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简单一问 [打印本页]

作者: KAWA    时间: 2003-6-22 01:03
标题: 简单一问
大家说说:同时做多个铜公时(同一刀具),如何用一个程式将多个铜公一齐加工。
作者: 逆风    时间: 2003-6-22 01:22
偏数啊,一个坐标一个铜公。不是有六个坐标给你吗?
作者: wucai    时间: 2003-6-22 08:40
M98﹐呼叫副程式﹗
作者: 两袖清风    时间: 2003-6-22 10:05
你真失败啊。
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要这么复杂的去弄。
那如果在这个工件上我有二百个铜公,那你们不是要偏二百个坐标,呼二百个子程序?????
失败啊   
解决方案:如果笨一点的话呢,先一个一个的生成刀路,把所有的刀路生成在一个程序中就可以了。
                如果要快一点的话呢,可以先成一个刀路,然后可以把这个刀路进行偏移或旋转等操作。
  自己看着办吧,不要再问我了。
作者: abkk    时间: 2003-6-22 10:29
顺便一问铜公是什么意思,谢谢.
作者: KAWA    时间: 2003-6-23 01:38
未满十八岁的是"童工'
作者: 逆风    时间: 2003-6-23 03:07
两袖清风 wrote:
你真失败啊。  
  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要这么复杂的去弄。  
  那如果在这个工件上我有二百个铜公,那你们不是要偏二百个坐标,呼二百个子程序?????  
  失败啊     
  解决方案:如果笨一点的话呢,先一个一个的生成刀路,把所有的刀路生成在一个程序中就可以了。  
                  如果要快一点的话呢,可以先成一个刀路,然后可以把这个刀路进行偏移或旋转等操作。  
  自己看着办吧,不要再问我了。

  
人家说的是指数个大小不一的铜公,不是在一同个工件上,是在坐标未知的情况下。你老弟这么牛可以预知数个中心啊。还是你成心想害死
操机的,让他去按照你给的中心去摆铜公啊。

作者: lw_tao    时间: 2003-6-23 08:06
適銅公數量和擺放位置而完成: 若數量多規律擺放可將程式做旋轉移動等方法處理后,合並程式;若數量不多.位置不規則; 可用多個坐標系.也可合并處理:
按實際情況而定!:-P:-P:-P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6-23 08:59
最多一次加工6个(上板),程式分别为1.nc,2.nc...6.nc,将6程式合并为粗cu.nc(cu.nc=1.nc+2.nc+3.nc+4.nc+5.nc+6.nc)编辑cu.nc,更改坐标系分别为G54,G55,G56,G57,G58,G59并把多余的指令如M30,符号%等删除,在这里对刀高度Z得动点脑筋,如果操机的不是很水的话,那是你的福气,否则得自己动手了!
作者: bababom    时间: 2003-6-23 11:57
靠G54、G55这样来控制是不怎么方便,而且程序里面还要手工修改,容易出错,效率也低,我原来的方法是,例如一般是装6个工件,以左下角那个分中为基准,再分其他的工件的中心出来,在机械值里面算出相对的XY距离记下来,然后在电脑里把工件按此距离排好,都是底板为零,这下就都是G54坐标了,刀库就上吧
作者: abkk    时间: 2003-6-23 12:20
逆风 wrote:
偏数啊,一个坐标一个铜公。不是有六个坐标给你吗?

顶!::y
作者: KAWA    时间: 2003-6-25 01:46
软、硬件版主 :你的方法只能先找座标再偏程,但我的程式一般是提前一.二天完成的。(在各种情况许可下)
作者: bababom    时间: 2003-6-25 06:58
KAWA wrote:
软、硬件版主 :你的方法只能先找座标再偏程,但我的程式一般是提前一.二天完成的。(在各种情况许可下)

