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压鋳產品的工藝过程,貼图舉例說明(加分題)
[打印本页]
作者:
jxcctv
时间:
2008-12-17 17:06
标题:
压鋳產品的工藝过程,貼图舉例說明(加分題)
一般的手机和无繩電話机的外殼和小型家用電器的外殼....可用压鋳件來做, 以增加質感.
1. 通常用什么材料,
2. 压鋳工藝过程.
3. 后處理程序.
4. 電鍍注意事項.
設為加分題! 按要求貼图舉例說明.
作者:
wangxbjing
时间:
2008-12-17 17:16
支持中央兄的题目,做结构设计的要多交流,很多东西书本上学不到,就是靠大家的经验交流。
希望结构设计版活跃起来。
作者:
jcpf
时间:
2008-12-17 17:21
頂一下,期待中,壓鑄我懂的不多
作者:
martec
时间:
2008-12-17 17:48
没做过压铸方面的,但感觉与注塑工艺差不多,没有图啊,发资料共同学习
[
本帖最后由 martec 于 2008-12-17 22:32 编辑
]
作者:
wangchengbin
时间:
2008-12-17 17:50
进来学习一下!
作者:
xxl0106
时间:
2008-12-17 18:03
通常用的材料有锌合金,镁合金,锌合金较多
过程:压铸模具->成型->去废料->打磨->抛光->水洗->电镀或者喷沙->成品
作者:
jfis
时间:
2008-12-17 18:05
我这里有个压铸底座,应该是表面喷砂处理了。等下上个图片
上图了,其实与塑料件建模过程一样。这个底座制作的比较粗糙,出模后只进行少许修整,将压铸铝件毛边修平后风力喷丸,由于不是一个外观件因此没有进行其他处理。这个是我做的第一个压铸铝件,体会是压铸零件要尽量做成圆角比较大的,另外需要在设计时留够顶杆位及水口位。
再加两个文档,一个铝压铸,一个镁压铸
[
本帖最后由 jfis 于 2008-12-25 18:03 编辑
]
作者:
jxcctv
时间:
2008-12-18 08:48
做這工作的兄弟不多啊!
作者:
wangxbjing
时间:
2008-12-18 09:09
刚才看了看,手上这方面的资料还有一些。暂时不发先,否则后面的兄弟就难加分了。
作者:
xiamen_guo
时间:
2008-12-18 09:12
压铸件所采用的合金主要是有色合金,至于黑色金属(钢、铁等)由于模具材料等问题,目前较少使用。而有色合金压铸件中又以铝合金使用较广泛,锌合金次之。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压铸有色金属的情况。 (1)、压铸有色合金的分类 受阻收缩 混合收缩 自由收缩 铅合金 -----0.2-0.3% 0.3-0.4% 0.4-0.5% 低熔点合金 锡合金 锌合金--------0.3-0.4% 0.4-0.6% 0.6-0.8% 铝硅系--0.3-0.5% 0.5-0.7% 0.7-0.9% 压铸有色合金 铝合金 铝铜系 铝镁系---0.5-0.7% 0.7-0.9% 0.9-1.1% 高熔点合金 铝锌系 镁合金----------0.5-0.7% 0.7-0.9% 0.9-1.1% 铜合金
作者:
xiamen_guo
时间:
2008-12-18 09:12
各类压铸合金推荐的浇铸温度 合金种类 铸件平均壁厚≤3mm 铸件平均壁厚>3mm 结构简单 结构复杂 结构简单 结构复杂
铝合金 铝硅系 610-650℃ 640-680℃ 600-620℃ 610-650℃
铝铜系 630-660℃ 660-700℃ 600-640℃ 630-660℃
铝镁系 640-680℃ 660-700℃ 640-670℃ 650-690℃
铝锌系 590-620℃ 620-660℃ 580-620℃ 600-650℃
锌合金 420-440℃ 430-450℃ 400-420℃ 420-440℃
镁合金 640-680℃ 660-700℃ 640-670℃ 650-690℃
铜合金 普通黄铜 910-930℃ 940-980℃ 900-930℃ 900-950℃
硅黄铜 900-920℃ 930-970℃ 910-940℃ 910-940℃
作者:
xiamen_guo
时间:
2008-12-18 09:15
压铸过程
作者:
chenshuangjian
时间:
2008-12-18 09:23
镁合金AZ91D
[
本帖最后由 chenshuangjian 于 2008-12-18 09:26 编辑
