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积累往前走 我本人是很热爱模具设计,moldflow工作的。然而考虑到以后的路还长,希望多学习其他东西。于是在做了两年多模具设计和moldflow之后,想着转型产品结构开发。从我身边接触过的人来看,许多模具设计行业的朋友都想转到结构设计去,但却倍感艰难。我却觉得有了之前的积累,平时在多注意学习产品结构设计需要的相关知识,这样转型是一点都不难的。本身模具结构、moldflow涉及到工艺,材料等,对于产品开发意味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工艺性。 你懂模具结构,懂工艺,懂材料,等于你掌握了产品研发的工艺性环节,所以做模具设计还懂moldflow的人在转产品结构设计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剩余的就是要学习常用的产品结构如何设计以及了解产品本身的性能要求,根据产品要求赋予不同的结构。 看过一位前辈的话,是对结构的阐述:所谓结构,对于整机来说就是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对于零件来说就是材料和形状。所以要设计零件结构,首先要对整机的要求非常了解,我个人觉得有两个最重要的方面需要注意:1、产品功能要求。2、测试标准。产品肯定为了满足一定功能才去做,这点无需多说。第二点解释一下,测试就是要通过各种标准,比如你公司的内测标准,国标,如果要出口欧洲,那要通过欧洲的标准,要出口美国要通过美国的测试标准。对于结构设计而言,测试主要是材料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材料就是你选材的能力了,材料不仅要机械性能符合要求,还要注意里面的元素含量,比如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销售地的标准,比如防火等级是否符合产品的要求。 可靠性根据不同产品涉及较广,常见的如跌落测试、表明耐磨测试,压力测试,震动测试,高低温测试等等。 上面说的太杂,为了避免误导模具行业的兄弟姐妹,还要做些解释。要转型不是说上面的全部要掌握才能转,而是说你要做个优秀的产品结构工程师需要懂得上面的东西。在转型时我觉得需要对常规的产品结构有些了解,我们这里尤其要对塑胶产品常见结构了解一些。比如塑胶卡扣如何设计?塑胶自攻螺丝住如何设计?塑胶螺柱要装铜螺母时如何设计?产品壁厚如何把握?结构和ID的关系如何把握?结构和模具的关系如何把握? 上面几个要有初步的了解,别人问你时才不会一问三不知。那些都可以从书上看到,并不难。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