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工业设计高人刘传凯采访录,值得各位参考! [打印本页]

作者: leeslin    时间: 2007-8-8 17:56
标题: 工业设计高人刘传凯采访录,值得各位参考!
刘传凯采访录


采访人:石涛

受访人:形意开物掌门人/刘传凯

在台湾长大,本科机械毕业。之后去美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学府ArtCenter留学。毕业后在San Francisco 的Astero Design公司工作。之后进入Motorola设计部. 2002年回到北京创办Sync2Design.

形意开物的英文名叫做Sync2Design,意思是与设计同步。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应该算是一家台湾公司,因为投资方是台湾的制造业巨头鸿海集团。而这个设计室的成员也大多都是台湾原籍。这所坐落在北京著名楼盘SOHO现代城19层的,近300坪的大house里,全部员工居然只有7个人!每个设计师享用近5米长的大桌子,并且还有个乒乓球台!这样的工作环境真是让人羡慕不已。公司的创始人刘传凯连同公司两位主设计师都有着在美国工作多年的背景。他曾经为NIKE,COMPAQ,MOTOROLA这些著名公司作过产品设计。当然Sync2Design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公司。但究竟是什么吸引着这些海外的设计力量放弃国外丰厚的薪水和宽松的环境而来到中国创业,他们的介入会带给中国设计什么影响?记者和刘先生进行了一次轻松愉快的谈话。

CG:来这里之前,我很是疑惑您公司的名字。因为像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却有着一个像上古传说里面的名字。

刘传凯:其实这个名字可以分为两部分,形意是取Sync-的谐音,同时设计的表现为形、内涵为意。而开物取自于“天工开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师也扮演着天工的角色。


CG:您的公司刚刚成立不久,我知道在美国,设计师的报酬和地位都要比国内高很多。那么是什么促使您决心回到中国来创业呢?

刘传凯:我在美国已经呆了差不多10年,这其中设计公司和大企业的设计部我都呆过。最后发现自己还是喜欢设计公司的性质,总是有不同的新项目出现。而当你每做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说到回来中国,其实我在来这里之前在Motorola工作过1年半的时间。那个时候我也来中国做过项目,所以对中国的市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前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拥有自己的一支设计团队。在美国设计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你很难白手起家创立一支设计力量。但是在中国大陆就不同,无论从人工、地源、工厂来说,相对的成本就要低很多。而且中国的市场很大,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国内企业从单纯制造转为品牌竞争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里,设计研发是保持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必要因素。所以我看好中国设计的潜在市场。当然现在看来,国内的发展速度还是比我预期的要慢一些。

CG:您是指国内企业对设计还并不是很重视?国内的客户同国外的相比,会有什么差异呢?

刘传凯:其实简单的说,欧美国家的客户要尊重设计的多。其实这不光是国内的现象,台湾也有类似的现象。因为台湾其实地源很小。台湾的企业更多地还是扮演着制作过程的角色,大部分都是为别人做OEM,所以品牌的附加价值不是很被重视,台湾制造业很少有靠打品牌的企业。而作加工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只要你签我这个单子,这个设计我可以附送你。这样就变成了最关键的设计倒变成Free的现象。所以我们常说:在台湾,设计界是被制造业带坏的。大陆这边目前也不够重视设计。但是大陆这种状态不会保持太久,因为大陆很大,光靠作OEM是不够的。虽然说国内的产品市场很大,但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始终都要走向国际,要确立自己的品牌。象联想和海尔都已经开始重视自主设计。所以设计会在国内越来越被重视。

CG:您指的尊重设计具体是指什么呢?

刘传凯:从设计来讲,它不仅仅是一个外形的好看。设计师作出每一个设计,都是有相关的考虑在里面的,或者是功能考虑,或者是用户心理考虑。一个产品的正确流程应该从设计开始。但是中国的客户就是把你当成一个美工看,这其实对我们是很不尊重的。经常是一个产品的内部结构已经定好了,让我们来包一个外壳。在国外设计一定是先行的,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是一个平等的状态。但是国内是结构为先,这很限制设计师的空间,出来的产品也很难达到一个很好的水准。还有就是中国的客户经常会凭自己的喜好来挑选设计,而并不是从设计的考虑出发。欧美的客户虽然也会有自己的考虑,但他们通常都会很仔细地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而中国的客户似乎对此不感兴趣。

CG:这样看来,您的中国市场计划推行的似乎有些吃力?

刘传凯:其实我来之前对这种情况有了一些心理准备。这说明我们还处于发展中。我们现在在做项目的同时也在推进这个进程。会做很多教育的工作。国内的企业家们现在都认为国内的市场够大,设计的差一些大家也能接受。所以都对设计持观望态度。但是人们的审美水平,对生活的要求会逐步提高,所以这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

CG:中国的制造业至少目前看来还是集中在两个三角洲地区,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北京作为创业地而不是上海或深圳?

刘传凯:北京是我的选择。没错,中国的制造基地都在南方。不过他们的总部却都在北京。比如联想在北京、清华同方在北京、IBM、HP等。其实设计公司不一定要在制造车间的附近,最关键是要和公司的核心在一起,因为他们是设计的决策者。另一方面,北京也是作为一个大都市,设计还是需要在一个文化气息浓,国际化的都市里的。

CG:谈了很多市场的问题,现在我们来聊聊您的团队如何?您的设计师只有6位,却有着如此大的工作空间。您的设计师都是海外背景么?

