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长条件的模具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寒江石    时间: 2009-4-16 16:41
标题: 长条件的模具设计
手上有一个细长条的产品,,长度860mm,宽33mm,壁厚4.5(见附图),目前采用的是搭接浇口(位置如附图),水路上下模分别一进一出,用的是冷水,产品在240g左右,用的是海天1000g的注塑机,打出来产品变形比较严重,不知大家有没有开这种长条模具的经验,还请不吝赐教,这种模具浇口,水路及成型等方面应该怎么做,可以减小产品的变形,是否也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来改善变形?
作者: 寒江石    时间: 2009-4-16 16:44
再发一张局部放大的
作者: gamin    时间: 2009-4-16 16:47
几个进胶点?什么料?是一出二的吧
作者: WYL    时间: 2009-4-16 16:50
01,  这个产品要多点进胶. ( 2---3 点)
02,运水要充分,且前后模要相对均匀.
作者: gamin    时间: 2009-4-16 16:52
建议采用与产品方向垂直的水路设计,变形的关键靠注塑艺来解决,分多段压力注塑会比较理想!
作者: 寒江石    时间: 2009-4-16 16:52
3# gamin
目前是一点进胶,材料是ABS-707
作者: 寒江石    时间: 2009-4-16 16:54
4# WYL
哦,谢谢版主,请问模温用多少比较合适
作者: abclbf    时间: 2009-4-16 17:33
建议改用4点进浇,浇口尺寸厚度1.2MM,宽度4MM,如不允许表面有熔接线,可以做成顺序控制(不许热流道)。保压时间稍加长2秒,压力降低些;现场根据变形情况调整前后模温差。
作者: 寒江石    时间: 2009-4-16 19:59
gamin 发表于 2009-4-16 16:52
建议采用与产品方向垂直的水路设计,变形的关键靠注塑艺来解决,分多段压力注塑会比较理想!

谢谢gamin,我现在是与产品垂直的,注塑压力也是分段的
作者: 寒江石    时间: 2009-4-16 20:09
abclbf 发表于 2009-4-16 17:33
建议改用4点进浇,浇口尺寸厚度1.2MM,宽度4MM,如不允许表面有熔接线,可以做成顺序控制(不许热流道)。保压时间稍加长2秒,压力降低些;现场根据变形情况调整前后模温差。

谢谢abclbf, 你说的前后模调整温差是个好主意,另外顺序控制是指让中间进料快还是让两边进料快点?还有你说的压力降低些是指注射压力还是保压压力?
作者: wei40616    时间: 2009-4-16 21:42
我们做过类似的产品,那是大班桌的前装饰板,也遇到过你说的这种情况,什么方法都用过,没多大的作用,电后用气辅式进胶,产品比想像的都还要漂亮.
作者: 解人    时间: 2009-4-17 13:51
不一定要用气辅,
有方法,今天忙,要出外,回来再教你。
Wait !
作者: marco.miao    时间: 2009-4-17 14:36
浇口多放。。。。。。。
作者: dickcend    时间: 2009-4-17 17:41
可前模降温,后模升温.另一点进胶,胶料温差大,应加到三点左右.
作者: zhanghuihui    时间: 2009-4-17 21:23
呵呵
小弟没有用过气辅式进胶,请问气辅式进胶是怎么个进法啊?
作者: baixiaoming    时间: 2009-4-17 21:41
改进胶为潜骨片入胶,进胶点位置还要往中心移动,在产品3分1的位置,水路不能做一进一出,要多几个进出,我作过1米6的,宽16mm,变形都不是很大
作者: baixiaoming    时间: 2009-4-17 21:42
进胶点做1.5×6左右就可以了
作者: baixiaoming    时间: 2009-4-17 21:43
进胶点做1.5×6左右就可以了
作者: 解人    时间: 2009-4-18 18:26
塑料产品通常外形都较复雜,如形状,料厚料薄与填充密度等,
同一产品上,各个位置也有不相同的收缩率,
在相互拉扯的情况下,产品极难保持原来形状,
这个几乎是所有塑料产品变形原因,塑料收缩率越大,变形越大。
刚好LZ这个产品构造比较简单,容易解说:见图,我们先把产品分成三个体来看,
1,2,3尽管是相同料厚,但体积不同,收缩后长度也不相同,
2是最多,其次是3,在相互拉扯下,产品会向上及偏向3方向弯曲。
故做这些模具前,可以先把1及3地方料厚减薄,1减最多,
产品打出来后,视弯曲情况再慢慢把料厚加上去。
哪其他外形较烦复产品怎办?有方法,但小弟打字超慢,有机会下次说。
p.s.这个产品为什么这什厚料,塑料便宜吗?料太厚,刚冷却也不容易。

本帖最后由 解人 于 2009-4-19 09:17 编辑
作者: 解人    时间: 2009-4-19 09:29
减薄料位方案,本想通过计算体积比例来得出一个精确数据,
但塑料产品收缩率也受填充密度注塑料分段的压力,走胶方向及局部温变所影响,
比较难估计,唯有实战最实际。
作者: ldhldh136    时间: 2009-4-19 11:46
我觉得楼上的大侠说的有一定道理,在此我想补充一下,建议进胶点做成三点,要加大至W:2。0MM,L:4。0MM,前模使用冻水,后模使用温水,注塑时要高压低速,冷却时间加长,这是我以前接触1380MM的产品经验哈。
作者: cyc840129    时间: 2009-4-20 09:58
解人 发表于 2009-4-18 13:10
先回答第三个图片,那个不是缩水,是走胶滞留,可以改善,参见图。
再说塑料产品变形问题,这个产品变形主要有三个原因:
1。热变形
2。产品残留注塑内应力。
3。产品外形与厚薄影响变形。
按影响力分,第一项 ...


据我所知ABS的流长比为190,如果一端进胶的话,产品加上流道大约是1290,按照190的流长比和4.5的胶厚来计算,似乎很难走满胶哦。。。

本帖最后由 cyc840129 于 2009-4-20 15:33 编辑
作者: sbtoly868    时间: 2009-5-2 11:24
很有意义,学习了。
作者: jasin555    时间: 2009-8-14 19:22
顺序控制不是说快慢,而是指各个嘴射胶的先后顺序
作者: changch    时间: 2009-8-17 16:19
21# 解人
不错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