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关于结构设计的公差和拔模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gpc    时间: 2004-7-28 13:07
标题: 【讨论】关于结构设计的公差和拔模问题
    关于结构设计的公差和拔模问题,我也是思考了很久,还好我原是做模,现做手机结构设计,考虑起来不是很头疼,个人觉得:
  
1.拔模角最好由结构设计师来做,当然前提是你要懂模。我以前做模吃过这方面苦头,每开新模常常要花上半天来和客户交流做拔模角,费时费工,出力不讨好;
  
2.机械同仁都知道任何尺寸必有公差:
     一般产品设计采用3D时零配零(配合处)、2D图纸加公差(基轴制、基孔制或对称公差),然后丢给正规模具厂处理了事,其实你没做的工作模具的兄弟们在做(当然俺也做过)!他们把基轴制基孔制换算成对称公差,并反映到3D上(没办法,分模必须用3D数据)或由CAM的同仁实现(编程补正)。
  
    一般的模具厂加工制造能力并不稳定,仗着现在的模具工艺水平(0.02mm的精度传统模具还是可以达到的)满工厂找不到有公差的2D图纸,公差转换也常常因为时间紧迫省了或是根本就没有,很难保证不出问题,CAM一旦过切一点点塑胶配合就有问题,反反复复的修模,越修越烂,很难保证效率!而此时产品设计,若采用配合处先预留合适间隙,2D尺寸标注再采用合适对称公差就可以大大减少模具出错的机会。
  
     结构设计的公差和拔模问题,虽然可由模具设计来处理,可是牵扯到造型、产品配合的功能性以及本身两个行业的区别,往往不便处理!因此产品设计者最好还是自己做拔模,并根据供应商设计方式和工艺水平采用合适公差设计!
     鉴于问题的普片性还是以主题帖的形式发表吧,以抛砖引玉!!
作者: gpc    时间: 2004-7-28 13:10
希望版主和结构模具朋友们关注一这个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作者: Andy0913    时间: 2004-7-28 13:12
不错,顶
作者: HLP_924    时间: 2004-7-28 15:13
言之有理!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发出的图档模具工程师基本不处理.
纠正一下:3D设计时配合处要放间隙!
偶认为3D设计时配合处不放间隙、不拔模的工程师永远只能算二流!
作者: oneshine    时间: 2004-7-28 16:42
关于3d的公差,根据模厂的生产水平,一般会给不同性质的配合给一些间隙,我的经验紧配合会给0.05,松配合会给0.1
作者: gpc    时间: 2004-7-28 17:14
HLP_924 wrote:
言之有理!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发出的图档模具工程师基本不处理.  
  纠正一下:3D设计时配合处要放间隙!  
  偶认为3D设计时配合处不放间隙、不拔模的工程师永远只能算二流!

  
我是这个意思,3D设计配合处要放间隙,我们小公司很不赞赏0配0的做法,我的卡扣卡勾相配处都预留0.05mm的间隙,谢谢你的探讨!
作者: HLP_924    时间: 2004-7-28 17:17
HLP_924 wrote:
言之有理!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发出的图档模具工程师基本不处理.  
  纠正一下:3D设计时配合处要放间隙!  
  偶认为3D设计时配合处不放间隙、不拔模的工程师永远只能算二流!

  
不久前遇到一个三十几岁的工程师,婆姨做3D设计时配合处就不放间隙、不拔模,零件相互间无关联性!还强词夺理:偶要求模厂都做零公差!被偶丢得冒烟!
作者: gpc    时间: 2004-7-29 09:23
   
     至于模具行业中零件尺寸大多采用对称公差的标法,是与其加工工艺分不开的。模具行业成型部分零件主要以CNC铣、EDM电极放电、线割等特种加工为主,基轴制、基孔制主要是针对车、镗、磨削加工的,以降低加工废品率(此两种公差便于工人读图,控制安排粗、精加工工序),若塑胶件也照搬此种标法,由于模塑行业的特有特点(塑胶件上的孔对应模具上却是轴,EDM放电加工只有一道工序),并不合适。
  
