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题目】模內送料結構(加分題) [打印本页]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0-30 14:49
标题: 【题目】模內送料結構(加分題)
有些產品因加工工藝問題料帶需要第二次加工﹐因為第一次加工時產品有些地方己成形送料器沒法用﹐只有在模具結構上想辦法了。
大家看我貼的一般料帶簡圖﹐畫一畫模內送料結構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3-10-30 17:21
支持一下,版大批批!
为求绘图方便,我用了个简单的料带,勿怪
在公司偷偷画的,结构简单了点,只表现了模内自送料形式,如有不详之处,望班大明示
步长考模具闭合行程确定,必须在设计时计算准确!
注:此方式可以省略送料机呦!
你這個如用在高速上就可能不穩定﹐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我知道你是可以的
作者: 截拳道    时间: 2003-10-30 17:29
贴张图片,依靠摸具上安装的拨料机构,每隔一PITCH,动作一下,这是IC摸具常用自动的进料机构。靠气缸和SENSOR控制。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0-30 20:28
截拳道 wrote:
贴张图片,依靠摸具上安装的拨料机构,每隔一PITCH,动作一下,这是IC摸具常用自动的进料机构。靠气缸和SENSOR控制。

  
大家最好把動作示意圖畫一下
各部分細節要表達清楚﹐以下几點要說明白
1﹐料帶是怎樣向前送料的
2﹐料帶怎樣才不會向后面退
3﹐送料裝置怎樣退回來
說明﹕送料誤差在正負0.1至0.2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有導針不會有什么問題)
作者: 截拳道    时间: 2003-10-30 20:51
画了一张示意图!
  
另外介绍一下,IC模具高速机可每分钟120次,日本的机器(两年前)。
作者: asu    时间: 2003-10-30 21:26
截拳道 wrote:
画了一张示意图!  
  
  另外介绍一下,IC模具高速机可每分钟120次,日本的机器(两年前)。

  
兄弟這個圖能不能再換張清楚的,我還沒碰過分兩次打的產品,先學著以後好用上。
另:我認為120/min應該歸為低速模,除為是1200/min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3-10-31 08:01
asu wrote:
   
  
  兄弟這個圖能不能再換張清楚的,我還沒碰過分兩次打的產品,先學著以後好用上。  
  另:我認為120/min應該歸為低速模,除為是1200/min

对呀,我见过的高速冲就象缝纫机一样(富士康的富鸿集团有)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0-31 08:16
asu wrote:
   
  
  兄弟這個圖能不能再換張清楚的,我還沒碰過分兩次打的產品,先學著以後好用上。  
  另:我認為120/min應該歸為低速模,除為是1200/min

兩次加工是因為有些產品外形無法滿足電鍍﹑端子機送料等問題而不得易才用的
作者: 截拳道    时间: 2003-10-31 08:40
asu wrote:
   
  
  兄弟這個圖能不能再換張清楚的,我還沒碰過分兩次打的產品,先學著以後好用上。  
  另:我認為120/min應該歸為低速模,除為是1200/min

  
可能行业不同,请问一下,1200/min 是用在哪个行业的!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0-31 09:04
截拳道 wrote:
   
  
  可能行业不同,请问一下,1200/min 是用在哪个行业的!

高速沖床是可以達到1000/min左右﹐自動端子機我好象是要慢一些﹐但我們一般沖床也不是用最高速來加工﹐同送料裝置﹑送料順否是緊密相連的﹐我們一般正常在300-650/min之間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3-10-31 11:49
重新传一个,图示之旋转送料轮与由送料机控制,并同步动作
作者: asu    时间: 2003-10-31 12:10
mathel wrote:
重新传一个,图示之旋转送料轮与由送料机控制,并同步动作

  
這種棘輪結構我做過,也是用有分二次沖的端子上,不過我那端子前次沖是沒有成形的,還是用送料機送的料。那個棘輪結構只是做定位用
作者: asu    时间: 2003-10-31 12:13
截拳道 wrote:
   
  
  可能行业不同,请问一下,1200/min 是用在哪个行业的!

  
也是用在IC線架上。我先前那個公司的台灣廠用兩台日本機,可以上到1200次,模具可以穩定在1000-1100次之間生產
作者: asu    时间: 2003-10-31 12:16
mathel wrote:
   
  对呀,我见过的高速冲就象缝纫机一样(富士康的富鸿集团有)

  
是不是那種下台板是翻轉式的那種?
作者: 截拳道    时间: 2003-10-31 12:59
WMWMTTMM wrote:
   
   
  大家最好把動作示意圖畫一下  
  各部分細節要表達清楚﹐以下几點要說明白  
  1﹐料帶是怎樣向前送料的  
  2﹐料帶怎樣才不會向后面退  
  3﹐送料裝置怎樣退回來  
  說明﹕送料誤差在正負0.1至0.2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有導針不會有什么問題)

  
   等有时间在画一张模具框架图和动作原理图!
  