]
作者:
chenshuangjian
时间:
2008-12-18 09:46
锌合金,拉丝后电镀
[
本帖最后由 chenshuangjian 于 2008-12-18 09:49 编辑
]
作者:
chenshuangjian
时间:
2008-12-18 09:46
锌合金抛光后喷涂
[
本帖最后由 chenshuangjian 于 2008-12-18 09:50 编辑
]
作者:
Mr.lo
时间:
2008-12-18 09:53
以前有做过产品用过压铸件, 不过图片是没有了,那都是相当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凭残存的记忆说一些吧。
1.材料:如前面有人所说,以合金类为主,铝合金,镁合金。。。,其中以铝合金使用最为广泛。
2.模具:大体结构和注塑模差不多。最明显的区别是a. 入水口很大,b.要设置废料井。其他的一时都想不起来了,产品通常都会有比较大的飞边。
3.后处理:打磨,喷砂,研磨阳极处理。
接触不是很多,期待更多高手讲解
作者:
wangxbjing
时间:
2008-12-18 10:53
1. 通常用什么材料:
% N R6 d2 E
接触过锌合金和铝合金比较多,其他的不熟悉就多说了。如果电镀,我们一般选择锌合金;如果只是烤漆,铝合金就够了。之前有很多人说铝合金电镀也可以,但是根据我们的产品要求,和我多次打样板的经验,我还是不选择铝合金来电镀,除非是内部件,形状简单的小件。有时间再多说点。
上两个常用的材料牌号成分:
[attach]853384[/attach]
[attach]853385[/attach]
两种装饰性螺母:
[attach]853386[/attach]
[attach]853388[/attach]
2. 压鋳工藝不太熟悉。
3. 后處理:
多见去水口、去披锋,打磨、车削、钻孔、攻牙等等。电镀的还要做抛光。
这里说下攻牙,特别注意夹具的设计的正确定位,四方螺母由于是弧面,开始供应商夹具做的过于简单,定位性很差,攻牙的时候经常有偏斜,装配到产品上就是整个螺母歪斜了。改了好几次才搞好,项目耽误不少时间。(什么小事情都要注意到呀)。
[attach]853387[/attach]
4、電鍍注意事項:
造成电镀不良的因素很多,都需要注意。这里针对上面的两种螺母说几条。
材料:供应商可要注意材料来源,不能杂质什么的。电镀用的材料比一般拷漆用的材料要求要高。
合模线:小螺母的模具要做好点,否则合模线太大,就难处理点。要先打磨后抛光,否则影响外观。一般拷漆的不用抛光的。
抛光件和电镀件都需要保护,防止搬运和运输中损伤。
[
本帖最后由 wangxbjing 于 2008-12-19 17:47 编辑
]
作者:
370641677
时间:
2008-12-18 13:31
不懂这个,发个别处的资料
作者:
jxcctv
时间:
2008-12-18 23:08
大家很极積, 參與討論的都加米.
作者:
xc2304131
时间:
2008-12-19 07:57
不错,,支持下
作者:
daizhenxiong
时间:
2008-12-19 08:42
我也来一个压注成型时和加工后的图片
让菜鸟有个初步的了解
作者:
OSCARWUFEI
时间:
2008-12-19 11:03
感谢分享 谢谢 啦
作者:
df6e
时间:
2008-12-19 15:54
各位知道东莞深圳这边有哪些能做精密锌合金压铸的?
作者:
DMCOM
时间:
2008-12-19 16:22
原帖由
df6e
于 2008-12-19 15:54 发表
各位知道东莞深圳这边有哪些能做精密锌合金压铸的?
宏图和创金美和FOXCONN
[
本帖最后由 DMCOM 于 2008-12-19 16:24 编辑
]
作者:
wangxbjing
时间:
2008-12-19 17:49
前面有编辑更新了,说的可比别人详细点。
大家也多点介绍,让其他人也学习点。
作者:
butterfly-fish
时间:
2008-12-19 18:12
TV的贴.不得不顶啊,找点资料解释解释.
[
本帖最后由 butterfly-fish 于 2008-12-19 18:21 编辑
]
作者:
butterfly-fish
时间:
2008-12-19 18:42
再来上几张图片
[
本帖最后由 butterfly-fish 于 2008-12-19 18:43 编辑
]
作者:
jxcctv
时间:
2008-12-19 23:13
謝謝各位討論. 受益非淺!
