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刀具路逕的格式與各家後處理系統,這次我們則更深入去探討; 後處理的部分, 我們以GPost做例子來說明.
一. 刀具路逕文件:
他是由你的CAD/CAM, 依照你所設定的加工條件所產生的, 內容包含 刀具形狀; 刀具大小; 材質; 被切削工件材質; 主軸轉速; 下刀速率; 進給速率; 所產生的X Y Z I J K座標值; ....等等. IJK 是刀具在該點的刀軸向量值. 點到點加工三軸以下為0,0,1 或 0,1,0 ... 等等(於哪個視圖作加工);多軸時, IJK的值就可能一直變化.
二. 後處理系統:一般為兩個到四個程式.一到兩個用來做規劃用, 另外兩個做轉譯刀具路逕成為NC程序.
規劃部分: 用來規劃與撰寫 '機床配置文件", 就是根據你的機床與數控系統的規格,利用這個程式來填寫/撰寫 該機床的後處理. 銑床/車床(GPostCfg.exe), 來產生 UNCX01.Pxx與UNCX01.Fxx (銑床,雷射,火焰,線切割.. ), 或 UNCL01.Pxx與UNCL01.Fxx (車床). UNC*01.Pxx 內涵了你機床與控制器的規格與程式指令, UNC*01.Fxx則是你在該執行程式內寫一些Macro或二次開發的內容.
轉譯部分: 根據你所規劃撰寫出來的"機床配置文件"與你在CAD/CAM所產生出來的 刀具路逕文件, 轉譯為該機床可用的NC數控程序. 銑床:GPostm.exe 車床: Gpostl.ex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