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做过凸轮题目的兄弟看过来!重要!! [打印本页]

作者: christ000    时间: 2006-5-16 18:48
标题: 做过凸轮题目的兄弟看过来!重要!!
上周我出了一个凸轮题目,很多朋友都做了,但却和我一样没有仔细的去验证:(
其实大家的答案都是不正确的,杆和凸轮的接触点并不总是我们认为的垂线交点!

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当然了,幸有PROE007兄严格求证,才使我们有机会认识问题的本质,在此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征集正确的答案教程,+2分伺候:),希望大家继续钻研![attach]472582[/attach]

SNOWING板大的VSS解法在40楼




正确的凸轮——
作者: christ000    时间: 2006-5-16 18:54
由于我没有对题目严格把关,在此向大家道歉,申请罚3分(麻烦冰大)。

[ 本帖最后由 christ000 于 2006-5-16 18:56 编辑 ]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8:59
我曾做过一年的动力机械配气机构的设计工作,有机会了解了一些关于凸轮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做这次的题目有很大帮助,先拍了几张照片发上来供大家参考,各位也可找名为《内燃机设计》的大学课本,我那照片就是拍的课本上的相关章节

[ 本帖最后由 proe-007 于 2006-10-14 00:25 编辑 ]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00
继续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01
继续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02
继续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03
继续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06
接下来先把所有教程和模型打包送上去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10
标题: 讲解开始
凸轮相关理论见《内燃机设计》教材中关于配气机构和凸轮型线的章节,在此附送相关页面的JPG文件。
如图,绿线代表连杆的初始位置(升程为0),其余线条表示当凸轮转过一定角度后的连杆位置及相应的速度矢量,凸轮与连杆在D点接触,E点则是过凸轮中心且与连杆垂直的直线的垂足,注意:D点和E点只有在凸轮最高点和最低点处才会重合,其余位置均不会重合,试想,若二者重合就相当于一个圆盘去顶一根连杆,结果是连杆永远不会动。
图中,Ht为连杆在移动方向的升程,Rc为凸轮转动的角速度,Rr为连杆转动的角速度,Vct为连杆C点的移动速度即Ht的一阶导函数,Vcp为Vct垂直连杆的分量等于AC*Rr,Vdp为连杆D点的线速度等于AD*Rr,Vdt为凸轮D点的线速度等于OD*Rc,Vdr为连杆和凸轮上两个D点之间的滑动速度。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13
标题: 继续原理分析
为得到凸轮轮廓,我们需要知道DE段随凸轮转角的变化规律。
根据对速度矢量三角形的分析,可以得到:
Vdp/Vdt=DE/OD,故DE/AD=Rr/Rc,(AD-AE)/AD=Rr/Rc,故AD=(Rc/(Rc-Rr))*AE;
Rc为已知值0.2*Pi,此处需将AE长度和Rr求出来。
由图可见,AE长度可以通过草绘作图求得,这里并不求出其具体长度值,Rr则是通过C点的移动速度推导得到。
应该说这儿是最关键的地方,凸轮的形状是和它的升程的一阶导数密切相关的,不明确这一点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凸轮外形。
根据对速度矢量三角形的分析,可以得到:
Vcp=Rr*AC=Vct*COS(∠1)= Vct*SIN(∠ACB),
故Rr = Vct* SIN(∠ACB) /AC= Vct* (L1/AC) /AC = Vct* L1/AC^2 = Vct*9/(L1^2+(BG+Ht-AF)^2)
= Vct*9/(9^2+(Ht-2)^2) = 9*Vct/(Ht^2-4Ht+85);
故AD=AE*(0.2*Pi)/(0.2*Pi-9*Vct/(Ht^2-4Ht+85))。
最终,只要将在各个极角(0-360度)下的OD矢量连成一根光滑曲线,即可得到凸轮外形。
再谈一谈如何在草绘中实现方便地绘制OD矢量,首先作出某一时刻(一般在起点处)的连杆位置AC,由O点作OE垂直AC并与AC相交于E (从而得到AE),考虑到:AD=AE*系数,将该系数转化为tan(∠2),从而方便地用作图法得到AD的长度(AD=HE),作线段AD与HE等长,再连接O和D点即得到所需矢量。
至于Ht的一阶导数Vct,可使用在Ht曲线上定义域点加UDA的方法得到表示该导函数的GRAPH特征,再代入到关系式中。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18
标题: 具体建模过程介绍
1.首先新建了一个基准平面DTM1代表连杆移动的导轨;
2.建立一个PIVOT-DIR变截面扫描面来表达升程函数的形状,草绘中心轨迹为长度10的直线,截
  面为高度等于1+evalgraph("graph1",10*trajpar)的直线段,+1是为了避免截面出现零长度;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20
3.接下来需要求升程函数的一阶导函数,为此,首先在VSS面的顶边上建立一个域点,再建立
  一根草绘直曲线通过该域点并与VSS面的顶边相切来表达升程曲线的切矢即一阶导,标注该
  CURVE两端点的!水平距离为1(待会用两端竖直距离除以水平距离=竖直距离即为斜率,一阶导
  的值),然后建立测量特征测量CURVE两端点竖直距离,最后将这几个特征合成为一个局部组
  变成一个UDA叫G0,它用来测量沿升程曲线的斜率变化规律即导函数Vct;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21
4.建立测量特征A000(测量类型为“UDA”)将斜率变化规律写成一个GRAPH函数,GRAPH调用名
  为“A000”;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23
5.沿凸轮中心方向建立了长度10的直基准曲线作为扫描轨迹,其实也可取VSS面底边作轨迹;
6.设想凸轮静止而连杆机构及“地”围绕凸轮中心匀速转动360度,则原理分析中所提到的接触
  点D也将旋转360度从而形成凸轮轮廓,为了将GRAPH函数值代入,需要建立这样的一个变截面
  扫描:截面一方面沿直线轨迹前进代表时间轴,另一方面围绕直线轨迹旋转,当扫描到达终
  点时,截面正好转动360度;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25
7.建立PIVOT-DIR变截面扫描面,用第5步基准曲线为中心轨迹,绘制截面并输入关系式;
8.绘制截面时需仔细,在图片中我为让大家看清楚,有意将整个截面多旋转10度
  (令sd23=!100+360*trajpar),
  有意将原本在起点处重合的OD和OE拉开(令sd31=atan(0.2*pi/(0.2*pi-m3))!+5)
  在截面中除OD是实线外,其余都是结构(辅助)线
  实际关系式如下:
  sd23=90+360*trajpar-----控制截面匀速转动,+90是因为不希望角度标成零
  sd18=1+evalgraph("graph1",trajpar*10)------+1是代表BG段
  m1=evalgraph("graph1",trajpar*10)---------取Ht升程值
  m2=evalgraph("a000",trajpar)----------取Ht的导数值
  m3=m2*9/(m1^2-4*m1+85)
  sd31=atan(0.2*pi/(0.2*pi-m3))        (m1、m2、m3是为使公式简单而建立的中间变量)

