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溶结线处理 [打印本页]

作者: mdsign    时间: 2007-2-6 16:47
标题: 溶结线处理
首先声明本人做结构的,今天与模厂开会讨论溶结线处理的问题,发现意见不同意:

前提是:类似一个长方形,中央有孔见下图,有模流分析.

目前解决对策我的意见是:在溶结线处加方形入子,模厂目前做的是圆针.
                                             人家说效果同目前一样还是解决不了,不同意按我的方法改.(可能因为需要做线割)


我的理解是入子的大小是加强排气关键(取决于开槽的宽度,如果深度一样),方的自然比目前的圆的要好.


以上不考虑胶口加大/调机流道加大,改短等因素.


大家PP.
作者: person000    时间: 2007-2-7 08:57
不一定
作者: mdsign    时间: 2007-2-7 09:07
不太懂2楼,请详解
作者: liangting    时间: 2007-2-7 09:27
溶结线 通称接合线.在一些产品中间有方圆孔的模具都是不可避免的.一般通过改移进胶点域加点进胶点来改善.如楼主所说在线下加镶件,这只是对排气起作用对接合线并没有用.因为第一时间进入模腔的溶胶,在受到模内的温度影响,会减低溶合度与粘度,当一头的胶与另一头接合时,粘度有所下降.自然会有一条类是的溶合的接口线.如果用力扳,此处会容易断开.
作者: liangting    时间: 2007-2-7 09:45
排气不够,第一现象是会造成产品死角处类是注塑力不足的缺料或黑色烧焦.
作者: kungful    时间: 2007-2-7 09:59
淡化熔接线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想办法:
1)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料温
2)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模温,模具用油温机加温
3)如果允许,在可见表面蚀较粗的纹
4)在产生接合线的局部后模镶上一块透气钢,使这局部产生紊乱的熔胶流动。
作者: mdsign    时间: 2007-2-7 11:57
ding
作者: gzfgzf888    时间: 2007-2-9 13:52
原贴由mdsign发表:
首先声明本人做结构的,今天与模厂开会讨论溶结线处理的问题,发现意见不同意: CAD/CAM/CAE综合资讯网站论坛*p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有种技术可以完全高光,无一点结合线吗?模具结构上也没多难,是新技术,已经在中国应用了,我的厂里就用了两年了!
作者: mdsign    时间: 2007-2-9 13:56
原帖由 gzfgzf888 于 2007-2-9 13:52 发表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有种技术可以完全高光,无一点结合线吗?模具结构上也没多难,是新技术,已经在中国应用了,我的厂里就用了两年了!



欢迎详细讲解.建议斑竹加分.
作者: 又又    时间: 2007-2-9 14:13
原帖由 mdsign 于 2007-2-9 13:56 发表



欢迎详细讲解.建议斑竹加分.

好的,继续讨论
作者: ericsong    时间: 2007-2-9 14:21
原帖由 gzfgzf888 于 2007-2-9 13:52 发表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有种技术可以完全高光,无一点结合线吗?模具结构上也没多难,是新技术,已经在中国应用了,我的厂里就用了两年了!




願聞其詳!
作者: my_boygame    时间: 2007-2-9 14:58
我个人认为按目前的进胶方式,熔接线一定会存在,但不同的塑胶表现可能会有差别.
如果是透明PC料,熔接线会较明显.改善方法无非是提高模温及想办发看客户是否
接受加溢流槽.(那样会流下痕迹),当然加强排气也是改善熔接线的方法之一.
作者: daltontang    时间: 2007-2-9 15:49
圆型比方型要好,1. 便于加工,2. 有利于材料流动.
作者: mdsign    时间: 2007-2-9 16:43
原帖由 my_boygame 于 2007-2-9 14:58 发表
我个人认为按目前的进胶方式,熔接线一定会存在,但不同的塑胶表现可能会有差别.
如果是透明PC料,熔接线会较明显.改善方法无非是提高模温及想办发看客户是否
接受加溢流槽.(那样会流下痕迹),当然加强排 ...


加溢流槽---->加过,效果不明显.因为位置不允许很大

目前的对策是:加大胶口+缩短流道 +加大排气
作者: mdsign    时间: 2007-2-9 16:49
原帖由 daltontang 于 2007-2-9 15:49 发表
圆型比方型要好,1. 便于加工,2. 有利于材料流动.