作者:
xiamen_guo
时间:
2008-12-20 22:27
别人做的压铸麽
作者:
cheng8598
时间:
2008-12-21 12:31
我以前做了一年的铝合金压铸模设计,主要是电烫斗的底座。表面一般做成光面。先去毛边,钻螺丝孔,打磨,氧化成灰色,或者是黑色。后再打腊(效果是光亮)。
后面我公司有做了一款锌合金外壳手机,工艺太复杂了。基本上应该是:先去毛边,打磨,喷UV。不良蛮高的。做成光面效果。
作者:
cheng8598
时间:
2008-12-21 12:33
楼上两位贴纸的都是属于铝压铸模。。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的常用压铸材料。但模具设计完全不一样。。特别是进胶品的形式是完全不一样。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12-22 17:35
我是来顶帖的
【摘要:】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符合"符合性能优良、可近终形加工、可回收"材料发展方向的镁合金脱颖而出,成为本世纪最受亲睐的一种应用材料。。。
镁合金压铸件的表面一般需要依次进行预处理(清理、脱脂、酸洗等)、镀膜、涂装(喷漆、喷塑、镀金属等)等处理,通常所说的镁合金压铸件的表面处理指的是镀膜这道工艺。。。
作者:
wangxbjing
时间:
2008-12-24 19:06
来个大件铝合金的网,直径在330MM左右。
之前说过,铝合金不适合电镀,之前设计这个零件的时候,反复问过市场部,是否有电镀产品用到这零件,答复没有,所以开了铝合金模具,而不是锌合金模具(两者是不同的)。此网是烤漆的,卖了一年多,市场部想开发刷镍brushed nickle产品,本来电镀就有问题,还要刷斜纹,更惨。看下面的图片,是打了三次样板中最好的,还是有很多地方起泡。
我始终认为大的铝合金电镀产品要控制起泡是不太可能的,锌合金的不良率都很高。
[attach]856167[/attach]
图片中显示的起泡还不太明显,但是实际上样板却很难看。
分析下这个产品:
1、电镀不良,见上图;
2、刷纹,图片没显示出来,这样的产品,特别中间地方高度不一,而且不连续,有很多边角,抛光和刷纹都不容易,特别刷纹,纹路有些杂乱,不建议这样的零件做刷纹处理,除非接受的标准比较低;
3、平面度问题,这样的大平面变形很难避免,测量高最大的地方有3MM。这个零件是和一铁圆盘装配在一起的,冲压的铁盘也有不平问题,但是程度要轻,如何控制呢?看到下图中的螺丝柱吗?螺丝柱顶部不要靠在铁盘上,留一段距离,5MM左右,这样锁三个螺丝就有强力矫正的功能了,不平度大大降低,可以控制在1MM,甚至0.5MM之内,是完全可以接受了。
[attach]856168[/attach]
4、毛边问题严重,特别背面边角处,到处都是,模具有问题,但是也很难避免。注意成本分析的时候要考虑这样的问题,后加工的费用高点。
5、再说一点,非本题电镀方面的。烤液体漆产品,注意第一张图(正面),叶片上的槽吗?这样的槽在主要设计的时候要深一点,最好大于1MM,特别边上要导圆角,否则烤漆的时候,烤一次会聚集在边上,去到槽内的漆很少,容易露底,外观和耐腐蚀能力都不高。烤两次,又容易盖住纹路,影响外观,特别成本大增。
作者:
lakeyang
时间:
2008-12-24 19:53
手机外壳应该是冲压出来的不锈钢片,只需做表面抛光处理,不需电镀。
锌和铝合金应该用在料位较厚的产品,如玩具、模型等,表面抛光后还需电镀或喷油。
作者:
vbing
时间:
2008-12-24 23:07
Mg: AZ91D
Al: 6061/5052, 6061更常见
Zn合金用什么材料忘记了
一般模具大水口 尽量不用斜顶,均匀壁厚度, 扣和薄的地方机加工出来,
与塑胶insertmold结合性能不好 结合处设计要注意, painting在他们结合处很容易测试中脱落, 注意弧度和避免尖角
压铸造出来后要抛光,处理 所以平面度等要求不能太高 要注意,一般0.15-0.2, 0.1的要求扁高, 然后是表面处理
作者:
Edwardxia
时间:
2008-12-25 18:15
我来说一下各种压铸的区别吧。希望班主加分呀
1.AL压铸,不好阳极化,可以进行喷沙和烤漆处理
2.Zn合金,表面处理多种多样,耐温不行,150就变形了,比重也会变大
3.Mg合金,性能优异,不过工艺控制比较麻烦
[
本帖最后由 Edwardxia 于 2008-12-25 18:17 编辑
]
作者:
nizhen6007
时间:
2009-1-24 19:26
隔行如隔山呐。学习中。。。
作者:
shml
时间:
2009-1-24 20:41
我上两份资料吧。里面包含:(实列)工艺流程和压铸原理(培训讲义)。
作者:
yh_hqr
时间:
2009-1-27 19:15
学习了···支持一下
作者:
521jiangchl
时间:
2009-1-27 20:03
1. 通常用什么材料,- A380。
2. 压鋳工藝过程." 化料-装模具到压铸机上-调机-试产-检验-生产。
3. 后處理程序.去水口、渣包-去披锋-清洗。
4. 電鍍注意事項.最好不要电镀,改成喷油。
作者:
881012
时间:
2009-1-28 03:01
压铸模具使用注意要点
https://hi.baidu.com/13622505
[
本帖最后由 881012 于 2009-1-28 03:06 编辑
]
作者:
fsyfch
时间:
2009-1-28 10:54
好东西,不懂要学习
作者:
麦客xwg
时间:
2009-1-28 16:11
上点资料给大家看
档案太大- -//
[
本帖最后由 麦客xwg 于 2009-1-30 16:33 编辑
]
作者:
caizheng777
时间:
2009-1-28 20:04
谢谢各位高手!!
