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流痕的解决 [打印本页]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23 12:01
标题: 流痕的解决
此产品试模以很多次了,产品为PS料,模具为一出八,热流道均匀的点浇口。主要是一出八其中的两到三个产品如图所示位置的流痕最终怎么也解决不了,(如:加大注塑压力,及保压,提高模温等,模具上加大进胶口,前模接模温机,后模接冷水,或后模接热水,或前模接冷水,将浇口转动45度进胶,检查冷却水等,进胶口是否同一大小,前模腔及后模芯各产品是否相同)都没能解决到,寻求大家的宝贵意见及解决方案.合理的话请求管理人员加分!
作者: xl334420    时间: 2010-6-23 12:52
可以把你的调试工艺发上来看看吗?
作者: xl334420    时间: 2010-6-24 10:28
有可能是排气问题,抑或是原材料的流动性问题,
排气问题,我不是很懂(开个排气孔或排气槽)
不过在材料上,你可以加一些润滑剂或是改善流动性的助剂,会对这一方面有帮助
作者: xl334420    时间: 2010-6-24 10:28
有几个问题,需要楼主解答:
1、当你采取上述措施后,出现问题的产品及部位,问题严重程度是否相同;
2、产品的分布形状是什么形状;
3、出现问题的产品其相邻产品表面质量是否正常;
谢谢!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24 11:42
这几个出现流痕的产品的确是有规律性的,模具反过来装也试过,   但总是那几个产品.                  我们也意识应是这几个产品的模具出现制作不同,
所以前后模运水,进胶口大小,热咀的长度,尖针的大小长度,每个热咀用不同的温度控制等都进行过测量试过的,这几个产品和别的基本没有区别.   
模流分析我也用过,但也只能分析出它的流动情况,像流痕的分析,软件应是不具备这个功能的,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24 11:45
如四楼所讲下一步我们的改模方案上的确有添加润滑剂的一项,但也不知有会不会改善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24 11:51
应不是排气上的原因,因为我在试模时也考虑了这个,所以试模时我让将模具锁模力调松了几个,第二我在每个产品厚胶位下面台阶的分形面左右侧边各垫了一条15个丝的砂纸让排气,
作者: 19870901    时间: 2010-6-24 14:49
不知料溫有沒有調整。
作者: lrbheyuan    时间: 2010-6-24 15:37
流痕出現是在流動階段,所以改善保壓階段的的參數對流痕的改善作用有限
與流痕出現緊密相關的兩個因素是充填速度與溫度。
1.試模時可以放慢塑膠流經出現流痕部位的充填速度(降低充填速度可以是塑膠剪切升溫現象減弱。塑膠流動性變差)。速度過慢過快都可能產生流痕,充填速度過慢的流痕類似同心圓的波浪狀;充填過快的流痕成放射狀。
2.降低塑膠料溫模溫設定。
3.如果你的產品只是固定幾個產品出現流痕,你可以把這幾個產品剖開看截面與其他正常產品對應位置的厚薄,我想你出現問題的產品對應位置可能“較薄”。如果是這樣就是模具精度的問題了。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10-6-24 16:57
不知道怎样解决

不过,提供一个思路:把没有出现问题的几个产品的浇口堵住,即只让有问题的几个产品射料,看看情况是否存在。

另外楼上提到的模具问题,也可以考虑一下。
作者: bigafce    时间: 2010-6-25 01:14
樓上的思路不錯!!!
我倒是想把那幾個塞了算了...
作者: 论坛思思    时间: 2010-6-25 10:17
典型的多腔模具的不平衡充模现象,简单的解决办法有两种:
1;改变某些浇口的大小来达到充模平衡,不建议使用。
2;改变某些浇口或流道的温度来达到充模平衡,建议使用。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25 15:04
10# 干锅肥肠 如肥肠老兄所讲,理论上应会要好点,但是如果真的如你所讲堵住其它的浇口,这几个产品没出现流痕了,那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25 15:04
料温肯定是调过的,但是没有用!也试想过,模具的制作精度有差异,所以重复检查过模腔及模芯和附件,我亲自查过,没有发现差异.在调机时,别的产品也存在这个流痕的问题,但经过调试后基本可得到解决,产品是固定在这几个最后调不到,也几个产品的流痕也不是十分的稳定,每次有,但是有时细有时粗,呈放射状,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25 15:26
这个产品冷流道的模具我们都做了一套一出四的,一套一出二的,但这个流痕都调得到,因为产量大这次做了一出八的模具,用机械手拿产品。     不过也有可能这是一出八的给调试增了难度,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10-6-25 23:58
建议楼主贴个模具图,实物图。
协助分析一下。
另外我想问一下,浇口与留痕之间,有多少距离?是否每个距离一样?留痕形状和大小是否相同?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10-6-25 23:58
有没有对换过热咀?
作者: fly_icax    时间: 2010-6-26 01:27
用得什么热流道??检查一下热嘴~~~~~~~~~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26 11:28
干锅肥肠 发表于 2010-6-25 23:58
有没有对换过热咀?

