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看似简单, 但想不明白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outlook3721    时间: 2009-7-21 17:55
标题: 看似简单, 但想不明白的问题.
给你一个L形的产品, 90%的人会认为他会向里面变形, 而事实上也如此.
有没有人可以解释: 为什么产品会向里面变形而不是向外面变形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的时间, 望有这方面经验的人赐教.

上传一附件, 有兴趣的人慢慢消化一下.

本帖最后由 outlook3721 于 2009-8-26 12:28 编辑
作者: 84597017    时间: 2009-7-21 19:47
胳膊肘不能向外拐,这样解释可以吗?
作者: outlook3721    时间: 2009-7-23 10:51
这样的解释不合理...
作者: humingfei    时间: 2009-7-23 12:16
不只是产品形状,还有浇口位置、流动方向也大大影响产品变形情况,改变浇口位置可以让它不变形,但要做到向外拐可能有点难,因为尖角处应力集中!
作者: yecai    时间: 2009-7-23 12:32
是这样的:
1:大多L形内部的模仁,一般是在模腔内部;
2:冷却时,一般情况下,外部模仁比内部模仁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3:接触面积的不同,会引起局部模芯散热情况的不同,这样L 内外冷却就有先后;
4:外面的先冷却,内部后冷,然后后冷的就会拉着先冷的向内缩;
5:在L 转角处,存在塑胶流的异常,这个也会导致玻纤流向不同,内外玻纤收到的力不同.
以上的综合作用!
作者: outlook3721    时间: 2009-7-23 14:14
五楼的解释有道理, 现在在看一篇报告, 消化后告诉大家.
作者: 53407899    时间: 2009-7-23 15:23
84597017 发表于 2009-7-21 19:47
胳膊肘不能向外拐,这样解释可以吗?

这也想得出,你真是太有才了!
作者: 解人    时间: 2009-7-23 15:39
outlook3721 发表于 2009-7-23 14:14
五楼的解释有道理, 现在在看一篇报告, 消化后告诉大家.

正好我也在研究这个。
请上传报告,大家分享下。
作者: goldengolden    时间: 2009-7-23 15:51
楼上解释得挺不错啊!学习一下啊
作者: jiangpingagmf    时间: 2009-7-24 10:28
学习一下  呵呵呵
作者: lhlh116    时间: 2009-7-24 23:38
应该是应力和进胶点的问题吧
作者: BINGECHEN    时间: 2009-7-25 01:06
进胶点应该放在L的转角上,这样变形回最小
作者: m584674560    时间: 2009-7-25 10:08
楼上解释得挺不错啊!学习一下啊
作者: ar_jong    时间: 2009-7-25 12:09
大家还是靠估的多啊,有没有能直接证明的数据性的东西?比如说前后模温度差多少后变形方向
可以反过来以及胶要具体怎么流才能比较好解决问题?
   希望看到严谨的技术论证解决我们模具上遇到的困难.
作者: outlook3721    时间: 2009-7-27 11:48
呵呵....答案来了
先解释一段先, 因为全是英文, 也有可能翻译得不好.
基本上是由于不均匀的冷却及流动导致的压力(估计是传说中的残余应力)所致.
作者: outlook3721    时间: 2009-7-27 11:49
我都TMD在这论坛混了六年了, 还在试用...要是能试用女朋友那多好啊~
作者: outlook3721    时间: 2009-7-27 12:49
变形是由于不同的收缩所导致的残余应力. 而不同的收缩是由于不同的冷却, 流运, 保压所造成的. 现在简单讲述一下由冷却及流动所造成的因素.

假设流运是纯线性流动( linear flow ), 当遇到一个90度角时, 就会产生" 角位效应" ( corner effct ), 热能在内角会比外角要热, 正如你现在在倒一个圆角, 外圆角总要比内圆角多一个肉厚, 也就意味着外角的散热面积大于内角. 即导致冷却收缩不一样.
当产品顶出时, 也出现如上所说的情况, 在转角位的内侧积聚的热量比外侧要多, 也导致产品继续收缩.
作者: outlook3721    时间: 2009-7-27 13:05
半结晶材料, 由于冷却率影响到产品的结晶度而导致产品变形( 泛指冷却不足), 当产品顶出时, 如果结晶的应力高于产品的结构强度及产品材料的模数. 就会导致产品收缩.
产品的收缩也受到流动方向( 指orientation, 搞moldflow的人兄会明白这是什么东东的), 研究指出, 份子的收缩同流动的方向是有关的. 且收缩呈各向异性, 这个是由注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在注塑的过程中会导致高的剪切力( 指入水口), 这会导致分子形成方向. 当热塑胶接触到准予的模具钢表面时, 外面的一层先冷却. 这导致外面的一层跟着流动的方向成形. 而内层侧可看作是在外层渐渐增厚, 所以内层的方向是垂直于外层而形成, 所以, 它的方向是垂直于外层的. 所以, 由于之前所述, 分子的收缩是有方向性的, 外层与内层的分子方向不同从而也导致收缩的不同.

解释完毕.
作者: SYS1688    时间: 2009-7-27 22:27
谢了·楼主。
作者: cax_1982    时间: 2009-7-27 23:28
又长知识了,谢了
作者: kingzjhui    时间: 2009-7-27 23:35
说实在的,说的还是不大明白,收缩不均和收缩方向性就能保证向内弯曲吗?请解释清楚点
作者: mingxing88    时间: 2009-7-27 23:51
谢谢,没有白来
作者: wangxiaoguang1    时间: 2009-8-25 21:55
更冷却有很大的关系,除非冷却做的非常的好
作者: wangxiaoguang1    时间: 2009-8-25 22:00
呵呵,冷却的原因
作者: liulin19880613    时间: 2009-8-26 09:09
好东东啊。。。。。。。。
作者: lz1300    时间: 2009-8-26 11:54
为什么苹果是往地上掉 而不是往天上飞呢?
小朋友玩泥巴的都会
这么大的人了 这么简单的都不懂,傻B一条。
干脆塞进牛B去再生过算了
作者: zhangyi1977    时间: 2009-8-26 12:11
outlook3721 发表于 2009-7-21 17:55
给你一个L形的产品, 90%的人会认为他会向里面变形, 而事实上也如此.
有没有人可以解释: 为什么产品会向里面变形而不是向外面变形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的时间, 望有这方面经验的人赐教.



建议你看一下<<塑胶材料学>>这本书,做模具设计或者产品设计不能只知道结构,不懂得材料的.
作者: zhangyi1977    时间: 2009-8-26 12:17
yecai 发表于 2009-7-23 12:32
是这样的:
1:大多L形内部的模仁,一般是在模腔内部;
2:冷却时,一般情况下,外部模仁比内部模仁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大;
3:接触面积的不同,会引起局部模芯散热情况的不同,这样L 内外冷却就有先后;
4:外 ...


解释貌似有理,其实不然,原理高分子平时是无序状态的,在成型时因受压力被拉伸取向,而在取向压力消失后,分子链自然收缩,在产品上形成内缩应力,这就是产品变形的主要原因.
作者: outlook3721    时间: 2009-8-26 12:24
回28楼的. 你的回答太书本了, 受压取向也可以向外变形啊.
作者: xiake    时间: 2011-7-22 16:36
这个论证难道就 这样结束了吗?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