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手机视窗---PC表面硬度如何达3H以上啊?
[打印本页]
作者:
xmstone0613
时间:
2006-11-2 14:54
标题:
手机视窗---PC表面硬度如何达3H以上啊?
1)有什么工艺可达3H以上?
2)谁有这方面的供应商资源啊?
3)我处联系方式:
xm_stone@163.com
作者:
killer
时间:
2006-11-2 15:00
可以做IMD硬化处理。
作者:
xmstone0613
时间:
2006-11-2 15:12
谢谢!
可否说详细一点啊?
作者:
xmstone0613
时间:
2006-11-2 15:16
要求:PC表面耐磨级达3H以上,是指“表面耐磨”。
作者:
alexhcw
时间:
2006-11-2 16:58
可以做RML表面覆膜处理.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
作者:
aweizi
时间:
2006-11-2 22:23
1)用表面经过Hardcoating处理过的板材
2)用IMD工艺处理过的注塑件表面可达到2~4H 材料为PMMA ZK5BR
(小日本的测试方法得出来的表面硬度偏高,用我们的测试方法硬度在2~3H之间!)
手机LENS材料我们比较喜欢用PMMA,优点为透光率高,表面硬度高一般不做表面处理也可达到HB以上
[
本帖最后由 aweizi 于 2006-11-2 22:26 编辑
]
作者:
langhuan119
时间:
2006-11-2 23:00
pc表面做硬化处理也可以达到3H,但厂家比较少。多为台湾的
作者:
Cobro
时间:
2006-11-3 09:53
注塑视窗IML IMD国内的厂家,好的就3H。
普通注塑亚克力或者PC的,需要加硬,一般是化学药水加硬。设计时,表面不要有大起大落的断差。因为加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泡到药水里一段时间,然后提出。大起大落的结构容易造成表面堆积。
国内能加硬的厂家我知道的有:
1.东莞 万德
2.厦门 靖海 我有款机子给他们做,目前达到的硬度是5H。(加重1kgf,据说行业标准最高是8H)
作者:
lbhleon
时间:
2006-11-3 10:17
你直接采购,已经表面硬化过的PC不就好了!
作者:
xmstone0613
时间:
2006-11-3 15:51
原帖由
langhuan119
于 2006-11-2 23:00 发表
pc表面做硬化处理也可以达到3H,但厂家比较少。多为台湾的
可否介绍几个厂家啊?谢谢。
作者:
shhh199
时间:
2006-11-7 16:32
你好
我们是做韩国进口刀具的,
希望与您合作!
电话:13573825251 董生
作者:
liweiimd1
时间:
2006-11-9 13:38
我司是专业IMD模内生产厂家
IMD定义
IMD就是将已印刷成型好的装饰片材放入注塑模内,然后将树胶注射在成型片材的背面,使树脂与片材接合成一体固化成型的技术。IMD是在注射成型的同时进行镶件加饰的技术,产品是和装饰承印材覆合成为一体,对立体状的成形品全体可进行加饰印刷,使产品达到装饰性与功能性于一身的效果
IMD行情:
1.世界4大油墨厂家进攻IMD产业,开发专业IMD油墨,并且不断在大陆展览.
2.世界4大薄膜厂家进攻IMD产业,三菱以前2条流水线,现增加到4条.
3.国际大企业进攻IMD产业,富士康以前一个部门现在增加2各部门生产.
4.一些印刷行业巨头投入IMD全制程.
IMD优势
1、产品稳定性:使产品产生一致性与标准化的正确套色
2、产品耐久性:透过特殊处理的COATING薄膜的保护,可提供产品更优良的表面耐磨与耐化学特性
3、3D复杂形状设计:应用薄膜优良的伸展性,可顺利达成所需的产品复杂性外开设计需求
4、多样化风格:可依客户需求创造金属电镀或天然材质特殊式样
5、制程简化:经由一次注塑成型的工法,将成型与装饰同时达成,可有效降低成本与工时,可提供稳定的生产
6、降低成本与工时要:IMD制程中只需要一套模具,不像其它老替代制程需开多套治具,可以去除一次作业程序的人力与工时,降低系统成本与库存成本。
力炜IMD(IML,IMF)高压气体成型与IMR比较
1、IMR是热转印,产品表面并没有一层透明薄膜,不能防止腐蚀和防刮.
2、技术在日本方,周期比较长,一打样就是1000米或1000件,批量型.