[ 本帖最后由 proe-007 于 2006-5-16 19:40 编辑 ]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26
9.建立草绘基准曲线表示凸轮轮廓,用“USE EDGE”并选择扫描面的外边缘;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27
10.在草绘时会发现扫描面的起点和终点处不太好,未能准确重合,原因在于升程曲线
   GRAPH1的形状有问题,在起点处出现了负斜率,通过测量可以发现从基准平面到VSS面顶边
   的最小距离理论应为1,实则0.999991;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28
11.建模完成,验证其驱动连杆时的实际升程与理论曲线GRAPH1之间的误差最大为0.0001,符合工程
   实践的要求;
12.凸轮原理是唯一的,但做法是多种多样的,希望我的方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19:31
最后,感谢版主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
作者: murphy521    时间: 2006-5-16 20:00
原帖由 proe-007 于 2006-5-16 19:31 发表
最后,感谢版主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怀疑过,不过后来版大鼓励了也没有去深究。
建议版大给007多来几分,论坛需要这种对真理孜孜不倦的小伙。

作者: wyj123    时间: 2006-5-16 20:34
原帖由 murphy521 于 2006-5-16 20:00 发表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怀疑过,不过后来版大鼓励了也没有去深究。
建议版大给007多来几分,论坛需要这种对真理孜孜不倦的小伙。

太强了
作者: siders496    时间: 2006-5-16 21:34
原帖由 christ000 于 2006-5-16 18:54 发表
由于我没有对题目严格把关,在此向大家道歉,申请罚3分(麻烦冰大)。

该罚!!
谢谢007兄精彩讲解!

