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表面UV 键盘高温高湿(39℃@95%RH)发白 [打印本页]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2 17:11
标题: 表面UV 键盘高温高湿(39℃@95%RH)发白
表面UV 键盘高温高湿(39℃@95%RH)发白
作者: clear-cut    时间: 2008-2-12 17:12
顶......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2 17:22
补充: 单纯高温70℃ 96H 没有发白现象
作者: 801215    时间: 2008-2-12 17:29
了解,學習
作者: gxf810122    时间: 2008-2-12 20:41
@95%RH   ???新人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3 08:13
目前是在考虑键帽表面有脏污, over coating附着力不足, 在高湿条件下有水汽进入
但是在喷漆之前素材表面该如何进行清洁, 又该如何来判断是否清洁干净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4 08:51

自己支持一下
键帽表面在喷涂前使用不同溶液做前处理有差异
无水乙醇较去渍油要好很多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检验前处理的状况
如何能够更快得验证喷漆后的结果
作者: cdflmx    时间: 2008-2-14 11:58
喷涂象ABS,PS,PC之类产品,用酯类溶剂,可能会产生收缩,膨胀,溶解,裂开等不良现象.对有机溶剂敏感,可用甲醇,异丙醇等低醇类去插拭去污.插拭之后应该用丙酮或醋酸丁酯浸蚀塑胶表面,提高附着力.

另外,我看过你以前的贴子,<<如何避免U型结构收缩>>,我认为不是收缩引起的.而是翘曲变形引起的.这跟模具上进胶口位置,成行温度控制,压力大小,保压
时间长短模温及冷却水设置,有关.收缩不会这么大(5/1000).
还有,PC对微裂纹是比较敏感的,不知后来通过什么方按解决的?

PS. 你是不是苏州达方的?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4 14:00
PS. 你是不是苏州达方的?
这你都知道!

现在比较麻烦的是,
1. 前处理完成后, 如何保证喷涂后没有问题
2. 发白的真正原理是什么? 是要通过更换UV来改善? 还是制程条件, 比如膜厚
作者: cdflmx    时间: 2008-2-14 15:18
UV里面的助剂嫌疑最大.可能是溶剂很难挥发,雾状集结到UV膜下面,表面看起来就是花白现象。原因: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高湿环境下,由惰性溶剂引起,
1底漆未干透,残余少量溶剂,这样的话,发白现象可能在UV过后一段时间才会出现。2,UV油中的溶剂未完全挥发出来。可添加慢挥发溶剂,以延迟其干燥速度。

你可以咨询UV厂商,他们在这方面是专家,发白现象对他们来说司空见惯.
你还没有回答我第二个问题呢,我很感兴趣.你们最后是如何解决的呢?

DFS就达方,RAIN是你的英文名子,肯定不是姜春雷了!他叫WILL,对吧?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4 16:29
你还没有回答我第二个问题呢,我很感兴趣.你们最后是如何解决的呢?
----> 因为产品已经接近phase out, 所以是使用成型后治具矫正, 其实是应该重新开模, 在U型中间加一根筋, 然后在去除

DFS就达方,RAIN是你的英文名子,肯定不是姜春雷了!他叫WILL,对吧?
----> Will 早就不在达方了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4 16:39
1底漆未干透,残余少量溶剂,这样的话,发白现象可能在UV过后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 没有底漆, 是直接在素材表面喷透明UV

鍵盤干淨無異物時,各種溶劑(酒精、去漬油)擦拭后基本沒有影響。
但是骯臟的鍵盤(殘留的汗水、殘留的污漬等)后續處理時,以酒精的去污效果最佳

[ 本帖最后由 dfsrain 于 2008-2-14 16:40 编辑 ]
作者: ManUTDCKZ    时间: 2008-2-14 16:42
学习学习UV油知识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4 16:45
原贴由ManUTDCKZ发表:
学习学习UV油知识


