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注塑件结构设计公差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beerstand    时间: 2011-12-29 11:04
标题: 注塑件结构设计公差问题
向论坛朋友们求教一个菜鸟问题:
比如设计一个注塑结构件,外形尺寸为500mm,该件的材料不能更换,比如为PP,根据GB/T_14486_2008(或根据做模具经验),该尺寸的公差最多只能2mm,而该外形尺寸需要与另一个PP注塑件配合(配合类似为孔轴配合),如果这样设计的话,为保证能配合进去,该配合将会非常松散(两个尺寸各2mm的公差,最差情况下会有4mm的配合间隙),如果因为太松散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否将其中一个尺寸公差标注减少(如+-0.5),而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条件来保证该尺寸以达到设计要求?
问题简化就是:模具无法保证的公差要求,可否通过注塑工艺来保证,通过注塑保证的话,大量生产中该尺寸能保持稳定么

作者: qqaazzwwss    时间: 2011-12-29 15:56
尺寸公差30%由模具影响,70%由注塑过程决定。2mm公差太夸张了,对500mm尺寸,公差在0.5应该很容易保证。首先在结构设计时,应考虑产品刚度、料厚一致性、注塑走胶是否顺畅,这样较容易控制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
作者: beerstand    时间: 2011-12-29 16:16
怎么没人帮忙回答啊
作者: beerstand    时间: 2011-12-29 16:25
谢谢2楼的,500的尺寸0.5的公差也就是+-0.25很容易保证么?我觉得如果是收缩率比较小的如ABS,PC等500的尺寸+-0.25都不好保证吧,+-0.5都难,何况PP收缩率这么大了。
难道是我了解的工厂模具技术太落后了?
作者: beerstand    时间: 2011-12-30 13:00
来点人
作者: lanhu5552436    时间: 2012-1-15 23:07
这得看工厂的工艺水平
作者: castle5566    时间: 2012-9-3 16:30
好的注塑机台,好的注塑师傅,是可以保证+/-0.5mm的公差的
每次注塑前都要进行首样确认,还有冬夏季也有分别,冬季一般打产品上限,夏季一般打产品下限.
作者: winsterzhang    时间: 2012-10-9 16:58
我每天看贴无数,基本上不回贴.后来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分数都比我多,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帮LZ把贴子顶上去。顺便挣点分
作者: j526395824    时间: 2013-6-13 09:18
请教一下楼主GB/T_14486_2008指的是塑胶制品还是金属制品?我想既然模具已经加工成型,可否通过调机签样的做法取得符合装配要求的样品尺寸。如果是500mm的尺寸,pp料按照1.015缩水率加工模内应该为507.5mm,那么注塑出来的上限值小于507.5,通过调机以及冷却后应该可以得到500正负0.5的尺寸,以上浅见,呵呵
作者: sxh_sxh    时间: 2013-6-13 10:04
个人认为, 若模具设计上没有问题的话, 通过调节成型条件, 应该可以做到500+/-0.5, 2mm的公差太大了.
作者: lhuilai    时间: 2013-6-13 12:18
楼主的这种担心有点多余。
1、设计塑胶产品不要太在意公差,虽然塑胶产品的公差不太好控制,但在实际的生产中,采用的是实配,打个比方,先注塑出后壳(公差尽量控制最小,接近设计图纸尺寸),再实配前壳,首先调整注塑参数,如果调整参数还达不到实配的效果,就要修改模具。
2、大外形尺寸的塑胶产品强度一定要足够,结构固定及限位可靠,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再修模与调整注塑参数都解决不了问题。


作者: believer2599    时间: 2013-6-18 16:42
楼上说的蛮好的,我们做结构的以实际生产实用为主。
公差控制在0.5MM,是没有问题的了,什么缩水率啊,材料啊,那跟我们结构没有关系,那是模具工程师设计模具时候要考虑的,不知道你实际有没有真正在注塑机看过产品,每个师傅都是试出一个样品,如果大了或者小了都是可以调节参数的,这是注塑
作者: vince520644    时间: 2013-6-19 16:36
我每天看贴无数,基本上不回贴.后来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分数都比我多,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帮LZ把贴子顶上去。顺便挣点分
作者: gujing33    时间: 2013-6-23 01:15
2MM太大了吧,±0.5可以的
作者: 红安阳光    时间: 2013-6-23 16:16
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再修模与调整注塑参数都解决不了问题。

这个确实比想破脑袋去想公差要重要得多!
作者: kekexi998    时间: 2013-8-19 14:40
j526395824 发表于 2013-6-13 09:18
请教一下楼主GB/T_14486_2008指的是塑胶制品还是金属制品?我想既然模具已经加工成型,可否通过调机签样的做 ...

实际模具与收缩率有关系,但不是线性关系。
作者: chencalos    时间: 2013-8-20 14:17
learning!pass by the way!
作者: tian8538    时间: 2013-12-28 19:01
Thank you very much!
作者: zhjx104    时间: 2014-2-21 13:59
0.5PP难度是比较大的,你说的标准根本不能用在产品设计上。要根据你实际产品定再用加工厂沟通确认是否可以达到你的要求。
作者: 徐志摩    时间: 2014-3-10 14:50
好多人只是看看,除了能下载资料的,一般没人回帖
作者: rainbowsunny    时间: 2014-3-12 14:17
1米的产品保证断差0.5,比如前壳和后壳的断差,1.是模具设计用产品设计的合理性(比如增加美工线),2。是注塑工艺参数,以上为个人愚见!
作者: 寒夜£流星    时间: 2014-3-12 18:16
2mm公差着实有点夸张了
作者: tian8538    时间: 2014-5-31 12:36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李旺旺    时间: 2015-2-28 13:53
这个确实以实际为准,不行再改呗
作者: yingzi888    时间: 2015-3-1 17:04
学习了!!!!!!!!
作者: john_lai0402    时间: 2015-3-1 22:33
兄弟
你想不修模一次做到位吗?
不可能!!!
公差配合,可通过后期修模,达到紧配。
作者: 小神-大神    时间: 2017-9-13 15:23
受教了
作者: fenglinqiang    时间: 2017-9-18 19:37
模具本身的设计精度是可以达到几丝的,产品公差主要受成型及品质控制影响,结构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设计本身,大面积的产品很容易变形就会造成尺寸偏差大,不合理的结构设计会造成产品成型后收缩不均等等,也会造成尺寸偏差大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