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上模行位的好处和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a12-0003    时间: 2007-11-17 21:52
标题: 上模行位的好处和作用
大家讨论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在模具设计为什么有的可以用下模行位设计出来的模具,却在实际的设计中采用了上模行位加弹簧顶出行位留在上模的做法,他们有什么区别啊?
    我觉得这两种行位的设计原理差不多,都是开始在下模先脱模,运动过程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上模行位最好一个留在上模而已,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他们的区别和不同究竟在那里?各有什么好处?,希望大家踊跃讨论发表自己的高见!!!
作者: 0004517262    时间: 2007-11-17 22:07
行位的作用都一样.为了出侧面的倒扣.
上模行位加弹簧,一般用在四面行位.叫做弹呵.

行位做在上模和下模.主要看倒扣在产品的什么位置.和影不影响分模.和顶出产品.

前模行位和后模行位的做法,前模行位要麻烦很多.- -|||
作者: old_fish    时间: 2007-11-17 22:30
尽量做在后模

做前模麻烦!!
作者: yangfamao    时间: 2007-11-18 09:02
行位高出PL面太多时
做下模行位 运动不是很平稳
作者: lisixin    时间: 2007-11-18 10:12
能出在后模当然是出在后,出在前模一般是由于产品不能有夹线,只能出在前模
作者: a12-0003    时间: 2007-11-18 18:11
我想问一下五楼的,为什么说行位在前模的时候产品就不回有夹线了?我曾经听车间里面的钳工也这么说,说是为了做整体铜工和打磨方便,但是我个人认为行位做在后模的时候也可以作出夹线来,因为不管前模和后 模为了打磨方便都会在行位上做工艺螺纹,用来把行位锁到模仁上,一起加工,所以我觉得这样也可以做到没有夹线.不知大家怎么看?
    希望大家积极讨论,我会一直关注的,大家共同提高啊!!
作者: a12-0003    时间: 2007-11-18 18:34
上模行位加弹簧,一般用在四面行位.我想问一下斜边放上模好还是下模好?一般的时候是放在上模的,但是我也做过一次斜边放在下模,别人所做下模比上模更好,说分析后开模力更大,不知大家见过没有,怎么看啊?大家讨论一下!!
    在开始做模具设计的时候,我原来设计合金仿真车时做四个合金压铸行位用的是下模行位,而做轨道车塑胶模具时行位在上模.后来设计塑料容器时用的行位是上模行位.
   我想问一下四楼的为什么说行位PL在上模很多时就会不平稳啊?刚开始脱模时行位也是在下模运动一段距离后在离开下模到上模的.这两种设计方法的行位运动的受力点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即使高出上模PL很多我觉得也应该可以改变下模行位的受力中心来控制也可以做到的.
作者: hwhsyl    时间: 2007-11-18 18:55
不是吧!!我不大懂,但是别人都说做在前模很麻烦的,能做在后摸的肯定不做在前模哦。那位大哥能说的明白点吗?
作者: hwhsyl    时间: 2007-11-18 18:56
不是吧!!我不大懂,但是别人都说做在前模很麻烦的,能做在后摸的肯定不做在前模哦。那位大哥能说的明白点吗?
作者: kuangcp    时间: 2007-11-19 11:45
我前幾天畫過一套(2CAV),4面(8個)行位,為了進澆好做,滑塊出母模,流道做在了公模單邊,從滑塊下面過。
作者: rliming    时间: 2007-11-19 13:04
有些是因为做后模行位行程太大,不好做,所以才做前模行位的.前些情况前模行位可以减少夹线.
作者: zougq    时间: 2007-11-19 16:14
前模抽芯有两种;一种是用在两板模上的(前模斜弹),一种用在三板模上(利用水口板先抽芯再开前后模);
作者: 0004517262    时间: 2007-11-19 19:00
前模一般不用斜边。用T槽就可以了。
作者: 军需模具001    时间: 2007-11-22 20:19
滑块做前模还有个好处就是产品能全部粘动模,顶出不会碰伤,或掉在压条上等等。
作者: icaxpolean    时间: 2007-11-22 21:15
做后模行位,
第一是开模力比做前模行位大,
第二是,产品始终在后模,
为什么这说呢,是因为,开模一瞬间前模会有一定的动作,弹簧是有一定的反应时间的.
如果行位在前模,开模一瞬间会对产品产生影响的.
而后模则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第三呢,FIT模时没有后模行位好FIT!
因为侧面倒扣大部会与后模碰穿.
作者: highclimb    时间: 2011-5-5 18:32
初学者,纯顶一个,谢谢各位
作者: loujinyi    时间: 2015-12-13 15:13
好东西 顶起来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