大家要帮忙来讨论一下
是透明UV的遮污性不好?
如果前处理不干净, 那要如何保证?
作者: cdflmx    时间: 2008-2-14 17:00
我指的是UV里面的助剂,也就是你的配方有问题,要咨询UV供应商。

李智彦,葛爱进还在不在?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4 17:04
原贴由cdflmx发表:
李智彦,葛爱进还在不在


都不在dfs了, 你以前是小键盘工程部的吗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4 17:06
原贴由cdflmx发表:
我指的是UV里面的助剂,也就是你的配方有问题,要咨询UV供应商。


UV漆用了好几款, 包括阿克苏的, 喷漆厂也试了好几家, 都会有这种现象
作者: leihuang    时间: 2008-2-14 17:09
哇,大哥你好厉害嘛,什么都知道了呢
作者: cdflmx    时间: 2008-2-14 19:10
可能是湿润剂引起的,跟气候有关.
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高湿环境下,可添加慢挥发溶剂,以延迟其干燥速度

我是做大键盘的.
不知你有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方便的话送到我油箱 cdflmx@sina.com,
,我想跟他们聊聊.谢谢!

[ 本帖最后由 cdflmx 于 2008-2-14 19:30 编辑 ]
作者: wei100y    时间: 2008-2-14 21:02
来学习了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5 15:27
喷漆塑胶件喷漆前都会作前处理动作,一般情况下,主要用无尘布蘸去渍水擦拭素材表面,因为素材在成型过程中很可能会附带磨具上的油污或者脱模剂之类的东西,油漆在喷到这些脏物的表面时会受表面张力影响使油漆涂膜过薄

Q: 如何才能够保证素材表面的处理达到喷涂要求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5 15:48
原贴由cdflmx发表:
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高湿环境下,可添加慢挥发溶剂,以延迟其干燥速度


为什么要添加慢挥发溶剂?
油漆厂商讲要添加快挥发溶剂的, 因为容易未及时挥发, 光固后致密性不好, 水汽会穿透漆膜表面, 渗入漆膜, 从而破坏漆膜
作者: cdflmx    时间: 2008-2-15 16:21
哦,油漆厂商会这样解释,让我开了眼界;慢干是为了让在潮湿条件下UV油中的溶剂未完全挥发出来的溶剂挥发彻底:)
我是有实际例子的,你不妨去做实验,跑个BATCH RUN明基不是讲追根究底嘛,你就去用事实说话吧
不过,这是有条件的:
1)潮湿环境下,尤其在去年冬天恶劣天气下.
2)问题肯定在于UV配方.

我不是这方面专家,也许说的不对,但至少是个方向.
祝你好运!

[ 本帖最后由 cdflmx 于 2008-2-15 16:24 编辑 ]
作者: xxao740204    时间: 2008-2-16 10:53
遇到过过UV有白点的问题,通过了解是前处理问题,特别是素材的活化,如果做得不好,很容易导致表面白点和容易起皮,在过UV前必须做很多处理,我见过好的供应商都清写和酸洗好几次,查查是不是这个原因,不过我们发现过UV发白的那款是硅胶,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6 11:20
原贴由xxao740204发表:
在过UV前必须做很多处理,我见过好的供应商都清写和酸洗好几次


我们现在短期也是要求喷漆厂在前处理方面做好管控, 从样品测试来看,效果不错
但是没有办法保证稳定性, 也没有办法来做检验
因为一定要经过高温高湿测试之后才会知道是好是坏
在没有找到root cause之前, 我在找能够更快捷的检验方式
听说有耐水煮测试, 谁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2-18 22:28
今天又有个供应商给我提供如下解释
UV固化后交联膜致密,溶剂很难挥发,雾状集结到UV膜下面,表面看起来就是花白现象。
实际原因:
1. 底漆未干透,残余少量溶剂,这样的话,发白现象可能在UV过后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2. UV油中的溶剂未完全挥发出来。

