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OEM产品开发流程 [打印本页]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19 16:49
标题: OEM产品开发流程
想了好久:这个话题只能发在这里
曾任职于一家台湾大型的制造型企业三年半,
公司主要业务:通讯机箱,机柜,3C产品等,侧重于冲件
现在就钣金制造业写些工程方面的流程,权当手痒,看后有味,惹能博君一笑,请顶。
流程从业务接单,产品开发,零件开发,工程设计,企划,生产制造,制造工程,品质工程,表面处理,组装,客户服务分别作些介绍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19 17:06
市场业务部:接订单,一般这种部门人数不会多,20多人(相比小公司人就太多)
1.员工能力较强(能喝酒,能砍,意交际能力强,3K/MONTH)。
2.譬如华为认为华南市场上,在这款产品(如19寸300标准机柜)的产品质量,交期,价格,此公司较为具备实力,会与业务部门沟通,传其试制图纸。
在所有厂内问题与客户的接触过程中,业务作为一个中间人,其实严格来说,业务人员应该懂工程,但这种公司不多。故只能作“传声筒”的工作。而真正的业务高手,应该是业务,工程,交际的综合体,of couse,薪水3K就不行了
3.另外,组织相关部门去开发新客户,如广东北电等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19 17:51
产品开发部:通过业务拿到客户产品原图,确认客户试制数量,交期,会初步给出打样价格,量产价格。每个公司会建立一个估计的公式,哪道工步每小时的成本是多少,产品开发人员拿到客户的产品图时:1.原来的方法是自己估算工艺和时间,当然不准,再乘上一个利率系数,价格就出来了,当然,样品和量产的系数差别就很大(比如一个机种50铁件,样品价格20万,量产时可能就3万了,量产的数量大,价格就降了,所以在钣金制作业,做样品时相当赚的。
2.现在的方法就现代化了,INPUT 3D PART,所有软件计算,主管签个名就搞定
当然上述方法的计算其实有很大的成本隐患,这个话题在工艺时再谈
关于样品:
E文对样品有两个词:sample(自己开发并制作出来的样间,是一种ODM型)
                             prototype(一切仿型制作,通过客户图纸制作的,是一种OEM型)            
  
通过业务客户对价格的确认后:产品开发人员(当然是OEM~ODM)会作以下几项,为什么说是OEM~ODM呢,在于产品设计人员的水平,一般打样的产品图纸会以试制的方式给供应商去做,没有人设计的产品会完美,有水平的OEM产品开发人员接到客户的图纸就应该明白,某零件在工艺上很难作,或设计不合理,遗憾的是,一般产发人员的要求:本科,CET4,OK,
一个好的设计人员(OEM开发人员):现场经验+工程经验+设计能力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19 18:04
无人骂,继续写,先做饭
作者: PROD    时间: 2003-1-19 18:46
Very Good!
作者: jerry-xiao-3    时间: 2003-1-19 20:00

