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onyzz 于 2006-5-20 08:52 发表
近来修模具,透明件,因为有20MM高的1度直身位,最要命的是前模有6个隧道行位,结构塑胶件粘前模,生产不出来。我看见模具做成这样子,欲哭无泪。应该做大斜度3-4度,行位要做在下模内缩。整个产品无论产品设计还 ...
原帖由 lskang001 于 2006-5-20 09:05 发表
透明件是很痛苦的~~~,我出现过的问题有:透过零件可以看到背面的结构而难看,沾静模无法拉出,抛光不佳有斑点和划痕。
请教一下,刚才楼上说的“FCI定成了DCI,4550的”,请问这些都是什么啊??FCI是什么 ...
原帖由 干锅肥肠 于 2006-5-20 00:46 发表
我记得有次把FCI定成了DCI,4550的,还好很快用上了~
原帖由 a庄 于 2006-5-22 21:59 发表
他妈的!我也有一次收缩放错,0.5%放成了5%,试模出来产品大了10mm。后来模板往下降,nc又加工了30多了
小时,老板骂得我狗血喷头,现在有时还拿这事来翻小肠!!!。。。。。。
还有一次我nc加工的时候把坐标糸 ...
原帖由 ding7758258 于 2006-5-23 16:45 发表
还有一次在试模的时候定位环飞出来了,现场大家都惊呆了,定位环还严重变型了,卷成了天津麻花—— ...
原帖由 sunemy 于 2006-5-24 08:52 发表
还好没伤到人,如果刚好打中人,不就和子弹一个效果嘛?
这算不算过失杀人啊?
原帖由 lskang001 于 2006-5-20 09:05 发表
透明件是很痛苦的~~~,我出现过的问题有:透过零件可以看到背面的结构而难看,沾静模无法拉出,抛光不佳有斑点和划痕。
请教一下,刚才楼上说的“FCI定成了DCI,4550的”,请问这些都是什么啊??FCI是什么 ...
原帖由 rliming 于 2006-6-5 21:15 发表
我们这先做2D,再做3D,组立图做好了,就下料。这样子,常有料会下错。
还有模架上经常有问题。几乎每套模龙记都要打电话过来。最近有套发过去,好几天龙记没打电话过来。模架回来了。钳工也来找我了。龙记只给简 ...
原帖由 aatempcn 于 2006-6-7 10:20 发表
像楼主的问题,我们这里的模胚,AB板之间都有1mm左右的间隙,
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楼主所说的情况。说到缩水,肯定要检查几次的,
分模完成检查一次,CNC之前再确认一次。缩水是个大问题,一不小
心,整个模料就报 ...
原帖由 hum_0126 于 2006-6-7 14:21 发表
不一定
如果有滑块
用FCI可以用DCI可能就会不够大
还有就是运水位置的问题
原帖由 aatempcn 于 2006-6-7 10:20 发表
像楼主的问题,我们这里的模胚,AB板之间都有1mm左右的间隙,
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楼主所说的情况。说到缩水,肯定要检查几次的,
分模完成检查一次,CNC之前再确认一次。缩水是个大问题,一不小
心,整个模料就报 ...
原帖由 yung2006 于 2006-6-7 23:55 发表
我从调机技术员做到做模大师付.再从做模大师付做到模具设计.从塑胶产品图纸到啤出产品这中间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原帖由 tonyzz 于 2006-6-8 10:08 发表
以前2D和3D是分开处理图形的。2D的工程师负责2D图纸,排位,定料,冷却水道,顶针。3D的工程师负责分模,3D模架,所有零件都3D画出来,还要检查干涉。我负责3D部分,经常发现2D的工程师顶针钻到冷却水道导致漏水,好在检查出来,自己内部改过来就是了。要是图纸下发到模房,肯定被人骂傻瓜了。有一次工期很急,一块 大模仁 (复印机送纸板)钻好运水孔上电脑锣加工大面,加工一天以后发现运水孔穿到大面上。立即停机调查,是2D的工程师图纸出错了,结果模具材料+加工费一家伙算下来,损失 2 万 元。 3D的工程师只赶得及分好模具,来不及检查运水。 后来2D的工程师被罚上小黑板通告错误,罚3 晚6小时免费加班。 有时看见满满当当的小黑板, 错误真是罄竹难书啊。人要脸树要皮,上榜几次的工程师脸上挂不住了,自己跑路了。 我们在背后议论老板又干了一件大傻事,工程师的经验是靠许多的失败和大量的金钱物资损失堆出来的,错误已经发生无可挽救,要向前看。把工程师赶跑了,新人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要知道一套上百个零件,随便一个零件出错都会出问题,只是大小而已。在模具厂里呆精神十分紧张。后来我改做结构了。有时发现有些工程师对模具不熟,画的产品做模难度大费用高,稍加改动就可以节省大量费用,在日后的模具,生产,加工,装配大有好处。这是要经验积累的。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