涉及到化学反应的东西, 真得好难找原因
作者: cdflmx    时间: 2008-2-19 11:32
这样解释才合理,其实应该追根溯源,问UV原料提供商,他们的解释更为合理.
因为他们要与不同UV异常打交道,对制程要求,UV在不同环境下使用要求,
要比喷涂厂商理解更为深刻一些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9 11:04
针对IR温度、时间不同,用另外供应商的UV漆Coating样品做环测结果如下:

1)4pcs使用目前厂商正常IR站参数:温度:45’C,时间:7Min,

4pcs(其中2PCS用无水酒精擦拭,2pcs按照之前手法擦拭)均有键帽发白现象,

不过用无水酒精擦拭的发白现象轻微;

2)4pcs使用参数:60’C, 5Min

4pcs(其中2PCS用无水酒精擦拭,2pcs按照之前手法擦拭)均有键帽发白现象,

不过用无水酒精擦拭的发白现象轻微;

3)4pcs使用参数:50’C,10Min

4pcs(其中2PCS用无水酒精擦拭,2pcs按照之前手法擦拭)均有键帽发白现象,
不过用无水酒精擦拭的发白现象轻微;


结论:1. 不同的IR参数对发白现象并没有太大影响;
      2. 新厂商的UV漆同原厂商的UV漆一样并不能cover掉键帽素材上的油污、手汗等;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9 11:13
3/11 油漆厂商新研发的UV漆打样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9 18:40
今天有听说在喷漆之前,可以先让素材过一遍UV光照,不知是否有效,下周试一下
作者: cyshary    时间: 2008-3-9 19:09
肯定是UV和底漆不兼容所造成的呀,找油漆厂解决就可以了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9 20:07
没有底漆,是UV直接喷涂在塑胶表面的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9 20:08
带底漆的产品没遇到过这种状况
作者: hmily080    时间: 2008-3-13 23:54
期待跟很全面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我也需要这方面的的资料。尤其是喷漆方面的,知识匮乏啊,老被喷漆厂糊弄!!有这方面资料的能不能帮忙给点,邮箱:hmily080@163.com
谢谢啦!!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14 11:50
新油漆3/17出测试结果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22 15:44
新油漆的环测结果确实比之前要好

keycap表面的清洁似乎也不必要求那么严苛

但是供应商并没有提供到底改了什么东西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22 15:44
只要好用就可以了

后续观察量产中状况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4-7 14:35
很清楚的手指印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4-7 14:37
擦拭后的痕迹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6-25 13:24
新鲜的问题出炉了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6-25 13:37
不良表现为倍数KC不良:
表面起泡,背面发黄
表面OK,背面发黄
表面OK,背面为素材原色
综合上面状况,起泡肯定背面发黄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6-25 13:42
将产品在第一次使用的干净去渍水中浸泡5分钟再进行喷漆
表面无气泡现象和背面轻微发黄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6-25 13:43
将产品在已经多次使用的去渍水中浸泡5分钟再进行喷漆
表面无气泡现象
背面中等发黄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6-25 13:47
为什么使用去渍水后,产品会发黄?
为什么发黄现象能复现,起泡不能复现?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6-25 13:55
上一期发白的问题还没有最终结案
虽然换了油漆,改了测试条件,但是偶尔还是会有白点
作者: ramywboy    时间: 2008-6-25 14:23
黑的键盘只能是丝印吗? 可以激光蚀刻吗?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6-25 14:44
原帖由 ramywboy 于 2008-6-25 14:23 发表
黑的键盘只能是丝印吗? 可以激光蚀刻吗?