::y::y::y::y::y::y
作者: tiger76    时间: 2003-1-19 21:03
好样的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19 21:59
产品开发部继续:
产品开发部门配置:内销课,外销课
内销课:一般以国内的华为。中兴,联想等
外销课:CISCO,INTEL,SUNMICRO,UT-STARCOM(严格说,UT-STARCOM不能算作外资,只是在国外注册而已),apple,dell等
一般个人同时有上十个案子非常正常(而这很大可能上会导致产发对客户产品标准的不清楚)
产品开发人员的一般工作流程如下:
1.从业务接过案子,清楚客户需求
2.委托3D部门转档,价格会复,BOM制作
3.作为案子的leader,当上述搞定后,会召开一个PDT会议(产品开发小组),
与会单位:产发,业务,工程,采购,企划,生产,品质工程,制造工程等。
确认上述单位之职责:
工程:负责产品零件之工艺安排与厂内图纸生成,并确认完成时期
采购:本机种所需之外购件(塑胶,五金,材料)数量与日期
企划:按照进度安排生产
品质工程:制作本机种的相关文件(SIP/IS等)
制造工程:SOP/POP文件制作
零件开发小组:对于非标准五金件新厂家的开发(这个单位:肥缺,找本黄页,打两电话,厂家专车,而恰恰这种专车会是厂家的高档车,图纸一给,上酒楼,“饱”了之后,找俩小姐松松骨?你会,不会?)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19 22:27
以上皆不会注明是什么公司,不会有版权之争论。
接下来就是工程部的事情了:
核心内容便是工艺上的处理,工艺不对,会死人,绝无假话,相信各位有同感
而能够担任此责之人,必须对以下东东有点货:
1.钣金材料:GI/CRS/SPTE/EG/AL/sus等,这些常见材料的性能与表面处理方式
GI:热浸渡锌板T0.6~1.5,机箱的通用材料,延展性好,后处理为电镀、烤漆
CRS:冷扎板T0.9~3.0,一定且只能电镀(一般为彩锌)
AL:你知道AL板材一般有几种,1.5T的AL材能否作压死边工艺?
2.钣金结构处理:断差/卷圆/压线/、、、、
3.钣金制造的一般机械性能(LASER,NCT,PREP)
4.CAD手艺要好,要运指如飞,单说现在有些网上的CAD的acd.jpg内容,还说是优化过的,其实,嘿嘿。。。
5.五金件种类结构熟悉,不懂五金件就不要搞钣金设计工程(切身体会,很多问题大都发生在五金件上面)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19 22:31
夜已深,明天继续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3-1-20 08:12
谢谢分享!!::y::y::y::b::b::b::b
作者: 胡子0826    时间: 2003-1-20 08:36
真是好文章!
老大,去你那干活的收不收?.......
作者: 老宋    时间: 2003-1-20 08:52
就钣金设计的工艺问题,能不能举几个例子,针对性的说明一下!
作者: jjruan    时间: 2003-1-20 09:14
我公司采用冷扎板SPCC1.0设计机箱,表面采用喷闪光银色,里面因为要过地没有喷,结果里面及开口位置出现了生锈现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jeason    时间: 2003-1-20 10:05
好帖子.
还有:名字取的不错:imageware
你A级曲面一定很牛吧
好!
作者: cadnewuser    时间: 2003-1-20 10:24
不错,不错!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20 11:00
1.老实话,很少发贴子,一些常见的技巧也不会,各位见笑
2.10点才起床,晚上逛久了,已经辞工了,待业
3.谢谢给我加分的版主。。。以及各位顶的朋友
4.至于JJRUAN的问题,作个肤浅之答复,不对之处,请涵
   如果SPCC的件内部不作处理,可以在喷闪光银色之前进行整体皮膜处理(磷酸盐钝化,这种工艺对付断面生锈非常有效),你老大真能省的,不怕客户投诉。
5.就钣金设计的工艺问题,作一个压死边工艺上的举例,当然如果你只是单纯设计,就跟你没什么,如果作工艺编排,就是问题
附件草作一个(SPCC板材),技术不够,贴不出来,针对附件的工艺作一说明:
001.工艺编排:如果下料后+折弯机压死边+电镀
       问题点:材料具备弹性,压死边时是压不平的,即中间会有缝隙,而这个缝隙恰恰是祸根,电镀后,当电镀件被取出来挂到挂钩上时,虽然此时电镀层已经形成,但缝隙里面的酸液恰好流出,断面的渡层会基本被腐蚀,如此品质
当然不被接受
002.正确的工艺:下料+压死边时中间隔一个T0.1的sus料片+电镀+重新压平
各位会问:那电镀层岂不被破坏,NO,电镀后8小时内压平没问题(经验值)
作者: wangarnold    时间: 2003-1-20 11:11
jjruan wrote:
我公司采用冷扎板SPCC1.0设计机箱,表面采用喷闪光银色,里面因为要过地没有喷,结果里面及开口位置出现了生锈现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电镀再单面喷漆或改用镀锌版
作者: wangarnold    时间: 2003-1-20 11:25
imageware wrote:
1.老实话,很少发贴子,一些常见的技巧也不会,各位见笑  
  2.10点才起床,晚上逛久了,已经辞工了,待业  
  3.谢谢给我加分的版主。。。以及各位顶的朋友  
  4.至于JJRUAN的问题,作个肤浅之答复,不对之处,请涵  
     如果SPCC的件内部不作处理,可以在喷闪光银色之前进行整体皮膜处理(磷酸盐钝化,这种工艺对付断面生锈非常有效),你老大真能省的,不怕客户投诉。  
  5.就钣金设计的工艺问题,作一个压死边工艺上的举例,当然如果你只是单纯设计,就跟你没什么,如果作工艺编排,就是问题  
  附件草作一个(SPCC板材),技术不够,贴不出来,针对附件的工艺作一说明:  
  001.工艺编排:如果下料后+折弯机压死边+电镀  
         问题点:材料具备弹性,压死边时是压不平的,即中间会有缝隙,而这个缝隙恰恰是祸根,电镀后,当电镀件被取出来挂到挂钩上时,虽然此时电镀层已经形成,但缝隙里面的酸液恰好流出,断面的渡层会基本被腐蚀,如此品质  
  当然不被接受 ::y,
也可以加工艺孔如钣金件里的墙角(三面垂直)结构救不应都焊死-底下的那个面棱边应做大倒角 002.正确的工艺:下料+压死边时中间隔一个T0.1的sus料片+电镀+重新压平  
  各位会问:那电镀层岂不被破坏,NO,电镀后8小时内压平没问题(经验值)
::?sus料片怎么办?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20 11:34
抽出来呀?不压死,当然没问题。
北京电子城是什么,兆维是你那儿?
作者: wangarnold    时间: 2003-1-20 11:51
整体皮膜处理(磷酸盐钝化,这种工艺对付断面生锈非常有效)::?是不是“磷化”,那钝化后怎么办?,你老大真能省的,不怕客户投诉。::y
作者: wangarnold    时间: 2003-1-20 11:59
[quote]imageware wrote:
抽出来呀?不压死,当然没问题。 ::y
  
