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凸包的高度比较高,就分两次,甚至三次拉出来.
在凸包的周边加一圈压筋.
如果可以和客户协商,让客户在凸包形状的拐角处追加槽孔.
在安排工艺的时候,考虑安排一副平面度校正模.或者在工序内容少的
工程中安排平面度校正的内容.
在底板类型的零件中,最倒霉的是遇到整个面材料失稳的情况,(就是
整个面是蹦的情况)轻轻的扭一下,"蹦"的一声,这两个对角高,再动一下,
又是"蹦"的一声,那两个对角又高了.用校正模都难搞定.
这个似乎没有什么现成的方法,只有在应力拐点加压筋或者开孔.
而应力的拐点的位置要不断的试验才能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