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一站式解决方案

iCAx开思网

CAD/CAM/CAE/设计/模具 高清视频【积分说明】如何快速获得积分?快速3D打印 手板模型CNC加工服务在线3D打印服务,上传模型,自动报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溶结线处理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7-3-29 21:49:03 | 只看该作者
用气压装置辅助成型。就是在模具中加入气压机械,填料时由于压力较大,这时如果再把模温加一点就没问题了。至于改进浇口和加大排气槽、或加溢料槽都还是不错的注意。
62
发表于 2007-4-14 08:21:55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解决这问题最直接方法就是在中间连一胶位,做成浇口形式,我们碰到这样问题都除了加模温,加溢料,都是这样解决的。

我想请问,模温和油温有什么区别呢,或者模温就是油温可以这样理解吗,望高人指点,在此提供一个可以和在东莞深圳搞设计的朋友聊聊的平台,望共同提高,群号是38797857

[ 本帖最后由 vitingyi123 于 2007-4-15 11:07 编辑 ]
63
发表于 2007-4-14 12:12:17 | 只看该作者
想要完全避免結合線的辦法是﹕
1.在結合線處加加熱棒用高溫融合。
2.用RHCM成型(不過此技朮現在還得需要小日本授權)
3.改變膠口
64
发表于 2007-4-14 12:14:0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要加溢料槽﹐那得需要加個多大的溢料井﹐成型后都不好剪掉。
65
发表于 2007-4-14 18:44:3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说说, 这真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 本帖最后由 WYL 于 2007-4-14 22:32 编辑 ]
66
发表于 2007-4-14 18:55:38 | 只看该作者
高光蒸气注塑是采用高温蒸气,在模具上做均恒的加温道(和普通模具的冷却水道差不多),
当注塑机合模后吹入高温蒸气,
首先把模具温度提高到一个设定值,然后开始给模腔注射塑胶,
在注塑机完成保压转入冷却后,开始注入冷水,模具温度很快下降到一个设定值后开模,
再向模具吹入空气把冷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完全吹走,
完成整个注塑过程


大家会发现前几楼的兄弟提供的dwg 图, 其水道镶块做的型式,
就是为了变大其冷却热传递面积,
从而实现很快降温到设定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7
发表于 2007-4-14 18:59:16 | 只看该作者
高光蒸气注塑优点

u     消除产品表面溶接线,溶接痕,波纹,银丝纹。

u     彻底解决塑料产品的表面缩水现象

u     提高产品表面光洁度,是表面光洁度可达到镜面。

u     产品不需要喷漆后续加工,提高成品率20-30%。

u     解决加纤产品所产生的浮纤现象是品质更完美

使薄壁成型提高注塑流动性,提高产品品质和强度.使厚

壁成型注塑周期可降低60%以上.
68
发表于 2007-4-14 19:07:49 | 只看该作者
01  高光蒸气注塑应用

目前用于液晶电视机,电脑液晶显示器,汽车液晶显示器,灯和光学仪器等行业


02 目前国内市面的高光蒸气注塑设备我觉得已相单不错了!!!

u     10.4寸液晶真彩LCD显示,触摸式中文数子输入,全中文界面,操作简单。

u   全闭环系统控制输入输出温度的检测,以模具实际温度反馈PLC,数彩 图变化显示,确保输出准确稳定。

u     蒸气,冷水,空气温度及压力六项报警,用时间和动作与注塑机信号互锁。

u     双路模具温度检测,输入输出管道采用不绣钢40管径,12组输入输出接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9
发表于 2007-4-14 19:18:39 | 只看该作者
以上, 是我对前几楼谈的关于高光蒸气注塑来解决溶接痕的一些补充!


[ 本帖最后由 WYL 于 2007-4-14 20:58 编辑 ]
70
发表于 2007-4-17 15:22:5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困气对融合线的影响是很有限的,还要跟多的要考虑到料温,模温或在进浇方式上设定走胶最快的方案.

       确实没办法的可以考虑象合金模那样在离融合线约5MM左右的位置设立垃圾槽,和流到走过头的原理一样先排出流动前锋的部分冷胶,让后面的温度相对较高的胶料来完成最后的融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D打印手板模型快速制作服务,在线报价下单!

QQ 咨询|手机版|联系我们|iCAx开思网  

GMT+8, 2025-2-24 19:27 , Processed in 0.02605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5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