  
这么勤快?
你也可以先编好程序啊,把图移了重生刀路也就几分钟的事吧,反正对刀库还要段时间
作者: 逆风    时间: 2003-6-28 06:00
bababom wrote:
靠G54、G55这样来控制是不怎么方便,而且程序里面还要手工修改,容易出错,效率也低,我原来的方法是,例如一般是装6个工件,以左下角那个分中为基准,再分其他的工件的中心出来,在机械值里面算出相对的XY距离记下来,然后在电脑里把工件按此距离排好,都是底板为零,这下就都是G54坐标了,刀库就上吧

  
坐标都分出来了还要算相对坐标这么麻烦啊。那有改一下G5*快啊,
还有不用自己动手,开机的自己改一下就OK了。如果这样都会出错
就不用开机了回家种田。这样也可以培养开机的水平嘛。::h::h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6-28 07:43
bababom wrote:
靠G54、G55这样来控制是不怎么方便,而且程序里面还要手工修改,容易出错,效率也低,我原来的方法是,例如一般是装6个工件,以左下角那个分中为基准,再分其他的工件的中心出来,在机械值里面算出相对的XY距离记下来,然后在电脑里把工件按此距离排好,都是底板为零,这下就都是G54坐标了,刀库就上吧

反对!
假如我5个上板,一个上批士,你怎么给零位,你这么做不嫌麻烦吗?没有改G5*来得快。刀库照上!如果这都会出错,还搞什么电脑锣!!!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6-28 07:53
bababom wrote:
   
  
  这么勤快?  
  你也可以先编好程序啊,把图移了重生刀路也就几分钟的事吧,反正对刀库还要段时间

“对刀库还要段时间”?why?看来bababom兄本身的操机水平欠佳(编程不敢评论),我这里都是用刀库的,12把刀,只对一把刀即可,想想吧,这操数有点学问的,按通常作法效率太低,我有自己的绝活!
  
   ::?大家都想想!::?
作者: boy9981    时间: 2003-6-28 08:33
raogongyh wrote:
   
  “对刀库还要段时间”?why?看来bababom兄本身的操机水平欠佳(编程不敢评论),我这里都是用刀库的,12把刀,只对一把刀即可,想想吧,这操数有点学问的,按通常作法效率太低,我有自己的绝活!  
      
     ::?大家都想想!::?

  
真诚请教:装刀时高度样吗?(我真的不知道12把刀对一把就可以是怎样弄的)我这里对刀每次都是全部对下,再走程式(自动换刀)。
能详细介绍吗?
谢谢!
作者: bababom    时间: 2003-6-29 02:25
哇?!这么大反应!:O)
  
这是实践出来的经验啦,可能我水平还太差了些
另外我原来编程把什么都考虑好,操机的连进刀的百分率都不用调全部是100%,这主要是锻炼自己的水平,对材料、加工工艺、思维方式、整体概念方面的锻炼,无他 操机这种半个钟头就学会的东西对带的徒弟没多大程度的锻炼,最多锻炼个熟练程度,对加工工艺的思维理解才是培养的重点
作者: bababom    时间: 2003-6-29 02:34
raogongyh wrote:
   
  “对刀库还要段时间”?why?看来bababom兄本身的操机水平欠佳(编程不敢评论),我这里都是用刀库的,12把刀,只对一把刀即可,想想吧,这操数有点学问的,按通常作法效率太低,我有自己的绝活!  
      
     ::?大家都想想!::?

  
是不是对第一把刀,再抬高100走自动,手工编程为快速移位到例如对刀的G54坐标的Z0点,在按那个什么什么坐标(一下子想不起来,那个有很多个坐标显示的菜单里面的一个坐标值)里面的差值抄数吧?
作者: bababom    时间: 2003-6-29 02:35
[
作者: HURRICANE    时间: 2003-6-29 08:55
bababom wrote:
哇?!这么大反应!:O)  
  
  这是实践出来的经验啦,可能我水平还太差了些  
  另外我原来编程把什么都考虑好,操机的连进刀的百分率都不用调全部是100%,这主要是锻炼自己的水平,对材料、加工工艺、思维方式、整体概念方面的锻炼,无他 操机这种半个钟头就学会的东西对带的徒弟没多大程度的锻炼,最多锻炼个熟练程度,对加工工艺的思维理解才是培养的重点