用透明的素材射出,然后在喷黑漆,然后在镭雕字体,就可以了
作者: ramywboy    时间: 2008-6-25 15:06
原帖由 dfsrain 于 2008-6-25 14:44 发表


用透明的素材射出,然后在喷黑漆,然后在镭雕字体,就可以了


你是说如果我想要在黑色的键盘上镭射刻字的话只能用透明的塑料粒子注塑,然后喷黑漆,喷完后镭射刻字,这样可出来的字不也是灰带黑的么?其实我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在黑色的键盘上,刻出白色或者跟黑色有对比的颜色?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6-26 13:22
原帖由 ramywboy 于 2008-6-25 15:06 发表


你是说如果我想要在黑色的键盘上镭射刻字的话只能用透明的塑料粒子注塑,然后喷黑漆,喷完后镭射刻字,这样可出来的字不也是灰带黑的么?其实我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在黑色的键盘上,刻出白色或者跟黑色有对比的颜色 ...


有专门的镭雕料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6-26 13:25
背面严重发黄,但是没有气泡,做环测(70度,90%RH, 18 hours),结果会有气泡出现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7-2 03:06
老板派了个台湾人过来,搞了个专案
试验项目还是在喷涂前对素材的前处理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7-9 23:45
原帖由 ramywboy 于 2008-6-25 15:06 发表


你是说如果我想要在黑色的键盘上镭射刻字的话只能用透明的塑料粒子注塑,然后喷黑漆,喷完后镭射刻字,这样可出来的字不也是灰带黑的么?其实我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在黑色的键盘上,刻出白色或者跟黑色有对比的颜色 ...


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php?tid=421035&highlight=
作者: amo_roy    时间: 2008-7-10 09:46
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产品受潮的原因,试一下:将产品擦试后先干燥一下再喷UV,看问题是不是能改善?
作者: amo_roy    时间: 2008-7-10 10:23
以下资料可以参考一下:
UV固化是通过一种单体/低聚物的混合物的快速聚合而获得一种也可交联的涂膜的一种技术。UV体系的这种快速聚合是用光引发剂和高性能的灯来实现的。UV固化技术所采用的树脂体系(表1)涉及到一种基本低聚物、实质上它是一种低分子量(约2500 )的预聚物,常用的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或聚醚丙烯酸酯,虽然像乙烯基醚那些不含丙烯酸酯的低聚物之类,也正被逐渐彩。低聚物的粘度较高,为便于施工和提高交联固化速度,需要加入单体作为活性稀释剂来调整树脂的流变性。活性稀释剂的结构对最终涂膜的性能如流动性,滑爽性,润湿性,溶胀性,收缩性,附着力以及涂膜内部的迁移性是有重要影响的。活性稀释剂可以是单官能度的,也可以是多官能度的,后者较好,因为它可以使固化时的交联度提高。对活性稀释剂的性能要求有、稀释能力、溶解性、气味、降低介质粘度的能力、挥发性、官能度、表面张力,聚合时的收缩性,均聚物的玻璃化温度(Tg),对整个固化速度的影响力 和毒性。所采用的单体应该对皮肤刺激性并经Draize测定其值不超过3级的单体。用作活性稀释剂的典型单体是三丙二醇二丙烯醚酯(TPGDA)品种(1)

三丙二醇(1)二丙烯酰酯(TPGDA)
表一-UV固化涂料的典型配方
组分 %
低聚物 40-50
单体 40-50
光引发剂/光敏剂 1-10
表面活性剂,助剂 0.5-1.0
颜料(如果需要,其用量控制在以得到满意的遮盖为准) 


在UV固化的化学机理方面快速聚合反应用实际上是在合适的光引发剂和/或光敏剂以及高性能的灯光条件下产生游离基反应而实现的。能产生游离基的和产生阳离子中间体的光引发剂都是可以使用的。但在现今工业上经常彩前一种(即能够产生游离基的光引发剂)。游离基的光生作用可以由两种方法获得。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光激分子的裂解而产生一游离基对(方程式),这是一种分子内部的过程。方程式1中的样品是Ciba
Geigy的Irgacure 651,化学名称是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


