必要吹牛么?

  
燜人的作法是把刀具在空間中實際的路徑轉化為實體
  
就像底片重複曝光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4-12-17 00:07
scorpio0920 wrote:
   
  
  燜人的作法是把刀具在空間中實際的路徑轉化為實體  
  
  就像底片重複曝光

  
这不算最重要的吧
我觉得他是用最少确定条件,借软件“求”出结果的
这太重要了
最少确定条件!
作者: smltiger    时间: 2004-12-17 00:16
看看大家在討論什麼 觀摩一下.............
作者: scorpio0920    时间: 2004-12-17 00:24
antslg wrote:
   
  
  这不算最重要的吧  
  我觉得他是用最少确定条件,借软件“求”出结果的  
  这太重要了  
  最少确定条件!

  
直下刀就沒什好說的了
  
30度的刀具路徑"頭"、"尾"位置
  
這兩個確定條件,是版大所要表達的嗎?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4-12-17 00:41
scorpio0920 wrote:
   
  
  直下刀就沒什好說的了  
  
  30度的刀具路徑"頭"、"尾"位置  
  
  這兩個確定條件,是版大所要表達的嗎?

  
我不是说此题具体的东西
是说闷人此做法在思路上最优秀的地方
这个思路你拿去破案也可以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4-12-17 01:16
按题意建立的模型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4-12-17 01:21
再来一幅。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4-12-17 01:27
来一张清楚点的。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4-12-17 02:06
夜深人静就有感觉~
将功赎罪来个全参的献给大家~(2005的,大小18K)
不加密~不过好用的话请扔点西瓜皮过来~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4-12-17 02:13
附件~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7 07:49
仅一天的时间就见各路高手云集于此,令偶不胜荣幸,感激之至!闷大乃真世外高人也,一张夸大图,将偶题之本意阐述明了(偶拙嘴10余贴未能说清)。能些许出乎闷大之意外,实令偶窃喜良久倍感自豪。感谢各路英雄版大光临,感谢闷大蜻蜓精彩剖析!
  
看过蜻蜓哈哈版大等动画及part,觉得各位在解此题时均假定了一个先决条件:上平面轮廓是两段圆弧及他们的公切线所构成,(我以为这一点是没有根据的,除非你能用数学来证明。当然,我也不敢100%保证我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是我按另外一种加工的思路来解题的)因而各个答案在思路上是雷同的,并非正确解法。
  
另再请教闷大宗师:偶的另外一种解法,也是不切的,与一开始的part又有不同。
  
夸大图在84楼。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7 08:09
路过蜻蜓 wrote:
夜深人静就有感觉~  
  将功赎罪来个全参的献给大家~(2005的,大小18K)  
  不加密~不过好用的话请扔点西瓜皮过来~

學習了蜻版,不錯全參數化的!
不過現在是冬天//,西瓜老貴個,來點橘子皮吧
作者: 菜豆    时间: 2004-12-17 08:20
路过蜻蜓 wrote:
师傅有机会存点私房钱哦~我们几个刚有个计划啊~

  
睡早了,没参与谋划。。。。。我也要同去。。。。
作者: xiaoxiao1008    时间: 2004-12-17 08:31
Francis wrote:
   
  
  蜻蜓版大,別誤會啊,討論嘛,那有不對之理。  
  ======================  
  大家可從誇張參數來試一下,就會發覺“明明合理的想法”變得“不合理”。

  
這個好像是摟主的做法,悶大的誇張手法果然高明!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7 09:23
我感到很疑惑:这个也是不切的,与原来的又不同。
  
在不夸大时看上去都挺像,夸大的情形我又没有实际切削验证过。(也许还是前一个方案从原理上通一些)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7 09:24
这是偶原来的刀具扫描轨迹。
作者: Francis's    时间: 2004-12-17 10:16
採用“扯蛋”之術,自然迎刃而解。
作者: Francis's    时间: 2004-12-17 20:28
加強難度,
  
“3mm+10度”的拔模銑刀,加上1mm得圓角,
同樣的進刀與退刀,出來的樣子有會是怎樣呢?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4-12-17 21:43
闷大:切除的是否这样一块?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4-12-17 21:51
图来了。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19 21:52
Francis wrote:
加強難度,  
   
  “3mm+10度”的拔模銑刀,加上1mm得圓角,  
  同樣的進刀與退刀,出來的樣子有會是怎樣呢?

  
会了扯蛋,此题迎刃而解,
焖大侠的扯蛋果然是此题的最佳解法,佩服!!
  
顺便问一句,如何才能沿曲线扯蛋。欢迎大家讨论。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4-12-22 00:44
什么是扯蛋?如何扯蛋?
作者: wang-hai-bo    时间: 2004-12-22 09:43
流星雨 wrote:
什么是扯蛋?如何扯蛋?

  
见闷大的扯蛋贴,有两个,其一为解题。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