学习学习。。
作者:
麦客xwg
时间:
2009-1-30 16:32
学习气愤好浓噢
上个 壓鑄缺陷.doc
作者:
ap0208128
时间:
2009-1-30 19:26
好好学习啊,好东西
作者:
puma_lu
时间:
2009-1-31 17: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ent--li
时间:
2009-2-4 09:54
支持,顶一下。
作者:
zhaoyunlong1981
时间:
2009-2-4 11:42
压铸模具和塑胶模具差别还是很大的,流道浇口都要作很大,边角的位置作溢料区和排气槽,因为零件受热膨胀配合的间隙也比较大,滑块的形式也不同,弹簧在模具的外侧与滑块配合。
作者:
rock401
时间:
2009-2-4 12:54
经验不足,学习下
作者:
guoqing_332
时间:
2009-2-5 11:27
我也來點;別見笑哦
壓鑄產品出來后 粗沖;
然後通過機加工,能保證精度在3-5條;主要是銑去段差和粗沖沖不到,研磨又搞不定的地方;因為段差在研磨段難加工;
然後精沖;能達到去毛邊和段差的最大程度;精度在6條以內
然後人工研磨:主要不良有毛邊,缺料,段差,模痕,裂紋。。。。等;有些需要治具;有些不需要;
用的工具有銼刀;砂紙(將砂紙纏在一塊方木板或方鎂板上,使用起來方便;又叫砂板)還有打磨機;砂帶機(一般是氣動);振動研磨機;等
然後磁針研磨(又叫磁力研磨,就是痕多小磁針和產品在一個桶里轉動),主要是除去產品表面的油污等以及給產品表面起防銹保護作用;
然後是化成,除了和上條的作用類似外,還有就是讓產品更容易噴涂(著漆);
接下來就是電鍍或者噴涂;
電鍍需要拋光(一般會加上治具,并在拋光機上涂蠟),上掛,。。。。
噴涂有面漆和底漆;一般是一底一面或者兩底一面;然後放進烤爐烘乾;
不管哪個工段都有品管對你品質進行檢驗,但是報廢產品任然很多,一個手機蓋多到幾個月就有幾KK的報廢
鋅合金在粗沖和精沖前都得將殘渣清理掉,因為鋅合金殘渣容易貼在產品表面,在衝壓時造成壓傷;
還有很多,都是很久以前的工作了,所以忘掉了很多
[
本帖最后由 guoqing_332 于 2009-2-5 16:35 编辑
]
作者:
guoqing_332
时间:
2009-2-5 12:38
不過這些東東做結構的用不上吧!
作者:
wch0124
时间:
2009-2-5 13:37
都没见过加分的,楼主看我的可以不?
作者:
wch0124
时间:
2009-2-5 14:03
数码相机的铝合金外壳的壁厚多少合理?表面是如何处理的?
壁厚:
1.2~1.5mm
,表面:铬酸皮膜后喷涂
铝合金压铸件的内部裂痕怎样检测?
通过无损探伤来检测产品
1.
超声波探伤
各类金属管材、板材、铸件、锻件和
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和超声波测厚
.
当超声波在传播中遇到裂缝、空洞、离析等缺陷时,超声波的声速、振幅、频率等声学参数会因此改变。根据仪器测量这些改变,可以判断缺陷的存在,并能确定其具体位置
.
超声波脉冲(通常为
1.5MHz
)从探头射人被检测物体,如果其内部有缺陷,缺陷与材料之间便存在界面,则一部分人射的超声波在缺陷处被反射或折射,则原来单方向传播的超声能量有一部分被反射,通过此界面的能量就相应减少。这时,在反射方向可以接到此缺陷处的反射波;在传播方向接收到的超声能量会小于正常值,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能证明缺陷的存在。在探伤中,利用探头接收脉冲信号的性能也可检查出缺陷的位置及大小。前者称为反射法,后者称为穿透法。
2.
磁粉探伤
适宜于铁磁性材料如铸造、锻造和其它机加工部件的无损检测。
3.
紫外线灯
价格低廉、可靠高和操作简单,各种管道的泄漏探查、涂镀层是否均匀的检验、杂质或污点的检测、半导体和生物领域、医疗、舞台特除艺术效果
4.