  
啊~~怎么咱俩做法一摸一样?:O):O):O):8):8):8)
作者: bababom    时间: 2003-6-29 13:08
HURRICANE wrote:
   
  
  啊~~怎么咱俩做法一摸一样?:O):O):O):8):8):8)

  
狗熊所见略同;)
作者: mwf0604    时间: 2003-6-29 21:57
raogongyh wrote:
   
  “对刀库还要段时间”?why?看来bababom兄本身的操机水平欠佳(编程不敢评论),我这里都是用刀库的,12把刀,只对一把刀即可,想想吧,这操数有点学问的,按通常作法效率太低,我有自己的绝活!  
      
     ::?大家都想想!::?

用的是对刀器,选一把刀作基准,其余的刀与它作差值补偿,把补偿值输入刀库即可。  对吗?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6-30 08:18
mwf0604 wrote:
   
  用的是对刀器,选一把刀作基准,其余的刀与它作差值补偿,把补偿值输入刀库即可。  对吗?

这样做是不错,但效率不敢恭维。假如刀库不是12把而是更多,岂不累趴你?
     7年前,我在武汉数控机床厂工作时,其加工中心有多大,恐怕各位想象不到!----三个回转工作台,全是630X630,加工时使用一个,装夹下一工件用一个,闲置一个,用于周转,刀库装60把刀,假如用你的方法,如果你是老板,看见你的员工这样做事,作何感想?!
   ::?::?大家再想想!::?::?问问那些操机大佬,肯定有人知道。
   我暂时保密。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6-30 08:18
TH6363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6-30 08:30
bababom wrote:
   
  
  是不是对第一把刀,再抬高100走自动,手工编程为快速移位到例如对刀的G54坐标的Z0点,在按那个什么什么坐标(一下子想不起来,那个有很多个坐标显示的菜单里面的一个坐标值)里面的差值抄数吧?

NO !
作者: fzci    时间: 2003-6-30 09:12
bababom wrote:
靠G54、G55这样来控制是不怎么方便,而且程序里面还要手工修改,容易出错,效率也低,我原来的方法是,例如一般是装6个工件,以左下角那个分中为基准,再分其他的工件的中心出来,在机械值里面算出相对的XY距离记下来,然后在电脑里把工件按此距离排好,都是底板为零,这下就都是G54坐标了,刀库就上吧

  
你这样搞是不是更麻烦呀!::n::n::n
我的做法是程式还是一个一个出,在用刀上,尽可能用一样的刀,尽可能的少用刀,开粗光刀用刀不分,不用先旧刀开粗,再换新刀光刀,这样可以让现场少一些装刀时间!
像BABABOM大的做法,还要知道现场各铜式的间隔.
如果我有6个差不多可以串刀做的铜工,我出程式的时候,会分别把6个POST成54.55.56.57.58.59,UG可以的,MCA好象只有换POST,同样的刀用同刀号,再让现场选看是不是要串起来做!
如果要串起做的话只要来个COPY +再把程式中%,M30替换成 SPACE,就可啦!现场也很好做呀!
再有做铜工尽可能用同样的刀,就是一个一个做,做像一个时,就不要重新装刀,对刀啦!
作者: fzci    时间: 2003-6-30 09:15
abkk wrote:
顺便一问铜公是什么意思,谢谢.

  
铜公就是电极啦!
士话叫铜公啦!
作者: fzci    时间: 2003-6-30 09:18
raogongyh wrote:
   
  “对刀库还要段时间”?why?看来bababom兄本身的操机水平欠佳(编程不敢评论),我这里都是用刀库的,12把刀,只对一把刀即可,想想吧,这操数有点学问的,按通常作法效率太低,我有自己的绝活!  
      
     ::?大家都想想!::?