那怎么防缝隙滞留酸液,渡层被腐蚀?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20 12:03
皮膜处理,所有的烤漆厂都能做,你也可以说是磷化
加上薄片之意,是让里面的酸液彻底流出,烘干后里面当然无酸液残留:8)
作者: jerry-xiao-3    时间: 2003-1-20 13:10
::y::y::y::b::b::b::r::r::r
作者: wangarnold    时间: 2003-1-20 13:12
imageware wrote:
皮膜处理,所有的烤漆厂都能做,你也可以说是磷化  
  加上薄片之意,是让里面的酸液彻底流出,烘干后里面当然无酸液残留:8)

  
磷化膜的保护作用在夏天只能持续一天,冬天大概2-3天
而且磷化膜的主要作用应是增强涂层的附着力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20 13:34
有道理,实际上,皮膜处理后的表面是一种灰色的东东,一般来说皮膜处理只是一种预处理,表面烤漆等处理才是最终方法,有些GI料表面不作处理的产品如果出北美等地应该没问题,但出到马来西亚这种地方就非得要搞皮膜
铁件断面生锈的处理可以用10%浓度的HCL擦洗
作者: ganzs    时间: 2003-1-21 15:30
good
作者: hmz    时间: 2003-1-21 21:47
XECLLENT !!!
  
  GO ON!
作者: kalon    时间: 2003-1-21 22:36
我顶顶顶大家继续啊!
作者: 小器99    时间: 2003-1-22 08:24
授意非浅~~~~~~~继续~
作者: 云里雾里    时间: 2003-1-24 16:34
up
作者: dongshi    时间: 2003-1-26 19:03
imageware wrote:
产品开发部:通过业务拿到客户产品原图,确认客户试制数量,交期,会初步给出打样价格,量产价格。每个公司会建立一个估计的公式,哪道工步每小时的成本是多少,产品开发人员拿到客户的产品图时:1.原来的方法是自己估算工艺和时间,当然不准,再乘上一个利率系数,价格就出来了,当然,样品和量产的系数差别就很大(比如一个机种50铁件,样品价格20万,量产时可能就3万了,量产的数量大,价格就降了,所以在钣金制作业,做样品时相当赚的。  
  2.现在的方法就现代化了,INPUT 3D PART,所有软件计算,主管签个名就搞定  
  当然上述方法的计算其实有很大的成本隐患,这个话题在工艺时再谈  
  关于样品:  
  E文对样品有两个词:sample(自己开发并制作出来的样间,是一种ODM型)  
                               prototype(一切仿型制作,通过客户图纸制作的,是一种OEM型)              
  
  通过业务客户对价格的确认后:产品开发人员(当然是OEM~ODM)会作以下几项,为什么说是OEM~ODM呢,在于产品设计人员的水平,一般打样的产品图纸会以试制的方式给供应商去做,没有人设计的产品会完美,有水平的OEM产品开发人员接到客户的图纸就应该明白,某零件在工艺上很难作,或设计不合理,遗憾的是,一般产发人员的要求:本科,CET4,OK,  
  一个好的设计人员(OEM开发人员):现场经验+工程经验+设计能力

  
ODM跟OEM有何区别????????????????????
作者: kim335    时间: 2003-2-10 20:53
8错!
作者: gerry    时间: 2003-2-14 13:12
兄弟是否在foxconn nfe單位任職,感悟頗深!!!
作者: gerry    时间: 2003-2-14 13:13
o0p
作者: gerry    时间: 2003-2-14 13:13
lo;o;o;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2-14 13:24
gerry wrote:
兄弟是否在foxconn nfe單位任職,感悟頗深!!!