射线探伤
射线探伤可以分为
X
射线、
γ
射线和高能射线探伤三种
X
射线照相法探伤是利用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和对某些物质产生的光化及荧光作用为基础进行探伤的。从射线强度的角度看,当照射在工件上射线强度为
J0
,由于工件材料对射线的衰减,穿过工件的射线被减弱至
Jc
。若工件存在缺陷时,因该点的射线透过的工件实际厚度减少,则穿过的射线强度
Ja
、
Jb
比没有缺陷的点的射线强度大一些。从射线对底片的光化作用角度看,射线强的部分对底片的光化作用强烈,即感光量大。感光量较大的底片经暗室处理后变得较黑。因此,工件中的缺陷通过射线在底片上产生黑色的影迹,这就是射线探伤照相法的探伤原理。
铝合金压铸件的结构设计经验
1
。考虑壁厚的问题,厚度的差距过大会对填充带来影响
2
。考虑脱模问题,这点在压铸实际中非常重要,现实中往往回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比注塑脱模讨厌多了,所以拔模斜度的设置和动定模脱模力的计算要注意些,一般拔模斜度为
1
到
3
度,通常考虑到脱模的顺利性,外拔模要比内拔模的斜度要小些,外拔模也就
1
度,而内拔模要
2
~
3
度左右
3
。设计时考虑到模具设计的问题,如果有多个位置的抽心位,尽量的放两边,最好不要放在下位抽心,这样时间长了下抽心会容易出问题
4
。有些压铸件外观可能会有特殊的要求,如喷油、喷粉等,这时就要时结构避开重要外观位置便于设置浇口溢流槽
5
。在结构上尽量的避免出现导致模具结构复杂的结构出现,如,不得不使用多个抽心或螺旋抽心等
6
。对于需进行表面加工的零件,注意,需要在零件设计时给适合的加工留量,不能太多,否则加工人员会骂你的,而且会把里面的气孔都暴露出来的,不能太少,否则粗精定位一加工,得,黑皮还没干掉,你就等再在模具上打火花了,那给多少呢,留量最好不要大于
0
。
8mm,
这样加工出来的面基本看不到气孔的,因为有硬质层的保护。
7
。再有就是注意选料了,是用
ADC12
还是
A380
等,要看具体的要求了
8
。铝合金没有弹性,要做扣位只有和塑料配合。
9
。一般不能做深孔!在开模具时只做点孔,然后在后加工!
10
。如果是薄壁零件与不能太薄,而且一定要用加强肋,增加抗弯能力!由于铝铸件的温度要在
800
摄氏度左右!模具寿命一般比较短一般做如电机外壳的话只有
80K
左右就再见了!
1.
压铸件的设计与塑胶件的设计比较相似,塑胶件的一些设计常规也适用于压铸件。
2.
对于铝合金,模具所受温度和压力比塑胶的大很多,对设计的正确性要求特严。即使很好的模具材料,一旦有焊接
,
模具就几乎无寿命可言。锌合金跟塑胶差不多
,
模具寿命较好。
3.
不能有凹的尖角,避免模具崩角。
4.
压铸件的精度虽然比较高,但比塑胶差,而且拔模力比塑胶大,通常结构不能太复杂,必要时应将复杂的零件分解成两件或多件。
5.
铝合金的螺孔通常模具只做锥坑,采用后加工。对于要求严的配合部位通常留
0.3mm
的后加工量。
6.
铝合金压铸易产生气孔,在外观上需加以考虑。
铝合金压铸件(含硅)表面做阳极氧化很难的,一般时间稍长回出现黑色。
铝合金压铸件不能做阳极氧化,可用喷油或喷塑。
常用的合金铝
6061
、
7075
,铸铝
A356
着色效果都不错的。
压铸件和阳极氧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铸铝的种类很多,不一定要选硅铝合金(铸铝分
Al-Si
系、
AL-Cu
系、
AL-Mg
系、
AL-Zn
系等,还有参杂稀土元素的)。即使选用硅铝合金,阳极氧化也并非不可行。一般来说,合金铝中多多少少都含硅元素,比如
6061
含硅
0.4~0.8%
,
7075
含硅
0.4%
,这样的含硅量对合金阳极化影响是很小的(顺便说一句,铜含量对铝合金阳极氧化影响不大,但在硬质氧化、瓷质氧化时,铜、锰影响很大)。但当合金中硅含量很大(
>7%
)时,对合金的阳极氧化就会有影响。主要体现在氧化耗时较长,膜层显得灰暗等,这些问题通过工艺可以解决(比如不用直流、而用脉冲电流氧化),这就需要表面处理厂家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所以,铸铝
≠
硅铝合金
≠
不能阳极氧化。
另外再说说着色的问题。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和着色是两个不同的工序,这与钢铁的发蓝不同。钢铁发蓝是氧化膜本身呈蓝色,而着色是在阳极氧化后立即进行,氧化膜本身是无色透明的。铝合金用硫酸阳极化得到的氧化膜最适宜染色,现在比较多的使用有机染料着色,着色后再对氧化膜进行封闭处理。另外也有用重金属盐电解着色的,但要按楼主的要求染成红色比较困难!
钢铁零件在含有磷酸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保护膜的过程,叫做磷化处理!
