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一站式解决方案

iCAx开思网

CAD/CAM/CAE/设计/模具 高清视频【积分说明】如何快速获得积分?快速3D打印 手板模型CNC加工服务在线3D打印服务,上传模型,自动报价
查看: 1682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波麗樹脂的相關資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13 11:3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朋友,交流,分享,学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各位大俠能否給小弟提供一點有關波麗樹脂的成份,成型條件等方面的資料
小弟這里謝謝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赞一下!赞一下!
2
发表于 2005-4-25 16:54:4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大大指點一下吧
3
发表于 2005-4-26 14:01:40 | 只看该作者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灵活,其结构和性能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可用模具一次成型法来制造各种构件,从而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及接头等紧固件,并可节省原材料和工时;更为突出的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纤维种类和不同排布的设计,把潜在的性能集中到必要的方向上,使增强材料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通过调节复合材料各组分的成分、结构及排列方式,既可使构件在不同方向承受不同的作用力,还可以制成兼有刚性、韧性和塑性等矛盾性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和多功能制品,这些是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工艺方面也存在缺点,比如,相对而言,大部分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工序较多,生产能力较低,有些工艺(如制造大中型制品的手糊工艺和喷射工艺)还存在劳动强度大、产品性能不稳定等缺点。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工艺直接关系到材料的质量,是复合效应、"复合思想"能否体现出来的关键。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增强物质的表面处理和铺设的均匀性、成型的温度和压力、后处理及模具设计的合理性都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在成型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力学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固化时在基体内部和界面上都可能产生空隙、裂纹、缺胶区和富胶区;热应力可使基体产生或多或少的微裂纹,在许多工艺环节中也都可造成纤维和纤维束的弯曲、扭曲和折断;有些体系若工艺条件选择不当可使基体与增强材料之间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在固化后的加工过程中,还可进一步引起新的纤维断裂、界面脱粘和基体开裂等损伤。如何防止和减少缺陷和损伤,保证纤维、基体和界面发挥正常的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有许多不同工艺方法,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材料成型一般与制品的成型同时完成,再辅以少量的切削加工和连接即成成品;随机分布短纤维和颗粒增强塑料可先制成各种形式的预混料,然后进行挤压、模塑成型。
4
发表于 2005-4-26 14:07:04 | 只看该作者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热塑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热塑性复合材料避免了热固性复合材料固有的环境友好性差,加工周期长,难以回收等不足,并且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良好的抗破坏能力和阻尼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抗化学和环境腐蚀的能力强,固化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可以进行快速加工。热塑性复合材料可以重复利用且性能不下降,在 David  A·Steenkamer和 John L·Sullivan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
