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一站式解决方案

iCAx开思网

CAD/CAM/CAE/设计/模具 高清视频【积分说明】如何快速获得积分?快速3D打印 手板模型CNC加工服务在线3D打印服务,上传模型,自动报价
查看: 28654|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标准知识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3 18: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朋友,交流,分享,学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国标准的分类
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工作标准——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我国标准的层级
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将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

国家标准代号
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推荐性国家标准   GB/T
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

国军标代号:GJB
例如:GJB/Z 9001-2001 (国防科工委发布)
  GJB 9001-2001 (总装备部发布)

1.标准名称的构成

标准名称由几个尽可能短的独立要素,即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和补充要素等三个要素构成。

引导要素(肩标题):表示标准隶属的专业技术领域或类别,即标准化对象所属的技术领域范围。
主体要素(主标题):表示在特定的专业技术领域内所讨论的主题,即标准化的对象。
补充要素(副标题):表示标准化对象具体的技术特征。

构成标准名称的三要素,是按从一般到具体(或者说是从宏观到微观)排列的。各要素间既相互独立和补充,而内容又不重复和交叉。例如:
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其中“GB/T 17451”为标准代号,“技术制图”为引导要素(肩标题),“图样画法”为主体要素(主标题),“视图”为补充要素(副标题)。

每个标准必须有主体要素,即标准的主标题不能省略。如果主标题和副标题一起使用便可清楚、明确地表达标准的主题时,可省略肩标题。例如:
GB/T 2900.18-1992 电工名词术语 低压电气

在系列标准中,每个分标准的名称中均包括副标题。例如:
GB/T 4459.6-1996 机械制图 动密封圈表示法
GB/T 4459.7-1998 机械制图 滚动轴承表示法

如果主标题包括了主题的全部技术特征,则副标题也可省略。如:
GB/T 3374-1992 齿轮基本术语

2.基本概念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制定标准――是指标准制定部门对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编制计划, 组织草拟、审批、编号、发布的活动。它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活动的起点。

标准备案――是指一项标准在其发布后,负责制定标准的部门或单位,将该项标准文本及有关材料,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存案以备查考的活动。

标准复审――是指对使用一定时期后的标准,由其制定部门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所进行的重新审核,以确认标准有效性的活动。

标准的实施――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是标准制定部门、使用部门或企业将标准规定的内容贯彻到生产、流通、使用等领域中去的过程。它是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工作的目的。

标准实施监督――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处理的活动。它是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管理标准化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其目的是促进标准的贯彻,监督标准贯彻执行的效果,考核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通过标准实施的监督,随时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修订标准提供依据。

标准体制――是与实现某一特定的标准化目的有关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根据一些要求所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有关标准分级和标准属性的总体,反映了标准之间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标准化法律――从严格意义上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标准化法律是指调整涉及有关标准化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标准化法》以及与之相配套
的各项法规和规章;狭义的标准化法律,即是指198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它是我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根本法。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是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

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之相抵触。国家标准是四级标准体系中的主体。

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地方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不得与国家标准和标业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强制性标准――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对于一些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这样的标准称之为强制性标准,包括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国家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推荐性标准――是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即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允许使用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选用。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列入《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中的27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和公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某些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影响的区域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制定的国家标准和其他国家某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标准,国际上通行的团体标准以及先进的企业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包括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纳入我国的各级标准中,并贯彻实施以取得最佳效果的活动。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国际标准完全相同,编写上不作或稍作编辑性修改,可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idc或IDC。

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基本与国际标准相同,仅有小的差异,在编写上则不完全相同于国际标准的方法,可以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eqv或EQV。

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的规定上,与国际标准有重大差异。可以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neq或NEQ。

图形标志――是指用于表达特定信息的一种标志。它由标志用图形符号、颜色、几何形状(或边框)等元素的固定组合所形成的标志。它与其他标志的主要区别是组成标志的主要元素是标志用图形符号。

