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EMX对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还是不错的.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用EMX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防止我们因为过多的在3D和2D之间进行转换而造成不必要的错误.我相信很多做设计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套模具从设计检讨到T1,中间会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设变,而一般来说,我们大部分的图纸都是在CAD软件中进行的,如果在进行设变的时候,特别是模具图纸全部完成之后再设变的话,一个零件的变更,我们往往需要修改数张图纸(比如,总装图,零件图,线割图),总的来说,就是要把以前的图纸重新转一次来标注.而这样的频繁转图就会导致我们可能只对其中的一两张图做了修改,而其他相关的图纸却没有更新,这样,如果在以后的设变中,就会容易出现问题.
而如果用EMX来做工程图的话,上述的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因为PROE是全参数设计的,所以,当你对其中的某一个零件进行变更后,其他相关的零件和图纸都会自动更新,这样,就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一些人为出错的机率.我想,更多的朋友应该会有这样的体会:其实,设计一套模具本来不会出什么错,可就是途中变更的时候,会因为一些小地方的大意而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我很早就接触EMX,但因为每个公司的要求不一样,所以也是一直在断断续续的使用.下面说下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EMX的优点:
1,在定义模座,运水,撑头,螺丝等一些常用标准件方面非常方便.因为其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在EMX中定义非标模座,并将其设为一种常用规格以备日后再次使用.
2,能自动切出相关的装配孔,当我们定义一个零件之后,在与之相关的零件上都会自动切出,而且以后的设变也会同样对切出孔自动更新.
3,EMX提供了库定义功能,这样就可以让我们自己来定义不同标准的零件,以供在工作中对不同的客户调用不同样标准零件.
EMX的缺点:
1,软件的开发有一些不足之处,很容易在用户进行了一些不当操作之后,就会直接跳出(一个成熟的软件是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设想如果我们常用的WINDOWS有这样的情况的话............)
2,EMX虽然提供了库定义功能,但对于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零件,实际使用中还是很不方面.因为在装配库零件的界面中,我们并不能更改每个参数的数值,只能选择库元件的类型.这样,如果要达到我们的要求的话,就必须在DATA(族表实例)文件中添加足够详细的数据.
3,也是很多用过EMX的人提到过的.在EMX中装配滑块很不方便.这一点对于初学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也就是别人说的二次开发)滑块组件来达到自己的要求,但对于一个全球化的软件来说,我觉得应该是这个软件的缺点.虽然EMX中比较接近于我们中国的滑块组件,但其在软件中并没有设置上去,需要我们自己去修改相关文件才能实现(感觉不太公平).在EMX的滑块组件中,有一个"MPT"的文件夹,这里面的滑块组件比较接近于我们工作中常用的类型.
当然,对于使用EMX比较熟悉的用户,通过自己修改相关文件,还是可以非常方便的定义滑块组件的.
4,在EMX4.1之后,新增加了"热流道"的功能,但我个人觉得这个功能并不实用,因为里面只设置了一个品牌的热流道,如果想很方便的使用这个功能的话,同样需要对EMX进行修改.
5,这一点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提出的问题.就是关于在EMX中装配顶针.
之前,我看很多人都觉得EMX装配顶针很方便,其实,我不那样认为.其原因如下:
(1),EMX一次只能装配同一种规格,相同直径的顶针,这样,就造成我们在建立装配点的时候,就需要对不同直径的顶针分开建立装配点(试想,在一套有数百顶针的模具中,仅建立装配点是不是就很麻烦?)
(2),EMX中顶针的定位功能.在比较简单的模具中,EMX的这个功能还是不错的.但对于顶针比较多的模具,这个功能就显得不足了.因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个顶针的定位方向都是相同的.比如,同样是5MM的10支顶针,但并不是这10支顶针的定位方向完全一样.所以,如果你想在EMX中装配不同定位方向的顶针,哪怕是直径,类型相同,你也必须要分开装配.感觉很不方便.
这一点对于不用做全3D的工厂并没有影响而,对于图纸要求较高,模具车间进行了分科的工厂就不一样了.
总的来说,EMX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面,确实是有帮助的.当然前提是需要对EMX做大量的修改.其实,EMX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并没有对EMX部分的源代码打包,这样,我们可以很方便来对EMX进行修改,以达到自己的要求,甚至可以打造一个完全个性化的EMX界面.当然,这部分工作需要有较好的编程水平(这里所说的编程不是CNC编程),特别是对TCL语言有较好的认识才能达到我刚才所说的目的.
最后,我想说一下,很佩服BYD兄弟在PROE以及EMX方面的见解,希望能认识与交流.如有看到我的回帖,能否加我QQ 748631584.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