起先也认为是不是热咀有问题,所以热咀我们也对换过了,但是有流痕的还是那几个,改天贴个模具图上来,产品图一楼已经有了,
作者: lrbheyuan    时间: 2010-6-28 10:54
七十二峰主 发表于 2010-6-25 15:04
料温肯定是调过的,但是没有用!也试想过,模具的制作精度有差异,所以重复检查过模腔及模芯和附件,我亲自查过,没有发现差异.在调机时,别的产品也存在这个流痕的问题,但经过调试后基本可得到解决,产品是固定在这几个最后 ...


还是觉得你的问题有点Jetting的味道,你单独检查模腔与模芯是没有用的,你要把产品切开来测量厚度,这样才可以知道是不是我说的模具精度问题,多模穴会流动竞争,厚度差0.3都可能会导致结果完全不同。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10-6-30 09:57
楼主,情况如何了?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30 12:04
lrbheyuan 发表于 2010-6-28 10:54


还是觉得你的问题有点Jetting的味道,你单独检查模腔与模芯是没有用的,你要把产品切开来测量厚度,这样才可以知道是不是我说的模具精度问题,多模穴会流动竞争,厚度差0.3都可能会导致结果完全不同。

产品我们切过的,没有什么问题啊,下面上传模具的结构图片,也不可能会偏0.3以上的,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30 12:11
这是模具的结构图片,其中后模芯子的冷却水加高了,因为用机械手,顶出所以改拉板为四顶棍固定于推板上顶出,也实现强复位,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6-30 12:14
还没有重新试模,试完模后会回复的!呵呵,
作者: lrbheyuan    时间: 2010-6-30 17:04
七十二峰主 发表于 2010-6-30 12:04

产品我们切过的,没有什么问题啊,下面上传模具的结构图片,也不可能会偏0.3以上的,


嘎嘎,那就糊涂了,熱流道接一小段冷流道在進產品,這樣會不會有改善
作者: sw1995    时间: 2010-6-30 22:57
感觉制品的壁厚分布不合理,壁厚过渡的地方怎么也没个圆角呀。还有,个别的模穴有留痕可能和个别成型部件的加工精度有关系,可以考虑做些备用件换上,看看效果。个人的浅见了。。。
作者: ZHONGAYOU    时间: 2010-7-1 08:08
我看了一下,很有可能是热流道进胶点有问题,因为你用的是针阀式热流道,同一排的进气孔是连着的,这样会每个进胶点的气压不一样,你可以试着把有流痕的那个产品做单独进气.
作者: lrbheyuan    时间: 2010-7-1 11:21
有最新進展嗎。樓主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7-1 13:54
lrbheyuan 发表于 2010-6-30 17:04


嘎嘎,那就糊涂了,熱流道接一小段冷流道在進產品,這樣會不會有改善

产品是外国人定死了的,虽可稍改动,但胶位厚度问题肯定是不能改的,因为有装配问题在里面,如楼主所讲,像别的产品从理论上讲应是有好处的,但在这个产品不实用,因为进胶处胶位只有那么厚,如从中间进胶,细转大的话,机械手麻烦,而且人工也多了,不过还是谢了!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7-1 13:56
27# ZHONGAYOU
我这模具不是针阀式热流道的,是普通针点式热流道的,
作者: winy2005    时间: 2010-7-2 11:39
是哪个腔有问题呢?会不会和热流道分流道板的流道设置有关系?各腔胶料的流动数率不同。
作者: 七十二峰主    时间: 2010-7-13 12:08
试模了,但在厚薄过渡处加斜角过渡,及加润滑粉都不行,还是老样子!真的没办法了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10-7-13 13:45
一定有你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注塑机参数很重要,另外换台机不知道是否也一样?
作者: geyong11    时间: 2011-4-18 10:19
干锅肥肠思路真好
作者: heyanf    时间: 2011-4-18 23:08
不知最终结果如何了,
可能和热嘴嘴尖形式有关,,另外要看分流板是否真正平衡。
作者: wujun980    时间: 2011-4-19 09:20
lrbheyuan 发表于 2010-6-24 15:37
流痕出現是在流動階段,所以改善保壓階段的的參數對流痕的改善作用有限
與流痕出現緊密相關的兩個因素是充填速度與溫度。
1.試模時可以放慢塑膠流經出現流痕部位的充填速度(降低充填速度可以是塑膠剪切升溫現象減 ...


赞同,  有流痕肯定是流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想来现在应该解决了吧。请楼主告之
作者: duck586    时间: 2011-9-26 21:07

作者: loujinyi    时间: 2015-12-9 21:47
顶一下顶一下顶顶顶。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