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图形标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赞一下!赞一下!
2
发表于 2006-12-3 18:14:10 |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代号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代号
  GB--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
  GB/T--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代号
序号 行业标准名称 行业标准代号 主管部门
1 农业 NY 农业部
2 水产 SC 农业部
3 水利 SL 水利部
4 林业 LY 国家林业局
5 轻工 QB 国家轻工业局
6 纺织 FZ 国家纺织工业局
7 医药 YY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8 民政 MZ 民政部
9 教育 JY 教育部
10 烟草 YC 国家烟草专卖局
11 黑色冶金 YB 国家冶金工业局
12 有色冶金 YS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13 石油天然气 SY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14 化工 HG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15 石油化工 SH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16 建材 JC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17 地质矿产 DZ 国土资源部
18 土地管理 TD 国土资源部
19 测绘 CH 国家测绘局
20 机械 JB 国家机械工业局
21 汽车 QC 国家机械工业局
22 民用航空 MH 中国民航管理总局
23 兵工民品 WJ 国防科工委
24 船舶 CB 国防科工委
25 航空 HB 国防科工委
26 航天 QJ 国防科工委
27 核工业 EJ 国防科工委
28 铁路运输 TB 铁道部
29 交通 JT 交通部
30 劳动和劳动安全 LD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31 电子 SJ 信息产业部
32 通信 YD 信息产业部
33 广播电影电视 GY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34 电力 DL 国家经贸委
35 金融 JR 中国人民银行
36 海洋 HY 国家海洋局
37 档案 DA 国家档案局
38 商检 SN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39 文化 WH 文化部
40 体育 TY 国家体育总局
41 商业 SB 国家国内贸易局
42 物资管理 WB 国家国内贸易局
43 环境保护 HJ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44 稀土 XB 国家计发委稀土办公室
45 城镇建设 CJ 建设部
46 建筑工业 JG 建设部
47 新闻出版 CY 国家新闻出版署
48 煤炭 MT 国家煤炭工业局
49 卫生 WS 卫生部
50 公共安全 GA 公安部
51 包装 BB 中国包装工业总公司
52 地震 DB 国家地震局
53 旅游 LB 国家旅游局
54 气象 QX 中国气象局
55 外经贸 WM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
56 海关 HS 海关总署
57 邮政 YZ 国家邮政局
  注: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表中给出的是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推荐性行业标准的代号是在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后面加"/T",例如农业行业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代号是NY/T。



JJF 计量检定规程
JJG 计量检定规程
3
发表于 2006-12-3 18:14:34 | 只看该作者
各国国家标准代号


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
1 ANSI(前ASA、USASI) 美国国家标准
2 AS 澳大利亚标准
3 BDSI 孟加拉国国家标准
4 BS 英国标准
5 CAS、CA 罗得西亚、中非标准
6 COSQC 伊拉克标准
7 C.S. 斯里兰卡标准
8 CSA 加拿大标准
9 CSK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标准
10 CSN 原捷克斯洛伐克标准
11 DGN 墨西哥官方标准
12 DGNT 玻利维亚标准
13 DIN 德国标准
14 DS 丹麦标准
15 ELOT 希腊标准
16 E.S. 埃及标准
17 ESI 埃塞俄比亚标准
18 GS 加纳标准
19 ICONTEC 哥伦比亚标准
20 INAPI 阿尔及利亚标准
21 INEN 厄瓜多尔标准
22 IOS 伊拉克标准
23 IRAM 阿根廷标准
24 IRS 爱尔兰标准
25 IS 印度标准
26 ISIRI 伊朗标准
27 ITINTEC 秘鲁标准
28 JIS 日本工业标准
29 JS 牙买加标准
30 J.S.S 约旦标准
31 JUS 南斯拉夫标准
32 KS 韩国标准
33 KSS 科威特标准
34 L.S. 黎巴嫩标准
35 LS 利比亚标准
36 MCIR 塞浦路斯标准
37 MS 马来西亚标准
38 MSZ 匈牙利标准
39 NB 巴西标准
40 NBN 比利时标准
41 NC、UNC 古巴标准
42 NCh 智利标准
43 NEN 荷兰标准
44 NF 法国标准
45 NHS 希腊国家标准
46 NI 印度尼西亚标准
47 NOP 秘鲁标准
48 NORVEN 委内瑞拉标准
49 NP 葡萄牙标准
50 NS 挪威标准
51 NSO 尼日利亚标准
52 NZS 新西兰标准
53 ONORM 奥地利标准
54 OSS 苏丹标准
55 PN 波兰标准
56 PNA 巴拉圭标准
57 PS 巴基斯坦标准
58 PTS 菲律宾标准
59 SABS 南非标准
60 SASO 沙特阿拉伯标准
61 S.S. 新加坡
62 SFS 芬兰标准
63 S.I 以色列标准
64 SIS 瑞典标准
65 SLS 斯里兰卡标准
66 SNIMA 摩洛哥标准
67 SNV 瑞士标准协会标准
68 SS 苏丹标准
69 SSS 叙利亚标准
70 STAS 罗马尼亚标准
71 STASH 阿尔巴尼亚标准
72 TCVN 越南民主共和国标准
73 TGL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标准
74 TNAI 泰国标准
75 TS 土耳其标准
76 UBS 缅甸联邦标准
77 UNE 西班牙标准
78 UNI 意大利标准
79 UNIT 乌拉圭技术标准协会标准
80 VCT 蒙古国家标准
81 ZS 赞比亚标准
82 БДС 保加利亚标准
83 ГССТ 原苏联标准