产生游离基的第二种方法是发生在激发的光敏剂和氢给予分子之间的夺氢反应。用于此法的典型体系是胺类和二苯甲酮的混合物,其中三乙胺、二苯甲酮是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胺二苯甲酮系统是非常经济和最常用的,其副作用如发黄不是问题。不足之处是该法所用的光引发剂是过量的,这是达到快速固化所需要的,在固化完成之牾没有反应的光引发剂就残留在固化膜中。



在UV体系的引发技术方面,最近研究的是阳离子光引发剂的使用。三芳基硫盐是这类光引发剂的典型例子,如方程式2,3和4所示。在这个阳离子系统中,活化过程类似于游离基聚合过程,即:光吸收,增感作用,引发,传递和最后的链终止。阳离子体系的一个优点是反应不会受到氧的抑制,而传统的游离基引发剂却会受到氧的抑制作用。但是,阳离子引发剂却对亲核性的杂质诸如水很敏感,这类杂质会中和阳离子使链增长发生终上。阳离子引发剂在价格上相对较贵,因此目前也不常用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7-12 17:48
标题: 回复 54楼 amo_roy 的帖子
产品表面擦拭干净后再喷涂,在打样品阶段不会出现该问题、
但是量产中要保持稳定性比较困难,因为没有办法来判断是否100%擦干净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10-16 15:23
搞了好几个月了,我看也就这样了
油漆前后试了四五家的
程度有不同,但是在高温高湿测试后都会发白
我想这种制程的产品,可能性能就是比较差吧
不过在验证过程中,发现光泽度高的,不容易发白,不知道是不是不容易看出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10-16 15:34
UV涂料方面的基础知识 https://www.icax.org/176990p1p2
第1楼 UV专题资料
第10楼 上光工艺常见问题及解决
第11楼 UV技术展望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11-11 15:43
问题是时不时的还在发生,其实根本原因是在油漆上
但是前处理也很重要

喷漆塑胶件喷漆前都会作前处理动作,一般情况下,主要用无尘布蘸去渍水擦拭素材表面,因为素材在成型过程中很可能会附带模具上的油污或者脱模剂之类的东西,油漆在喷到这些赃物的表面时会受表面张力影响使油漆涂膜过薄,产生所谓的局部发黑现象。
但并不是所有的不良都是由于产品表面赃污引起的,比如产品成型过程中本身附带的应力也会产生类似的影响,目前消除应力的方法主要改善成型条件以及增加涂层等。

[ 本帖最后由 dfsrain 于 2008-11-11 15:44 编辑 ]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11-11 15:48
针对产品在高温高湿下会出现的不良问题,可以采用水煮的加速来验证

首先我们来看看沸水破坏漆膜的过程:
1. 沸水穿透漆膜表面,渗入漆膜从而破坏漆膜;   
2. 漆膜内小分子物质(尤其是亲水性的),在热作用下由漆膜内部向漆膜表面迁移,从而突破漆膜进入沸水     
因此,是否应当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a. 构筑一层坚固的防水层:如高熔点蜡,阻挡住(或一定程度阻挡)沸水对漆膜的渗透/破坏;
b. 选用适合要求的原料(这可能就很复杂了),得考虑基料体系(固化体系)、颜填料甚至助剂;原料如果不纯,含有太多小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小分子);或原料本身就有很大的亲水性,可能就比较麻烦。不过,提高整个漆膜的耐水性,一些硅烷应该会有帮助(这些硅烷目前通用电气,即GE就有售);

因此,如果提高了漆膜本身的耐沸水性(如选用好一点的原料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同时加入部分高熔点蜡(最好熔点高于120C),理论上应该可行!

