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arkchan 于 2007-6-27 22:42 发表
最近有点忙,电脑任务排满了.先提几个看法吧:
1 3D文件要有料柄和直浇道,才能准确分析浇道流态
2 分浇道的形状设置要使熔汤同时到达内浇口,以及避免浇道偏流
----只要做了浇道分析就知道合理与否了.
3 分浇道 ...
原帖由 zxmhx 于 2007-6-28 13:23 发表
我要,一个文件要算8个小时,那还不死人啊,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2 10:07 发表
不是很會算...請指教!!!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2 10:53 发表
老大,您的这个模流怎么冲型过程中怎么正对内浇口那里一点熔汤都没有流过啊?
不解ing!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2 11:04 发表
她不愛走,,,我也没办法!!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2 10:53 发表
老大,您的这个模流怎么冲型过程中怎么正对内浇口那里一点熔汤都没有流过啊?
不解ing!
原帖由 wuyuguang_2002 于 2007-7-2 11:21 发表
![]()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2 11:47 发表
我問她, 為什麼不走中間?
她說: 你搞壓鑄几十年了, 這一點道理也不懂! 白干了!!!
![]()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2 11:53 发表
您说的这个她是指谁啊?
另外,对老大使用的软件强烈感兴趣哈。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2 11:53 发表
您说的这个她是指谁啊?
另外,对老大使用的软件强烈感兴趣哈。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2 12:37 发表
壓鑄是高壓+高速, 不同于低壓鑄造和娟娟溪水。
可以這樣形容, 是井噴, 如同飛沙走石。
理論上說, 公式上推斷: 錘頭直徑 ◎80 第二段壓射速度 5米/秒 , 澆口的速度是多少? (鍾頭速度 x 鍾頭面積 = 澆口 ...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2 14:00 发表
偶不是说中间模腔,
偶只是不理解为什么熔汤在2个内浇口中间冲型,而正对内浇口那里冲型时却没有熔汤啊。
这个望大侠们解答!
不甚感激。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2 14:31 发表
本着技术交流的精神,
甩甩老大出来给兄弟们解答一下啊,
我也是很认同甩甩老大的飞鸟理论的,
只是它应该是直线喷射状,仔细看您第2个动画从左数第5个渣包,熔汤进去的时候似乎熔汤还左右扭了几下,
在这里应 ...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2 14:28 发表
那个位置是噴口, 合金料噴射的速度很快。先把底部模腔填滿了. 再堆疊到澆口的位置。(牛頓不規則力學+高速噴射原理)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2 14:37 发表
所以说那里应该有喷射料经过啊,既然是连续压射,那么那里有汤料高速经过,也应该是连续的液流柱子啊,
不会是空的啊,就这点不理解。
还有高速喷射喷射问题,越是高速,越不容易拐弯吧?
左边第5个渣包里 ...
原帖由 wuyuguang_2002 于 2007-7-2 16:04 发表
各位大师还没就:此件产品的浇排分析结果发表意见啊!
能否就此给个建议啊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3 00:17 发表
這个帖的主題是什麼?
<<模流分析软件大比拼!win99 markchan在哪里? >>
歡迎 markchan 老師出來說兩句![]()
原帖由 markchan 于 2007-7-4 12:57 发表
表达一下个人观点,供参考
1这个模型不完整,没有压室数据和料柄,我认为在此基础上所作的分析都不够细致.
2甩甩的结果流态不对,严格来说,会误导设计.
3软件商品化是经过一系列基准实验测试的,我认为关键是 ...
原帖由 wuyuguang_2002 于 2007-7-4 14:30 发表
此产品在东芝350T压铸机上生产,压室直径为60MM![]()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4 15:59 发表
第一段壓射速度是多少? 壓射時間多少? 鍾頭的壓射壓力多少?
第二段增壓建壓的時間多少? 鍾頭的壓射壓力多少? 壓射速度多少?
我也覺得好煩
如果把壓鑄的全部工藝參數都考慮進去, 當然是完美的。 ...
原帖由 markchan 于 2007-7-4 12:57 发表
表达一下个人观点,供参考
1这个模型不完整,没有压室数据和料柄,我认为在此基础上所作的分析都不够细致.
2甩甩的结果流态不对,严格来说,会误导设计.
3软件商品化是经过一系列基准实验测试的,我认为关键是 ...
原帖由 wuyuguang_2002 于 2007-7-4 16:38 发表
模流分析工程师难道不考虑压铸工艺么?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2 14:37 发表
所以说那里应该有喷射料经过啊,既然是连续压射,那么那里有汤料高速经过,也应该是连续的液流柱子啊,
不会是空的啊,就这点不理解。
还有高速喷射喷射问题,越是高速,越不容易拐弯吧?
左边第5个渣包里 ...
原帖由 wuyuguang_2002 于 2007-7-4 14:30 发表
此产品在东芝350T压铸机上生产,压室直径为60MM![]()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4 21:43 发表
模具做好没有? 試模的時候照張像留念。 如果你們廠的東芝機有實時控制功能的, 在第二段壓射前, 刹停。取出比較一下模擬效果圖。
原帖由 wuyuguang_2002 于 2007-7-5 20:37 发表
![]()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4 21:43 发表
模具做好没有? 試模的時候照張像留念。 如果你們廠的東芝機有實時控制功能的, 在第二段壓射前, 刹停。取出比較一下模擬效果圖。
原帖由 markchan 于 2007-7-4 18:33 发表
1 流态发散是Flow3d压铸使用者最容易产生的失误,WIN99不必当真;
2 但同样,Anycasting如果处理得不好则产生另一个极端-----太完美的全壁厚充填.
不是很中听,但是很有用.![]()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6 09:19 发表
甩兄在46楼的动画做的不错,个人认为比较比较贴近事实。跟我一个朋友用一样软件做的流态类似,他用了320万网格。
原帖由 wuyuguang_2002 于 2007-7-6 11:40 发表
![]()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6 14:48 发表
再出多几道好題給大伙爭辯。抛磚引玉![]()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6 11:38 发表
全程高速,断开的浇口处速度15m每秒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6 15:30 发表
請問你的壓射參數從何而來? 以上參數不科學, 也不符合壓鑄機壓射的原理。
模流分析不能凭空想像, 更不能閉門造車。用以上數椐分析出來的結果, 會誤導觀眾呵。
鍾頭直徑 ◎60 第二段打料鍾頭速度 5米/秒 ...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6 17:22 发表
wuyuguang_2002
整天趴在网上啊呵呵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6 11:14 发表
mark老大用flow3d做一个楼主的铸件的动画上来看看,
我觉得似乎“天女散花”的情况在这个铸件里还是有可能的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6 17:15 发表
上面这位兄弟的这个例子咱们就到此为止,一面大家争的伤了和气,我现在提供一个例子大家探讨,
这个例子一直很头疼,
数据:料饼充填速度:4米/秒,
材料:ADC12,
就算冲型,其他不算。
各位高手上。
原帖由 win99 于 2007-7-6 22:45 发表
甩兄果然追求技术执着啊,这么晚了还来讨论.
原帖由 甩甩 于 2007-7-2 11:04 发表
她不愛走,,,我也没办法!!
原帖由 he_shenfu 于 2007-8-12 21:19 发表
我想这是中国做模具设计的悲哀,真是世人皆醉,唯甩甩醒,
原帖由 wuyuguang_2002 于 2007-9-1 17:06 发表
不好意思,产品到现在才试出来。感觉总体浇排还是不错的,在此我要感谢阿钟这位兄弟。
感谢楼上各位热心提供帮助的兄弟!
![]()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