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秋 wrote:
简直太离谱了,乱说一气。
电铸,压铸,雕铣都出来了。
将整个机壳先抛光,BENQ是先冲压出字符来,有的叫打字,高度为0.4-0.5左右,然后整个机壳阳极氧化,然后丝印下面的一行小字,然后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这样那行小字就成了高光了,注意是没有颜色的,会高出基准面0.05左右。没有丝印的地方在第二次氧化后仍然保留原来的颜色不变。
然后将BENQ用特殊的铣床过一遍,留下等间距的纹路。注意也是高光的,没有颜色,字符的高度变成0.3,所以要注意周边太近不能有台阶妨碍。
这两种工艺一般都只用在铝合金机壳上面,而且板厚是0.4-0.6最佳,推荐用0.5
老秋 wrote:
简直太离谱了,乱说一气。
电铸,压铸,雕铣都出来了。
将整个机壳先抛光,BENQ是先冲压出字符来,有的叫打字,高度为0.4-0.5左右,然后整个机壳阳极氧化,然后丝印下面的一行小字,然后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这样那行小字就成了高光了,注意是没有颜色的,会高出基准面0.05左右。没有丝印的地方在第二次氧化后仍然保留原来的颜色不变。
然后将BENQ用特殊的铣床过一遍,留下等间距的纹路。注意也是高光的,没有颜色,字符的高度变成0.3,所以要注意周边太近不能有台阶妨碍。
这两种工艺一般都只用在铝合金机壳上面,而且板厚是0.4-0.6最佳,推荐用0.5
老秋 wrote:
简直太离谱了,乱说一气。
电铸,压铸,雕铣都出来了。
将整个机壳先抛光,BENQ是先冲压出字符来,有的叫打字,高度为0.4-0.5左右,然后整个机壳阳极氧化,然后丝印下面的一行小字,然后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这样那行小字就成了高光了,注意是没有颜色的,会高出基准面0.05左右。没有丝印的地方在第二次氧化后仍然保留原来的颜色不变。
然后将BENQ用特殊的铣床过一遍,留下等间距的纹路。注意也是高光的,没有颜色,字符的高度变成0.3,所以要注意周边太近不能有台阶妨碍。
这两种工艺一般都只用在铝合金机壳上面,而且板厚是0.4-0.6最佳,推荐用0.5
gki168 wrote:
先冲压出来,后来还有一道机械加工,俗称批花!!!!就是你想要的效果了
14楼说的很正确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