如果防水蜡层仅以“岛”状形式存在与漆膜表面,而不是我们希望的连续防水薄膜!也就是说,事实上漆膜表面仍然有很多的脆弱部分(蜡无法保护到),沸水容易从这些脆弱部分进攻漆膜。
能不能采取措施使这些“岛状”的蜡层以连续的形式存在?或许多加高熔点蜡会是一个办法,但如果蜡过多,漆膜性能能不能承受?
相信,如果高熔点蜡连续层的存在将大大提高漆膜的耐沸水性能,只要该蜡没有太多水溶性的杂质。
作者: cyp5188    时间: 2008-11-11 15:49
顶下~~~~~~~~~~~~~~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11-11 16:05
水煮试验可以看做是高温高湿测试的加速及加严测试,
目前业界也有某些手机厂将水煮试验做为所有表面处理的标准测试程序,
据我所知目前最严格的标准是在4个小时。

针对水煮试验的建议是60℃, 2小时外观及百格测试不可有异常,
60℃, 4小时外观不可有异常。
作者: wangxbjing    时间: 2008-11-11 16:06
六哥问题解决了吗?如果解决了,有解决方法吗? 告诉我,我来加米或分.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11-11 16:12
说来惭愧呀~~
实际是我也没有完全解决
只是不同厂家的油漆会有差异
前处理做得是否到位会有差异
作者: wangxbjing    时间: 2008-11-11 16:45
原帖由 dfsrain 于 2008-11-11 16:12 发表
说来惭愧呀~~
实际是我也没有完全解决
只是不同厂家的油漆会有差异
前处理做得是否到位会有差异

那现在如何处理? 能生产不?我看到你有总结,如果能有好方法改善,都是进步.
如果有人有很好建议,我都可以加米奖励呀.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11-11 17:05
1. 将去渍油换成无水乙醇做前处理
2. 更换了一款新的油漆
3. IR时间有加长
====
以上都只是对策,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
作者: su5498    时间: 2008-11-11 17:19
很好的过程经验,期待高人
作者: novaya    时间: 2008-11-14 20:26
我觉得和素材也有关系
作者: zgpjack    时间: 2008-11-14 21:15
学习一下
作者: zhoujunxi    时间: 2009-1-8 10:17
我觉得应该考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而不应该只考虑UV /油墨、原材料的问题, 我认为应该是印刷过程中的问题, 你用全新的网版 印刷,我个人是觉得那是UV 漏下去的或者是在补字过程中造成的UV 漏失,由于是无色的, 看不出来, 但是 在盐雾测试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9-2-25 23:36
搞了一年多了,还是把重点放在管控喷漆前处理上,擦拭后+烘烤,尽量是按键表面清洁。
抛光面的字键喷透明UV漆的状况要好于带咬花的字键,而且咬花越粗,发白的越明显,因为脏污会藏在咬花的纹路里面,由于被UV层罩住,受热蒸发后跑不出去,就形成气泡(的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白的区域都是由小气泡组成的)。可能在有底漆的制程中有会有此问题,只是有底漆遮蔽不会被发现罢了。
可是,这个前处理的制程很难管控好,现在这个季节还好,恐怕到了夏季,特别是黄梅天,潮气比较大,就会愈发明显。这也是为什么产品在出到客户端才会被发现不良,因为要走海运~~
作者: carsonlin    时间: 2009-3-5 12:44
70# dfsrain



我也遇到相同的问题,现正在解决中,提出来交流一下:


产品为塑料按键,简单制程为:
ABS射出
> 印刷
>喷涂UV光油

出现产品发白的现象:出现区域为产品印刷正面
盲点
还有KEY侧面与裙边的直角位置(光油较厚处)。

目前锁定的原因为喷涂模厚过厚还有过IR时的能量较少有关,导致UV溶剂未挥发完全。

外观尚未发白的产品以60/2小时浸泡后有出现发白现象(但与产品本身发白表征不同),推测与UV固化后密性不好有关。




谢谢您的文章提供经验!
作者: hornrmp    时间: 2009-5-14 07:49
讨论一下,
首先,素材结构和注塑原料,助剂的选择。助剂迁移后与水形成不相容悬浊或乳浊液。这也正是你有时会在背面看到发黄的原因,助剂迁移表面被氧化。改注塑助剂是最佳的选择。
其次,喷涂制程中前处理的严格管控。如果条件成熟可以在前处理增加高纯度IPA,或 Ethelen Alcohol 喷洗。尽量减少其在过度区间的浓度,使其迁移速率减少。
3,单一UV 涂层只能放大塑胶基材原来不良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底漆的原因,掩盖素材的小缺陷。
4,增加UV涂膜的厚度和致密性,减少水气的透过量。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9-6-22 14:29
正如所料,黄梅天气,问题再次出现了

[attach]933353[/attach]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9-6-24 18:58
Root cause:素材表面有指紋,油漬或水氣,噴塗前未擦拭乾淨,噴塗後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發生micro peeling,造成發白現象。

對策:素材噴塗前以酒精擦拭乾淨,進烤箱以60℃烘烤5分鐘去除水氣後噴塗,噴塗段的IR時間需在8分鐘以上。

檢驗:噴塗完之產品每批需做水煮測試,測試條件60℃煮2小時,不可有發白現象。

問題分析:大部分有發白現象的產品水煮後都發現發白區域有明顯的指紋形狀,所以判斷跟擦拭是否到位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擦拭的確實度無法從外觀上看出來,所以會有盲點。
在塗料的改善部分,試了A,B,C,C,E等五家塗料,廠商也針對這個問題調整過配方,但是都找不到穩定的不會發白的塗料。所以要從塗料去改善這個現象也有相當的困難。認為最好的解決方式是素材噴塗前能經過超音波清洗,但是這會牽涉到設備投資及成本。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10-7-27 23:2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作者: 夜游神    时间: 2010-7-28 14:37
很好的UV不良实例,学习了,问题现在解决了吗?
作者: 夜游神    时间: 2010-7-28 14:57
看了六哥的分析,发现一个较明显的问题:产品发白处皆可发现指纹。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认为:不管什么天气,其实塑胶基体亲水性并不大(这个塑胶的物性也可证明),只是因为制程中操作工人的汗渍污染了产品,才使产品局部地区的亲水性增加,在清洁不到位时,在过UV后水份跑不出致密的UV层,从而使产品该处发白此,此其一;另一方面,即在高温高湿时,水份透过UV层,与亲水性汗渍相结合,形成水合物,从而使该处发白。

故我觉得是否可以从以下方面使之得到改善:
1。UV制程前增加一道底漆工序(这会增加成本,但对高端产品而言,好过被客户投诉甚至退货,如果是高端产品的话,我相信利润空间也是有的)。
2。如果不想增加成本的话,UV前制程应保证产品清洁,操作工人戴上手套作业;再者,在酒精清洁之后增加超声波清洗工序,应当会有较大的改善。电镀工艺也对污渍很敏感,就是这样做的。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10-7-28 18:34
夜游神看问题一针见血,只是keycap都没有办法使用这两种方案(成本考量,不知道客诉的成本,返工的成本是不是比这个便宜),所以一到梅雨季节就重复来检讨。
作者: 夜游神    时间: 2010-7-28 21:17
从我们的客户来看,如果是高端客户的话,会直接退货的,所以后果会很严重。要求低点的就是投诉一下,但也会扣分,对以后的订单会有影响。
我们也有部份过UV的产品,但都没有这么严的要求,所以也没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呵呵。
作者: joost    时间: 2010-11-9 20:54
这方面也要了解
作者: 张少杰    时间: 2010-11-29 17:40
谢谢楼主分享啊
作者: haoyue312    时间: 2010-11-29 20:10
PC 烤漆后开裂
建议用水性油漆试试
作者: 胡恩增    时间: 2010-12-24 13:56
学习了!!!!!!!!!!!
作者: 胡恩增    时间: 2010-12-24 14:06
学习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