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高难度夹具设计,加分结束 [打印本页]

作者: zhouzhida    时间: 2006-12-12 11:51
标题: 高难度夹具设计,加分结束
老大要求做自动,或半自动夹具,现在将插针插到底板上,完全是人工的,请高手指条明路,请请大家。
附件中是三张图片,要CAD档,我可以提供,请各位高手指点一二。


要求不多说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加技术分一分。
必须设置为“仅楼主可见”,否则不予评分,一周后公布答案。


[ 本帖最后由 gaojin1974 于 2006-12-28 01:45 编辑 ]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2-12 13:32
如果做成4个连体的呢,或者8个连体的,固定方式也会简单一些。
作者: zhouzhida    时间: 2006-12-12 16:01
多谢二楼及三楼版主的发言,但是这是开关零件又不能做成一体的,会连电的。现在每人产量大概是一天插1200成品,1200*8=9600个针,这样速度都是人工,但是还是太慢,请大家帮忙想想办法啊,做个夹具,只要插好,不用铆压,第三张图是铆好后的。
作者: zhouzhida    时间: 2006-12-13 08:21
顶起来,请大家看看。谢 谢!
作者: spencer.shen    时间: 2006-12-13 12:41
做倒是能做出来,只是工作量太大了。设计、制作、调试...... 太花时间了。半自动要简单得多,还可以考虑。
作者: zhouzhida    时间: 2006-12-13 15:15
6楼的兄弟,半自动的也可以给点意见。谢谢,只要速度快点就好,简易的夹具也行啊。请发言。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2-13 21:15
单边间隙0.1都不到,针和板又都没有倒角,生产当然难做啦!
做治具要解决好导向的问题,治具上开槽加倒角,引导针放入板后,从两侧抽出治具,针落到板上,完成。
如果量大,条件好,设计全自动吧,先是自动上料,从料斗中让针源源不断进入料槽,自动筛选,让所有朝同一方向的针整齐排列在料槽里,不同方向的针落回料槽,如此循环。有些工厂里用到了自动锁螺丝机,还有有些工厂里用到了三极管的自动剪脚机,这些机器的前端都用到了自动上料装置,可以参考一下,自动上料装置是一个体积不大的圆柱形状的料斗,利用离心力和摩擦力把物料送入料槽进行筛选,利用重力和简易的辅助结构让不规范排列的物料掉下来。完成排序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再用机械手夹持针的两侧,四个机械手一组夹持针放入板中,这个用气动元件就可以解决,而且定位精确,用两组机械手轮番作业,两秒钟取放8根针,装好一件成品的时间就是2秒钟,一分钟的产能可达30件,一小时的产能可达1800件,三个技术工人轮班,一天可以做14400件成品(假设机器不出故障)。技术工人也就是在旁边盯着,出现异常解决一下。如果你们要做上半年,还不如设计机器来得快。

[ 本帖最后由 gaojin1974 于 2006-12-14 16:50 编辑 ]
作者: alfmyg    时间: 2006-12-13 22:33

大家出出主意
作者: zhouzhida    时间: 2006-12-14 08:41
橘子版主真高手也,可是这么大难度的且带机械手的夹具不是我个这小工程师所能解决的啊。最好能做个人工的简易夹具,能提高点产量,哪怕一个工人,一天装3000多成品也算是具大进步,我也知道公差特别小,请大家再发言,提醒我,谢谢大家。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12-14 11:36
顶用气动的机械手,就是控制部分麻烦点,做机械的对电子方面总是差点。
作者: spencer.shen    时间: 2006-12-14 13:26
自动机工作量太大。简易的,可参考订书机。每个组件“钉”4次或8次。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2-14 17:05
原帖由 killy 于 2006-12-14 11:36 发表
顶用气动的机械手,就是控制部分麻烦点,做机械的对电子方面总是差点。

