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ic wrote:
ICE的做法的确是没得说了,我做的第三种也是这样作的,只做到了G1了;其实拆面的做法有很多种,要做到G2不是proe的问题,什么软件都很难做到,Ice兄是经验丰富了,做法新颖很有创意;刚不小心在ug里面看到了类似的东东,大家可以去看看,肯定对你们有帮助了!!
https://idesign2002.com/cgi-bin/ut/topic_show.cgi?id=8776&pg=1&h=1&bpg=2&age=0
IceFai wrote:
[quote]emric wrote:
ICE的做法的确是没得说了,我做的第三种也是这样作的,只做到了G1了;其实拆面的做法有很多种,要做到G2不是proe的问题,什么软件都很难做到,Ice兄是经验丰富了,做法新颖很有创意;刚不小心在ug里面看到了类似的东东,大家可以去看看,肯定对你们有帮助了!!
https://idesign2002.com/cgi-bin/ut/topic_show.cgi?id=8776&pg=1&h=1&bpg=2&age=0
emric wrote:
我只是想让大家多多了解下面的拆法了,没其它目的;比如上面说的ug论坛里面也有说到怎样做到G2,跟Ice兄的方法差不多;拆面来说,proe论坛里面Ice兄是无人能敌了!!
IceFai wrote:
[quote]emric wrote:
我只是想让大家多多了解下面的拆法了,没其它目的;比如上面说的ug论坛里面也有说到怎样做到G2,跟Ice兄的方法差不多;拆面来说,proe论坛里面Ice兄是无人能敌了!!
IceFai wrote:
G2的做法其实差不多,在这里就不讲了,贴上proe文件,大家自己去看.不过有几点说明:
1)要在proe里做到G2,对架构线的要求是很高的,架构线首先要G2.
2)不要直接用import的igs的特征,否则你会很痛苦的.
3)boundary blend.当bndry conds无法定义curvature continue时用bndry inflnc会好一点
4)避免三角面.
IceFai wrote:
G2的做法其实差不多,在这里就不讲了,贴上proe文件,大家自己去看.不过有几点说明:
1)要在proe里做到G2,对架构线的要求是很高的,架构线首先要G2.
2)不要直接用import的igs的特征,否则你会很痛苦的.
3)boundary blend.当bndry conds无法定义curvature continue时用bndry inflnc会好一点
4)避免三角面.
qjmzj1 wrote:
icefai斑竹,我仔细看了你的part文件。在最关键的曲面混合(boundary--blend)里,在定义边界条件时,只做到了g1。把文件转到rhino里分析,当把纹路调到最细的时候,可以看出来是g1。如果纹路调的大一点的话,非常漂亮。我觉得这个面与面接触的地方,应该是质量非常高的g1。我在你原来的基础上,用style做到g2,但到rhino里分析的时候,质量比你做得要差。正是没脾气啊!
我发现,在pro/e要做到g2,boundary里做g2的面的质量要比style里
做得好,是因为style里的可调节性强,不好控制的缘故吗?
还请斑竹能仔细的讲讲这方面的知识,相信大家一定回受益匪浅的。
qjmzj1 wrote:
谢谢斑竹的解答。我有一个地方比较迷惑,斑竹你做得架构线本身与相邻的曲面已经做到g2的连接,为什么在boundary condition里却没法定义为g2呢。我平时之所以比较喜欢用style,因为是很多在bounday做不到g2的,在style可以。但正如斑竹所说,这很有可能产生”很急剧变化的G2“。
legend610 wrote:
你们说g1 g2是什么哦,是什么曲线,多义线?
论坛里有这方面的专题吗?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