不完全同意!
1)同意圆形对流动会有好处,但很小,对温度差带来的影响不大
2)对于排气而言,取决于排气槽的宽度,很明显方的要好呀
作者: andes    时间: 2007-2-9 17:03
9楼所说的是不是加氮气来注塑?
还有一种是加蒸气的,同时还可以调缩水的.
在模具展看到过.
作者: king9353    时间: 2007-2-9 17:21
只怕溶接线很难避免,只能象楼上说的调温度,改善排气,改进料解决,透气钢会不会成本太高,效果也未必理想,无溶接的新技术还没看到过
作者: 我不玩了    时间: 2007-2-9 18:18
很深哦,对这个不是太懂啊,学习口……
作者: 我不玩了    时间: 2007-2-9 18:20
也想了解下新技术啊,期待……
作者: air001    时间: 2007-2-9 22:54
为什么熔结线。在那个位置,我感觉应该在孔的边缘。
我做个类似一零件,材料是abs,前模是电铸的,最后还要电镀,在结合线的地方加一组运水,(用于加油温)
最后生产的时候,采用高的模具温度,
作者: boge2005    时间: 2007-2-10 14:00
釜底抽薪,不从那地进不就解决了.
作者: zsc333333    时间: 2007-2-10 15:58
在熔接线处多做一香焦水口,这样可以自动生产
作者: deson    时间: 2007-2-10 19:51
1.結合線處局部高溫.
2.急冷急熱,但要有設備.
3.加大排氣用很多片式的小入子組成一個入子.在破孔處也加一個也將氣引到模仁底部.
4.公模面做火花紋,面積要比結合線位置大5MM.
5.加溢料點.
6.模溫,料溫加高.模具不要太多的尖角.
7.進點斜進,讓結合處形成135度以上的夾角.
8.料要干,模具要干靜.
等等,但一定要考量你們能接受的成本及品質.
作者: 眼泪伤痕    时间: 2007-2-10 22:09
用无痕技术嘛!模具采用油温控制,这种模具做出来的不会有熔接痕!
作者: mdsign    时间: 2007-2-11 10:10
原帖由 deson 于 2007-2-10 19:51 发表
1.結合線處局部高溫.
2.急冷急熱,但要有設備.
3.加大排氣用很多片式的小入子組成一個入子.在破孔處也加一個也將氣引到模仁底部.
4.公模面做火花紋,面積要比結合線位置大5MM.
5.加溢料點.
6.模溫,料溫加高.模 ...



高手呀!

第四点不是很明白.如何解释?

我现在的要求就是做方型入子,四周做排气.
作者: 32318178    时间: 2007-2-12 09:41
我发现解决这问题最直接方法就是在中间连一胶位,做成浇口形式,我们碰到这样问题都除了加模温,加溢料,都是这样解决的。
作者: gzfgzf888    时间: 2007-2-13 10:17
是不是真的有分加啊,有的话我就花点时间聊聊这种模具,目前三星的液晶高光电视机就是用的这技术,刚上市一年左右,很多公司正在争这个高光板块哦!
作者: gzfgzf888    时间: 2007-2-13 10:19
原贴由眼泪伤痕发表:
用无痕技术嘛!模具采用油温控制,这种模具做出来的不会有熔接痕!


油温是达不到真正的无痕的,油温能到多少度?
作者: ykplove    时间: 2007-2-13 11:04
原帖由 gzfgzf888 于 2007-2-13 10:17 发表
是不是真的有分加啊,有的话我就花点时间聊聊这种模具,目前三星的液晶高光电视机就是用的这技术,刚上市一年左右,很多公司正在争这个高光板块哦!



愿闻其详
作者: cgxmold    时间: 2007-2-13 11:46
1,用油温控制模温
2,可不可以换原料,比如用宝里的LCP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3,溶接线处可不可以做表面局部晒纹?
作者: gzfgzf888    时间: 2007-2-13 15:31
这种模具是蒸气模具,模具结构与一般模具稍有不同,蒸气模具的原理是让模具在注塑时模具型腔表面达到180度左右的高温,接近熔料温度,而普通油温是达不到的,但在注塑完了的瞬间切换为冰水,迅速降温冷却,能做到即使你产品有很多孔都能没有结合线,当然,其中还有很多模具上的窍门的,鄙人在此不做叙述,此模具需要配备专业设备制冷制热,类似氮气设备,现在三形市面上的37"42"液晶电视都有用到这种技术,42"以上的中国还办不到高光无痕,但这是专利技术,目前中国企业懂的还不多,具我所知,也就是三星电视机的指定模具业体有此技术,不过,懂了就很简单.当然,本人接触这种技术有两年了,也做了些改动,基本上可以脱离那种设备能做到无结合线了,还不太成熟,可惜,没的专利申请了,呵呵!
作者: gzfgzf888    时间: 2007-2-13 15:50
就发一套简单点得高光无痕产品上来看看,让大家多一点了解吧!
作者: guyi2003    时间: 2007-2-14 08:37
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gujianxiang    时间: 2007-2-14 15:32
thanks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2-14 16:13
走召弓虽
作者: 眼泪伤痕    时间: 2007-2-17 11:25
可以的,上次我们厂里面就搞这个的,模具里面走油路,不才也是电视机的模具!
作者: 眼泪伤痕    时间: 2007-2-17 11:26
原贴由gzfgzf888发表:


原贴由眼泪伤痕发表:
c_l~"b9\nhNwww.iCAx.cn用无痕技术嘛!模具采用油温控制,

可以的我们厂上次刚利用这种技术搞过!模具里面走油路!不过那要做集油块,那孔N多,看那图纸真累!
作者: deson    时间: 2007-2-17 15:13
公模加咬花是用來擾流,母模咬花是用來隱蔽一些結合線.
作者: STL    时间: 2007-2-18 01:28
Thanks !
今天长见识了!
作者: 古道西风yang    时间: 2007-2-18 11:17
长见识了.
作者: shengtong    时间: 2007-2-21 10:41
谢谢长见识了
作者: joe0769    时间: 2007-2-21 14:13
再试一个简单一点的:
产品若不透明,在出现熔接线的正下方(后模)加一条rib筋,宽以不缩水为限,长高随意。
若影响装配就在成型后人工去除,不影响装配则由之。
作者: zhp023    时间: 2007-2-26 14:58
收藏慢慢来学习下。
作者: liangting    时间: 2007-2-27 08:20
我个人想法是:提高注塑时的模温是最为关键(不计料温)

  在有溶结流痕处下装加热装置(比如吸塑机加热那一种),温度可调控.模仁模胚用多层油管或急冻水冷

却(当然要考虑热能的作用是否给造成变形).
作者: linzhihong    时间: 2007-3-1 19:40
高模温,模具经常会卡死,不知到有没有什么办法?
作者: wjhgod    时间: 2007-3-3 19:35
跟排气没有很大的联系,跟模具温度有直接的关系,用热咀还解决不了的话,可以再看模具的
作者: wuyinting    时间: 2007-3-5 18:14
在做镶钟的同时,需调高料温和模具的温度,也可加快射胶的速度,这样,效果就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 WULINGCGH    时间: 2007-3-15 22:10
只要的孔就有熔接线,提搞模温和增加排气只弱化它,让他的影响变小.要做到真正的无熔接线得另想办法:1在孔周边加胶做成盲孔,成型后冲掉多余的胶就可以了.2在模具上将此处做一个活动镶件,用电机驱动,另加一个计时器.在射胶完成前是盲孔,射满时就不会有熔接线.在射胶完成的瞬间活动镶件插到后模成型孔就可以了.这样肯定没有熔接线,以前这种方法我们做过透明光学件,没有问题的.
作者: phillip_zhou    时间: 2007-3-16 14:40
哈哈,长见识了
作者: hillrao    时间: 2007-3-16 18:56
长见识了。顶1
作者: hillrao    时间: 2007-3-16 19:02
长见识了。顶1
作者: 游戏结束    时间: 2007-3-16 19:28
原帖由 32318178 于 2007-2-12 09:41 发表
我发现解决这问题最直接方法就是在中间连一胶位,做成浇口形式,我们碰到这样问题都除了加模温,加溢料,都是这样解决的。


对,这种方法是可以解决的
作者: 308112968    时间: 2007-3-24 22:08
厉害,没有说,顶
作者: yaoyongxiang    时间: 2007-3-24 22:57
高手啊!我顶!!!!!!!!!!!!
作者: 豆敌    时间: 2007-3-24 23:09
众人拾柴火焰高呀
作者: ZHANGJIANHUI    时间: 2007-3-27 22:46
好啊   真长见识
作者: ZHANGJIANHUI    时间: 2007-3-27 22:46
好啊   真长见识
作者: ZHANGJIANHUI    时间: 2007-3-27 22:47
好啊   真长见识
作者: yaoyongyu    时间: 2007-3-28 20:50
值得学习!努力努力!
作者: xiaofengyun    时间: 2007-3-29 21:09
现在介绍新技术,不知道有厂家用过没有?
作者: xiaofengyun    时间: 2007-3-29 21:49
用气压装置辅助成型。就是在模具中加入气压机械,填料时由于压力较大,这时如果再把模温加一点就没问题了。至于改进浇口和加大排气槽、或加溢料槽都还是不错的注意。
作者: vitingyi123    时间: 2007-4-14 08:21
我发现解决这问题最直接方法就是在中间连一胶位,做成浇口形式,我们碰到这样问题都除了加模温,加溢料,都是这样解决的。

我想请问,模温和油温有什么区别呢,或者模温就是油温可以这样理解吗,望高人指点,在此提供一个可以和在东莞深圳搞设计的朋友聊聊的平台,望共同提高,群号是38797857