确实,气动的机械手不是靠单打独斗,需要机械电子连手完成。即使是松下这样的跨国公司,他们也不亲自去设计自动加工机,而是外发给专业做全自动的机械的供应商去完成,他们提出加工要求,供应商完成全自动的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并负责培训,当工业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机械取代手工就成了趋势。
气动原理不复杂,控制才是关键,另外还需要硬件支持,需要有各种规格的气动元件供选择,我们的人工非常廉价,自动化需要的相关硬件支持还有待提高,这都限制了我们的工业自动化进程,至今仍处在资金积累和技术积累阶段,但愿这个阶段不要太长。
作者: tianya521    时间: 2006-12-15 17:59
有一番道理!
不过还要考虑一下实际情况啊
作者: zrkzrk    时间: 2006-12-15 20:55
标题: 看看这个方案如何;0
我刚才花了一点时间做了一个小方案,呵呵,请大家PP,,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有更好的方案
版主提的问题《即定位准度方面,应该不难,导向即可,定位基准要选好,铆的方向俺没去管它,只是画了个大概方案,让版主见笑了。。。;0

[ 本帖最后由 zrkzrk 于 2006-12-15 22:00 编辑 ]
作者: zrkzrk    时间: 2006-12-15 21:48
楼主的那个小件最好在前工序摆好,那么我们就可以做一个东东,比如方棒之类的像串糖葫芦似的串起来,做两个方棒,在工装做动时,你可以串糖葫芦,这样应该可以提高效率
作者: zhouzhida    时间: 2006-12-18 12:34
版主gaojin1974答复[2006-12-15 21:37]:
难的是插针时的准确定位,铆接倒是容易,但你铆的方向好象反了。

版主说的很对,铆接是容易,一天可以做一万多,8个小时哦,可是要插一万多一天8小时的话要10个人哦,所以才想办法做个夹具来提高生产率,

此夹具很有难度,公差之小让人头痛,确实定位很难,请高手们再多多发言。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2-18 13:22
板是什么材料?什么工艺?
作者: yj1200    时间: 2006-12-19 10:58
标题: 简单做了一下
简单做了一下,大家看看

其中要加部分控制程序,使用微动开关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yj1200 于 2006-12-20 08:39 编辑 ]
作者: junnyking    时间: 2006-12-19 11:08
在此我借用15楼的方案发挥一下:
        个人认为15楼方案不方便调节冲头与产品的配合度,所以本人提出以下方案:
1,将气缸作为动力并平放(可多气缸);
2,气缸用脚踏式开关控制,每踩一次,气缸冲击一次并复位;
3,冲头要有辅助结构对其导向,不然冲头冲击时有“让位”现象,影响铆接效果;
4,产品铆接前可用多工位放置,一次可以放多个产品,这边拿那边放,用要求较高之导轨可实现此功能;
5,固定产品要牢靠,这样冲头冲击时也不会产生”让位“现象;
6,最后就是要选用合适气缸。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2-20 00:06
除了治具,还可以从结构设计本身来改善,思维可以放宽些。
作者: zhouzhida    时间: 2006-12-20 08:26
谢谢版主将此帖置顶及加分,可以给各位高手们发挥一下。回各位的话,板材是已经加工好了粉荃树脂板,插针为紫铜T2Y。其实发明一套好的夹具的确是很难。要简单要实用,希望大家可以发挥您的智慧。谢谢。
作者: zhouzhida    时间: 2006-12-20 09:18
20楼的兄弟,你的方案是动了脑子的,和我们的256芯的连接器插针夹具差不多。但是速度是个问题,可能不会比人工插的快啊。

[ 本帖最后由 zhouzhida 于 2006-12-20 09:21 编辑 ]
作者: sona1314    时间: 2006-12-21 13:05
既然插针很难放好位置,那可不可以插针在生产的时候就摆成同一个方向用胶带之类粘在一起?
嘿嘿~~把任务交给供应商了...
作者: 福瑞盼    时间: 2006-12-21 22:24
能不能考虑将针连续进给送料,步进切断的方式做呢?(乱说的)
作者: wbhdyhm    时间: 2006-12-22 15:21
wait for result for a long time.
作者: wbhdyhm    时间: 2006-12-22 15:21
wait for result for a long time.
作者: jfc    时间: 2006-12-22 19:19
将插片理在等长宽的长槽内,头部加一推杆,可凸轮间隙机构,也可气动推插每一片,垂直放靠重力移动每片到出口处,水平放用气动或弹簧前推插片(像子弹盒),每插一片孔板定程移动一次.可用任何执行机构驱动.
作者: sona1314    时间: 2006-12-23 19:13
我认为关键不是在装配到板上,而是怎么把针按同一个方向理在一起........现在都还没有想出来....
作者: 福瑞盼    时间: 2006-12-23 20:10
原帖由 sona1314 于 2006-12-23 19:13 发表
我认为关键不是在装配到板上,而是怎么把针按同一个方向理在一起........现在都还没有想出来....