请教asu 兄,你说的用在IC线架的高速模能否具体说的详细一点,你是否是属于半导体行业。我说的IC模是指的IC的D/T、F/M模具,有机会和你好好交流!::{
  
发张SO的F/M模具图。
作者: 截拳道    时间: 2003-10-31 13:13

作者: jxcad    时间: 2003-10-31 13:35
WMWMTTMM wrote:
   
  高速沖床是可以達到1000/min左右﹐自動端子機我好象是要慢一些﹐但我們一般沖床也不是用最高速來加工﹐同送料裝置﹑送料順否是緊密相連的﹐我們一般正常在300-650/min之間

  
送料有难度,可以采用拉料装置呀!
5年前设计过一副自动拉料的端子模,但速度没有你的快,只有60~~80/MIN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0-31 13:48
jxcad wrote:
   
   
  送料有难度,可以采用拉料装置呀!  
  5年前设计过一副自动拉料的端子模,但速度没有你的快,只有60~~80/MIN

這是個自由發揮的題﹐送料拉料都可以﹐速度沒在具體要求﹐最好是在模板里想辦法完成送料動作﹐只要將結構畫出來﹐加適當說明就可以
作者: 断箭    时间: 2003-10-31 15:14
敬请pp
当上摸下降推杆1推动料向前移动,上摸完成上升,在弹簧作用下拉动1紧靠2的下部准备下一动作,当然要算好步长
作者: 截拳道    时间: 2003-10-31 16:23
开摸时,TRACK 抬升,拨料机构定位销与材料片定位,拨料机构移动一个节距。合模时,上模冲压,TRACK下降,下模LOCATION PIN定位,拨料机构定位销脱离,拨料机构回位,同时冲压一次。重复动作。
  
图面只是示意,要有很多让位,图面没画!
作者: asu    时间: 2003-10-31 18:22
截拳道 wrote:
   
  
   等有时间在画一张模具框架图和动作原理图!  
  
  请教asu 兄,你说的用在IC线架的高速模能否具体说的详细一点,你是否是属于半导体行业。我说的IC模是指的IC的D/T、F/M模具,有机会和你好好交流!::{  
  
  发张SO的F/M模具图。

  
截拳道兄,很不意思,我現在是做端子,還有一些線架,不過都是一些簡單的(好象還算不上IC類的)。我說的那幾套模,我自己也沒有見過。模具還在台灣,只是當時說准備運過來沖,後來估了不劃算,才沒有運過來。錯過了一次機會。現在在這裡也有打算很這方面發展,要是可行的話,以後還要多多向你請教了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0-31 19:03
大家做得都不錯﹐不過我總覺得好象沒有抓住題意﹐我貼個簡圖大家參考一下
     可以裝在模具任意位置﹐穩定﹐
作者: 截拳道    时间: 2003-10-31 19:19
WMWMTTMM wrote:
大家做得都不錯﹐不過我總覺得好象沒有抓位題意﹐我貼個簡圖大家參考一下

  
利用滑块或凸轮使模具重复送料,是一种好办法!给斑竹送花!
在冷冲成型模很多都向凸轮的发展,依靠凸轮的轨迹来使产品成型!
作者: asu    时间: 2003-10-31 19:54
截拳道 wrote:
   
  
  利用滑块或凸轮使模具重复送料,是一种好办法!给斑竹送花!  
  在冷冲成型模很多都向凸轮的发展,依靠凸轮的轨迹来使产品成型!

  
截拳道兄說的極是,現在很多成形模都用上了凸轮機構,搞不好不久的將來,這又是五金模的一個分類了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1-1 09:38
再來一個
1﹐合模時﹐脫料板壓住料帶﹐上模導針將送料銷從料帶中脫下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1-1 09:41
2,上下模閉合時﹐鏟楔將滑塊向左移動一個步距﹐送料銷浮起穿進料帶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1-1 09:45
3﹐上模上行時﹐脫料板上模導針脫離料帶后鏟楔將滑塊向右邊移動一個步距﹐完成送料動作。
此結構不用其它輔助工具﹐在模內完成送料動作
作者: JPVIPGAH    时间: 2003-11-1 09:55
受益非浅,多谢斑主
作者: 断箭    时间: 2003-11-1 10:16
巨建议其他老大给我们的老大加分啊,方法有价值,
作者: 截拳道    时间: 2003-11-1 10:34
断箭 wrote:
巨建议其他老大给我们的老大加分啊,方法有价值,

举双手赞同!
作者: 截拳道    时间: 2003-11-1 10:36
asu wrote:
   
