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砂孔形成的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wwcqww    时间: 2005-3-20 00:28
标题: 砂孔形成的原因
我在试模时经常遇到砂孔的问题·,常出现在进料口与溢料口的地方。一般开0.4mm以上就容易出现。改薄后稍好些,但不能彻底解决,请各位大侠探讨一下。
作者: pandeqi    时间: 2005-3-20 20:30
压铸件哪里来的“砂”?没有“砂”哪来的“砂孔”????
作者: swineherd    时间: 2005-3-22 12:37
应该是局部过热造成的缩孔,考虑如何减少热量或者分散热量
作者: goujianyong    时间: 2005-3-26 22:03
此缺陷应称为气孔或缩孔,如不考虑你模具工艺设计缺陷,与压铸机增压及压射高速区间调整有关.
作者: wwcqww    时间: 2005-3-27 16:58
pandeqi wrote:
压铸件哪里来的“砂”?没有“砂”哪来的“砂孔”????

“砂孔”是行业里的俗称,我是指存在于产品表面的孔。别在字上挑毛病,来点实际的。
作者: wwcqww    时间: 2005-3-27 17:10
swineherd wrote:
应该是局部过热造成的缩孔,考虑如何减少热量或者分散热量

曾经有在其位置加冷却水道,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冷模相对少点,过热看来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其它方面吗?能否举些例子说明一下。请赐教!
作者: wwcqww    时间: 2005-3-27 17:15
goujianyong wrote:
此缺陷应称为气孔或缩孔,如不考虑你模具工艺设计缺陷,与压铸机增压及压射高速区间调整有关.

可否讲详细点,在压铸机增压及压射高速区间调整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谢谢!
作者: 饭后一支烟    时间: 2005-3-27 21:06
是不是压射速度太快 气体被液体包裹所致
作者: swineherd    时间: 2005-3-28 09:07
wwcqww wrote:
   
  曾经有在其位置加冷却水道,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冷模相对少点,过热看来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其它方面吗?能否举些例子说明一下。请赐教!

  
我们这边有试过将进料改成双进料结构,分散热量,效果不错
作者: wwcqww    时间: 2005-3-28 21:27
双进料是分两条主料道吗?还是分段进料口?
作者: wwcqww    时间: 2005-3-28 21:38
饭后一支烟 wrote:
是不是压射速度太快 气体被液体包裹所致

不是,出现在刚进入产品的浇口和溢出的地方。你所说的应该是气泡。
作者: fulture    时间: 2005-3-28 23:43
气孔是主要原因
  
1。 考虑调整工艺,将二快调整一下,不能解决时再调整一下速度;
  
2。 如果形状复杂或者壁厚变化较大,建议将溢料口开宽一些;
作者: swineherd    时间: 2005-3-28 23:58
wwcqww wrote:
双进料是分两条主料道吗?还是分段进料口?

  
为分散热量将原来单一的支浇道改成上下两个平衡的支浇道
作者: lld_qd    时间: 2005-3-29 13:27
1.铝合金的质量不好,就会引起
2.压铸机的性能不稳定
3。模具温度低
4.浇口的大小,不是越薄越好
作者: fengwei001    时间: 2005-3-30 09:28

作者: wwcqww    时间: 2005-4-1 18:50
lld_qd wrote:
1.铝合金的质量不好,就会引起  
  2.压铸机的性能不稳定  
  3。模具温度低  
  4.浇口的大小,不是越薄越好

1.不是铝合金,是锌合金。澳洲进口料
2.在同一机器上不是每套模都出现这种情况的。
3.模具温度低?不可能,模温高时严重些。不是试模,已生产几千个了。
4.试过几种方案,目前就是改浇口为0.25mm后砂孔不良为千分之五,但水纹变重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