      一句话,模具行业中零件尺寸大多采用对称公差的标法,是由其模塑工艺决定的。因此塑胶结构件配合间隙的不应仅通过公差来实现,而应作适当预留,并尽量采用对称公差设计。


作者: S.G.Sun    时间: 2004-7-29 09:34
支持
  
****************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者: yf3sd    时间: 2004-7-29 09:56
受教了!谢谢!
作者: 蚂蚁    时间: 2004-7-29 11:27
偶先拦一下,请继续!
作者: thunny    时间: 2004-7-29 17:37
拔模当然是结构设计工程师来做啊
我习惯把拔模做出来,就是做外观造型我通常都会做出来,因为有无拔模对外观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当然配合也不能省啦
同意4楼的说法
大家多讨论,提提自己的看法
作者: 圓角    时间: 2004-7-29 19:11
我覺得結構做拔模並在拔模後的機構件之間留有足夠的間隙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省去開模前與模具廠檢討拔模的時間,同是可以省去以後很多由於拔模而帶來的麻煩,這樣更能模擬真實的狀態,去進行幹涉檢查!
作者: huhaipeng    时间: 2004-7-29 19:49
看到兄弟的一翻话,我深有感触.我是做结构的,以前也做过模具,但目前国内的注塑公差明显达不到,产品的设计要求,因此对产品公差值比较困难,具体产品的配合只有做模具时在调整.
作者: mary.chu    时间: 2004-7-30 09:52
thanks!
ding ding ...
作者: kiki14    时间: 2004-7-30 10:14
各位大侠都是行业中的老手了,
本人入行没多久,还想请问个问题(太菜了别砸我。。。)
  
各位所说的在结构设计时预留拔模斜度,
请问尺度如何计算?具我所知,不用材料的塑料,及不同尺寸大小的塑件
拔模斜度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些都要在结构设计时,就确定下来吗?
作者: lywyg    时间: 2004-7-30 19:56
     偶做時一般在不影響外觀的情況下晝量加大拔模角,另外產品大的也應加大,產品小的可適當減小,表面蝕紋的也要加大!
作者: gpc    时间: 2004-7-31 11:52
快沉了,快顶啊!
作者: ymh301    时间: 2004-7-31 16:02
言之有理!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发出的图档模具工程师基本不处理.  
纠正一下:3D设计时配合处要放间隙!  
偶认为3D设计时配合处不放间隙、不拔模的工程师永远只能算二流!
  
完全赞同!
作者: q1w2e3r4    时间: 2004-7-31 16:13
好帖
作者: loosson    时间: 2004-7-31 16:16
我通常的斜度是外观尽量大,能3度以上最好。其他的1度左右。蝕紋面也要3度以上。骨位0.5度。
  
不知道大家的怎么给。
作者: cqb-wq    时间: 2004-7-31 20:29
不错顶啊
作者: pen_chen123    时间: 2004-7-31 21:01
我认同,结构设计一定要放间隙!!
拔模斜度一般在0.5至1度就够了,不用3度那么大吧??
作者: weik    时间: 2004-7-31 22:22
做3D时当然要留菝摸角,一般要根据要出摸部位的高度而定
当然要考虑缩水的问题
作者: yangqingzhi224    时间: 2004-7-31 22:40
不留间隙不拔模的结构工程师确实只能算是二流的工程师
其实,偶觉得间隙和拔模是工作经验的积累的。
不同产品的间隙和拔模是有很大差别的
作者: xzd716    时间: 2004-8-1 19:43
好题,谢谢各位大侠传授经验
作者: xmfyh    时间: 2004-8-1 20:17
好帖,顶!
作者: zzc0828    时间: 2004-8-2 11:29
言之有理!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发出的图档模具工程师基本不处理.  
纠正一下:3D设计时配合处要放间隙!  
偶认为3D设计时配合处不放间隙、不拔模的工程师永远只能算二流!  
  
额也是这样做的
不忍心 ,做模的被我的同事折磨的死去活来
作者: lengxiaomao    时间: 2004-8-2 14:04
不錯﹐我也是做這行的﹐我一般肋條拔0.5--1.0度﹐外形一般最小也要個3度左右。大家意見如何?
作者: 778899    时间: 2004-8-2 16:02
塑料制品的拔模角与公差跟其大小有很大的关系的!制品的尺寸大其公差相对就大,制品比较深(厚度方向)其拔模角就相对大。
作者: 糟老头    时间: 2004-8-2 19:19
各位大师。我们做外观的不都要做拔模嘛??? ,只有那些不上档次的外观设计师 才不做拔模呢。
  