  
少在这吊大家胃口啦!::F::F::F::F::F
::F::F::F::F
作者: fzci    时间: 2003-6-30 09:23
bababom wrote:
哇?!这么大反应!:O)  
  
  这是实践出来的经验啦,可能我水平还太差了些  
  另外我原来编程把什么都考虑好,操机的连进刀的百分率都不用调全部是100%,这主要是锻炼自己的水平,对材料、加工工艺、思维方式、整体概念方面的锻炼,无他 操机这种半个钟头就学会的东西对带的徒弟没多大程度的锻炼,最多锻炼个熟练程度,对加工工艺的思维理解才是培养的重点

我也是这样想的,写程式写的好的是可以想到现场会发生一切,让你的操机佬像个SHA瓜一样的,做只要分打表分中,杀就可以啦!
能做到这份上的人还是比较少吧!
作者: mwf0604    时间: 2003-7-1 11:49
raogongyh wrote:
   
  这样做是不错,但效率不敢恭维。假如刀库不是12把而是更多,岂不累趴你?  
      7年前,我在武汉数控机床厂工作时,其加工中心有多大,恐怕各位想象不到!----三个回转工作台,全是630X630,加工时使用一个,装夹下一工件用一个,闲置一个,用于周转,刀库装60把刀,假如用你的方法,如果你是老板,看见你的员工这样做事,作何感想?!  
    ::?::?大家再想想!::?::?问问那些操机大佬,肯定有人知道。  
    我暂时保密。
老大,能不能把你的秘诀贡献出来呀?实在是想不出来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7-5 10:20
Sorry!
7月1日来,公司服务器故障,上不了网,不是我保守,也不是吊大家胃口,近来很忙,下午贴出来。有交流才会进步,保守不是我的性格!
   大家不要误会!
   再次致歉!
作者: qaz    时间: 2003-7-5 15:13
好,我支持你
作者: mwf0604    时间: 2003-7-5 18:20
错怪你了,支持!!!
作者: sph    时间: 2003-7-5 19:20
哇,
作者: wjmvp    时间: 2003-7-5 20:00
raogongyh 兄:
                     说说你的绝活吧~大家都期盼着呢~~~~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7-5 21:55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所有刀具对刀(对刀仪或滚刀)时,直接把机械坐标,操入对应之刀长补正位置.
  一惯的做法是,只操基准刀的机械值,其它刀抄差值(有可能是正有可能是负),这样做太慢,效率太低,动一把刀,其它差值必须全部重新计算输入。
    我的方法:   
    以第一次对刀为例,对所有刀。
   举例来说:T1是基准刀,对对刀仪,其机械坐标值Z-200,将-200抄入T1之补正位置(OFFSET SETTING 内NO 001)此时将相对坐标清零,再用这把刀(T1)对工件表面,将“相对坐标”的差值(假设是+20)抄入此工件所在作标系之Z值,假设是G54,并分中G54之工件,抄数得G54:X..Y..Z20,同理,对其它工件得G55X..Y..Z50.G56X..Y..Z-10等等,这里的Z值只是工件顶面为零的情况,当然实际中不会都是顶面为零,不过没关系,假设G54之工件,根据程式单,“顶降30为零”,于是在G54输入(Z20-30)即Z-10.类推,计算并输入其它坐标系对应坐标之Z值(抬就+,降就-),至此,基准刀的事就算做完了,再对其它刀(对对刀仪或滚刀),并于对应位置抄入其机械值(OFFSET SETTING 内NO...),注意:当前坐标系(EXT)为X0Y0Z0。至此大功告成,连好程式即可开始加工。
   加工中断刀,或换刀只要对刀抄其机械值即可!
   以后加工时,只需将任一把刀,手动摇到其机械值(OFFSET SETTING 内
NO 00_)位置,将相对坐标值清零,再对工件表面,将“相对坐标”的差值抄入对应坐标系之Z_,根据程式单计算Z值并抄数即可。
    就只需对一把刀,一点都不吹牛!
    当然万事有利必有弊,我的方法也一样。惟一缺点就是在加工中不能直接看出目前的加工深度(因为抄数抄的机械值),不过也没多大关系,稍作加减即可知道。
    认为我的方法绝的话,请顶一下。
    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作者: mwf0604    时间: 2003-7-6 00:28
正在研究中
作者: wangjian    时间: 2003-7-6 01:37
[quote]raogongyh wrote: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所有刀具对刀(对刀仪或滚刀)时,直接把机械坐标,操入对应之刀长补正位置.  
    一惯的做法是,只操基准刀的机械值,其它刀抄差值(有可能是正有可能是负),这样做太慢,效率太低,动一把刀,其它差值必须全部重新计算输入。  
      我的方法:   
      以第一次对刀为例,对所有刀。  
     举例来说:T1是基准刀,对对刀仪,其机械坐标值Z-200,将-200抄入T1之补正位置(OFFSET SETTING 内NO 001)此时将相对坐标清零,再用这把刀(T1)对工件表面,将“相对坐标”的差值(假设是+20)抄入此工件所在作标系之Z值,假设是G54,并分中G54之工件,抄数得G54:X..Y..Z20,
此时G54的Z值是正值啊!如果执行指令G0G90G54X0Y0Z50.(大多数程序的第一句),Z轴不会超程吗?一般情况下Z轴的工作范围都是机械坐标负值啊!
大家说那?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7-7 08:56
wangjian wrote:
[quote]raogongyh wrote: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所有刀具对刀(对刀仪或滚刀)时,直接把机械坐标,操入对应之刀长补正位置.   
    一惯的做法是,只操基准刀的机械值,其它刀抄差值(有可能是正有可能是负
     举例来说:T1是基准刀,对对刀仪,其机械坐标值Z-200,将-200抄入T1之补正位置(OFFSET SETTING 内NO 001)此时将相对坐标清零,再用这把刀(T1)对工件表面,将“相对坐标”的差值(假设是+20)抄入此工件所在作标系之Z值,假设是G54,并分中G54之工件,抄数得G54:X..Y..Z20,  
  此时G54的Z值是正值啊!如果执行指令G0G90G54X0Y0Z50.(大多数程序的第一句),Z轴不会超程吗?一般情况下Z轴的工作范围都是机械坐标负值啊!  
  大家说那?

