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r wrote:
老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最近设计了一个小家电类产品,里面有一个齿轮传动机构。其中一级齿轮的齿轮采用朔料齿轮,齿轮轴采用钢轴,朔料齿轮和钢轴配合,因为齿轮是空套在轴上转动的,所以是间隙配合。轴的直径为2.2h12(0,-0.1), 出2D工程图,给五金厂加工;齿轮孔的直径设计为2.2H12,提供proe模型给手板厂加工。实际作出来的结果是:轴的直径为2.1,在公差范围内,是合格的。齿轮的孔径小于2.1,结果齿轮装不进轴。自己用手电钻将齿轮孔钻大为2.5后(只有2.5的钻头),才装进去,结果齿轮孔径较大,高速齿轮跳动很厉害。因为客户要求4个样品,这是第一个样品的齿轮,再作3个样品的齿轮,向手板厂反馈存在的问题,它们说要把孔加大。我说齿轮孔径有公差的,它们说做手板不看公差,只看实际尺寸。结果我把齿轮的孔径都改为2.4, 做出来的三个齿轮都能够正确装配。
我就搞不明白,做模具是否也像做手板这样?如果是这样,看来公差配合都用不上了。如果给公差,数控加工又不认识公差,做出来又是装不上。如果直接给出间隙,连公差配合都不需要了,是否又太粗糙了。而且配合之间的尺寸都不一样,直径为15的孔轴配合,此处可能分别为15.1和14.92,别扭不别扭?
这里就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出来解答?常规都是怎么做的,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本人虽然是80年代的硕士,90年代的高级工程师,无奈接触朔胶产品还是一个新手。
1.当然是给公差啦,象上面的例子用 轴2.2(0,-0.05) 齿轮孔2.2(+0.03,+0.1)因为是光轴,只要有间隙就可以转动了,间隙大了齿轮回跳动, 至于手板厂不看公差就沟通好有配合的地方就要看公差来做.
2.当然是给间隙啦,数空一般用语曲面加工,只要在曲面上留有间隙,厂家自然会给prt加收缩率然后再锣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