ISO 国标标准
API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
ANSI 美国国家标准
MSS 美国阀门和管件制造厂标准化协会标准
BS 英国国家标准
AWS 美国焊接协会标准
DIN 德国国家标准
AWWA 美国水道工作协会标准
JIS 日本工业标准
JPI 日本石油学会标准
ASME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准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
ASTM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
4
发表于 2006-12-3 18:14:5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标准化大事记
1949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设有标准规格处。中财委批准了中央技术管理局制定的《工程制图》标准。
1955 - 国家技术委员会成立,设标准局,负责管理全国的标准化工作。
1956 - 中国标准化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标准化机构代表会议第一届年会。
1957 - 中国以世界动力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委员会名义申请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8月被接纳为成员国。同年,中国派出了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IEC第22届年会。
- 国家技术委员会草拟了关于建立和开展全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稿,提出中国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方针: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以学习苏联国家标准为基础,并吸取世界先进经验,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服务的国家标准制度。
1958 - 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与国家技术委员会合并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设标准局,负责管理全国的标准化工作。
- 国家发布GBI-58《标准幅面与格式》国家标准。同年,提出《编写国家标准草案暂行办法》,规定了标准的编写要求。
1961 - 国务院颁布《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暂行管理办法》。
196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了《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
- 社会主义国家标准化机构代表会议第七届年会在北京召开。
1963 - 国家科委发布统一标准代号、编号的几项规定,对部标准代号、编 号、部指导性技术文件代号、编号和企业标准代号、编号作了统一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工农业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
- 第一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中国第一个十年标准化发展规划。
- 国家科委指定了32个研究所、设计单位为国家的标准化核心机构,负责各行业标准的起草、归口管理工作。
- 标准化综合研究所成立。
- 技术标准出版社成立。
1964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农业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会议。
197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计量局成立,由中国科学院代管。原国家科委标准局撤销。
1976 - 国家标准计量局和第一机械工业部在上海召开有12个城市参加的在进行企业技术改造时搞好标准化工作的经验交流会。
1977 -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成立。
1978 - 中国申请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同年8月被ISO接纳为成员国,时间从1978年9月1日算起。
- 国家标准总局成立,由国家经委代管,撤销原国家标准计量局。
- 中国标准化协会成立,主要负责标准化的宣传、推广和学术交流工作。
- ISO秘书长访问中国。
1979 - 联邦德国标准化学会代表团访问我国,与中国标准化协会在京签订1979年度合作议定书。
- 中国标准化协会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标准化学会在柏林签定标准化合作协议。
1979 - 国家标准局和法国标准化专署于杭州签订标准化协议。
- 国家标准总局提出在各省、市、自治区筹建成立标准情报资料中心的建设。
- 国家标准总局发出《关于部标准直接提为国家标准程序的暂行规定》。
- 中国标准化协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通过了《中国标准化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 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
- 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I“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国家标准总局质量监督局成立。
- 纤维检验局恢复成立,由国家标准总局领导。
- 中国标准化协会表团参加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11届全体大会。
1980 -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活动暂行规定》。
- 中国标准化协会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于纽约签订标准化协议。 
- 中国标准化协会和英国标准学会于北京签订标准化合作协议。
- 国家标准总局召开第一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会议。
- 在第45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年会上,中国被选为IEC执行委员会委员,任期从1981年至1986年。
- 中国标准化协会在京举行“世界标准日”纪念活动。
1981 - ISO/TC46“文献委员会”第19届年会在中国召开。
- 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成立。
- 我国粉末冶金测氧方法标准被采纳为国际标准草案ISO/DIS4493。
- 国家标准总局召开全国能源标准化工作会议 。
- 国家标准总局召开全国企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1982 - 国家标准总局改名为国家标准局。
- 在ISO第12届全体会议上,中国被选为ISO理事会成员国,任期从1983年至1985年 。
- 国家标准局召开采用国际标准经验交流和制定规划座谈会(第一次全国 采标会议)。
- 国务院批转国家标准局《关于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报告》。
1983 - IEC电子元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的认证管理委员会(CMC)接纳中国为正式成员。
- 中国标准化协会和加拿大标准理事会于北京签订标准合作协议。
1984 - 国家经委和国家标准局联合召开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采标会议)。
- 国家标准局发布《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
- 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军用标准化管理办法》。
- 国家标准局颁布《专业标准管理办法》。
-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报告》。
- 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成立。
- 国家标准局、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发布《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审查管理办法(试行)》。
1985 - 国家标准局、农牧渔业部联合召开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 在ISO第13次全体大会上,中国继续被选为ISO理事会成员国,任期从 1986年至1988年。
- 国务院发布 《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并建立国家产品质量监督制度。
- 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专业纤维检验工作的通知》,决定“纤维检验局”改称“中国纤维检验局”,仍由国家标准局领导。
- 国务院批准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标准科技成果纳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范围。
1986 - 国家标准局召开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第三次全国采标会议)。
- 国家标准局发布《国家实物标准暂行管理办法》、《制定工农业产品国家标准工作程序的补充规定》、《主要工农业产品国家标准出版发行管理办法》。
- ISO主席和IEC主席分别访问中国。
- 国家标准局实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制度,分为合格认证标志和安全认证标志两种。
1987 - 中国标准情报中心成立。
- 国家标准局和农牧渔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乡镇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若 干规定》。
- 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即计算机与信息处理委员会成立。
- 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和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合并,成立中国标准化与 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1988 - 国务院决定撤消原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家经委质量局,合并成 立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国标准化、计量、质量工作并进行执法监督工作。
- 亚洲、大洋州开放系统互联研究会(AOW)成立。
-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化法》,于1989年4月1日起实施。
- 在ISO第14次全体大会上,中国第三次被选为ISO理事会成员国,任期 从1989年至1991年。
- 我国承担ISO/TC20/SC1和ISO/TC179/SC2两个分会秘书处工作。
- 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
1989 - 第一次全国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 计量为基础”的技术监督工作方针。
-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导则出版。
- 海峡两岸的中文信息编码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1990 -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54届大会在北京召开。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
- 国家技术监督局布置对各级标准依法进行清理整顿。
- 国家技术监督局和意大利全国标准化协会于北京签订标准化合作协议。
1991 - 在ISO第15次全体大会上,中国第四次被选为ISO理事国成员,任期从1992年至1994年。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第二次全国技术监督局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当控制 标准数量的增长,贯彻“提高水平,改善结构,发展重点”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我国各类标准的水平。
- 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各行业标准管理范围及各行业标准代号。
-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档案管理办法》、《标准出版发行管理办法》、《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农业标准化会议)。
1992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第一次全国质量认证工作会议。
1993 - 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召开第四次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
- 国家技术监督局对6400多个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了复审,最后确定其中1666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实行采 标产品标志制度。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1994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第三次全国技术监督工作会议。提出标准化工作要全国落实第四次全国采标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积极稳妥的推行采标产 品标志制度,积极推行消灭无标生产活动。要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加快 国家标准制修订速度。
- 相继建立“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中国认证实验室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中国产品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P)”和“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CRBA)”。
- ISO章程和工作程序规则发布。
1995 - 国家技术监督局开始在全国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国家技术监督局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在北京签订标准和计量合作议定书。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
1996 - 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农业部联合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确定标准化工作“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第四次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确定技术监督工作“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包括标准化工作“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意见》。
1997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全国消灭无标生产经验交流暨工作会议。
- 国家技术监督局与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标准出版管理办法》。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全国消灭无标生产工作暨试点县经验交流会议,形成了我局关于进一步开展县以下工业企业消灭无标生产工作的意见。
1998 - 国家技术监督局更名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国的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工作并行使执法监督职能。
1999 -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成立。它是在原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研究所合并成立的。主要负责标准化、质量、商品条码、企事业单位代码的研究、咨询、服务和开发工作。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2届大会在京召开。
5
发表于 2006-12-3 18:15:20 | 只看该作者
标准知识问答之1(共3部分)

