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设计方便加工方便更换拆装目的为主。比如模内要做行位斜导柱,斜导柱一般不直接埋进模内,而是与一块镶件拼装在一起在A板正面上收螺丝。
B 大模一定要做挤压块。尽量的设计长一些,这样拆装模具方便。
C 模胚图全3D。一般模厂是没有大型CNC设备,所以要把所有模板所有要加工的东西要在模胚厂加工回来。开框,流道,运水孔胶圈位,拉杆孔撑头孔,螺丝孔过孔(攻牙也加工回来最好,人家的攻牙机不是一般的好)等等,有时顶针过孔都要加工回,别忘记司筒后面不用无头螺丝,而用压块。
D 导柱要比调出来的图直径加大5或10MM,三板模的话要加长至接近底板。记得导套孔与板面之间开排气,不开的话,等出现了拉不开模你就找不出原因。如果板非常厚,两头各做一段导套中间空着。
E 加中托司。如果没有,等你试模时看着顶针板变形你就哭吧。选用与回针大小差不多的就行了。
F 加模面直身定位器(不是边锁)。加在模胚上防止热变形。有的产品不加你就等着产品出模变形拉伤。
G 所有加工以基准面单边取数。
H 细水口开闭器不用小模的胶头,要用T形扣机(也叫拉鸡),两侧各装2个。面板与水口板加弹簧或弹力胶。其实建议大模还是用热流道比较好,前模侧面有抽心的就用小油缸(油缸结构记得要做反锁机构)。
I 顶出。能用得上弹簧的记得不是套回针了(套了基本上都破边)而是按一般做法然后加弹簧针(跟套回针没区别,区别是没破边);大模还是建议全采用拉杆式,对称四个。设计之前应去看看要生产的注塑机,然后确定那一种方式方便安装。四支长杆安装上去后记得观察或测量一下是否相平,如果不平就叫人将四支杆调整一样长度。记得装感应器。
J 模胚总厚度及开模距离是否足够,注塑机的螺杆注胶量(塑化能力)及锁模能是是否足够,还有就吊装模具的吊车高度到注塑机之间的高度是否足够等等,都是傎得去考量然后再去进行下一步。
K 大模选用模仁材料是非常考究。硬度及料纹是否对产品有影响要考量进去。有的大模表面要求非常不理想,主要是材料供应商的来料因素。所以选用材料是要非常关键。还有就是在设计时,胶位厚度,是否产生缩水;拔模是否足够;筋骨是否足够不会产生变形等等,要认真做好每一点,要不是等抱着这样大一块模去改时,不知从那着手。最后一点,关于大模烧焊,尤其是前模,记得把模件加热然后再烧。这样烧出来省模抛光处理后基本上看不出料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