  
还有同事啊,几年前是,听你的话,我应该知道你
作者: plsboy    时间: 2003-2-14 17: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j8352    时间: 2003-2-26 15:39
总算知道一些了
作者: ly7654321    时间: 2003-2-27 11:02
up!   等待下文!
作者: Hongken    时间: 2003-2-27 11:49
曾经的同仁,恭喜你脱离苦海!
作者: 飞翔鸟    时间: 2003-2-27 14:29
gerry wrote:
兄弟是否在foxconn nfe單位任職,感悟頗深!!!

  
同感!
作者: 飞翔鸟    时间: 2003-2-27 14:30
还没有说完,继续!
  
我顶!
作者: yebob    时间: 2003-2-28 11:20
我沒做過, 不知學要多久
作者: canmax    时间: 2003-5-12 13:26
我也来发表一下:
作者: canmax    时间: 2003-5-12 13:28
我也发表一下,希望能加分
  
好象贴重了图片!
作者: BachChen    时间: 2003-5-12 17:49
高!
作者: yuefeng0309    时间: 2003-5-18 09:57
很高
作者: v-sen    时间: 2003-5-19 09:19
受益非浅!!!
作者: xlfd75    时间: 2003-5-19 10:09
看了樓上兄弟的產品開發流程﹐確實還不錯﹐只是這只適應于軟模的開發流程﹐也就是樣品生產的開發流程﹐不適應于硬模的開發流程。如果有兄弟感興趣的話﹐我也可以講一下硬模的開發流程。
另外﹐對于機箱的材料來說﹐我認為應該是用CRS料居多﹐而且也不一定是以鍍彩鋅為主﹐象SUNMICRO的產品根本就不允許鍍彩鋅﹐只能鍍白鋅或者是藍鋅。鍍彩鋅只是在華為跟CISCO的產品上見過﹐而且他們之所以會鍍彩鋅﹐我想是因為技朮上的原因。電鍍產品如果有需要高溫烤漆時電鍍產品的表面會有霧化產生﹐對于鍍白鋅或者是鍍藍鋅的產品來說看起來更明顯﹐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外觀問題﹐鍍彩鋅不能防止霧化﹐但是卻能夠用其彩色蓋住霧化。
  美國在20年前也曾遇到過這種問題﹐但是現在他們已經解決﹐但是國內的電鍍廠商還沒有能夠解決此問題﹐鍍鋅后高溫烤漆霧化不良率很高。
  個人認為﹐鍍彩鋅的產品外觀很不好看﹐比起鍍藍來從視覺上看相差甚遠。
作者: wangarnold    时间: 2003-5-19 11:13
xlfd75 wrote:
  
  另外﹐對于機箱的材料來說﹐我認為應該是用CRS料居多﹐而且也不一定是以鍍彩鋅為主﹐象SUNMICRO的產品根本就不允許鍍彩鋅﹐只能鍍白鋅或者是藍鋅。鍍彩鋅只是在華為跟CISCO的產品上見過﹐而且他們之所以會鍍彩鋅﹐我想是因為技朮上的原因。電鍍產品如果有需要高溫烤漆時電鍍產品的表面會有霧化產生﹐對于鍍白鋅或者是鍍藍鋅的產品來說看起來更明顯﹐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外觀問題﹐鍍彩鋅不能防止霧化﹐但是卻能夠用其彩色蓋住霧化。  
    美國在20年前也曾遇到過這種問題﹐但是現在他們已經解決﹐但是國內的電鍍廠商還沒有能夠解決此問題﹐鍍鋅后高溫烤漆霧化不良率很高。  
    個人認為﹐鍍彩鋅的產品外觀很不好看﹐比起鍍藍來從視覺上看相差甚遠
  

机箱内部另见以CRS料居多,外体有很多采用不锈钢、铝、读锌版鍍鋅钝彩比鍍鋅钝(藍)白的防护能力强
鍍鋅后,高溫烤漆前,要高温 2小时烤--除氢(气)--防止烤漆后出气泡