什么是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的实质和目的是什么?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

标准化的对象是什么?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称为标准化对象。
  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下面分别作一介绍: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是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统一原理包含以下要点:
  ① 统一是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其目的是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
  ② 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
  ③ 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①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②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③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标准,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行;所以,我们说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⑤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
  ⑥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⑦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
  ⑧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
  ⑨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⑩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是制定标准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最佳效益,就是要发挥出标准的最佳系统效应,产生理想的效果;这里所说的最佳秩序,则是指通过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发挥出最好的功能。

GB/T中的"T"表示什么意思?   
  
  国家标准(GB)中的"T"是推荐的意思。例如:GB/T13387-1992《电子材料晶片参考面长度测量方法》系指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值得注意的是"T"的读音为汉语拼音中的"tui"。

什么是标准有效期?   
  
  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标准有效期也不同。以ISO标准每5年复审一次,平均标龄为4.92年。我国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实施5年内要进行复审,即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

什么是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的年限一般为五年,过了年限后,国家标准就要被修订或重新制定。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标准是种动态信息。
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

什么是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行标应用范围广、数量多,收集较为不易。

我国标准分为几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是如何划分的,哪些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①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
  ② 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
  ③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④ 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⑤ 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什么叫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又称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这类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犯这类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应当指出的是,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标准化法》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是什么?   
   
  企业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与标准化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按标准生产,对产品检验要遵守统一的检验方法,要有统一的包装、运输方式。可以这样说,没有标准,企业就无法组织好生产,生产的产品也无法更快更好的进入市场,也就不可能获取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违反强制性标准的企业,还要受到处罚。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信誉和产品的竞争能力,按标准化法规定,可以申请认证。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贸易管理制度。取得贸易合格认证的产品,就能得到用户的信赖。

对哪些违反标准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   
   
  ①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要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②已经受予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责令停止销售,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消其认证证书;③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责令停止销售,并处罚款;④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验、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成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什么叫超前标准?   
   