[ 本帖最后由 siders496 于 2006-5-16 21:38 编辑 ]
作者: robot504    时间: 2006-5-16 21:39
标题: 俺的
想过之后  我的做法还是有问题  没考虑清楚……

[ 本帖最后由 robot504 于 2006-5-17 10:14 编辑 ]
作者: robot504    时间: 2006-5-16 21:49
标题: 不知对否
  发多了

[ 本帖最后由 robot504 于 2006-5-16 22:18 编辑 ]
作者: proe-007    时间: 2006-5-16 21:51
robot504兄您的推导尚未仔细研究,但可以通过研究该凸轮外形驱动连杆产生的实际升程来验证,在零件中建立曲面->转换->选择表达轮廓的曲线或曲面->相对原始坐标系旋转一个角度,做表示连杆机构的曲线特征,与凸轮外形相切,并标注或测量其升程,即可验证,根据俺的计算,若建模原理正确,与理论曲线的误差应该在小数点后第4位,若达不到该精度,则原理可能有问题
作者: robot504    时间: 2006-5-16 21:52
标题: 俺的
网速慢  好像重复发了好多遍
对不住哦

[ 本帖最后由 robot504 于 2006-5-16 22:17 编辑 ]
作者: yxl_0000    时间: 2006-5-16 22:02
007,一个不错的人!
作者: robot504    时间: 2006-5-16 22:27
原帖由 proe-007 于 2006-5-16 21:51 发表
robot504兄您的推导尚未仔细研究,但可以通过研究该凸轮外形驱动连杆产生的实际升程来验证,在零件中建立曲面->转换->选择表达轮廓的曲线或曲面->相对原始坐标系旋转一个角度,做表示连杆机构的曲线特征 ...


俺去想想…… 谢谢
作者: proquan    时间: 2006-5-16 22: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onfig    时间: 2006-5-16 22:59
谢谢分享!!!!

学习中^^^^*****最近正好能用得上!!
作者: shaolingo    时间: 2006-5-16 23:57
顶大大们的高度风采!!!
作者: christ000    时间: 2006-5-17 09:05
顶起来,希望更多朋友看到!
作者: christ000    时间: 2006-5-17 10:33
本题还有其他途径可解,希望拿过分的兄弟继续努力:)
作者: im999    时间: 2006-5-17 11:11
我的做法:切割阵列法!
这个做法能近似的求出凸轮.阵列的角度越小,准确度越高.
但是碰到个问题:如何让破衣自动生成一条跟多面体内切的样条曲线?
肯请高手出招.
作者: im999    时间: 2006-5-17 11:17
感觉我上面写的有点乱,有兴趣的看part吧
作者: JohnLian    时间: 2006-5-17 12:12
请老大扣回我那3分!
作者: ____    时间: 2006-5-17 12:14
哈哈,好!为christ000和proe-007而鼓掌。
没仔细想过这个题目,不过这样的题目应该考虑用mechanism来解决

所有误加的分都不必扣回了,权当是大家的讨论得分吧。
作者: JohnLian    时间: 2006-5-17 12:23
真是007呀
作者: xbbbbb    时间: 2006-5-17 12:42
007不错!
作者: snowing    时间: 2006-5-17 16:48
现在没事,做个教程
此题是个很好题目,应该成为凸轮画法一个标准。常规方法很难,007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可以另辟蹊径,凸轮的切线方向很容易求得,无数条切线就围成了凸轮。im999思想已经很接近了,如何形成无数条切线呢,当然是vss
[attach]473183[/attach]

用直线vss,截面如图,sd6为梁的位置,如果凸轮是静止的,杠杆就反方向旋转,sd9旋转尺寸
[attach]473197[/attach]

然后曲面延伸,用轮廓修剪就行了

[ 本帖最后由 snowing 于 2006-5-17 17:04 编辑 ]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7 17:49
原帖由 im999 于 2006-5-17 11:17 发表
感觉我上面写的有点乱,有兴趣的看part吧

christ000(2006-05-17 11:37):
原理上是这样,但毕竟这个再精度上还差较多,加一分鼓励
其实换种思路是可以求到精确解的(当然,是不用列方程的)


我认为这数字可以用到具体的参数代替就好了.sd....
这样是很精确的.
作者: xujunliang2002    时间: 2006-5-17 18:00
都是PROE-007的错.害得两位斑竹都要扣3分.
不过说实在的我也是有前几位高手有问题!但我却没有确实的求正方法,
谢谢PROE-007了!!!!!
作者: JohnLian    时间: 2006-5-17 18:13
原帖由 snowing 于 2006-5-17 16:48 发表
现在没事,做个教程
此题是个很好题目,应该成为凸轮画法一个标准。常规方法很难,007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可以另辟蹊径,凸轮的切线方向很容易求得,无数条切线就围成了凸轮。im999思想已经很接近了,如何形成无 ...