作者: xlfd75    时间: 2003-5-19 11:32
鍍鋅的顏色本來就是以鉻酸鹽鈍化的時間來定的﹐先白鋅﹐再藍鋅﹐再彩鋅﹐但是藍鋅的抗腐也是比較強的﹐鍍層較厚的做鹽霧實驗經過48小時也毫無問題
作者: nanxiahanliu    时间: 2003-5-21 17:43
佩服!!!!!!!!
作者: c.j.y    时间: 2003-5-22 21:20
頂!
作者: ajiu    时间: 2003-5-23 17:55
顶~!继续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5-23 17:58
这个话题最好不要再讨论下去,否则恐怕不好。。。。。。
作者: 大F    时间: 2003-5-26 20:00
一般产品从零部件的角度来说要么镀锌,要么烤漆,要么喷塑,
很少会两者在同一个零件上发生
但目前国内在镀白锌的工艺上是做不得好,有待于革新
作者: qldxx    时间: 2003-5-26 21:48
学到了不少东东,谢谢各位老大哦
作者: 778899    时间: 2003-5-27 11:12
继续啊!
作者: chenyu689    时间: 2003-6-10 08:28
thanks!
作者: powerlin    时间: 2006-3-19 09:30
ths!!
作者: shuowen    时间: 2006-3-22 14:25
制造中的精英,顶
作者: daniel9998    时间: 2006-3-30 23:03
good
作者: supersony    时间: 2006-3-31 11:45
厉害呀!!!!!!!!!!
作者: Morningsun    时间: 2006-7-22 20:40
学习中!!!
作者: futrune    时间: 2006-7-23 14:10
谢谢各位,了解不少东西.
作者: zt195344669    时间: 2006-9-4 12:53
看了,不错!
作者: LXH209    时间: 2006-9-4 13:32
这么久以前的精华,温故而知其值~
作者: lixiang0531    时间: 2006-9-4 13:46
楼主以前是在富士康里工作吗,不知道我猜错了吗?
看你写的产品开发流程真像是在Foxconn里面的产品开发部的流程.
我以前在NWE产品开发部,出来2年了.我同学现在还在那里.CPBG,鸿准等.看了这些感觉好熟悉.
作者: ipkhghdtg    时间: 2006-9-4 13:56

作者: nanxiahanliu    时间: 2006-9-8 21:08
原帖由 lixiang0531 于 2006-9-4 13:46 发表
楼主以前是在富士康里工作吗,不知道我猜错了吗?
看你写的产品开发流程真像是在Foxconn里面的产品开发部的流程.
我以前在NWE产品开发部,出来2年了.我同学现在还在那里.CPBG,鸿准等.看了这些感觉好熟悉.



NWE 这么熟悉的名字,我也曾经去过,应该是5年前了,有2000 新干吗?
作者: wanihe    时间: 2006-9-9 11:54
ding!!!

chilai de ai
作者: 任风吹    时间: 2006-9-9 12:08
好料!真诚的感谢!
作者: hnhongli    时间: 2006-9-9 15:22
原帖由 Hongken 于 2003-2-27 11:49 发表
曾经的同仁,恭喜你脱离苦海!



呵呵,我也是,恭喜各位喽

我刚打开一看就知道是老同事了
呵呵,以前我在NEW工程
作者: KFCC    时间: 2008-2-22 23:15
受教了,

多了解一下,好去面试
作者: benben841225    时间: 2008-2-23 12:45
向各位老大学习
作者: wg503    时间: 2008-2-24 11:03
顶~~~~~~~~~~~~~~~~
作者: mykingwill    时间: 2008-2-24 12:46
磁铁 一定得顶    前辈们 带了个好样
作者: xiaoxiaolong123    时间: 2008-2-24 21:30
斑主厉害!!!
顶!!!
可怎么没说完啊???
作者: wangmaohui5024    时间: 2009-9-7 11:34
好贴,把一些问题说明白了,受教了
作者: mingdong8211    时间: 2009-9-7 13:04
受益匪浅啊,谢谢!
作者: hbw    时间: 2009-9-21 11:47
受益匪浅,高手还在吗?请继续
作者: guokeMOULD    时间: 2010-5-24 09:15
q303005925   一起交流
作者: chb89901899    时间: 2010-5-24 13:04
楼主有料呀!
作者: garyzhang    时间: 2010-5-24 14:13
到此一踩。。。。
作者: senengineer    时间: 2010-5-25 00:04
看得有点累
作者: horway    时间: 2010-8-26 19:17
什么啊这是·
作者: skw521    时间: 2010-8-26 21:31
这个要顶起来,不错的东西
作者: 276024014    时间: 2010-8-26 21:40
呵呵看了顶一下的
作者: flaming    时间: 2010-8-27 16:25
这是个不错的东西,希望多一些人能够详细介绍一下自己的行业公司等状况,共享
作者: guzhenyong    时间: 2011-2-20 15:04
温故而知新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