    尽管人们已认识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优点和在制作结构件方面的潜力,但是,热塑性树脂,特别是高性能的热塑性树脂熔融粘度大(一般>100 Pa·S),给热塑性树脂浸渍纤维带来困难。目前生产连续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工艺主要有:冲压成型,模压成型,拉挤成型等。冲压成型适用于制备薄型及尺寸较小的制件,模压成型能够生产较高质量的产品,但是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尤其是生产高纤维体积含量的复合材料。
    扩大热塑性材料应用的重要方法是发展最合适的加工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质景。拉挤工艺是一种能够经济的连续生产复合材料的典型制造工艺。拉挤成型技术是制造高纤维体积含量、高性能低成本复合材料的一种连续的自动化生产工艺。它是将增强材料经树脂浸渍,再经过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成型模具并使之在模具内固化成型,然后将制品拉出模具的成型工艺。它不仅具有其它成型方法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其它工艺所不具备的优点,如树脂粘度可以随时调节,纤维含量可高达80%;生产过程光全实现自动化控制,生产效率高;制品纵、横向强度可任意调整,可以满足不同力学性能制品的使用要求;制品质最稳定,重复性好,长度可任意切断;生产过程中无边角废料,产品不需后加工,放较其它工艺省工,省原料,省能耗。由于它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生产,制品的品种和用途也相当广泛,所以在工业发达国家受到普遍重视,发展速度很快。传统上,用热固性树脂生产拉挤产品。但是,由于美国早先出现的专利(专利号:US5091036)以及 Dr.Scott Taylor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给热塑性复合材料工业带来一次重要的突破性的进展。据报道,美国拉挤制品销售量在整个1990年代平均年增长速度为9.2%。在我国,近 10a来也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国外广泛用于电子电气、娱乐或运动器材、耐腐蚀制品、建筑、汽车、国防、石油化工、轻工、航空、采矿等,而我国主要产品有抽油拜、格栅、电工梯型材、门窗框以及帐篷支架和各种器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拉挤设备和技术,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全国已有大小数十家拉挤工厂,进口的和国产的拉挤生产线 100多条,每年的拉挤制品产量数千吨。我国拉挤制品研究和应用方面有较大进展。拉挤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少数拉挤制品进入国际市场,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但由于它的技术难度大。有些方面尚不成熟。
    拉挤工艺生产的FRP产品具有FRP产品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产品尺寸精度高、质量轻、强度高、绝缘、绝热、耐腐蚀、耐老化、易发计、易施工和用途广的特点。该工艺原料利用率高,能生产各种异型截面形状的制品,而且制品的长度可无限长。
1 国内外主要的拉挤工艺
    由于热塑性树脂融体的粘度大,没债困难,研究工作的重点长期集中在没演技术方面;各种不同拉挤工艺的根本区别也在浸渍方法和浸渍工艺的不同。
    总体来说,可根据没演技术把热塑性复合材料拉挤工艺分为非反应型拉挤工艺和反应拉挤工艺两大类。从目前情况来看,非反应型工艺是主体,应用更广泛,相对来讲也比较成熟。图1是采用不同方式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技挤工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发表于 2005-4-26 14:07:58 | 只看该作者
1.1非反应型拉挤工艺
    非反应型拉挤工艺采用的浸技方式主要有:熔体浸清、粉末浸渍、溶剂浸渍、混杂无捻粗纱法。
1.1.1 熔体浸渍
    浸渍方法一般是让均匀分散、预加张力的连续纤维束通过一连串轮系间流动着熔融态的基体树脂的辊轮系统。为提高浸透性,还通常加一定的压力,或混入低相对分子质量同种类的改性组分(或增塑剂)等。该工艺比较成熟,浸清时纤维不易缠绕,能加工一切可以熔融流动的塑料材料。
1.1.2溶剂浸渍
    该方法是选用一种合适的溶剂,也习以是几种溶剂配成的混合溶剂,将树脂完全溶解,制得低粘度的溶液,并以此浸渍纤维,然后将溶剂挥发、回收制得预浸料。该方法克服了热塑性树脂熔触粘度高的缺点,可以很好地浸渍纤维。然而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溶剂的蒸发和回收费用昂贵,且污染环境;如果溶剂清除不完全,在复合利料中会形成气泡和孔隙,影响制品性能。所以采用该方法进行加工的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其耐溶剂性必然会受影响。有些热塑性树脂很难找到合适的溶剂。
1.1.3 粉末浸渍
    粉末浸渍制备技术是在硫化床中,通过静电作用将树脂细粉吸附于纤维束中纤维单丝的表面,然后加热使粉末熔结在纤维的表面,最后在成型过程中使纤维得以浸润。加工过程不受基体粘性的限制,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作可分布到纤维中。这种工艺纤维损伤少,聚合物无降解,具有成本低的潜在优势。适合于这种技术的树脂粉末直径以 5一10[$micro]m为宜。
