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雪 wrote:
三.没有时间帮你搞排样图,说说算啦。我通过分析,得出以上剪口的冲压顺序为:
1.下面定位孔和中间绿色小方块(也可分开冲)
2.两头红色和黄色竖长的Punch
3.中间下面明蓝色Punch
4.中间上面蓝色Punch和中间左面粉色Punch(顺序不算重要)
5.下面半圆Punch,冲掉定位针
6.中间加一刀Slot搞成上下两块。如果需要,打脚扭等后处理。
cyw59 wrote:
IC导线架及其冲压模具技术
*图片请参考1998模具技术成果暨论文集目录
IC Leadframe and its stamping die technology
邱先拿
Hsien-na chiou
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Met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摘 要
IC导线架是半导体及信息产品之关键性金属组件,随着半导体及信息产业之蓬勃发展,其市场需求甚巨且呈快速成长。IC导线架冲压模具是精度水准最高的模具代表,不仅要有高级的模具设计技术,而且应具备高精密的加工设备(光学投影磨床及线割放电加工机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针对IC导线架冲模之设计及加工技术做一重点论述。
1. IC导线架简述
1. IC导线架种类及进展历程
2.导线架相关制程说明
1. IC制程说明
2. 导线架相关技术
A. 金线黏着(Wire bonding)
金线寸极为细小,其直径约为30 μm,抽制金线用模具目前国内无人制造。
B. 导线架材料
IC导线架材料主要有铁镍合金(因镍含量占42%,亦称为42合金)及铜系合金(无氧铜、脱氧铜)。前者所占使用比率约20%,后者约为80%。
3.导线架生产方式及趋势
1. 导线架生产方式有冲压加工及蚀刻加工两种。其中冲压加工是目前主流,由于高脚数导线架之需求增加,使得蚀刻加工之应用有渐受重视之倾向。国内IC导线生产厂家除了原有的佳茂、顺德、旭龙、新台、华通、台湾住矿电子等外,新加入之业者有中信、庆丰、中华精密、利泛科技等。
4.导线架冲压料条布置及模具组立图
1. IC导线架冲压模具设计说明
1.导线架之代表规格
2.导线架冲压加工要点
1. 导线架之内导脚(Inner lead)前端要求高平坦度,平坦部区域至少0.1 mm以上(大于金线直径之三倍),因此必须采用压印工程(coining)。
2. 各内导脚间隔(Lead space)要求保持正确且均匀,压印加工将使此间隔减小,故必须控制压印深度及抑制导脚之横向反曲(Twist)产生。
3. 内导脚之位置精度必须保持正确性以利后面工程wire bonding之确实黏着,对应之策是先冲切内导脚后冲切外导脚之冲压加工顺序要适正设计,以及冲压加工程中设计调整站(correction Stage)以抑制冲压加工时导线架导脚位置之偏移。
4. 导线架之平面性要求高以利后面工程输送时及wire bonding时之安定性及畅顺性。对应之策是冲切导脚时宜抑制其反曲量达最少程度及反曲方向一致,还有冲切加工前之导线架素材应先施加应力消除工程。
5. 导线架之内导脚扭曲或偏移等变形要求达到最小程度,以利后续工程之操作确实。解决之道在模具方面应注意压料板之强压设计,设定最适的模具间隙及作用组件(冲头及母模)之刃部要保持最佳状态,模具导引装置刚性高。
3.导线架冲压模具设计要点
1. 模具间隙
导线架冲压模具间隙为板厚之3~5%(铜系合金取3%,42合金取4~5%),至于压料板与冲头间隙将更小,宜小于模具间隙之50%。
2. 压料板
压料板之压料力要求高以抑制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扭曲变形及改善导脚冲切面品质,压料位置宜集中于冲切荷重区域之附近(即punch guide部位),压料板之压料处采突出设计以提高局部的压力使材料受到压缩应力而防止扭曲或反曲现象之发生,如下所示。
3. 冲切加工顺序
适正的冲切加工顺序设计是改善导脚之冲切变形或扭曲的最有效方法,欲藉由后续的退火作业以矫正导脚之冲切变形或扭曲是难以达成的。下列是冲切顺序考量之基本原则:
A. 先冲切内导脚,后冲切外导脚。
B. 先冲切短导脚,后冲切长导脚或先冲切长导脚后冲切短导脚之方式皆可,切记不可采用短导脚与长导脚相互交叉式冲切之配置形式。
4. 母模形式
母模形状采直段后推拔或全推拔方式设计;配合加工方式,母模形状采直段后推拔型或全推拔型设计。前者之直段部长度设计3 mm,推拔角度1/2°,加工方法采用研磨加工,后者之推拔角度取,其加工方法采用线割放电加工。
5. 调整站设计
为增加模具之强度或使冲模有充分的固定空间,空站是连续冲模设计之重要一环。还有为抑制导线架于冲切加工过程之扭曲或变形发生,设计调整站是必须考虑的要点。
6. 模具刚性与导引方式
A.模具导引方式采用双重导引,即主导柱(Main guide post)与辅助导柱(Sub guide post)并用方式。
B.外导柱数目采双数设计,模具尺寸小于600 mm时六支外导柱设计,模具尺寸大800 mm时采八支外导柱设计。
C.使用高刚性的滚柱型导柱(Roller guide)以提高导引精度及刚性。
D.内导引装置采用全导引型(亦称为三模板全导方式),即内导柱通过冲头板、压料板及母模板。
1. IC导线架冲压模具加工技术趋向
1. 导线架冲压模具需求趋势
1. 模具朝小型化
