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Display Search 2000/11
目前在0LED全彩顯示器技術方面,計有光色轉換法、彩色濾光薄膜法、獨立發光材料法等三種,因0LED全彩顯示器技術仍在發展當中,故上述三種方法並非最終解決技術。光色轉換法(Blue OLED With CCM array)主要是利用籃光為發光源,經由光色轉換薄膜將光色轉換成紅綠籃三色光,籃光發光材料雖不需製造對應pixel圖形,但光色轉換薄膜需要製作對應pixel圖形,此種方法轉換率是重要關鍵(出光興產可至30%),出光興產具相關技術專利權,此種方法之發光效率雖優於彩色濾光薄膜法,但卻不及三色獨立發光材料法。彩色濾光薄膜法(White OLED with color filter arrays)是以白色為背光源材料,透過類似LCD之彩色濾光片來達到全彩效果,此種全彩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可直接應用LCD之彩色濾光片,其技術重要關鍵在於白色光源的純度(也是目前最大瓶頸所在)及彩色濾光薄膜的成本,以TDK為主要參與廠商。
三色獨立發光材料法(Blue & Green & Red EL)是將三種發光材料分別精密塗裝於畫素中,小分子發光材料是採取熱蒸鍍搭配金屬的技術(metal mask),高分子發光材料則是使用旋轉塗佈(Spin Coating)或噴墨印刷(Ink Jet Printing)的方式。投入此法的廠商有Pioneer、NEC、Sanyo、Toshiba、Universal Display、Seiko-Epson等。整體而言,此種方法的問題點以小分子發光材料而言,所面對的最大瓶頸在於紅色材料純度、壽命等問題,而高分子OLED 則存在RGB定位的問題。此外,mask有其尺寸上的限制,是未來OLED尺寸朝向大型化發展,所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點。另外在精細度方面,此種方法略遜於其他兩種方法,但發光效率較優,故仍是目前最常被廠商採用的主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