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的说,做结构真不需要做到35岁,做个三五年就基本的问题可以搞定了,再熬到30岁就已经没多大问题了,等到35岁的时候,再给你高工资已经是很不经济了,但是给不到你满意的程度你的积极性也不高,一W又怎么样,你会满足吗?所以必然就被年轻的一代给替代.并且这种情况会越来越明显,因为中国的人太多了,尤其制造业在衰退之后,竞争越来越强了
结构设计的前景还要取决于行业,大型机械装备行业,高科技通讯行业,精密制造行业的结构工程师由于培养成本比较高,产品开发成本高,竞争相对弱一些,所以这些行业的结构工程师可以发展得更长一些时间.
诸如玩具,小家电,普通消费电子行业,轻工业等行业的工程师就没那么幸运了,这些行业为什么工资一直不高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可替代性很强.: 哪么结构工程师的出路在哪里呢?
其实以前没结构工程师的说法,就是机械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的不仅仅是只会设计一些结构部件或外壳的,是需要知道一些电子电气知识的,其技术含金量比现在的工程师要高,由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现在培养一个工程师的成本相对要低很多,很多人仅仅就会个PROE,也就工程师,包括我自己也这样认为,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PROE的话,我们周围的很多人都可以称为结构工程师,因为那些电子工程师,项目工程师也懂机械,只是他们不会画图而已.所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结构工程师的技术含量很低,我说到这些估计很多又要来反对说什么工程师懂得地方还有什么模具,表面工艺什么的....,但是别忘了周围跟你共事的同事甚至很多人在这方面并不比结构工程师差.
近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工程师的出路到底在哪里?由于我还有点电子基础,我在琢磨电子行业,我发现电子行业就确实比机械行业的技术含量高一些,外行的人想看懂那些电路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并且电子行业是一个发展很迅速的行业,并且是一个做到老学到老的行业,当你看到航天工业集团还有五六十岁的老工程师的时候你就明白了,有些事情没有到那个程度就确实很难掌握.
所以,如果你认定了除了技术之外,好象没有什么适合你发展的,那么就走多元化发展路线吧.如果说到专业,比如说通讯行业,你如果仅仅是一个纯结构的工程师,就很难得到行业的精华,什么叫电磁兼容?什么叫静电屏蔽?我想这些名词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的原理又有多少人知道?如果要深入研究的话,就到了另外一个行业---无线电,也就是通讯技术,如果没有核心的技术基础,做结构的永远掌握的都是皮毛.说到这里有人就不干了,说什么个人精力有限什么的.可是我要说的就是,这个社会是残酷的,当你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就要保持不断的学习,勇于付出的人才会有收获,当然方法要正确.
如果说跨行业发展是横向发展,那么朝FEA有限元方向发展就是纵向发展,对于一个产品开发提前模拟是节省成本,提前预知问题的有效方法,事实上在国内这个方面还走得不远,这样的人才也是很欠缺的.尤其是大型准备及通讯行业。
当然创业也算一种好的选择,但是大家先冷静的思考一下,既然本行业都遭遇35岁的尴尬,难道创业会更容易吗?大家不妨去观察一下,创业的都是些什么人?创业其实比做工程师更需要知识与胆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交际能力不错看了上面的,你想好了35岁后该干什么吗?如果你有所感触,那恭喜你,说明你已经看到了自己需要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