::?::?
      你误会了我的意思。
      这里的Z20只是工件表面与对刀仪的高度差,真正的G54Z值是T1的机械值-200加上20即Z-180,怎么会超程呢?这是多年来经实践检验过的,绝无问题!
       谢谢你提出质疑。
       有疑问::?的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作者: mwf0604    时间: 2003-7-7 11:56
raogongyh wrote:
   
  ::?::?  
        你误会了我的意思。  
        这里的Z20只是工件表面与对刀仪的高度差,真正的G54Z值是T1的机械值-200加上20即Z-180,怎么会超程呢?这是多年来经实践检验过的,绝无问题!  
         谢谢你提出质疑。  
         有疑问::?的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我的机床系统是FANUC-18M的,如果在G54坐标中设Z20.,则回不了第二参考点(G30 ZO)。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7-7 13:23
mwf0604 wrote:
我的机床系统是FANUC-18M的,如果在G54坐标中设Z20.,则回不了第二参考点(G30 ZO)。

你用几把刀?请确认在OFFSET SETING内各对应刀补位置,均为机械值,还有当前坐标系EXT Z值几何?
     实际中操作一下,用基准刀对对刀仪,相对坐标清零,再对工件表面,这时
相对坐标有一差值,将这个差值放在工件所在坐标系之Z位置,你做了吗?
     G30Z0换刀时才用到,跟这里G5_Z20没有关系。
    问句题外话:你在钟表行业?加工中心Z方向换刀,对吗?奥克玛?东洋? VTC_?  R450?
作者: wangjian    时间: 2003-7-7 22:16
raogongyh wrote:
       举例来说:T1是基准刀,对对刀仪,其机械坐标值Z-200,将-200抄入T1之补正位置(OFFSET SETTING 内NO 001)此时将相对坐标清零,再用这把刀(T1)对工件表面,将“相对坐标”的差值(假设是+20)抄入此工件所在作标系之Z值,     

还是有些不明白:
你用对刀仪得到机械坐标,就是说,你的对刀仪在机床上了::?
还是别的办法?请指教!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7-8 07:45
wangjian wrote:
   
  还是有些不明白:  
  你用对刀仪得到机械坐标,就是说,你的对刀仪在机床上了::?  
  还是别的办法?请指教!

