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请教“TOP—DOWN”设计理念的正确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zgmzjddzxx    时间: 2002-5-23 10:46
标题: 【讨论】请教“TOP—DOWN”设计理念的正确理解?
【讨论】请教“TOP—DOWN”设计理念的正确理解?
作者: darkhorse    时间: 2002-5-23 10:49
在装配中设计零件.
利用关联.
作者: ybo14    时间: 2002-5-23 10:59
简单来讲就是,先总体后结构
作者: R&D    时间: 2002-5-23 12:17
我一般现在一个PART里做,再分出去,有时会带一些参数走,有点儿乱。
各位是怎么做的?
作者: darkhorse    时间: 2002-5-23 15:36
我觉得UG好像是在一个Part中定义基本结构,然后把基本结构分到其他的Part中作为一个中间层,然后再在其他的Part中设计,
好像是三层,
开开,该你出手了....指点一下大体结构,
CAST中的那个例子真得不怎么样.
作者: lhg    时间: 2002-5-23 15:39
在我看来,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但一条是不变的,就是先总体规划,后详细设计。
作者: zxc    时间: 2002-5-24 14:28
先总体规划,后详细设计
  
这个话在几年前别人这样说
昨天我也听UG公司的人这样说
但是我觉得
还没几个讲明白过这个问题
理解不容易
就没几个人做个例子看看
作者: hpgcandesign    时间: 2002-5-28 17:29
我来讲两句:
先总体,就是对结构总规划,看下面滑块,是我们要完成的总体结构,我们必须先确定这滑块在绘制出来时所需要的控制基准平面、草图平面和公式!
作者: hpgcandesign    时间: 2002-5-28 17:40
新建一个文件,把基准平面,草图平面绘制出来和把公式写出来!
作者: hpgcandesign    时间: 2002-5-28 17:42
基准平面
作者: jkjall    时间: 2002-5-28 17:47
好象没完,
作者: hpgcandesign    时间: 2002-5-28 17:54
新建一个斜导柱的文件(空档)----->保存。
之后把这个文件用装配的方式装到第一个文件里!使用wave把第一个文件的斜导柱的草图和平面链接到斜导柱文件里。利用草图旋转出实体,用平面trim掉不要的部份。
乘下的零件按同样的方法搞定(以后你在第一个文件里修改任何参数都可联动修改所来的零件而不会出错!
作者: hpgcandesign    时间: 2002-5-28 17:57
我还没发完你就发话了,有什么提议,我来修改一下,我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讲得乱七八糟。
作者: jkjall    时间: 2002-5-28 17:57
采用几何链接,抽取原始部件上的尺寸元素,实现部件间的链接,关键还是在于尺寸的抽取和链接更新
作者: jkjall    时间: 2002-5-28 17:59
我没涮洗,没看见你正在发,
作者: jkjall    时间: 2002-5-28 18:05
还是你先说完,我说的不一定对,共同探讨,估计这东西也没什么神秘的,很多软件都热炒top-down建模
作者: hpgcandesign    时间: 2002-5-28 18:09
jkjall wrote:
采用几何链接,抽取原始部件上的尺寸元素,实现部件间的链接,关键还是在于尺寸的抽取和链接更新

  
jkjall 讲得对极,要注意尺寸抽取实现部件间的链接
作者: hpgcandesign    时间: 2002-5-28 18:14
还有什么,再提一下!
  
对啦,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建立符合自己本公司的滑块和模架,然后把它一套上那moldwizard,就可以轻松放心的用自己的标准啦
作者: jkjall    时间: 2002-5-28 18:31
我看明白了,很不错,但看来好像是采用的部件间表达式实现的尺寸链接,能不能用wave链接呢,是不是更方便
作者: jkjall    时间: 2002-5-28 18:34
R&D wrote:
我一般现在一个PART里做,再分出去,有时会带一些参数走,有点儿乱。
各位是怎么做的?

这个方法好象不太好,见过有人这么做,特占资源,一个part中只能有一个零件,连体素特征都只能用一次,这么做是为保持相关性,为了实现部件间尺寸参数共享可采用装配然后用wave几何链接器,做些类似抽取的操作,由主要结构部件上的部分元素产生心的零部件,
作者: zxc    时间: 2002-5-28 20:30
隐隐约约感觉到
这样的理解不完全对
作者: wangyou77    时间: 2002-5-28 20:53
      和自顶向下的装配方式有同工之处
作者: hpgcandesign    时间: 2002-5-28 21:29
jkjall wrote:
我看明白了,很不错,但看来好像是采用的部件间表达式实现的尺寸链接,能不能用wave链接呢,是不是更方便

  
这是采用wave链接的,尺寸链接只是一部份
作者: hpgcandesign    时间: 2002-5-28 21:39
zxc wrote:
隐隐约约感觉到
这样的理解不完全对

  
我的认为是应该这样理解的,因为moldwizard里面的标准件都是采用这一思想构建。这样才可以轻松的设置参数,只改变几个参数就可以对模架起到控制的作用(对子零件的控制是很有效的)。
作者: jkjall    时间: 2002-5-29 11:22
zxc wrote:
隐隐约约感觉到
这样的理解不完全对

说说看??
作者: snooker7    时间: 2002-7-11 12:25
用WAVE做。
作者: Frank    时间: 2002-7-17 13:32
是啊。我用SolidWorks都是在装配体中设计新零件,靠其他零件定义该零件形状。而且别的零件尺寸改变了,跟它关联的其它零件自动更新。
可见SW也支持Top-Down设计理念。
SW的结构设计能力已经非常强大了,甚至很多方面比Pro/E和UG都强大。
作者: ycqdyy    时间: 2008-11-29 11:47
说点最实际的,把最原始的ID merge进主体设计的原始模块,这样机构可以被ID约束,便于设计变更,然后原始机构在merge进下一级别机构件,这样的嵌入的设计可以协同作业于不同的工程师之间,意思就是你离职了,后续的人也不会太惨,呵呵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