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朋友,交流,分享,学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信息化是支撑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武器,而两化融合也是我国政府推出的促进工业发展、振兴民族经济明确指导思想。回顾2014年上半年,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中,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之路也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 1.供应商协同受关注 面对不断增加的制造成本压力,制造业纷纷把关注焦点放在采购以及供应商管理上,他们发现采购与寻源以及供应商管理作为整条供应链的前端,其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供应系统的稳定性。相对于单一功能的解决方案而言,更多的企业倾向于建立供应商协同平台,实现与供应商协同作业。 2. 开始关注数据管理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资产。而大数据带来的数据质量问题也成为数据管理的重点。主数据管理作为提升企业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许多大型企业开始搭建独立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将企业的各类主数据统一管理。 3.MES应用趋于理性 在MES热潮下,目前企业选型的时候虽已不再盲目跟风,但由于企业的特点和MES的行业性,企业在选型时体现的需求和困惑都各有不同。制造企业在全面了解MES技术与发展现状下,推进MES的顺利实施和成功应用。 4.ERP全面深入 随着ERP在企业管理应用中的普及,关于ERP的讨论愈演愈烈。一部分认为ERP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应用兴起--供应链、BI、MES等。另一部分则认为ERP仍然主导着企业信息化发展,依旧是信息化的核心软件。但无论如何,总体而言经过多年的历练,ERP已经全面进入深化应用时代。 5.平台化、行业化为必由之路 当前,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已从部门级、企业级发展到社会级的应用,在面对企业越来越精细化和特质化的信息化需求时,相对固化的传统软件架构已跟不上市场的脚步。集成化、平台化、组件化、行业化的解决方案成为企业信息化部署的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