没有对刀仪,滚刀也一样啊!
对刀仪放在机床工作台上,如果Z行程不够,得加个垫块。
你没操过机?
作者: mwf0604    时间: 2003-7-9 18:38
我基本了解你的方法,但也许我们使用的对刀仪不一样,结果都一样。谢谢了。
作者: ystlh    时间: 2003-7-10 17:35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fzci    时间: 2003-7-10 22:29
raogongyh 的做法和我想的差不多
先选个好对刀的点对完所有的刀,抄到补正来!
要用时,只要算出程式O点和对刀点差多少补上去就可以啦!
你说的看不到加工深度我不明白呀,我没有这种事呀?
raogongyh  
我说的对吗?请指教
作者: lw_tao    时间: 2003-7-10 22:57
頂::F::fzci老兄總結的不錯;-);-)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7-11 07:46
fzci wrote:
raogongyh 的做法和我想的差不多  
  先选个好对刀的点对完所有的刀,抄到补正来!  
  要用时,只要算出程式O点和对刀点差多少补上去就可以啦!  
  你说的看不到加工深度我不明白呀,我没有这种事呀?  
  raogongyh   
  我说的对吗?请指教

就是工件的绝对坐标,不能一眼看出。
作者: lw_tao    时间: 2003-7-11 07:59
raogongyh wrote:
   
  就是工件的绝对坐标,不能一眼看出。

  
記住一把刀在(所有校刀具的)標準零面的相對坐標,后補差值即可!
作者: fzci    时间: 2003-7-12 16:57
raogongyh wrote:
   
  就是工件的绝对坐标,不能一眼看出。

  
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7-12 22:17
lw_tao wrote:
   
  
  記住一把刀在(所有校刀具的)標準零面的相對坐標,后補差值即可!

::y对::y
得通过简单加减才行!
作者: bababom    时间: 2003-7-13 17:01
说得也太玄乎了,只对一把刀!!结果看raogongyh兄这么一说结果还是第一次加工时要把一把把刀对好,把机械值直接抄到刀长补正的参数里面,这方法我原来在本坛就说过,但多工件加工以差值补正最佳
  
另外raogongyh兄说抄差值的话动一把刀,其它差值必须全部重新计算输入,这想法就错误的,刀长差值其实并不是以第一把刀为准的,只是因为第一把刀对刀后在G5X里抄的Z坐标系深度,这G5X的Z坐标系深度才是所有刀的基准!所以这所谓的基准刀也可以换,而其他刀的差值全部不用动的
作者: wangjian    时间: 2003-7-13 20:18
看得我头晕B)
楼上说得对,我是这样做的:
先对第一把刀,作为基准刀,(实际是以此刀长度值为基准)刀补置0;其他刀对出与第一把刀的差值即为刀补值。
如果换刀则对出新旧刀之差值,与原刀补值代数加,即为新刀补值。
每把刀刀补各自独立,各补各的,互不影响。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3-7-13 20:40
两袖清风 wrote:
你真失败啊。  
  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要这么复杂的去弄。  
  那如果在这个工件上我有二百个铜公,那你们不是要偏二百个坐标,呼二百个子程序?????  
  失败啊     
  解决方案:如果笨一点的话呢,先一个一个的生成刀路,把所有的刀路生成在一个程序中就可以了。  
                  如果要快一点的话呢,可以先成一个刀路,然后可以把这个刀路进行偏移或旋转等操作。  
  自己看着办吧,不要再问我了。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3-7-13 20:50
bababom wrote:
靠G54、G55这样来控制是不怎么方便,而且程序里面还要手工修改,容易出错,效率也低,我原来的方法是,例如一般是装6个工件,以左下角那个分中为基准,再分其他的工件的中心出来,在机械值里面算出相对的XY距离记下来,然后在电脑里把工件按此距离排好,都是底板为零,这下就都是G54坐标了,刀库就上吧
::y::y:-P:-P:-P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3-7-13 21:16
raogongyh wrote:
   
  没有对刀仪,滚刀也一样啊!  
  对刀仪放在机床工作台上,如果Z行程不够,得加个垫块。  
  你没操过机?