  在产品生产之前,依据预测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所制定的具有超前指标的标准,称为超前标准。超前标准的主要特点就是其有效期范围内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6
发表于 2006-12-3 18:15:45 | 只看该作者
标准知识问答之2(共3部分)

什么叫动态标准化?   
  
  以标准化的阶梯原理为指导思想,以企业当时的最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依据,对实物或信息对象制定标准,并以该标准为基准,依照环境条件(技术的、管理的等)的变化,经常按阶段进行修订的过程,称为动态标准化。
  实施动态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是:① 制定标准时要以企业当时的最高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为基准;② 标准的技术水平在适用期内应始终高于技术陈旧曲线;③ 要及时废弃落后和无效的标准,制定新标准,以不断适应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什么叫综合标准化?   
   
  综合标准化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是现代标准化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形式之一,是在现代条件下保证原料、材料、配套产品和成品标准化整体协调一致性的重要标准化方法。
  综合标准化是用系统分析方法针对具体的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所形成的系统进行整体标准化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综合地解决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可以这样说,综合标准化的实质就在于使那些能够保证产品达到最佳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的所有相关要素保持完整的系统性和最佳关系。
  综合标准化以标准化对象的整体最佳效益为目标,对包括设计、工艺、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配套制品、技术手段、生产准备、检验方法等综合考虑、进行整体标准化。综合标准化的基本特征是系统性、目标性和整体最佳化。

什么叫地区性标准组织?   
   
  只限于在世界上一个指定地区的某些国家组成的标准化组织,称为地区性标准组织。
例如:亚洲标准咨询委员会(ASAC),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等。这些组织有的是政
府性的,有的是非政府性的。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发布和协调该地区的标准。

什么叫地区标准?   
   
  地区标准又称为区域标准,泛指世界某一区域标准化团体所通过的标准。通常提到的
地区标准,主要是指原经互会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等地
区组织所制定和使用的标准。

什么叫地方标准?   
   
  由一个国家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省、州或加盟共和国)制定的标准,称为地方标准。它一般由地方所属的各企业与单位执行。

什么叫行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发布,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例如:机械、电子、建筑、化工、冶金、经工、纺织、交通、能源、农业、林业、水利等等,都制定有行业标准。

什么叫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技术标准。它是从事生产、建设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技术标准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其标准化对象特征和作用,可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等;按其标准化对象在生产流程中的作用,可为零部件标准、原材料与毛坯标准、工装标准、设备维修保养标准及检查标准等;按标准的强制程度,可分为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按标准在企业中的适用范围,又可分为公司标准、工厂标准和科室标准等。

什么叫基础标准?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称为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按性质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种:① 概念和符号标准;② 精度和互换性标准;③ 实现系列化和保证配套关系的标准;④ 结构要素标准;⑤ 产品质量保证和环境条件标准;⑥ 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标准;⑦ 管理标准;⑧ 量和单位。

什么叫指导性标准?   
   
  对标准化工作的原则和一些具体做法的统一规定,称为指导性标准。例如:产品型号编制规则、各类标准编制导则等。

什么叫经济标准?      
  
  规定和衡量标准化对象的经济性能和经济价值和标准,称为经济标准。经济标准按其本质是商品价值的反映,是商品所含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反映,也是价值规律的反映。经济标准一般应包括:① 各类消耗标准;② 各项费用标准;③ 各类占用标准;④ 各类生产率标准;⑤ 各类价格标准与收费标准;⑥ 各种利润标准、利率标准、税率标准;⑦ 投资回收期标准与投资效益标准等。

什么叫经济管理标准?   
   
  对生产、建设、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对生产、交换、流通、分配、积累、消费等经济关系的调节、管理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经济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是合理组织国民经济生产,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和分配原则,合理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经济管理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下述8个方面:
  ① 产品价格标准;
  ② 生产成本、各项费用标准;
  ③ 工资、待遇、奖励和福利标准;
  ④ 设备、劳动力和物资利用标准;
  ⑤ 利润提成与分配标准;
  ⑥ 税金和利率标准;
  ⑦ 资金利用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效果方面的标准;
  ⑧ 经济核算、经济评审、经济效果分析计算方法与程序标准。

什么叫产品标准?
   
  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称为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按其适用范围,分别由国家、部门和企业制定;它是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的产品技术准则,是产品生产、质量检验、选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洽谈贸易的技术依据。
  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 产品的适用范围;② 产品的品种、规格和结构形式;③ 产品的主要性能;④ 产品的试验、检验方法和验收规则;⑤ 产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什么叫产品管理标准?   
      
  以各种产品的管理事项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称为产品管理标准。产品管理标准的范围主要包括:产吕分类、分级管理标准;产品开发程序管理规程;新产品试制管理规程;产品标准化管理规程;产品生产准备管理规程;产品生产过程管理规程;产品标准件、通用件、专用件管理办法;产品销售管理规程;产品财务管理办法等。

什么叫检测、试验方法标准?
   
