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开思网工业级高精度在线3D打印服务

iCAx开思网

CAD/CAM/CAE/设计/模具 高清视频【积分说明】如何快速获得积分?快速3D打印 手板模型CNC加工服务在线3D打印服务,上传模型,自动报价
查看: 2157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PBT的缩水放多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3 23:0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朋友,交流,分享,学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最近刚接触汽车配件,碰到了这个胶料,查了资料就按1.015放了缩水,可结果出来差了好多。不知道大家用多少的经验缩水率。
谢谢了!!
刚开始用加纤维的料,太脆。后来有了纯料!!!死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赞一下!赞一下!
2
发表于 2005-1-4 09:05:25 | 只看该作者
有的用1.002
3
发表于 2005-1-4 10:29:33 | 只看该作者
1.016--1.02
4
发表于 2005-1-4 19:39:49 | 只看该作者
hl4479 wrote:
有的用1.002

  
这位仁兄是不是写错了,就是玻璃纤维加强的也在1.005~1.015。
纯料在0.015~1.022之间,我就是不知具体放多少!
真正做模是时候可没有区间啊。
有经验的老兄帮帮手吧。
5
发表于 2005-1-5 09:12:21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汽车用的PBT只能用纯树脂,好处有密度小韧性好安全性佳。不过一般有专用的pbt树脂,我有卖。我不知道你们模具是怎么设计的,你用的塑料也一定有一个收缩率范围,一般的模收缩0.8-2。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试模时对塑件外径取较小的收缩率,内径取较大的收缩率,以留有试模后修正的余地。
6
发表于 2005-1-5 10:51:10 | 只看该作者
按1.6%计算,留修模余量
7
发表于 2005-1-5 15:08:05 | 只看该作者
生產材料應該加鉛才對,加鉛後是1.005
8
发表于 2005-1-5 20:08:35 | 只看该作者
blueskey wrote:
生產材料應該加鉛才對,加鉛後是1.005

  
加30%玻璃纤维的太脆了,很容易断。
9
发表于 2005-1-5 20:31:24 | 只看该作者
Dalai1981 wrote:
一般汽车用的PBT只能用纯树脂,好处有密度小韧性好安全性佳。不过一般有专用的pbt树脂,我有卖。我不知道你们模具是怎么设计的,你用的塑料也一定有一个收缩率范围,一般的模收缩0.8-2。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试模时对塑件外径取较小的收缩率,内径取较大的收缩率,以留有试模后修正的余地。

  
我一般是放一个缩水的,一件产品放两个缩水,没用过也不会,那不等于是要改产品吗? 我知道那样想是不错的。 实行有点难度吧。
10
发表于 2005-1-7 13:44:52 | 只看该作者
收 缩 率  
      热塑性塑料成形收缩的形式及计算如前所述,影响热塑性塑料成形收缩的因素如下  
  1、塑料品种热塑性塑料成形过程中由于还存在结晶化形起的体积变化,内应力强,冻结在塑件内的残余应力大, 分子取向性强等因素,因此与热固性塑料相比则收缩率较大,收缩率范围宽、方向性明显,另外成形后的收 缩、退火或调湿处理后的收缩一般也都比热固性塑料大。  
  2、塑件特性成形时融料与型腔表面接触外层立即冷却形成低密度的固态外壳。由于塑料的导热性差,使塑件内层缓慢冷却而形成收缩大的高密度固态层。所以壁厚、冷却慢、高密度层厚的则收缩大。另外,有无嵌件及嵌 件布局,数量都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及收缩阻力大小等,所以塑件的特性对收缩大小,方向性影响较大  
  3、进料口形式、尺寸、分布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保压补缩作用及成形时间。直接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大(尤其截面较厚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进料口宽及长度短的则方向性小。距进料口近的或与料流方向平行的则收缩大。  
  4、成形条件模具温度高,融料冷却慢、密度高、收缩大,尤其对结晶料则因结晶度高,体积变化大,故收缩更大。模温分布与塑件内外冷却及密度均匀性也有关,直接影响到各部分收缩量大小及方向性。另外,保持压力及时 间对收缩也影响较大,压力大、时间长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注射压力高,融料粘度差小,层间剪切应力小, 脱模后弹性回跳大,故收缩也可适量的减小,料温高、收缩大,但方向性小。因此在成形时调整模温、压力、注射速度及冷却时间等诸因素也可适当改变塑件收缩情况。模具设计时根据各种塑料的收缩范围,塑件壁厚、形状,进料口形式尺寸及分布情况,按经验确定塑件各部位的收缩率,再来计算型腔尺寸。对高精度塑件及难以掌握收缩率时,一般宜用如下方法设计模具:  
  (1)对塑件外径取较小收缩率,内径取较大收缩率,以留有试模后修正的余地。  
  (2)试模确定浇注系统形式、尺寸及成形条件。  
  (3)要后处理的塑件经后处理确定尺寸变化情况(测量时必须在脱模后24小时以后)。  
  (4)按实际收缩情况修正模具。  
  (5)再试模并可适当地改变工艺条件略微修正收缩值以满足塑件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D打印手板模型快速制作服务,在线报价下单!

QQ 咨询|手机版|联系我们|iCAx开思网  

GMT+8, 2025-2-19 07:36 , Processed in 0.03474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5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