       ::y::y::y raogongyh说的很好!!!看来以前也是操机老手.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加工的,很方便,刀库无论有多少刀都一样.只要先找个基准平面对刀.
作者: raogongyh    时间: 2003-7-14 20:06
bababom wrote:
说得也太玄乎了,只对一把刀!!结果看raogongyh兄这么一说结果还是第一次加工时要把一把把刀对好,把机械值直接抄到刀长补正的参数里面,这方法我原来在本坛就说过,但多工件加工以差值补正最佳  
  
  另外raogongyh兄说抄差值的话动一把刀,其它差值必须全部重新计算输入,这想法就错误的,刀长差值其实并不是以第一把刀为准的,只是因为第一把刀对刀后在G5X里抄的Z坐标系深度,这G5X的Z坐标系深度才是所有刀的基准!所以这所谓的基准刀也可以换,而其他刀的差值全部不用动的

     任一把刀都可作为基准刀,我也是啊,我这里只是以T1为例。
有一点不明白,你的基准刀的机械值抄在哪里?是G5X呢?还是OFFET SETTING NO001 ?
作者: bababom    时间: 2003-7-15 12:12
raogongyh wrote:
   
       任一把刀都可作为基准刀,我也是啊,我这里只是以T1为例。  
  有一点不明白,你的基准刀的机械值抄在哪里?是G5X呢?还是OFFET SETTING NO001 ?

  
基准刀的机械值就抄在G5X里面,其他刀就在刀长补正里抄差值,基准刀换掉的话就在那把基准刀的刀号里补正和原G5X的差值,其他刀不用再对过
作者: mj706971    时间: 2003-9-7 00:00
很简单啊,买一块大铜料,要多少个,自己在图中排好,走好刀路,后处理出一个程式就可了。
作者: wenzhong    时间: 2003-9-28 21:29
把所有程式相加=1就OK
作者: 11111111    时间: 2003-10-4 18:50
bababom wrote:
说得也太玄乎了,只对一把刀!!结果看raogongyh兄这么一说结果还是第一次加工时要把一把把刀对好,把机械值直接抄到刀长补正的参数里面,这方法我原来在本坛就说过,但多工件加工以差值补正最佳  
  
  另外raogongyh兄说抄差值的话动一把刀,其它差值必须全部重新计算输入,这想法就错误的,刀长差值其实并不是以第一把刀为准的,只是因为第一把刀对刀后在G5X里抄的Z坐标系深度,这G5X的Z坐标系深度才是所有刀的基准!所以这所谓的基准刀也可以换,而其他刀的差值全部不用动的

  
把我眼睛都看坏了,真是的,说得那么复杂,bababom说得对,其实是没有理解基准刀和其他刀的刀长补正罢了,刀长补正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了,
作者: zl    时间: 2003-10-4 19:08
说了那么久   其实是各位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一样罢
作者: zouxuehai    时间: 2003-12-31 11:20
   一个一个的对啊,反正是月薪制
作者: zilong679059    时间: 2004-3-28 22:59
你们说的是有对刀仪的情况呀可我们的床子没能对刀仪了怎么办呀
况且我们刀柄也很少呀,夹刀的柄和装刀的柄要用一个所以每次分中了以后再卸下装上刀再对刀你们的方法就 行不通了
我们只能一个一个的对了
作者: WUWK    时间: 2004-3-29 19:18
我们这儿一般是偏数!
作者: ymq    时间: 2004-4-5 13:33
呵呵,我这是用主子程式的方法实现多个铜工的加工,一次上200多个电极,一次加工完,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