  以产品性能与质量方面的检测、试验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称为检测、试验方法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包括二方面的内容:①对检测或实验的原理、类别、抽样、取样、操作和精度要求等方面的统一规定。② 对所用仪器、设备、检测或试验条件、方法、步骤、数据计算、结果分析、合格标准及复验规则等方面的统一规定。

什么叫产品包装标准?   
   
  在生产技术活动中,对所有制作的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的品种、规格、尺寸、参数、工艺、成分、性能等所做的统一规定,称为产品包装标准。产品包装标准是包装设计、生产、制造和检验包装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据。目前,我国的产品包装标准主要包括建材、机械、电工、轻工、医疗器械、仪器仪表、中西药、食品、农畜水产、邮电、军工等14大类。

什么是半成品标准?   
   
  以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为对象制定的标准,称为半成品标准。半成品标准的内容包括对半成品的生产工艺、规格尺寸、质量要求、检测手段及贮存、运输等方面的各种规定。

什么叫管理标准化?   
      
  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为根本目的,以管理领域中的重复性事物为对象而开展的有组织的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活动,称为管理标准化。

什么叫管理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按其对象可分为技术管理标准、生产组织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业务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制定管理标准的目的是为合理组织、利用和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相互关系及科学地行使计划、监督、指挥、调整、控制等行政与管理机构的职能
7
发表于 2006-12-3 18:16:03 | 只看该作者
标准知识问答之3(共3部分)

什么叫设备管理标准,它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以设备的选择、评价、使用、维修和更新等管理事项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称为设备管理标准。设备管理标准主要包括:
  ① 设备选择与评价标准,包括设备寿命标准、设备经济使用期标准、设备投资回收期标准、设备租赁标准等;
  ② 设备分类及编号标准,包括设备分类标准、设备代号标准、设备编码标准及设备技术档案标准等;
  ③ 设备使用、保养与维修标准,包括设备利用指标、设备保养规程、设备检查规程、设备维修规程等。

什么叫物资管理标准?   
   
  以物资管理及其有关事项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称为物资管理标准。物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物资分类、采购、储存和消耗等4方面的内容。

什么叫工作标准?   
   
  对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所制定的标准,称为工作标准。工作标准的内容包括: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每项任务的数量、质量要求及完成期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和方法,与相关岗位的协调、信息传递方式,工作人员的考核与奖罚方法等。

什么叫工作程序标准?   
  
  对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先后顺序、内容和要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称为工作程序标准。工作程序标准是工作标准的一种,其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条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求得最佳工作秩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什么叫职责标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职责标准,又称工作条例标准。是对某一工作部门的任务、责任与权限所作的统一规定。职责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根据什么和为什么要设置该部门,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设置哪些机构和配备哪些人员,各需要多少人,它对哪些事项负责,有哪些权限,受哪些部门制约等。

什么叫档案工作标准化?   
  
  由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与标准化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共同协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原则、方法、质量、概念、设施等,制定出科学的、统一的规范,并予以贯彻执行和适时修订的全部活动过程,称为档案工作标准化。

什么叫术语标准?   
   
  以各种专用术语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称为术语标准。术语标准中一般规定术语、定义(或解释性说明)和对应的外文名称。

什么叫环境标准?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为目标而制定的统一规范,称为环境标准

什么是国外先进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和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与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例如:美国标准(ANSI),德国标准(DIN),英国标准(BS),日本工业标准(JIS),法国标准(NF)以及前苏联国家标准(GOST)等。

什么是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
  目前,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是:(1)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BISFA)、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时空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国际建筑研究实验与文献委员会(CIB)、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国际内燃机会议(CIMAC)、国际牙科联盟会(FDI)、国际信息与文献联合会(FID)、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谷类加工食品科学技术协会(ICC)、国际排灌研究委员会(ICID)、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辐射单位和测试委员会(ICRU)、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F)、万围网工程特别工作组(IETF)、国际图书馆协会与学会联合会(IFTA)、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国际煤气工业联合会(IGU)、国际制冷学会(IIR)、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底组织(IMO)、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毛纺组织(IWTO)、国际动物流行病学局(OIE)、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所国际联合会(RILEM)、贸易信息交流促进委员会(TarFIX)、国际铁路联盟(UIC)、经营交易和运输程序和实施促进中心(UN/CEFAC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关组织(WCO)、国际卫生组织(WH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气象组织(WMO)。

什么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纳入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起草、审批、发布,在生产建设、使用流通中贯彻执行,经过企业部门验收的才算正式采用。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是认真研究,积极采用,区别对待。
主要遵循的原则是:
  ① 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 有利于完善我国标准体系,促进我国标准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③ 要合理安排采用的顺序,注意国际上的通行需要,还要考虑综合标准化的要求;
  ④ 采用国外先进标准要根据标准的内容区别对待。

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主要指那些?   
   