包络法
作者: xujunliang2002    时间: 2006-5-17 19:38
我学着 snowing 的方法也做一个
作者: xujunliang2002    时间: 2006-5-17 19:44
没办法,只有照着做!!!
作者: jincao    时间: 2006-5-17 20:30
支持,向007学习
作者: sunemy    时间: 2006-5-18 09:40
proe-007好样的!
前天你PM给我的时候,我还很自负地说肯定不会错。惭愧也。。。
昨天去喝好友的喜酒了。
今天一来就看到此帖,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作者: liangyuantop    时间: 2006-5-18 10:43
睹睹各位破衣老大的风采。氛围太好了,催人奋进
作者: 19760202    时间: 2006-5-18 16:43
snowing大大为何要曲面延伸、修剪,而不用轮廓边,有何根据?能否说说?
作者: 19760202    时间: 2006-5-19 11:45
苦闷了好几天
先分析一下做题时错误的地方:如下图干涉,升降运动将不按原GRAPH进行。
无数条切线没有重叠的点连成的线即为凸轮外廓(从垂直方向看去),重叠部分即是干涉区;这刚好是侧面投影能做到的,哈哈
详见分析PART 。

[ 本帖最后由 19760202 于 2006-5-19 14:48 编辑 ]
作者: 19760202    时间: 2006-5-19 11:50
我做的

[ 本帖最后由 19760202 于 2006-5-19 11:55 编辑 ]
作者: snowing    时间: 2006-5-19 14:14
原帖由 19760202 于 2006-5-19 11:50 发表
我做的

我看了一下我的零件,原理上没有误差,因为u线是直线。不能拉伸成实体有两个解决方法:
1、用sweep中add inn fcs可以成实体;
2、将我的面延伸时边的延伸方式从垂直边改为沿边就行了。
作者: christ000    时间: 2006-5-19 14:55
再简化一下下——
1.绘制轨迹线(由两段直线组成)
[attach]474294[/attach]



2.VSS,截面草绘如下,这样需要延伸的部分也就包括进来了
[attach]474295[/attach]



完成后的样子
[attach]474296[/attach]



3.剪切——
[attach]474297[/attach]



4.使用边界拉伸成实体——
[attach]474298[/attach]

[ 本帖最后由 christ000 于 2006-5-19 15:42 编辑 ]
作者: 19760202    时间: 2006-5-19 18:03
VSS轨迹不一定是10,大家试试哦!
作者: zfyyes    时间: 2006-5-20 19:13
标题: seee
i want see
作者: hitachi2005    时间: 2006-5-20 19:54
斑竹真是个热心人,支持下
作者: lm2000i    时间: 2006-5-22 22:08
顶一下,学习中!
作者: zdb2003    时间: 2006-5-22 22:49
精彩
作者: linruipb    时间: 2006-6-4 13:48
标题: 谢各位大侠
谢各位大侠谢各位大侠谢各位大侠
作者: 我系来自塘洲    时间: 2006-8-4 20:34
谢谢分享
作者: 龙e2008    时间: 2006-9-22 16:35
谢谢
作者: yin-chen    时间: 2006-9-22 16:42
路过学习~!
作者: 行者舞空    时间: 2006-10-10 16:56
Sample TextSample Text真是强人手下出好坛啊!没有加错!顶起来!!

[ 本帖最后由 行者舞空 于 2006-10-10 16:57 编辑 ]
作者: smoile    时间: 2006-10-10 18:05
谢谢这么多的高手出招啊!
作者: Newidea    时间: 2006-11-30 21:17
标题: thanks
学习中!谢谢
作者: zhp023    时间: 2006-12-1 10:18
好贴,收藏。
作者: tyuming    时间: 2006-12-1 13:35
謝了
作者: ghoust258    时间: 2007-1-10 17:57
凸轮我还不知道!!
作者: ccj_hly    时间: 2007-4-9 14:51
谢谢分享
我要努力,向各位大哥看齐
作者: haosao    时间: 2007-7-6 22:42
ooooooo
作者: babyli    时间: 2007-7-7 01:26
学习了
作者: zzh93_2001    时间: 2007-7-9 18:27
凸轮
作者: cccxxx    时间: 2007-9-29 11:58
proe-007兄请收站内悄悄话,急事请教。如有可能,请告知EMAIL和QQ,电话也可。
作者: 187308    时间: 2007-10-13 14:46
请问一下,哪个GRAPH怎么画的?
作者: 交流经验    时间: 2008-3-25 12:51
学习了
作者: xiekw001    时间: 2008-5-18 14:02
有没有直线凸轮的做法啊
作者: bpcs6789    时间: 2009-7-6 10:25
谢谢楼主。
作者: Jeff101217    时间: 2009-11-4 12:57
这等好贴,一定留名啊~~
学习,备查!!
作者: 扬扬扬    时间: 2009-11-4 13:48
非常严谨,搞学问就是要这样呀!
作者: 712xuan    时间: 2010-10-30 14:29
xialai lianxixia
作者: 足球小子    时间: 2011-2-9 20:18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