唉,有时我也不知道该做多少的拔模角度。我一般做最少1度
  
另外请问各位大侠:那个上下盖的分模处是不是一般都要相切呀???
作者: henrry.dai    时间: 2004-8-2 23:22
     我一般是外观才放斜度,还有就是重要尺寸,别的我就不管了,想想当年我做模具设计的时候,拔的好辛苦哦!
作者: LIUCB    时间: 2004-8-3 09:27
手机外观的斜度能1度以上,表面蚀纹做2度以上。其他内部结构根据具体的空间,有位置做2度以上,骨位0.5-1度以上.此为我的经验,献丑了!
作者: hebeiecho    时间: 2004-8-20 22:15
以前我是做压铸模具的,作模具结构设计。我们的做法是客户传3维图纸来,我们便先针对他们的图纸进行拔模处理,然后分模。此时的模具便具有拔模角,再根据3维模具及2维组立图画出2维模具图,发给模具厂制作。
作者: hebeiecho    时间: 2004-8-20 22:34
    如果需要结构设计师做拔模角,一般是在外观上做。但实际上很多公司传过来的产品图的拔模角都很乱,没有根据一定的分型面,如此一来,我们就要从新作他的拔模角,修正好。而又往往是客户传过来的图纸是igs档。此时我们想改拔模角就难多了,复杂时要搞很久。浪费人力物力。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讲,作为模具设计师,我们一般不想要客户对图纸进行拔模。
    另外产品设计工程师作的拔模角对不同的模具厂并不是都适用,如果相抵制,那模具设计的工作会更难、更累。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讲,作为模具设计师,我们一般也不想要客户对图纸进行拔模。
   当然模具水平很高的结构设计师可以做下拔模,不至于作无用功。
   一般情况下,对外观、重要配合尺寸作拔模。其他的交给模具设计师来处理。我觉得比较合适。
   不知各位意见如何,欢迎指正。
作者: den9640    时间: 2004-8-21 08:53
学习中,感受很深,多谢各位无私丰献
作者: UULGF    时间: 2004-8-21 09:06
好帖子!顶!!
我认为做结构的一定要与模具单位商量好,一个好的产品不是靠一个人能作的出来的,要靠团体的力量!另外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术业有专攻嘛!!配合公差与间隙一定要放的,这也要靠经验,我曾经做过一个产品是由两个盖子和中间一个BUTTON组成,要求BUTTON与上下盖要紧配合,当时我一个盖子放了0.05的间隙,另外一个忘记放了!可做出来以后,没放公差的反到是合适!另外有一个面试题是关于零件放公差的,我一会拿出来,大家不要见笑!1
拙见!!
作者: jssjz    时间: 2004-8-21 09:44
我认为结构设计时外观和重要部位的斜度一定是要拔的,如果不拔,以后很有可能产品设计要重新做。重要部位的间隙也是一定要放的。其余的地方就交给模具工厂,但是在开模之前还是要和具体模具工厂的工程师进行沟通。因为每个模具工厂的工艺水平不一样,具体的要求也会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就要在沟通的时候相互协商那些部位应该由结构工程师做,那些地方就交给模具厂商做就可以了。现在要设计好一个产品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要涉及到外形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模具工程师,甚至还要客户老板的参与。要经常性的交流,磨合,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不知各位是不是同意我的说法。
作者: flydream    时间: 2004-8-21 10:45
左右壳之件不一定非要想切的呀,一般还是要做拔模角的,三度
要不然拉白,中间一条亮带很难看的。
其实塑料模如果是很重要的配合,筋位不是很深的话,还是可以不做斜度
作者: UULGF    时间: 2004-8-21 12:47
好贴子,就要常顶不懈!!
作者: hancer123    时间: 2004-8-21 14:53
不错,好贴经常顶!
作者: CKIN    时间: 2004-8-21 17:00
顶!
作者: alam302    时间: 2004-8-22 16:22
一般没有配合的股,没必要放拔摸角.
做拔摸角后2D标数很头痛.
各位有何高见.
作者: wjzeng    时间: 2004-8-22 19:01

   
  
      如果你的產品外觀是紋面要求很高,3度的斜度是必要的。
如果沒有你將為產品拖花傷心透了,等著挨跟模工程師pp.
作者: KWOKH    时间: 2004-8-22 21:16
不仅仅是拔模,公差,分模面也是结构工程师出图时必须要画出的。
特别是一些前后模碰出的孔,共出的面,会有pl,对外观和装配影响很大。
作者: ringowong    时间: 2004-8-23 13:50
hebeiecho wrote:
     如果需要结构设计师做拔模角,一般是在外观上做。但实际上很多公司传过来的产品图的拔模角都很乱,没有根据一定的分型面,如此一来,我们就要从新作他的拔模角,修正好。而又往往是客户传过来的图纸是igs档。此时我们想改拔模角就难多了,复杂时要搞很久。浪费人力物力。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讲,作为模具设计师,我们一般不想要客户对图纸进行拔模。  
      另外产品设计工程师作的拔模角对不同的模具厂并不是都适用,如果相抵制,那模具设计的工作会更难、更累。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讲,作为模具设计师,我们一般也不想要客户对图纸进行拔模。  
     当然模具水平很高的结构设计师可以做下拔模,不至于作无用功。  
     一般情况下,对外观、重要配合尺寸作拔模。其他的交给模具设计师来处理。我觉得比较合适。  
     不知各位意见如何,欢迎指正。

