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客兄弟,你的图档我非常仔细的看了,做得相当细致,由此大胆猜想,你极有可能身在台湾厂.
刀路做得细致是好事,很多部位可以加工到位,把工件做到很漂亮.
但是,也有着重点的,并不是需要什么部位都要细,我数了一下你的程式,一共做了29条工序,换了11把刀.我猜这个图档一定做了不少时间吧,应当正常来说, 一个这样的机壳模的编程,时间应当控制在15~25分钟之类(当然,不包括算刀路,因为这个是因电脑速度而异的.),该精的地方是要精,但某些不必要的地方,大可一笔带过,在大一点的模具厂还好说,如果是在加工档口,这样编程会相当的累
很多时候,我们在注重工件质量的同时,加工的效率与编程的效率也是同样重要的,我并非说你编得不好,反之,我觉得编得相当不错.
有很多人认为,在电脑上消耗半小时的时间,让机床走快5分钟,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但是,我就觉得,这完全是浪费.你省下的半小时完全可以拿来做更多的工作.当然,像CNCE那种偷懒的方法就未免也夸张了点,其实,工作中,很好的去把握这个度,很重要.
我自己本身是从一个编程员做起来的,仔细的计算过其中的价值,如果你能花半小时的时间省下机床半小时以上,那你尽管去做.反之,就免了吧,你在折磨你自己的同时,也在折磨电脑.
还发现你的程式中有些地方有点小问题,那个干涉的问题你解释过了,我们就不谈,
1:铣流道的那个开粗的程序,就没必要拿小刀来做体积铣的,直接画条线,避开两端,拿把球刀在深度方向按层下,一刀过,不是快得多吗?细致,要有细致的方法,
2:碰穿面(就是有流道的那个面),走刀的方法用平行的比环绕的要快得多,为什么不用?怕阴阳面吗?
3:工件最深处,这种地方明知道是做不到位的,为什么还要一次又一次的光刀与清角?开个粗,留0.2~0.25的余量,做个电极放电,不是快得多?这地方太深了,刀具铣不到不说,太长的刀具形成偏摆,到时候如果由于刀具过长而偏摆造成过切,岂不是得不偿失?再者,就算不会偏摆,这么长的刀具机床上根本不能走太快,浪费的时间拿来做电极,放电,绰绰有余啊.
具体还有些细节就不说了,我觉得这是应该在工作中注意的问题.
CIMATRON软件不同于MASTERCAM,要画许许多多的辅助线来做轮廓,画许许多多的辅助面来遮住,软件应当还是比较智能化的,好好把握是关键.别累得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那就不值得了.
[ 本帖最后由 dearbabyer 于 2008-9-19 16:1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