用快速冲压机将插片加工成一卷一卷的,待装配到板上才切断。过程有点象做电器内配线的插接端子的作业方式。不知道可不可行。
作者: liyo7124    时间: 2006-12-23 20:49
针是什么材料?板是什么材料?请楼主说具体一点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2-24 09:17
原帖由 zhouzhida 于 2006-12-18 12:34 发表
版主说的很对,铆接是容易,一天可以做一万多,8个小时哦,可是要插一万多一天8小时的话要10个人哦,所以才想办法做个夹具来提高生产率
此夹具很有难度,公差之小让人头痛,确实定位很难,请高手们再多多发言 ...

讨论的难点集中在针插入时的定位,按常规做法我们是在插孔边沿做C角,如图;
但板是冲裁的,在插孔边沿做C角很难成型,所以这种方法不太现实。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2-24 09:21
思路二,可否用后加工呢?
如图,冲裁完后切一刀,这是在电源插座上常用的结构,插头插入很方便。
但毕竟多了一道工序,老板可能还是不愿意,谁叫我们的手工操作廉价呢!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2-24 09:35
第三条思路,不增加新的工序,直接在结构设计上想办法,如图;
还是一次冲裁成型,但改变一下冲裁孔的形状,就可以增加导向,解决插针插入时的定位问题。当然,这一点还需要经过试装,才能最终确定是否有效。
板上插针的孔,不论是插针的哪一端,都可以改成这种形状。
至于前面有版友提到针插入时插反的问题,这个倒是简单,在板的下面加一个垫块,让插针短的一端插入时刚好在垫块上方,但插针长的一端插入时就回被垫块档住因而插不到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防呆。


离加分截止还有两天,我提出一点看法,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再想想更好的方法。

[ 本帖最后由 gaojin1974 于 2006-12-24 09:38 编辑 ]
作者: evanbest    时间: 2006-12-25 15:21
我同意做成联体的,4个,8个一体的,这样子定位的问题比较简单了,直接可以人工操作,快而简单,在一次性铆接后固定后,考虑后加一个工序,把联体金属中间的桥梁冲断,这需要涉及到各个部件 结构的配合的更改等等。 (这只是个人的意见,如有不妥,请见谅)
作者: 酸菜    时间: 2006-12-25 19:26
原帖由 zhouzhida 于 2006-12-12 11:51 发表
老大要求做自动,或半自动夹具,现在将插针插到底板上,完全是人工的,请高手指条明路,请请大家。
附件中是三张图片,要CAD档,我可以提供,请各位高手指点一二。


要求不多说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 ...

插针的尺寸3.2和底板的尺寸3.2 (+0.075^0)间隙很小,手工插都不容易。
简单的说下做个参考。
1、如果单单考虑插针的问题,半自动的夹具不知可行不,手动上料,从料斗中让针进入料槽,自动筛选,让所有针朝同一方向的整齐排列倒在料槽里,槽外面根据底板设计个夹具,插针出料槽时机器可以推到夹具中(一次出四个插针),这时插针按底板间隔排列,人只要把底板放上去,启动铆压机器进行铆压。花费会很大。
2、可以考虑四个联体做,联体的厚度0.5以内,相对薄,在铆接时设计冲断,这个比较简单。零件成本相对增加。

[ 本帖最后由 酸菜 于 2006-12-26 09:13 编辑 ]
作者: zhouzhida    时间: 2006-12-26 10:50
真的谢谢大家。
作者: iori_976318    时间: 2006-12-26 12:54
推荐做一个自动机,你的端子不用裁切成零件,直接连料带(冲压成型的那种),然后上自动机,用饲服马达和汽缸等配合,来完成自动裁切并插入到塑胶底版。工人只需要放底版到机器上就可以了。速度可以很快,估计可以顶上20个人。如果有意向请说话,我可以帮你搞定。。。。。。这种太小意思了。你见过CPU的SOCKET没有,那么细的端子插到小的塑胶地板上,而且几百个呢。我有个朋友就是设计这种自动插针的设备的,呵呵。给点设计费用他就行。设计费占成本的30% 请考量。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