  
做模后会有想不到的问题出来的。我的意见是发出去的做模图纸要模厂没话可说,不要让模厂工程师有多种答案,答案应该是唯一的。
作者: hongyu    时间: 2004-8-24 14:00
顶顶顶
作者: hebeiecho    时间: 2004-8-25 08:54
我的帖子为何不加分啊?加分规则是怎样的啊?
作者: M4    时间: 2006-6-9 12:05
很好,谢了
作者: afei009    时间: 2006-6-9 12:48
覺得結構做拔模並在拔模後的機構件之間留有足夠的間隙很有必要!至于拔模,如果需要结构设计师做拔模角,一般是在外观上做!!要不2D就锻炼身体了。。。。。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9 17:28
拔模和公差问题确实很难弄,拔了模出2D图就烦死了,而且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能做出让人没疑问的产品可能性实在太小。还有就是做小产品,公差要求很高,再加上尺寸很小,很难做出符合图纸的产品,但还是得硬着头皮把图纸发出去,客户就这样的要求。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9 17:32
我最近做一个放在车上用的外接灯具,灯罩是PC的,外壳是ABS的,它们之间的单边间隙有15丝,外形是椭圆形,不知道在车子开动时,它们会不会发出碰撞的声音。恳请哪位做过这类灯具的大哥大姐指导指导。
作者: hn888dafei    时间: 2006-6-9 17:33
原帖由 HLP_924 于 2004-7-28 07:13 发表
言之有理!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发出的图档模具工程师基本不处理.
纠正一下:3D设计时配合处要放间隙!
偶认为3D设计时配合处不放间隙、不拔模的工程师永远只能算二流!




同感!!
作者: yhm35    时间: 2006-6-9 18:20
公差和拔模斜度,应该有做产品结构的来确定,结构工程师要了界模具结构,这是很基本的要求.模具工程师因为不了解具体结构配合,如有问题可请教模具工程师.
作者: 迷彩帽    时间: 2007-3-17 17:06
产品设计工程师一定要了解模具结构,这样可以简化模具,降低成本,保证模具的量产性。本人的一点愚解。
作者: alagoo    时间: 2007-3-17 22:00
有启发  受教了
作者: alagoo    时间: 2007-3-17 22:12
我有时会采取以下方法,
带圆角的3D和没有圆角的3D一起发给模具厂,
参照带圆脚的3D, 确定分型线,然后在没有圆角的3D上进行拔模.

公差的处理, 对每个带公差尺寸,对模具厂说明其作用深度范围,
具体拔模还是由模具工程师进行.因为只有他们最清楚细节部分的分模.

结构工程师拔模,往往白做工.
作者: lcztyz    时间: 2007-3-17 23:22
偶是做玩具的,没你们要求那么高,间隙都是0.1-0.3,之间.0.1最常用.不用间隙这事从来都没有过,再说放多好过放少啊,好改啊.呵呵.
作者: zhoufwga    时间: 2007-3-19 16:02
拔模、公差是做结构设计建模,体现装配关系,尺寸链的最基本要求,还有就是简易的受力等
作者: jandy0082    时间: 2007-3-19 16:42
顶啊
作者: gpc    时间: 2007-3-22 14:39
标题: 感动啊几年不来了,俺的帖子还有这么多同行在顶



作者: gpc    时间: 2007-3-22 14:50
感动啊几年不来了,俺的帖子还有这么多同行在顶
作者: sidu    时间: 2007-3-22 18:58
确实好贴。就是上面说的。出2D很乱哦。。。。不知有何高见。
作者: hero1886    时间: 2007-3-22 21:26
其实留多大间隙,看你做的产品,以前我做空调0.2-0.5MM,做手机0.05-0.1mm。
作者: paradise222    时间: 2007-3-22 22:27
以前做钣金,现在开始做塑料方面了,正在学习,受教了,谢谢
作者: cgf7562000    时间: 2007-3-22 22:47
原帖由 hebeiecho 于 2004-8-20 22:34 发表
    如果需要结构设计师做拔模角,一般是在外观上做。但实际上很多公司传过来的产品图的拔模角都很乱,没有根据一定的分型面,如此一来,我们就要从新作他的拔模角,修正好。而又往往是客户传 ...

支持下!!我就是这样干的!!
作者: yyy0fff    时间: 2007-3-23 09:31
我个人认为结构设计者将产品外观和有配合要求的地方拔模,其他的就交给模具厂完成,如果连一个加强筋也要做拔模的话,会累死人的,时间上也不允许;
关于2D图,结构设计者必须给出公差,而这项也是比较难的一点,作过公差分析和CPK分析的应该知道,即使你的公差在范围内,且产品装配也无问题,但是CPK分析FAIL........
作者: ss-yue    时间: 2007-5-9 07:23
为了让大家看到这样的帖!我也顶一下!
作者: taylr    时间: 2007-5-9 12:39
大家都一致同意的东西!
作者: twovy    时间: 2007-11-5 10:19
好贴,大大们真行哟
作者: twovy    时间: 2007-11-5 10:34
好贴,专业!!!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