  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主要指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美国军用标准(MIL)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ASME),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标准(NEM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标准(EIA),英国船级社标准(LR)等。

什么叫软件标准?   
  
  对一切不具有实物形态的对象所制定的标准,统称为软件标准。例如:各种管理标准、优先数和优先数系标准等。

什么叫硬件标准?   
   
  对一切具有实物形态的对象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硬件标准。如各种产品标准。
8
发表于 2006-12-3 18:16:23 | 只看该作者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的前身是国际标准化协会(ISA),ISA成立于1926年(1926年美、英、加等七国标准化机构第三次代表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国际标准化协会,并于1928年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ISA停止工作。战争结束后,大环境为工业恢复提供了条件,于是1946年10月,来自2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的领导人在伦敦聚会,讨论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问题,并把这个新组织称为ISO,即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简称。会议一致通过了ISO章程和议事规则。1947年2月23日ISO开始正式运行,ISO的中央办事机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中国既是发起国又是首批成员国。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国家标准化机构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会,现有140个成员国。根据该组织章程,每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标准化团体作为其成员,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以CSBTS名义国参加ISO活动。

1、ISO的宗旨

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物资交流和互助,并扩大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与其他国际性组织合作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

2、ISO的组织机构

ISO的组织机构如下:

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

消费者政策委员会(COPOLCO)

发展中国家事务委员会(DEVCO)

信息系统和服务委员会(INFCO)

特别咨询小组

技术管理局

技术委员会TC

理事会

中央秘书处

ISO全体大会

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

消费者政策委员会(COPOLCO)

发展中国家事务委员会(DEVCO)

信息系统和服务委员会(INFCO)

  ISO的组织机构分为非常设机构和常设机构。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ISO全体大会(General Assembly),是ISO的非常设机构。1994年以前,全体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召开时,所有ISO团体成员、通信成员、与ISO有联络关系的国际组织均派代表与会,每个成员有3个正式代表的席位,多于3位以的代表以观察员的身份与会;全体大会的规模大约200~260人。大会的主要议程包括年度报告中涉及的有关项目的活动情况、ISO的战略计划以及财政情况等。ISO中央秘书处承担全体大会、全体大会设立的4个政策制定委员会、理事会、技术管理局和通用标准化原理委员会的秘书处的工作。自1994年开始根据ISO新章程,ISO全体大会改为一年一次。

ISO的主要官员有5位,他们是:ISO主席(President);ISO副主席(政策)(Vice President,Policy),ISO副主席(技术)(Vice President,Technical Management);ISO司库(Treasurer);ISO秘书长(Secretary—General),所有主要官员由理事会任命,享有终身任期;ISO秘书长负责主持ISO的日常工作。

3、ISO的技术活动

ISO的技术活动是制定并出版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ISO的工作涉及除电工标准以外的各个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通信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展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成为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信联盟(ITU)加强合作,相互协调,三大组织联合形成了全世界范围标准化工作的核心。ISO与IEC共同制定了《ISO/IEC技术工作导则》,该导则规定了从机构设置到人员任命以及各人职责的一系列细节,把ISO的技术工作从国际一级到国家(Member body)一级再到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简称TC)、分委员会(Sub-Committee简称SC),最后到工作组(Working Group简称WG)连成一个机的整体,从而保证了这个具有140个成员国、187个技术委员会、572个分委员会、2063个工作组、45个特别工作小组和30000名专家参加的国际化庞大机构的有效运转。至1999年12月,ISO已经发布国际标准12524个,其中包括409个技术报告。此外,ISO/IEC还发布了37个指南。目前ISO还有4975个工作草案正在制定过程中。为制定这些标准,平均每个工作日有15个ISO会议在世界各地召开。

ISO的工作引起了各国际组织的兴趣,现在535个国际组织与ISO的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建立了联络关系。为沟通信息,ISO建立了情报网(ISONET),现在已经有82个国家的标准信息中心向该网提供快速存取,网络已经收入500000件标准、技术法规和其它标准类出版物,有10750个国际标准和2700个国际标准草案的录入数据。
9
发表于 2006-12-3 18:16:54 | 只看该作者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起源是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召开的一次电气大会上通过一项决议。根据这项决议,1906年成立了IEC,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一个标准化国际机构。

1、IEC的宗旨

IEC的宗旨是通过其成员,促进电气化、电子工程领域的标准化和有关方面的国际合作,例如根据标准进行合格评定的工作,电气、电子和相关技术方面的合作等。

2、IEC的组织机构

IEC目前有60个成员国。称为IEC国家委员会。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机构作为其成员。IEC的成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成员,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机构以国家委员会的名义被接纳为IEC成员,积极参加IEC活动,有投票权。如要成为IEC成员,该委员会必须声明向本国所有有兴趣参加IEC活动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开放。另一类成员是协作成员。由于资源有限,它只参加部分活动。它们可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所有的IEC会议,但是没有投票权。此外还有一种叫预协作成员,是由IEC中央办公室或某邻国的IEC国家委员会帮助建立国家委员会的成员,它们在5年内可以成为IEC的协作成员。