由于线割放电加工(WEDM)技术之发展使其加工精度及表面品质得以提高,因此利用WEDM方式进行母模块或压料板入块之加工渐有替代研磨加工之可能,如此可减少冲压工程站数(空站之设计可减少)而使模具尺寸大幅缩小。为配合高速冲床之规格,多脚数导线架(100 pins以上)之冲切模具尺寸达1200 mm以上长度,故其冲压生产方式必须采冲床串行布置型。
2. 模具组件朝小型化及高精度化
以多脚数导线架用导脚冲切冲头为例,其形状、尺寸之动向朝外形尺寸缩小、刃部长度减短、冲头厚度更薄发展,而其精度动向朝高精密、低加工面粗度进展。为了达到如此高精度(尺寸公差±2 μm以下)及低表面粗度(0.3 μm Ra以下)之要求,使用高精度研磨设备及低表面粗度之线割放电加工机是必要的。
2.导线架冲压模具加工关键技术
1. 高精度/表面粗度研磨
A.光学投影研磨。
B.高速往复式研磨。
C.工模治具研磨。
D.镜面抹磨加工(Lapping)。
2. 线割放电加工(WEDM)
A.油式线割放电加工。
B.水式线割放电加工。
C.低变质层线割放电加工。
3. 模具材料及处理技术
A.模具热处理技术。
B.PVD、CVD、TD等。
C.超硬模材钻石薄膜被覆(Diamond coating)。
D.超微粒子超硬模材。
IC导线架模具组件之形状尺寸动向(冲头)
IC导线架模具组件(冲头)之精度动向
3.导线架冲压模具加工事例
1. 导脚冲切冲头加工事例
2. 切脚冲头加工事例
四、结论
随着IC产品愈来愈小型化,IC模具不得不配合朝向小型与高精度,此时料条布列防止翘曲,间隙控制以降低毛边,适当热处理以延长,确保模具寿命以及精密加工,以符合要求都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本文介绍了模具设计、加工上的重点,希望有助于国内精密IC模具之发展。
非常感谢您的不遗余力!你说得非常得到位,我提几点:
1,我想知道中间绿色小方块只有0.2,你能保证它的强度吗?
2,中间上面蓝色的长的地方只有0.15,如果跟大的一起冲,你有没有考虑这个小的强度,这个搞不好就是punch断或凹模胀死(落料不下去积在一起)
3,请教你说的打后脚的等处理不知能否见教
eaglelsf wrote:
这里还有一个,有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请各位大虾帮忙看看
天下有雪 wrote:
1.以我们的材料和加工,强度可以做到0.15,0.2当然没问题。
2.连在一起冲当然不会胀死,因为冲裁的很大,强度当然没问题。
3.以上排样可能发生的问题是中间绿色的形状太规则,而且比较小,有胀死的可能(当然在我们这里不会),所以要先冲。
4.设计剪口的方案有很多种,如果你们的材料和加工存在强度问题,也可以用下图方案
5.后处理取决于客户的要求,如果客户要求较高(外角平整,可以考虑新加),这个片外脚比较少,如果设计的好可以不用打
=========================================
总的规律是:
剪口形状越不规则,强度越好,
剪口形状规则,强度不好,胀死的可能越大
剪口形状越大,强度越好
剪口形状越小,强度越差,胀死的可能越大
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天下有雪 wrote:
这个片脚数多了些,但是比较好做,找常规做就可以
天下有雪 wrote:
我们的模具是有打内脚扭和外脚扭的Station,用于打平内脚和外脚处的不平整。
我们认为只有剪口形状非常小时,才有可能涨死,上面第一个剪口设计中,你所说的剪口非常大,所以不可能涨死的,这和形状不规则没有关系。如果外脚过于细长,或者宽窄相差较大,使得在冲压过程中,片的受力不均匀,扭曲会严重一些。
eaglelsf wrote:
::y
::y::y::y::y
这个打平有可能引起产品得压痕,对塑封会很不利的
能不能加大一点卸料力或者卸料板做成凸台会好一点吗?
天下有雪 wrote:
你怎么知道不利的,你试过吗,打脚扭的压痕非常小,又不是材料形变,没有任何不利的。
如果塑封线附近的脚扭的厉害,才真的会对塑封不利的,容易漏胶,脚扭线和塑封线离得很远呀。
应该来说90%的脚变形是通过合理设计和打脚扭来控制消除的。
至于卸料板…………,呵呵别人没见过你的模具结构怎么发现问题,怎么知道该怎么做。不同的公司模具结构是不一样的。我看过国外的的模具结构,真爽,但是中国人就是做不了。
天下有雪 wrote:
对不起,忙了几天!!
合理设计主要是排样时候考虑周到,避免可能引起变形,脚扭,涨死,Die裂,Spacer强度不足等众多因素,冲压得先手顺序很重要,还有,一个Die里面脚数不能过多,否则加工困难,冲压要尽可能的考虑片的受力情况,对称冲,或者内外脚分开,很小的空要避免涨死,先冲,或者改DIe的结构。一个Die中两个相邻剪口距离不能太近………………。
很多因素呀,当然本公司的模具结构、冲床加工能力(模具长度限制)等都很重要。
我知道的生产引线框架的公司有6-7家,但是由于生产工艺,加工,设计经验等因素的影响,真正做出水平的只有1-2家。世界上,最厉害的在日本,好像200多脚的都能做!
天下有雪 wrote:
punch的形状如果之子形的不会容易折断,是形状越不规则越好?
折断还取决于剪口的面积,假如是长方形的剪口,短边越大,(也就是材料越粗)越不容易折断,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相对来讲规则的(长方形剪口)比不规则的(Z形,L形,U形)剪口的强度要差点。
天下有雪 wrote:
最近忙着买火车票回家,呵呵,有问题抓紧呀,回家过年就不上网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