[ 本帖最后由 vitingyi123 于 2007-4-15 11:07 编辑 ]
作者: shijie1    时间: 2007-4-14 12:12
想要完全避免結合線的辦法是﹕
1.在結合線處加加熱棒用高溫融合。
2.用RHCM成型(不過此技朮現在還得需要小日本授權)
3.改變膠口
作者: shijie1    时间: 2007-4-14 12:14
如果要加溢料槽﹐那得需要加個多大的溢料井﹐成型后都不好剪掉。
作者: WYL    时间: 2007-4-14 18:44
我也想说说, 这真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 本帖最后由 WYL 于 2007-4-14 22:32 编辑 ]
作者: WYL    时间: 2007-4-14 18:55
高光蒸气注塑是采用高温蒸气,在模具上做均恒的加温道(和普通模具的冷却水道差不多),
当注塑机合模后吹入高温蒸气,
首先把模具温度提高到一个设定值,然后开始给模腔注射塑胶,
在注塑机完成保压转入冷却后,开始注入冷水,模具温度很快下降到一个设定值后开模,
再向模具吹入空气把冷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完全吹走,
完成整个注塑过程


大家会发现前几楼的兄弟提供的dwg 图, 其水道镶块做的型式,
就是为了变大其冷却热传递面积,
从而实现很快降温到设定值
作者: WYL    时间: 2007-4-14 18:59
高光蒸气注塑优点

u     消除产品表面溶接线,溶接痕,波纹,银丝纹。

u     彻底解决塑料产品的表面缩水现象

u     提高产品表面光洁度,是表面光洁度可达到镜面。

u     产品不需要喷漆后续加工,提高成品率20-30%。

u     解决加纤产品所产生的浮纤现象是品质更完美

使薄壁成型提高注塑流动性,提高产品品质和强度.使厚

壁成型注塑周期可降低60%以上.
作者: WYL    时间: 2007-4-14 19:07
01  高光蒸气注塑应用

目前用于液晶电视机,电脑液晶显示器,汽车液晶显示器,灯和光学仪器等行业


02 目前国内市面的高光蒸气注塑设备我觉得已相单不错了!!!

u     10.4寸液晶真彩LCD显示,触摸式中文数子输入,全中文界面,操作简单。

u   全闭环系统控制输入输出温度的检测,以模具实际温度反馈PLC,数彩 图变化显示,确保输出准确稳定。

u     蒸气,冷水,空气温度及压力六项报警,用时间和动作与注塑机信号互锁。

u     双路模具温度检测,输入输出管道采用不绣钢40管径,12组输入输出接口。
作者: WYL    时间: 2007-4-14 19:18
以上, 是我对前几楼谈的关于高光蒸气注塑来解决溶接痕的一些补充!


[ 本帖最后由 WYL 于 2007-4-14 20:58 编辑 ]
作者: zhangyi1977    时间: 2007-4-17 15:22
其实困气对融合线的影响是很有限的,还要跟多的要考虑到料温,模温或在进浇方式上设定走胶最快的方案.

       确实没办法的可以考虑象合金模那样在离融合线约5MM左右的位置设立垃圾槽,和流到走过头的原理一样先排出流动前锋的部分冷胶,让后面的温度相对较高的胶料来完成最后的融接.
作者: wyhso427    时间: 2007-5-8 10:51
高手啊
佩服佩服
作者: yyh30617995    时间: 2007-5-21 01:05
ding
作者: cuixianxiong    时间: 2007-5-21 06:51
哪位有这样子的图,给小弟我一份咯,跪求,谢谢各位的指点!
作者: wwyyss07    时间: 2007-5-21 20:22
如果有孔存在,熔结线是无法避免的,若控制的好(例如在模温,排气等)只会减轻到产品所要求的范围内,若客户充许,则用溢流料,或者加一结构改变熔结线的位置,改变浇品位置也可以
作者: yonghui    时间: 2007-5-21 22:40
ok.i agree you.
作者: hhtool    时间: 2007-5-22 14:03
使用蒸汽模具技术可以完全消除熔接线,但是成本高昂。
作者: zwa197359    时间: 2008-4-26 13:45
原帖由 gzfgzf888 于 2007-2-13 15:31 发表
这种模具是蒸气模具,模具结构与一般模具稍有不同,蒸气模具的原理是让模具在注塑时模具型腔表面达到180度左右的高温,接近熔料温度,而普通油温是达不到的,但在注塑完了的瞬间切换为冰水,迅速降温冷却,能做到即使你产 ...

模具表面是不是有一层水汽,摸上去冰冷冰冷。我有听人说过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