IEC的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IEC理事会

管理顾问委员

理事局(常委)

中央办公室

执行委员会

合格评定委员

行业委员会

技术委员会

技术顾问委员

电子元件质量认证委员会

电器设备安全认证委员

防爆电气认证委员会

IEC理事会

管理顾问委员

理事局(常委)

中央办公室

执行委员会

      IEC的官员有IEC主席、IEC前任主度、IEC当选主席、IEC副主席、司库和秘书长。

IEC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理事会,每一个成员国都是理事会成员。理事会会议每年一次。IEC年会是每年一度的综合性大会,轮流在各个成员国中召开。年会期间,还召开各种技术委员会(TC)会议。

根据IEC的章程,IEC的任务覆盖了包括电子、电磁、电工、电气、电信、能源生产和分配等所有电工技术的标准化。此外在上述领域中的一些通用基础工作方面,IEC也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如术语和图形符号、测量和性能、可靠性、设计开发、安全和环境等。1997年,根据来自ISO/IEC联合技术咨询委员会(JTAB)的建议,IEC的所有标准、指南和技术报告的编号限定在60000至79999之内。原来的标准编号均加上60000。如原标准IEC34-1改为IEC60034-1。

IEC开展上述工作目的是:①有效地满足全求市场的需求;②保证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使用IEC标准和IEC合格评定程序;③对其标准涉及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评定;④为复杂系统的可操作性提供条件;⑤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效率;⑥改进人类的健康安全;⑦促进环境保护。

IEC与ISO有许多共同之外。首先,它们都是制定国际标准的机构,使用共同的技术工作导则,遵循共同工作程序。在信息技术方面ISO与IEC成立了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负责制定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国际标准。该联合技术委员会是ISO、IEC中最大的技术委员会,其工作量几乎是ISO、IEC的三分之一,所发布的国际标准也占三分之一。

IEC与ISO最大区别是运作模式不同。ISO的工作模式是分散型的,技术工作要由各承担的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管理。标准制定计划确定后,由ISO中央秘书处负责协调。只有到了国际标准草案(DIS)阶段ISO才予以介入。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ISO进行了机构改革,从标准制定一开始,中央秘书处就以电子形式跟踪制定的全过程,以便加速标准制定周期。而IEC采取的集中管理模式,即所有文件从一开始就由IEC中央办公室负责管理。

IEC标准的权威性是世界公认的。IEC每年要在世界各地召开一百多次国际标准会议,世界各国近10万名专家在参与IEC的标准制订、修订工作。IEC现在有技术委员会88个;分技术委员会106个。IEC标准在迅速增加,1963年只有120个,目前已经有4600多个。
10
发表于 2006-12-3 18:17:07 | 只看该作者
国际电信联盟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也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国际组织,简称“国际电联”、“电联”或“ITU”。这个国际组织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是法、德、俄等20个国家为了顺利实现国际电报通信而在巴黎召开会议成立的国际组织,定名“国际电报联盟”。

1932年,70个国家代表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会议,决议把“国际电报联盟”改为“国际电信联盟”,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7年在美国大西洋城召开国际电信联盟会议,经联合国同意,国际电信联盟成为联合国一个专门机构。总部由瑞士伯尔尼迁至日内瓦。另外,还成立了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IFRB)。

为了适应电信业发展的需要,国际电报联盟成立后,相继产生了三个咨询委员会:1924年在巴黎成立的“国际电话咨询委员(CCIT)”;1926年成立的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1927年在华盛顿成立的“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这三个咨询委员会都召开了不少会议,解决了不少问题。1956年,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和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合并成为“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即CCITT。

1972年12月,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召开了全体代表大会,通过了国际电信联盟的改革方案,国际电信联盟的实质性工作由三大部门承担,它们是: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ITU-T)、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和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发展部门。其中电信标准化部门由原来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和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标准化工作部门合并而成,主要职责是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有关电信标准化的目标、使全世界的电信标准化。

我国于1920年加入了国际电报联盟,1932年派代表参加了马德里国际电信联盟全体代表大会,1947年在美国大西洋城召开的全权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行政理事会的理事国和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合法席位一度被非法剥夺。1972年5月30日在国际电信联盟第27界行政理事会上,正式恢复了我国在国际电信联盟的合法权利和席位,我国积极参加了国际电信联盟的各项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D打印手板模型快速制作服务,在线报价下单!

QQ 咨询|手机版|联系我们|iCAx开思网  

GMT+8, 2025-4-24 16:07 , Processed in 0.02657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5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