3、只能做平面、轻微弯曲表面装饰,IMF可以做3D装饰。
IMD客户对象及应用领域:
家电业:电饭煲,洗衣机,微波炉,空调器,电冰箱等的控制装饰面面板;
汽车业:仪表盘,空调面板,内饰件,车灯外壳,标志等;
电子业:MP3,MP4机,计算机,VCD,DVD,电子记事本,照相机等装饰面壳及标牌;
计算机业:键盘,鼠标面壳;
通讯业:手机按键,外壳,窗口镜片;
其他业:化妆品盒,礼品盒,装饰盒,玩具,塑料制品,运动和休闲用具等
由于IMD产品集装饰性功能性于一身,注塑件的图文、色彩在模内注塑时一次成型,减少了后加工的环节;另外,IMD立体成型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图文、色彩在塑料夹层中,耐磨损及抗腐蚀,且色彩亮丽,印刷图案随时变更而无须更换模具。
综上所述,IMD技术不但改善产品的品质,还为产品不断创新拓宽了空间,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因此,IMD是了个极具全球潜力的发展项目。
我的联系方式是:
许生
liwei-imd1@163.com
作者:
single_player
时间:
2006-11-9 13:46
我想问一下,那个SONY的PSP表面处理是不是IMD处理的。
为什么他的透明部分看起来很厚?
作者:
single_player
时间:
2006-11-9 16:56
?顶到上面去,我的问题还没有人回答呢
作者:
sssphinx
时间:
2006-11-9 18:18
我們採用uv hard coating 表面處理式達到4h。
永業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Tel: 86-512-57769889 ext :8788
作者:
wander1234
时间:
2006-11-26 15:53
可以做RML表面覆膜处理.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
作者:
张jason
时间:
2006-11-28 15:04
请教各位高手,能用什么东西溶解PC板上的油呢?
做PC板材Hard coating对板材上的要求很高.
作者:
张jason
时间:
2006-11-28 16:17
其实PC讲究的是耐磨,因为PC底才太软了,用铅笔测试主要是把表面的涂层扎破。我们的强化液处理可以做到耐钢丝绒擦拭。有需要可以联系我,13925057213张先生
作者:
linlin_cbd
时间:
2006-12-12 15:28
可否请哪位前辈给解释一下IML ,IMD,RMD的定义呀。谢谢!
作者:
vgyuj
时间:
2006-12-12 16:39
有么?根据我的了解pc材料最高只有2H的,要是强升到3H以上的话就会变脆。
作者:
qiushui
时间:
2007-1-14 02:01
PC表面应该是达不到3H的
作者:
ahwing
时间:
2007-1-20 23:34
正在学习,期望更多的资料
作者:
long_0901
时间:
2007-1-21 11:25
表面硬化HC的PC硬度不可能达到3H,我见过的只有HB级,目前市场有一种两面复合,一面PC,一面PMMA,PMMA表面有3H,PC表面也只有HB,市场上说有3H都是骗人的,大家要小心.有问题可以联系我,大家一起切磋.
wenson@263.net
手 機:+86 13926560250
作者:
zelig
时间:
2007-1-27 15:24
我们最高能达到4H,不过成本高
作者:
zelig
时间:
2007-1-27 15:25
我们最高能达到4H,不过成本高
作者:
lgsa
时间:
2007-1-29 19:18
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那家公司能把PC板材表面做到3H,就是做到了也不能应用于手机Lens,因为PC材质本身较软,如果表面硬度高于2H,轻微弯曲,表面就会出现裂纹...这样的PC片还末出厂就被判为废品
如果是做手机Lens的话,建议选用PMMA,表面硬度可以达到5H,做手机按键的PC表面硬度一般为HB以上,但无法达到2H,更别说3H人
作者:
dsj618
时间:
2008-1-30 15:35
用IMD模内覆膜技术来做镜片,3H 小KS了,当然片材不能选用PC,呵
作者:
missjiligulu
时间:
2008-2-22 14:01
1.可以直接采用硬化过的pmma板材
2.有一种复合板是pc和pmma双层板,因为表面是pmma,因此硬度很高
个人认为上两种方案成本较低,成品率高
作者:
wtrues
时间:
2008-2-22 16:01
关心论朋友请进来看一下,好贴!
作者:
weishengqun
时间:
2008-3-12 22:28
sony的psp不是iml或者imd技术的,而是简单的双色成型后过uv漆涂装的!所以看起来有很厚的感觉。实际涂装厚度也才18um左右!
作者:
memtechlens
时间:
2008-3-22 16:51
关键是你的产品要用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使用PC材质,表面硬度还要这么高。我们只有将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评估后,我们才能给出准确答案。
表面硬度为3H的PC,目前市面上也已经有了,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缺陷,所以有些产品不是一概而论的。
如果需要了解,请发我的邮箱:
iceberg0110@126.com
作者:
haihongvic
时间:
2008-6-2 20:28
目前还没有表面硬度和耐磨级别可以达到3H的PC材料,板材倒是有接近3H的,但是会比较贵,据说有PC与PMMA的复合材料,表面是PMMA,基层为PC,不知道是真是假,如何解决复合材料间的分子力和透光折射率的问题还有待求证!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