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小球在重力下坠落斜面然后弹开的motion [打印本页]

作者: pangxie1    时间: 2009-11-3 16:34
标题: 小球在重力下坠落斜面然后弹开的motion
这个motion是我闲着无事做的。做完感觉还不错,就上传一下。但是本人对力学的概念很模糊,回头把动力学分析下来的model也贴图上传一下。有高手在的话帮忙给分析一下这一堆数字是什么东东。
作者: zhanghaitao    时间: 2009-11-3 16:50
看不懂的人飘过
作者: pangxie1    时间: 2009-11-3 16:52
压缩文件是一个AVI格式的视频,上面两张图是视频效果计算之后弹出的对话框。也就是动力学分析结果吧。只是不知道什么意思
作者: westdevil    时间: 2009-11-3 17:20
你贴出来的那个只是 积分器 运算的过程,与动力学分析无关的。

也就是求解你的模型方程的过程产生的数据。积分步长,积分求解器等等。

有时候如果无解或求解不顺利,是需要调整积分步长和换积分求解器的。显示这个是方便你看模型方程求解是否顺利。

真正的动力学数据,是通过后处理程序进行的。把你感兴趣的变量表示出来,画成曲线。

本帖最后由 westdevil 于 2009-11-3 17:27 编辑
作者: westdevil    时间: 2009-11-3 17:21
看起来,Solidworks的Motion程序还是以ADAMS为后台的。
作者: pangxie1    时间: 2009-11-3 22:40
发一贴回去睡觉。明天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pangxie1    时间: 2009-11-4 08:33
westdevil 发表于 2009-11-3 17:20
你贴出来的那个只是 积分器 运算的过程,与动力学分析无关的。

也就是求解你的模型方程的过程产生的数据。积分步长,积分求解器等等。

有时候如果无解或求解不顺利,是需要调整积分步长和换积分求解器的。显示 ...

你看这个求解过程顺利吗?
回头你可以看一下视频,我模拟的时候显示一个问题,小球第一次接触斜面跳开,有一个高度和一个距离,第二次也有一个高度和距离。问题是第二次的距离和高度都比第一次的要远要高,从能量的角度我认为不合理不是现实情况下的。
作者: pangxie1    时间: 2009-11-4 16:26
也木有人说句话来
作者: pangxie1    时间: 2009-11-4 22:00
准备睡觉 了
作者: westdevil    时间: 2009-11-8 17:08
7# pangxie1
求解很正常呀。

我没用过SolidWorks的motion。以我使用ADAMS的经验来看,你的仿真失真,是因为整体建模的问题。

请把碰撞约束里的参数好好看一看,搞清它的物理含义,设定为符合常规的参数。

推荐搞动力学仿真之前,可以适当了解一下多体动力学理论知识。
作者: westdevil    时间: 2009-11-8 17:38
从你的动画来看。我觉得你的Contact约束设定的是 补偿(Restitution)方式,后台的算法应该是把第1次的弹起高度乘以一个系数作为第二次的谈起高度,这种方式模拟小球平面弹跳还不错,但斜面模型因为还有X方向的速度分量,所以结果会比较怪。

推荐用冲击(Impact)方式来算这个模型。这个后台的算法不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了,而是以碰撞冲击理论为基础计算的,参数舍得好,应该更贴近于实际情况。

本帖最后由 westdevil 于 2009-11-8 17:39 编辑
作者: pangxie1    时间: 2009-11-8 18:27
westdevil 发表于 2009-11-8 17:38
从你的动画来看。我觉得你的Contact约束设定的是 补偿(Restitution)方式,后台的算法应该是把第1次的弹起高度乘以一个系数作为第二次的谈起高度,这种方式模拟小球平面弹跳还不错,但斜面模型因为还有X方向的速度分 ...


这个我一定要试试看了。呵呵
作者: gsycbg    时间: 2009-11-8 21:18
高手云集啊!
作者: pangxie1    时间: 2009-11-10 09:29
11# westdevil

菜单中黑线条框住部分是材质,这可能就是solidworks的只能之处吧,把力学模型简化成普通材质以供普通像我这样的工程师识别。
作者: westdevil    时间: 2009-11-10 17:02
兄弟,看你的贴图,有冲击选项哦。(弹性属性里)Impact就是冲击,Restitution这里翻译成恢复系数

SolidWorks做的很完善呀,直接选材质自动算出参数,不错!超强的软件呀。

照这么发展以后人人都会CAE了,颤抖!呵呵
作者: pangxie1    时间: 2009-11-10 17:27
westdevil 发表于 2009-11-10 17:02
兄弟,看你的贴图,有冲击选项哦。(弹性属性里)Impact就是冲击,Restitution这里翻译成恢复系数

SolidWorks做的很完善呀,直接选材质自动算出参数,不错!超强的软件呀。

照这么发展以后人人都会CAE了,颤抖 ...


嗯,我也看到了,呵呵,看来变成英语的也能看明白了。solidworks软件的理念就是什么重视设计而不是CAD我自己也觉得很贴近。
看来兄弟是专业做CAE的,任何事物肯定有优劣的,完善肯定意味着另一方面的付出。
不用颤抖,我听说solidworks的CAE是不能够做燃烧和爆炸的。ADAM肯定没问题吧,专业和易用肯定有区别的。
作者: westdevil    时间: 2009-11-10 17:46
燃烧和爆炸的建模其实也是加等价载荷来做的。

燃烧的热分析我没接触过。

不过这两个分析,应该不属于多体动力学范畴了。

用有限元软件来做更适合。以前在ANSYS里做的爆炸仿真,就是在几个方向上加冲击力(说白了就是阶跃函数)即可。也没什么神秘的。

刚才了解了一下Solidworks的Simulation,确实很强呀。准备花点时间研究研究。呵呵。
作者: liumengll    时间: 2009-11-10 17:56
哎,有兴趣,可是纯粹不懂
顶顶
人不是说了吗,顶顶更健康
我这汉语都理解不全这意思,更别说英文了
这个高手,咋的这么些个啊,我觉得吧,有文化,真好
要是像乾坤大挪移一样,可以把你们的功能传给我,就成了,我也成高手,脚一跺地,嗖,飞上房顶,那就省的顶了
作者: pangxie1    时间: 2009-11-10 18:27
westdevil 发表于 2009-11-10 17:46
燃烧和爆炸的建模其实也是加等价载荷来做的。

燃烧的热分析我没接触过。

不过这两个分析,应该不属于多体动力学范畴了。

用有限元软件来做更适合。以前在ANSYS里做的爆炸仿真,就是在几个方向上加冲击力(说 ...


欢迎加入,研究者的队伍。前进路上又多了一个同志。
作者: greenfee    时间: 2009-11-10 21:50
飘过~~~~~~~~~~~
作者: peto    时间: 2009-11-11 10:02
见识一下Solidworks的Motion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