刘传凯:一半一半吧,连我在内有三个人都是毕业于ArtCenter,并在美国的公司作了很长时间设计。另外两位台湾的设计师,还有一位是专门用Alias搭建3D模型的,这个在国外叫Surface Engineer。他们都是很出色的设计人员。

作为设计师,当然需要开放的思维。在一个宽敞的空间上投资是值得的。我们这个团队没有什么等级的观念,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会做一些项目管理的工作,因为事情一定要有人来做决定。本来中间那个讨论会议室打算作为总经理室的。但是大家谁都不愿意搬进去,我们都喜欢在一个无隔断、无阻碍的空间中工作,你知道对设计师来说交流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就作为讨论方案的会议室了。

CG:您认为在您的海归员工和台湾员工之间会有着什么样的差别呢?此外我想听听您招人的标准。

刘传凯:海外背景的人可能最大的优势在于开放的思维。而国内的人会比较单线化。在美国,当接到一个项目的时候,先要抛弃这个项目本身。比如一个数码相机,我们先要抛掉数码相机的相关样子,而是只留下“用来拍照”、“数字化”等概念,然后天马行空的去想各种Idea。我们习惯先“散”再“收”。而国内的思路比较难打开,经常会做一个数码相机就是做数码相机的那种样子,我也经常会鼓励他们多想一些东西。

至于我看人的方式,我会首先看这个人的品性,要看他是不是有Team Work的能力。设计师不等同艺术家,它崇尚的不是个性,而是在交流中迸发灵感,并互相学习。因为设计师是需要知识掌握比较全面的人,谁也不能说自己什么都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长处,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东西。你看美国的ArtCenter这么优秀的院校,其实好在哪里?并不是它有很出色的教授,有很先进的设备,这些的作用有限,最根本的是它能够聚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这么一批人。我在里面求学的时候,更多的是从我的同学身上学来的。所以合作的能力很重要,你可以注意到我的团队中的每一成员的水平不会有很大差异。因为只有水平相近的人,才能够最好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第二重要的是idea。这个是设计最主要的部分。还有希望他能够掌握制造业相关的知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以前学过机械的。但是起码要熟悉整个流程,对于自己的设计大体的制造工艺心里要有数。像我们现在做的项目,都是会做好大体的出模计划再交给结构工程师的。

最后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的话,我想会是sketch的能力。当然,并不是每个设计师画图画得都很出色,但是我更倾向于手绘能力出色的人。因为这是向别人表达设计思想的一个很直观高效的工具。

CG:目前您们团队的采用的设计流程是什么呢?

刘传凯:一般来说,我们先会集体进行ideation的讨论,并以Sketch来交流。几轮讨论后,我会选出进一步的选题。然后进行2D Rendering,也就是在Photoshop中进行2D的效果图。这一步的效果图就可以提供给客户挑选,客户敲定后。在Alias中进行3D Modeling,之后在Pro/E中作结构。

CG:您们的设计过程中没有3D渲染图吗?

刘传凯:3D的渲染图的成本会比较高,所以我们不经常用。一般我们的2D渲染(6视图)已经能够比较清晰的说明设计的样子。当然如果客户有这方面的需要,我们也会提供。

CG:最后一个问题。应该说每一个地区对于产品的设计口味都会有所差异。拿目前设计市场最大的手机来说。国产设计的手机并没有明显的输于国外的设计,甚至一些比较肤浅的设计却反而获得了成功,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刘传凯:这种现象其实也无可厚非。不过我认为这是由于国人的审美还没有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在欧美、甚至日本,你会看到即使是很小的一个橱窗也设计得很精美。目前的手机用户大多集中在30-40岁,且很多都是乡镇人群,这样的消费群对设计的鉴别力是有限的。我在为Motorola工作时,就出现过这样的例子。有一款很有名的手机Motorola 388C是
国内的设计师设计的,他的出发原点是汽车,我当时就不是很理解。手机和汽车完全不是一类产品,汽车的圆滑感是为了服从动力学,而手机也这样做就没有什么道理。你知道在欧美,每一个细节都会有它自身的功用。没有功能的细节会被认为是多余的。但是亚洲的市场不同,人们会注重产品的纯装饰性。因为中国人购买产品不光是为了使用,还常常会作为一种身份,炫耀的象征。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确实还不够贴近中国市场,我们正在逐渐的改进。

但是这种现象不会持续下去,今天的主消费群会喜欢镶嵌宝石的手机,但是年轻的一代会更崇尚国际化的设计。中国也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就像现在正在进行的一样。虽然它比我估计的速度要慢一些。

尾语:刘传凯看上去怎么也不象是一个公司的老板,像个大男孩的他非常地容易接近。他把这也归功于设计师的开放年轻的心态。在sync2design公司,记者感受到的是一群奢侈时尚的家伙,大house、摆满了昂贵外国原版设计书籍的书架、21寸宽屏的G4电脑,实在让记者心中偷偷羡慕了一把。这同记者原来对国际设计师的想象十分吻合,同三维人一样,他们也会熬夜,也会看很多新奇的东西,也会有个性。但是他们可能更强调的是合作。
作者: 上海小苦瓜    时间: 2007-8-8 20:23
呵呵,看了不少他的手绘
作者: hongdadesign    时间: 2007-9-4 01:44
在建国们现代SOHO,好象早关门了
作者: HZX194038    时间: 2007-9-4 08:17
这个采访录很精奌!值得学习!谢谢分享!
作者: 风趣月催    时间: 2007-9-5 21:41
不错不错啊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