  
  截拳道兄,很不意思,我現在是做端子,還有一些線架,不過都是一些簡單的(好象還算不上IC類的)。我說的那幾套模,我自己也沒有見過。模具還在台灣,只是當時說准備運過來沖,後來估了不劃算,才沒有運過來。錯過了一次機會。現在在這裡也有打算很這方面發展,要是可行的話,以後還要多多向你請教了

  
我这里有部分设计的资料,整理后上传,你看看有没有参考的价值!
作者: kanesky    时间: 2003-11-2 11:15
方法确实不错,只是线条看得不很清楚,  能不能把图再放大,并把底色改一下.TKS
作者: mnbv    时间: 2003-11-2 20:00
模内送料--------不懂,高速冲床的速度现在最快的能达到3600/min(美国技术),台湾振力冲床10年前就能做到1000/min.国产冲床现在是200--300/min.
不懂﹖那看前面的貼子呀﹗
作者: vsxu    时间: 2004-7-17 23:13
好象比较难呢,
作者: jyj355    时间: 2004-9-30 08:45
技術成分很高啊
作者: zty889    时间: 2004-10-9 13:48
看看这个怎么样?送料机构有前后两个钩,后钩送料,前钩止退.
作者: GFZ_REDFOX    时间: 2004-10-12 14:47
送料不行的话,可以采用拉料的结构,我设计的478系列端子料厚只有0.1MM,就是靠拉料装置,1000pin/min呢!
作者: GFZ_REDFOX    时间: 2004-10-12 14:51
楼主想的那种靠滑块来送料不太稳定,用于高速冲床上面就不行了!
作者: GFZ_REDFOX    时间: 2004-10-12 14:59
料带浮升后应该送料就部不大稳定,象滑块送料装置可以用在较粗糙的制具里面,精密模就不能采用。
作者: 332888    时间: 2004-11-2 16:19
受益良多
作者: hxjxinfuer    时间: 2004-11-4 11:23
只要是连带的,都可以模內送料,非常简洁,速度可达600次.
作者: WMWM    时间: 2004-11-4 11:27
大家还有什么其它方法可以拿出来看看,参考参考,好的有分加哟
作者: wwwwwwwssss    时间: 2004-11-4 12:41
楼主应该适当提供一些参数,送料机构的送料精度、频次、几何形状等方面参数,精度、生产频次、及相关周边尺寸等不同,送料机构会有很大差异的。
作者: 流川石    时间: 2005-1-18 10:30
我顶
很好呀
作者: GUODON    时间: 2005-3-3 19:47
97年在深一台资电脑连接器厂接触过,结构较简单。SPM400
  
另接触过一种汽动式结构速度较慢
作者: xinjiangxu    时间: 2005-6-16 23:27
气送,或后拉料.
作者: 心心相依    时间: 2005-7-28 11:30
我想这个模具中间部位留一块带着料(因为中间一部分是直的),在下边加推料板    不用太宽,10MM 差不多,
最后落料的时候 边和中间那部位一起切 可不可以啊?     
作者: 心心相依    时间: 2005-7-28 11:33
我想 在中间一部分先不切掉, 带着料走, 在那下边在加推料版,  
大概 10MM 左右就行,  最后落料的时候 一起切边中间就行吧?
作者: lxh_787232    时间: 2005-7-28 18:30
94!
作者: 琴剑    时间: 2005-7-28 18:44
受益非浅,多谢斑主
  
