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freed by your limitations - 因受限而被释放。这句话是第一次上设计课当老师发觉一项作业题出得太广,造成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是好时说的。后来经常不时地听到,越发觉得有道理,并且在设计实践中深受体会。如果给自己一个较具体的范围,总能在其中越挖越深,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不然的话,最终会发现自己只是在打圈圈,所有的问题都只浅碰表层而已,毫无意义。就拿我们现在的作业来说把,主题是水。如果不深入研究水的一些具体问题而只凭表面认识来入手的话,所得到的也只不过就是“缺水”,“水很美”,“水被污染”之类等简单化了的题材。经过几个月的资料搜集,我们大家都在水的主题里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的人对水与人的精神关系做了不少研究,发现水是最容易出现在梦里的元素之一,从中得到启发。有的人对水分配的不平衡感兴趣。有的人对水的政治化感兴趣。有的人研究水和大气的关系。有的人研究水所造成的视觉奇像。有的人搜集了许多有趣的水数据,比如种一个西红柿需要多少水,造纸又需要多少。我对水的使用比较关注,发现我们的一大部分净水都因为欠缺的系统所流失和浪费了。有了主题,有了实据,当然也就有了内容。目标明确,发挥起来也就自如多了,不会被太多选择而绊脚。另外,具体的出发点并不等於狭窄的概念,反而往往更容易表现大主题。现在班里已经出现很多有意思的作品了,它们都是凭空想不出来的。
怎样才能跳出框框,打破陈规呢 (think out of the box)?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在一个房间内,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个杯子,杯子里有看上去像水的毒药。几分钟后,会有一个人进到这个房间里,他会去喝那杯子里的水。这个人不懂英文,也不认识国际标志。一位设计者被给予一根铅笔和一张纸,要他在短短的时间内想办法阻止那人喝水,条件是不许碰杯子或者那个人。如果你是这位设计者你会怎么做?在纸上画一个喝水的小人,再在上面画一个大 X 吗?还是画一个骷髅,再画一个箭头指向杯子?其实办法不只这些,如果你把铅笔掰断,丢到杯子里,那个人不是自然地就不会去喝了吗?或者,你可以等那人进来后往杯子里吐痰,甚至往里面尿尿!没有人说不行啊,都在条件之内,而且效果保证好!这个脑筋急转弯是有点那个什么,但是怎么样?有帮助吗
其实,不仅仅是艺术,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都会增加对设计的认识。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上了综合大学,而不是小型的艺术学院。到现在为止,我拿过的其他课程包括心理学,语言学,新闻媒体,天文学,电脑程序等等。每节课都非常有意思,而且都多少与我学设计有间接的联系和帮助,像心理学里讲到的意识现象,语言学里人对不同语言的接受方式... 现在入了设计系后拿其他课程的机会就少了,很容易整天被设计包围,我得时常提醒自己设计不是全部。说到这儿,想起上次 VSA 设计公司的主席来演讲时向我们设计学生们提的建议。他说,别一下课就去翻设计书籍,爬山去吧,钓鱼去吧,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吧。确实,设计本来就是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着的,如果不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体会生活的话,设计的作品里怎么可能有生命呢?所以,了解其他设计固然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多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话,对设计的认识会自然加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