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以下发的是我以前公司的一些资料,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说的也是我模具设计中的一些经验,我表达能力不行,请干锅兄原谅能不能帮我加点分呀?我很穷呀楼主失业了?以前看过楼主发的贴子,拆电极教程,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希望楼主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手机模具设计要领1.Hinge*破的脫模角:
此結構因有樹酯開閉器幫助開模瞬間時,彈簧因壓縮一時無反應而增加拉力關模時因有樹酯開閉器使RP強迫先行回位造成LIFTER已定位,若LIFTER與此處*破需有脫模角(一般建議0.5度至1度)INSERT*破面無脫模角將會撞傷磨耗,故需加脫模角
○2.Hinge公差控制組裝品質:
HINGE配合處模具零件需標示公差+-0.01,確保塑膠件組裝品質,若有脫模斜度需標示前端及尾端尺寸及公差,打光等級SPI A3.
○3.單向公差修改model方式注意成品圖上的單向公差與嵌合配合處之尺寸,須將單向公差之尺寸須改為中間值,反應至3D MODEL,並於零件圖上標示尺寸
○4. 設計模座注意事項:1.公模水路可設計在ROTARY TABLE 左右側,上方 (操作、非操作、天側) , 且IN OUT儘量在同一側避免水管IN OUT相接時需繞180度(避免水路出入口環繞模具), 固定模板螺絲孔位置也儘量避免有水路
2.二色側邊進膠口, 位於三板模之剥料版與母模板間, 灌嘴口之R 避免深入模板內, 避免溢料於兩板間, 易造成模具損傷. 此處灌嘴深入模板GUIDE處以免射壓過大,造成螺絲斷裂
3.側向SPURE位置70,SPURE,200(Z方向),250<SPURE<580(X方向)
4.排氣抽真空需在母模側
5.SPURE之R皆為35,故設計時為R37 OR 38
6.模具大小配合機台旋轉盤,例: 125噸 為ψ700,模具對角最大不可超過700,且模寬不可超過滑軌內側寬度
7.GP4支皆須準確,不能做OFFSET
8.研磨用基準孔,需有三孔
9.側邊SPURE 定位塊入口RUNNER需留意,避免RUNNER黏於剝料板5.模具因會旋轉,上下固定板鎖模方式最好使用螺絲直接安裝鎖緊,避免使用壓板造成鬆動
10.頂出桿長度設定需注意不可超出旋轉盤厚度(112),建議最長可做至105,且頂出桿支直徑需小於ψ31, ψ30以內較佳,無法設計倒拉機構(因會旋轉)
11.上下定位環需同心度精準,避免錯位12.三板模時需注意RUNNER掉落方向即空間是否足夠,避免卡到大小拉桿
13.第一色設計於天側,第二色設計於地側,公模側所有結構皆須相同,不同處皆於母模側
14.若有LIFTER與母模*破時,則需作早回機構。使用簡易式早回機構,設定位置則視射出機台程式控制,(建議設計於第一色母模)
15.目前模具開模後旋轉與關模瞬間之慣性可能造成EP偷跑,造成成品頂出,關模後又將成品壓回造成拉傷,故在頂板處加彈簧,避免EP先頂出
16.三板模時,二色膠口設計於剝料板,避免流道卡於進膠灌嘴直壁,需於剝料板與灌嘴流道間作連接之流道
GATE選擇之原則﹕GATE形式之選擇有﹕SIDE GATE、SUB GATE、香蕉形、盤形、小點進膠。 直接進膠於成品上其熱澆道以Valve Gate製作。
對于按鍵孔處或PL位于R角的四分之一點的位置時﹐通常Core Side設計Recess
Lifter頂面設計要比對應的模仁部分低0.03~0.05mm﹐以免拉傷產品。
對成品形狀復雜或不易布置頂針的位置﹐采用頂出塊或入子抽退的模具結構。
因為產品壁厚較小﹐所以通常采用抽真空來排氣。在產品四周抽真空
Front Housing 按鍵孔處增加 Air Vent。
產品壁厚較小(如小于0.6mm)處﹐或產品的充填末端。割Insert增加排氣。
表面處理通常有﹕咬花﹑放電花﹑Polish等。因為焊補會使模仁局部硬度升高﹐故對需咬花處理的型腔部分不可焊補。設計時需要Check成品Draft﹐以確保指定的處理規格不會導致成品拉傷。
常見的Split Inserts情況及設計注意事項﹕
對*破面上有清角的位置﹐Insert利于加工Slide PL位于外觀面時﹐需設計組立放電的工藝孔﹐以便減小Step。對于關鍵尺寸﹐Insert易于加工和調整。
1.模具設計時採用標準模座以及標準零件,以簡化設計時間以及加工時間.
2.手機模具設計時對以下尺寸需提前做出預留及管制,以免尺寸超差.
2.1 客戶要求的管制尺寸.包括總長,總寬.CP/CPK,SCD…
2.2 外觀配合的零件,視窗的尺寸,按鍵孔的尺寸,轉軸的尺寸…
2.3 成品有單向公差時,須於拆模時修改MODEL至中心值.
3. 對於零件上的分模線
3.1 儘量簡化分模線,使其平面*破.
3.2 對於組裝的幾個零件,其分模線需整體設計,確保外觀
3.3 確認縮水率的設定數值
4. 膠口設計
4.1 膠口儘量採用直接進膠以及側進膠.
4.2 對於產品比較複雜,儘量採用多點進膠,以減小成型壓力避免縮水.
4.3 在採用香蕉型膠口,以及潛伏進膠時,在流道需製作膠口處凸起.
4.4 如使用橡膠原料,如TPE,禁止使用香蕉型和潛伏式進膠,避免頂出時頂傷成品.
4.5 針對Lens,Window等透明件,流道需做成S型,避免直接充填,產生噴痕.
5. 流道設計
5.1 儘量減短流道長度,以節省原料,縮短冷卻時間.
5.2 如使用hot tip ,則採用公模U型流道.
5.3 流道的冷料窩尺寸需大於hot tip 殘料.
6. 頂出 6.1 頂針分布在易黏模部位,避免黏模.
6.2 頂針佈置在成品肉厚部位,避免頂凸.
6.3 頂針佈置在成品平面﹑ 曲面平緩處,易於加工.
6.4 頂針儘量分布平均,期使成品頂出平衡.
6.5 頂針規格儘量減少,以簡化採購以及組裝.
6.6 雙節頂針"N"值儘量加大,以減少頂針
[ 本帖最后由 snkfgef 于 2008-3-3 07:3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