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
、磷化膜表面呈灰色或暗灰色。
2
、磷化膜经填充、上油或涂漆处理,在大气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3
、膜层的吸附能力强,常作为涂料的底层。
4
、磷化膜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
5
、经磷化处理后,原金属的机械性能、强度、磁性等基本不变。
6
、磷化膜有很好的润滑性能。
7
、渗氮零件表面可以用磷化膜保护。
8
、磷化膜的最大特点是能在钢铁的内表面及形状复杂的钢铁表面上获得保护膜。
9
、膜层硬度和机械强度底,有一定的脆性。
钝化一般是指:为了提高镀锌层的防护性能和装饰性能,将镀件防入溶液中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化学稳定性较高的膜。经钝化处理后能提高镀锌层的防护性能和表面光泽。
氧化一般分为:铝、铝合金和钢铁零件的氧化,只是所能达到的目的和所使用的溶液不同
作者:
wch0124
时间:
2009-2-5 14:04
希望楼主加分,加技术,加米,这资料详细吧
作者:
wch0124
时间:
2009-2-5 14:51
都没分加的
作者:
qq0732
时间:
2009-2-5 15:58
高手云集哪,五金类的我们只能说是行外人了,精彩~~
作者:
zhihuimu
时间:
2009-2-18 10:23
压铸模锻工艺简介 压铸模锻工艺是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另外,该工艺生产出来的毛坯,外表面光洁度达到7级(Ra1.6),如冷挤压工艺或机加工出来的表面一样,有金属光泽。所以,我们将压铸模锻工艺称为“极限成形工艺”,比“无切削、少余量成形工艺”更进了一步。 压铸模锻工艺还有一个优势特点是,除了能生产传统的铸造材料外,它还能用变形合金、锻压合金,生产出结构很复杂的零件。这些合金牌号包括:硬铝超硬铝合金、锻铝合金,如LY11、LY12、6061、6063、LYC、LD等)。这些材料的抗拉强度,比普通铸造合金高近一倍,对于铝合金汽车轮毂、车架等希望用更高强度耐冲击材料生产的部件,有更积极的意义。
一、 压铸简介 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 压铸区别于其它铸造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高压和高速。①金属液是在压力下填充型腔的,并在更高的压力下结晶凝固,常见的压力为15—100MPa。②金属液以高速充填型腔,通常在10—50米/秒,有的还可超过80米/秒,(通过内浇口导入型腔的线速度—内浇口速度),因此金属液的充型时间极短,约0.01—0.2秒(须视铸件的大小而不同)内即可填满型腔。 压铸机、压铸合金与压铸模具是压铸生产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谓压铸工艺就是将这三大要素有机地加以综合运用,使能稳定地有节奏地和高效地生产出外观、内在质量好的、尺寸符合图样或协议规定要求的合格铸件,甚至优质铸件。 1、 压铸机 (1) 压铸机的分类 压铸机按压室的受热条件可分为热压室与冷压室两大类。而按压室和模具安放位置的不同,冷室压铸机又可分为立式、卧式和全立式三种形式的压铸机。 热室 压铸机 立式 冷室 卧室 全立式 (2) 压铸机的主要参数 a合型力(锁模力) (千牛)————————KN b压射力 (千牛)—————————————KN c动、定型板间的最大开距——————————mm d动、定型板间的最小开距——————————mm e动型板的行程———————————————mm f大杠内间距(水平×垂直)—————————mm g大杠直径—————————————————mm h顶出力——————————————————KN i顶出行程—————————————————mm j压射位置(中心、偏心)——————————mm k一次金属浇入量(Zn、Al、Cu)———————Kg l压室内径(Ф)——————————————mm m空循环周期————————————————s n铸件在分型面上的各种比压条件下的投影面积 注:还应有动型板、定型板的安装尺寸图等。 2、 压铸合金 压铸件所采用的合金主要是有色合金,至于黑色金属(钢、铁等)由于模具材料等问题,目前较少使用。而有色合金压铸件中又以铝合金使用较广泛,锌合金次之。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压铸有色金属的情况。 (1)、压铸有色合金的分类 受阻收缩 混合收缩 自由收缩 铅合金 -----0.2-0.3% 0.3-0.4% 0.4-0.5% 低熔点合金 锡合金 锌合金--------0.3-0.4% 0.4-0.6% 0.6-0.8% 铝硅系--0.3-0.5% 0.5-0.7% 0.7-0.9% 压铸有色合金 铝合金 铝铜系 铝镁系---0.5-0.7% 0.7-0.9% 0.9-1.1% 高熔点合金 铝锌系 镁合金----------0.5-0.7% 0.7-0.9% 0.9-1.1% 铜合金 (2)、各类压铸合金推荐的浇铸温度 合金种类 铸件平均壁厚≤3mm 铸件平均壁厚>3mm 结构简单 结构复杂 结构简单 结构复杂
铝合金 铝硅系 610-650℃ 640-680℃ 600-620℃ 610-650℃
铝铜系 630-660℃ 660-700℃ 600-640℃ 630-660℃