今天才发现这是个好地方。。。
作者: tracymc    时间: 2005-7-29 19:28
谢谢分享  支持一下  
作者: HUAJWU    时间: 2005-8-15 07:33
太夸张了吧?
作者: HUAJWU    时间: 2005-8-15 07:45
谢,我将我设计的一套送料整理一下上传
作者: xczhw    时间: 2005-8-17 02:23
真是好贴啊
作者: nieliao    时间: 2005-9-27 21:34
标题: 我做过几套
因为不能下载我看不到产品,不能判断,不过我做的几套基本上都可以打250以上的速度,不过要在侧面加一个送料机。
作者: HHHHTHW    时间: 2005-10-2 02:24
为什莫下载不了
作者: cxwjq    时间: 2005-10-6 18:57
我用離合器送料,每分300,很方便的。
作者: jerrytom    时间: 2005-10-8 16:57
不知各位可成见过空调模具的送料方式
作者: zsm    时间: 2005-11-21 11:47
我设计过一个通用送料器(利用冲床冲头动作做动力,主要采用了摩擦离合器)。没有实际使用过(就差装配了)。理论上可行^_^。
作者: boshio    时间: 2005-11-24 17:57
看了那么多方法。我觉得2楼的兄弟的方法不错。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左右方向没有问题。前后方向容易偏很多吧。有没有办法解决以下!
作者: jonc    时间: 2005-11-28 09:55
我們公司有時可達1500/min左右,一般情況下是800/min左右
作者: cuinan    时间: 2005-11-30 21:22
好东东顶一下
作者: jonc    时间: 2005-12-3 12:34
我很想看看這方面的資料,看不到呵
作者: pengfenghui    时间: 2005-12-3 22:49
我公司做的是马达冲片模具,对端子方面不是很懂
作者: shairlin    时间: 2006-1-12 17:04
顶。。。。。。。。。。。。。。。。。。。。。。。。。。。。。。。。。。。。。。。。。。。。。。。。。。。。。。。。。。。。。。。。。。。。。。。。。。。。。。。。。。。。。。。。。。。。。
作者: 6dj8    时间: 2006-1-12 19:56
好贴,值得学习
作者: bai_quan    时间: 2006-1-13 02:18
值得学习!
作者: DAI-ZHI-BING    时间: 2006-1-14 22:34
我是做慢冲的,所以前面说的方面对我来说还是很实用的.
作者: 邓勇    时间: 2006-1-16 19:03
一般来说400次以下的是底速.400-1200是中速.1200-2000是高速.2000以上是超高速.我见过1200以上的.日本三菱的机器.
作者: Stroam    时间: 2006-1-17 08:37
看了那么多模具内送料机构,真是受益非浅。
直线送料机构有不少了,我来一个回转体的送料机构,就象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php?tid=247794&extra=page%3D2那样的件如果用侧冲的话就需要这样的送料机构了。不过只是个设想,还请熟悉电器及机械的兄弟们来实现一下。
这个零件一圈有80个孔,如果一次侧冲16个孔,则要将零件转4次,首先人工把零件放在下模,第一个冲刺后压料板吸住零件,开模后压料板带着零件转9度,进行第二个冲刺,如此反复,到第五个冲刺后压料板不吸零件,人工取出零件再放入第二件。
作者: QF1213    时间: 2006-2-7 08:19
各位人兄整理点全一点的资料发给我们看看,谢啦!!
作者: UgHwang    时间: 2006-3-16 11:05
版主,老乡,你好,我有个疑问:你头先讲的模内送料结构,当料送到位,导正销也导正了后,机器还要继续往下冲,但此时推料的还继续送,此时该怎么解决呢?
作者: UgHwang    时间: 2006-3-16 22:50
顶一下,请有经验的朋友解答一下!
作者: dengxi1108    时间: 2006-3-29 20:44
改后推料为前拉
作者: michaelhe    时间: 2006-4-9 04:26
哈,开眼界了!
作者: jionpla    时间: 2006-5-1 15:33
我个人认为冲床90-270度送料,240-120度间放松,应该把滑块送料时间设在180-360度间最好
作者: caiping    时间: 2006-10-21 11:34

作者: jacklido123456    时间: 2007-6-30 19:56
这个我做过,很好做的,0.08的料都没问题
作者: gyjing    时间: 2007-9-23 22:13

作者: gyjing    时间: 2007-9-23 22:13

作者: zhelin84    时间: 2008-3-26 16:08
班主看看這個模內送料
作者: cefiro80    时间: 2008-7-22 18:56
标题: ????
?????????????????????????
作者: 17045621    时间: 2009-2-21 10:45

作者: thb840907    时间: 2009-4-9 13:45
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WANXIAOYAN    时间: 2009-4-20 20:28
学习大家的东西
作者: yangfeiship    时间: 2009-6-19 09:19
studying......
作者: dujun2007    时间: 2009-6-19 10:02
学习了!!!!!!!!!
作者: 龙行天下C45    时间: 2009-7-5 22:19
版主我见的不多   我说下哈   在模具后面做个自动勾料器应该可以吧
作者: zggddgyjf    时间: 2009-9-3 10:28
太好了,正是要找的东西。
作者: lxk    时间: 2009-11-9 23:13
多谢分享!!!
作者: 蓝海一号    时间: 2010-4-13 22:45
大家辛苦了
作者: moyi220088    时间: 2010-8-14 10:20
举双手赞同,加分啊。
作者: moyi220088    时间: 2010-8-14 10:20
举双手赞同,加分啊。
作者: 宇_宙    时间: 2010-8-14 11:49
学习了。不错的。
作者: andywin1201    时间: 2010-8-14 12:04
,我是菜鸟,看不明白版主的意思...............
作者: qm007    时间: 2010-8-14 21:52
1。采用导正孔自动拉料
2。改进送料机的结构:打弯部分让位即可
作者: vincent3166    时间: 2010-8-14 22:33
感谢~~~~~~~学习了
作者: 晓了糊涂    时间: 2010-9-23 16:56
学习中啊   路漫长啊
作者: qtt668    时间: 2010-9-27 13:43
Pro Pro Pro Pro Pro
作者: cvb258369    时间: 2010-9-28 10:42
支持一下,不容易呀..............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