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11119999 wrote:
为一个命令否定一个软件。。。。。。
什么逻辑。
可这是关键的命令功能。
再说Pro/E其他方面问题也很多,比如逻辑晦涩难懂,使用烦琐,更改前面的参数后重新生成时后面的特征会报告错误,对中文支持太差劲,出工程图问题很多、难以操作,没有快速方便的强度分析功能(SW有很好用的COSMOSXpress),屏幕菜单干扰思维,必须全定义参数,工作渲染效果太差,模型转换格式时面容易破或出裂缝(怪不得叫破衣,哈哈),跟Windows接口很差,难以独立于Pro/E公司开发新模块集成到Pro/E,跟Windows其他程序很难兼容(SW却可以直接读取和输出数据到Excel表格)等等。
就是钣金、曲面比SW稍强。
至于跟UG, CATIA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Pro/E在全球各大汽车、飞机公司没有一份定单。
我也用过Pro/E,感觉很差劲,不符合我的思维方式。所以抛弃不用。
我从94年开始使用AutoCAD 11.0, AutoCAD 12.0的AME, 到现在对各种软件的使用和命令使用方式很有心得、产品设计经验丰富。深刻感觉在一个较大的实体内部画另一个形状复杂的较小实体,最后再从较大实体内部一次性地减去小实体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是非常需要的功能。而不是象Pro/E那样要多次地一点一点地从较大实体上减掉材料。早在AutoCAD 11.0时,我就认识到屏幕菜单最不好用,Pro/E竟然固执老朽的用到现在。哈哈,变态。
最近我开始用SW2004正式版了。感觉SW最适合一般机械行业,特别是强度计算和草图、工程图、标准件库、以及机械设计手册第2版,等功能更适合机
械行业的设计工作。但也可以用于一般曲面产品造型、分模。配合CAMWorks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加工。
SW更适合非高级曲面产品的造型和结构设计,这方面比Pro/E强大。Pro/E更适合模具行业分模和模具设计。但SW配套的MoldBase也是效率很高,把所有模具零件在一个对话框执行完成后一次性生成,且全部为标准SW可修改实体,配合爆炸图功能,很值得模具行业研究应用。但模具零件全部为美国标准,因此应该考虑直接跟美国模具标准中的公制标准接轨,直接采用美国模具标准中的公制(以毫米为单位)作为我国模具标准,这样以后再出SW新版本,就不再需要再次为它增加我国标准的二次开发,省时省事,版本跟进全面同步及时。至于高级曲面造型,Pro/E也不行,还要靠Rhino, CATIA,或Unigraphics.
限于SW曲面、钣金功能不是很强,所以我又开始学CATIA了。等学会CATIA, 一般产品还是使用SW顺手,高级曲面产品造型及复杂钣金产品使用CATIA。
我认为SW应该把工程图集成到零件图中,成为一个文件,象UG那样。但还是应该把组装图及其工程图跟零件图放在一个独立的文件。
要不要学Rhino还在考虑中,感觉Rhino屏幕象Pro/E,感觉Rhino不是很好学。
就是喜欢SW, CATIA这种靓丽华美的Windows界面,一看到这种界面,再看到图文并茂的Html格式(网页式)帮助文件,感觉就很好学。看到Rhino, Pro/E那样昏暗的界面,就觉得难学。这就是我的思维方式,别人思维方式可能跟我正好相反。个人猜想:从界面的色彩猜测:开发SW的人以年轻人为多,所以界面不自觉地选用了靓丽多彩为主调。开发Pro/E新版本的人以老年人为多,所以不自觉地选用了他们喜欢的昏暗的兰色色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