铝镁系 640-680℃ 660-700℃ 640-670℃ 650-690℃
铝锌系 590-620℃ 620-660℃ 580-620℃ 600-650℃
锌合金 420-440℃ 430-450℃ 400-420℃ 420-440℃
镁合金 640-680℃ 660-700℃ 640-670℃ 650-690℃
铜合金 普通黄铜 910-930℃ 940-980℃ 900-930℃ 900-950℃
硅黄铜 900-920℃ 930-970℃ 910-940℃ 910-940℃
注 注:①浇铸温度一般以保温炉的金属液的温度来计量。 ②锌合金的浇铸温度不能超过450℃,以免晶粒粗大。 二、 压铸模 压铸模是压铸生产三大要素之一,结构正确合理的模具是压铸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并在保证铸件质量方面(下机合格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压铸工艺的特点,正确选用各工艺参数是获得优质铸件的决定因素,而模具又是能够正确选择和调整各工艺参数的前提,模具设计实质上就是对压铸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预计的综合反映。如若模具设计合理,则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少,铸件下机合格率高。反之,模具设计不合理,例一铸件设计时动定模的包裹力基本相同,而浇注系统大多在定模,且放在压射后冲头不能送料的灌南压铸机上生产,无法正常生产,铸件一直粘在定模上。尽管定模型腔的光洁度打得很光,因型腔较深,仍出现粘在定模上的现象。所以在模具设计时,必须全面分析铸件的结构,熟悉压铸机的操作过程,要了解压铸机及工艺参数得以调整的可能性,掌握在不同情况下的充填特性,并考虑模具加工的方法、钻眼和固定的形式后,才能设计出切合实际、满足生产要求的模具。 刚开始时已讲过,金属液的充型时间极短,金属液的比压和流速很高,这对压铸模来说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再加上激冷激热的交变应力的冲击作用,都对模具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模具的使用寿命通常是指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制造,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合良好的维护保养下出现的自然损坏,在不能再修复而报废前,所压铸的模数(包括压铸生产中的废品数)。 实际生产中,模具失效主要有三种形式:①热疲劳龟裂损坏失效;②碎裂失效;③溶蚀失效。 致使模具失效的因素很多,既有外因(例浇铸温度高低、模具是否经预热、水剂涂料喷涂量的多少、压铸机吨位大小是否匹配、压铸压力过高、内浇口速度过快、冷却水开启未与压铸生产同步、铸件材料的种类及成分Fe的高低、铸件尺寸形状、壁厚大小、涂料类型等等)。也有内因(例模具本身材质的冶金质量、坯料的锻制工艺、模具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浇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模具机(电加工)加工时产生的内应力、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各种配合精度和光洁度要求等)。 模具若出现早期失效,则需找出是哪些内因或外因,以便今后改进。 ① 模具热疲劳龟裂失效 压铸生产时,模具反复受激冷激热的作用,成型表面与其内部产生变形,相互牵扯而出现反复循环的热应力,导致组织结构二损伤和丧失韧性,引发微裂纹的出现,并继续扩展,一旦裂纹扩大,还有熔融的金属液挤入,加上反复的机械应力都使裂纹加速扩展。 为此,一方面压铸起始时模具必须充分预热。另外,在压铸生产过程中模具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中,以免出现早期龟裂失效。同时,要确保模具投产前和制造中的内因不发生问题。因实际生产中,多数的模具失效是热疲劳龟裂失效。 ② 碎裂失效 在压射力的作用下,模具会在最薄弱处萌生裂纹,尤其是模具成型面上的划线痕迹或电加工痕迹未被打磨光,或是成型的清角处均会最先出现细微裂纹,当晶界存在脆性相或晶粒粗大时,即容易断裂。而脆性断裂时裂纹的扩展很快,这对模具的碎裂失效是很危险的因素。为此,一方面凡模具面上的划痕、电加工痕迹等必须打磨光,即使它在浇注系统部位,也必须打光。另外要求所使用的模具材料的强度高、塑性好、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均好。③熔融失效 前面已讲过,常用的压铸合金有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和铜合金,也有纯铝压铸的,Zn、Al、Mg是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它们与模具材料有较好的亲和力,特别是Al易咬模。当模具硬度较高时,则抗蚀性较好,而成型表面若有软点,则对抗蚀性不利。但在实际生产中,溶蚀仅是模具的局部地方,例内浇口直接冲刷的部位(型芯、型腔)易出现溶蚀现象,以及硬度偏软处易出现铝合金的粘模。 压铸生产中常遇模具存在的问题注意点: 1、 浇注系统、排溢系统 例(1)对于冷室卧式压铸机上模具直浇道的要求: ① 压室内径尺寸应根据所需的比压与压室充满度来选定,同时,浇口套的内径偏差应比压室内径的偏差适当放大几丝,从而可避免因浇口套与压室内径不同轴而造成冲头卡死或磨损严重的问题,且浇口套的壁厚不能太薄。