1.1.4  混杂无捻粗纱法
    该法是将热塑性树脂纺成纤维或薄膜带,然后根据含胶量的多少将一定比例的增强纤维和树脂纤维束紧密地合并成混纱,再通过一个高温密封浸渍区,将树脂纤维熔成基体。该法的优点是树脂含量易于控制,纤维能得到充分的浸润。
1.2反应型拉济工艺
    反应型技挤工艺包括:预聚作拉挤工艺、反应注射型拉挤工艺、原位拉挤工艺。
1.2.1 预聚体拉挤工艺
    这种工艺所使用到的树脂是将单体和引发剂混合后加热而制成的。预聚作初始相对分子质量小、粘度低及流动性好,使得纤维与之一边浸润、一边反应,从而达到理想的浸渍效果。这种工艺要求单体聚合速度快,反应易于控制。该工艺适用于玻璃纤维、碳纤维、尼龙以及其它纤维,树脂的适用范围很广。产品的纤维质量分数为 10%一70%。
    以纤维增强聚苯乙烯的拉挤成型为例。由苯乙烯单体和引发剂过氧化笨甲酰(B)混溶,制成预聚体。预聚体进一步聚会是在拉挤模具内实现的。
    预聚体拉挤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发表于 2005-4-26 14:09:19 | 只看该作者
1.2.2反应注射拉挤工艺
    与通常的拉挤工艺相比,反应注射(RIM)拉挤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拉挤过程中是将树脂组分直接住人树脂浸渍腔或拉挤模具入口处与增强村料浸渍,然后通过加热的模具成型,它实际上是将拉挤工艺与(RIM)模塑工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工艺,它具有拉挤工艺的优点,并消除了某些不利之处。
    RIM拉挤工艺过程中,树脂体系一般分成A、B两个组分,每一组分自身都不会反应。将树脂体系的A、B两组分预热后经计量泵送人树脂混合单元,充分混合后直接导人树脂浸债胜或模具入口处浸渍增强材料,其中增强材料也经过预热,这样就保证了树脂浸清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这时树脂体系的粘度极低,因而对纤维浸透性极好;树脂组分的混合和使用同时进行,也不存在树脂使用期的问题,由于树脂混合单元邻近模具入口处,因此有可能采用快速固化的或者在常温下呈固态的树脂体系。 RIM拉挤工艺如图3所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发表于 2005-4-26 14:09:58 | 只看该作者
1.2.3原位拉挤工艺
    这种拉挤工艺实际与RIM拉挤工艺类似。不同的是,在线制备的树脂直接注入拉挤模具。
2 拉挤工艺过程的若干工序
2.1纤维的干燥
    在增强纤维进入成型模具前,需要对其进行预热。通常采用热空气作为加热介质。
2.2浸胶槽
    生产热塑性复合材料所需要的浸胶槽与热固性复合材料有所不同。由于热塑性树脂的粘度较高,常温下为固体,因此在生产时必须对其进行加热变成熔融状态。这就要求对浸胶槽要有适当的保温措施。另外,拉挤工艺用纤维,在生产时,其表面一般都必须经过处理,使之与树脂基体能很好的粘接。
2.3加热模具
    热塑性加热模具原则上一般分为三个区域:进料区、加热区和冷却区(这一区域可以独立出去)。针对不同的树脂和纤维,加热模具的温度分布也会有所不同。模具长度是根据成型过程中牵引速度和树脂凝胶固化速度决定,以保证制品拉出时达到脱模固化程度。加热模具作为生产工艺中重要的环节,是工艺改进的重要对象。图4是一种较好的模具结构。
2.4牵引器
    拉挤速度对树脂浸润、拉挤产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 Salwan AI-Assafi、 Bruno Haag和Peter G.Holdsworth等人的研究表明,拉挤速度对树脂浸润的影响最为显著。
3  问题及展望
    拉挤工艺是一种连续运行过程。因此,要达到不间断的生产,工艺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极其重要的。和热固性复合材料一样,为了达到均匀浸渍,在生产中必须引入过量的树脂,在浸渍槽内与纤维混合,但是必须送走过剩的树脂。在热固性树脂拉挤过程中,基体树脂的连续流动能够造成基本稳定和顺利的状态;但在热塑性树脂的拉挤过程中,由于基体树脂粘度高和冷却过程,会形成凝固的纤维/熔体聚集物。在热塑性树脂拉挤模具内放入过量基体树脂,难于保持连续的工艺过程。反之,必须尽可能准确的控制树脂充模量,以便尽量减少树脂的回流。这也是拉挤工艺中的难点。
    笔者认为,生产出高性能热塑性拉挤制品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基体树脂对增强纤维的浸润性以及工艺参数的规定。因此,对于目前现有工艺的改进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去思考。基于连续纤维热塑性脂拉挤成型的优点,它还值得进一步去开发和研究。
8
发表于 2005-5-2 20:06:2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謝feathe您的介紹;我可能是在主體沒有說清潔,我主要想了解一下用於工藝品及裝飾品方面(如人物.樹葉,儲蓄罐),一般我們所說的波麗的全稱,成份(英文,及中文),及一般加工工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D打印手板模型快速制作服务,在线报价下单!

QQ 咨询|手机版|联系我们|iCAx开思网  

GMT+8, 2025-2-1 11:47 , Processed in 0.03577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5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