浇口套的长度一般应小于压射冲头的送出引程,以便涂料从压室中脱出。 ② 压室与浇口套的内孔,在热处理后应精磨,再沿轴线方向进行研磨,其表面粗糙≤Ra0.2μm。 ③ 分流器与形成涂料的凹腔,其凹入深度等于横浇道深度,其直径配浇口套内径,沿脱模方向有5°斜度。当采用涂导入式直浇道时,因缩短了压室有效长度的容积,可提高压室的充满度。 (2)对于模具横浇道的要求 ① 冷卧式模具横浇道的入口处一般应位于压室上部内径2/3以上部位,以免压室中金属液在重力作用下过早进入横浇道,提前开始凝固。 ② 横浇道的截面积从直浇道起至内浇口应逐渐减小,为出现截面扩大,则金属液流经时会出现负压,易吸入分型面上的气体,增加金属液流动中的涡流裹气。一般出口处截面比进口处小10-30%。 ③ 横浇道应有一定的长度和深度。保持一定长度的目的是起稳流和导向的作用。若深度不够,则金属液降温快,深度过深,则因冷凝过慢,既影响生产率又增加回炉料用量。 ④ 横浇道的截面积应大于内浇口的截面积,以保证金属液入型的速度。主横浇道的截面积应大于各分支横浇道的截面积。 ⑤ 横浇道的底部两侧应做成圆角,以免出现早期裂纹,二侧面可做出5°左右的斜度。横浇道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0.4μm。 (3)内浇口 ① 金属液入型后不应立即封闭分型面,溢流槽和排气槽不宜正面冲击型芯。金属液入型后的流向尽可能沿铸入的肋筋和散热片,由厚壁处想薄壁处填充等。 ② 选择内浇口位置时,尽可能使金属液流程最短。采用多股内浇口时,要防止入型后几股金属液汇合、相互冲击,从而产生涡流包气和氧化夹杂等缺陷。 ③ 薄壁件的内浇口厚件要适当小些,以保证必要的填充速度,内浇口的设置应便于切除,且不使铸件本体有缺损(吃肉)。 (4)溢流槽 ① 溢流槽要便于从铸件上去除,并尽量不损伤铸件本体。 ② 溢流槽上开设排气槽时,需注意溢流口的位置,避免过早阻塞排气槽,使排气槽不起作用。 ③ 不应在同一个溢流槽上开设几个溢流口或开设一个很宽很厚的溢流口,以免金属液中的冷液、渣、气、涂料等从溢流槽中返回型腔,造成铸件缺陷。 2、 铸造圆角(包括转角) 铸件图上往往注明未注圆角R2等要求,我们在开制模具时切忌忽视这些未注明圆角的作用,决不可做成清角或过小的圆角。铸造圆角可使金属液填充顺畅,使腔内气体顺序排出,并可减少应力集中,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铸件也不易在该处出现裂纹或因填充不顺而出现各种缺陷)。例标准油盘模上清角处较多,相对来说,目前兄弟油盘模开的最好,重机油盘的也较多。 3、 脱模斜度 在脱模方向严禁有人为造成的侧凹(往往是试模时铸件粘在模内,用不正确的方法处理时,例钻、硬凿等使局部凹入)。 4、 表面粗糙度 成型部位、浇注系统均应按要求认真打光,应顺着脱模方向打光。由于金属液由压室进入浇注系统并填满型腔的整个过程仅0.01-0.2秒的时间。为了减少金属液流动的阻力,尽可能使压力损失少,都需要流过表面的光洁度高。同时,浇注系统部位的受热和受冲蚀的条件较恶劣,光洁度越差则模具该处越易损伤。 5、 模具成型部位的硬度 铝合金:HRC46°左右 铜:HRC38°左右 加工时,模具应尽量留有修复的余量,做尺寸的上限,避免焊接。 压铸模具组装的技术要求: 1、 模具分型面与模板平面平行度的要求。 2、 导柱、导套与模板垂直度的要求。 3、 分型面上动、定模镶块平面与动定模套板高出0.1-0.05mm。 4、推板、复位杆与分型面平齐,一般推杆凹入0.1mm或根据用户要求。 5、模具上所有活动部位活动可靠,无呆滞现象pin无串动。 6、滑块定位可靠,型芯抽出时与铸件保持距离,滑块与块合模后配合部位2/3以上。 7、浇道粗糙度光滑,无缝。 8、合模时镶块分型面局部间隙<0.05mm。 9、冷却水道畅通,进出口标志。 10、成型表面粗糙度Rs=0.04,无微伤。
作者:
zhihuimu
时间:
2009-2-18 10:28
标题:
图片
图片
作者:
zhihuimu
时间:
2009-2-18 10:31
标题:
分享
分享
作者:
zhihuimu
时间:
2009-2-18 10:40
大家看看
作者:
zhihuimu
时间:
2009-2-18 10:41
谢谢TV支持
作者:
jeffhu2006
时间:
2009-10-30 22:26
ding yi xia
作者:
ZHUGH123
时间:
2009-10-30 23:33
不懂,只能顶一下
作者:
xiaoliusi
时间:
2009-11-2 11:00
楼上的高手们辛苦了,找了几天这方面的东东,受教了!
作者:
xmgqy2008
时间:
2009-11-3 17:10
谢谢分享
作者:
kct1
时间:
2009-11-4 00:13
我说说铝合金。
最近做了个铝合金压铸的产品,圆形,刚从模具内出来超多飞边,有很大的溢料井。产品上的螺纹孔在模具内不做出来,只有一个凹点,方便后加工时钻头定位,去了飞边,清理好表面后再钻孔攻牙
作者:
caofeng1978
时间:
2009-11-4 08:17
狂顶,谢谢谢谢谢谢!
作者:
huangyonghua
时间:
2009-11-9 15:04
DDDDDDDDDDDDDD
作者:
zuoluoproekaisi
时间:
2009-11-16 13:22
谢谢分享...正需要这东西呢?
作者:
seaman_whc
时间:
2009-11-19 11:24
呵呵~好东西,正需要这方面的资料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