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一站式解决方案

iCAx开思网

CAD/CAM/CAE/设计/模具 高清视频【积分说明】如何快速获得积分?快速3D打印 手板模型CNC加工服务在线3D打印服务,上传模型,自动报价
查看: 2122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三轴truemill是否只是个传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9 15:3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truemill的计算时间要大于其他开粗模式,所以用了一个简单的平做精度测试,平面到毛坯的余量是2mm , truemill通用设置,毛坯余量是0,曲面公差0.01, 第一把50的刀,最大切深1mm,最小材料移除0.8,第二把25的刀,最大切深0.8,最小材料移除0.5,第三把20的刀,最大切深0.5 ,最小材料移除0。 测试结果,第一把开粗第一到切1mm,后面补了一刀0.5mm,余量为0.5mm,这个和通用毛坯余量0,和第一把设置的0.8都对不上,不知道怎么计算出这个结果,第二把分析,没有余量加工,跳过,第3把刀切了0.25,最终余量为0.25,和通用设置的毛坯余量0,第三把刀设置的0都对不起来,难道说truemill只是个噱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赞一下!赞一下!
13
发表于 2014-7-5 00:15:13 | 只看该作者
Vero软件公司成功收购Surfcam
12
发表于 2014-4-5 22:13:19 | 只看该作者
傳統的粗切刀路有个致命伤,只能用刀粒鼻尖上的一点点,其它的都浪费掉了
11
发表于 2011-12-23 13:16:33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用到機台上去加工才知道他的效率與刀具成本減少了多少! 並不限制你用裝刀片的刀具, 所要考量的是那把刀能吃多深? 你的機台馬力是否足夠? 台灣這邊所稱的"玉米刀" 也用上..
用刀片主要就是考量刀具成本...整體式刀具在19mm以下 與裝刀片的刀具 價格不會相差太多.. 但是我全刃長幾乎都用上了.. 傳統的粗切刀路就根本不可能..

10
发表于 2011-12-21 23:03:34 | 只看该作者
TrueMill的单向顺铣是个局限,用整体式立铣刀大切深才有效率,有点不适应广泛使用可转位刀粒的市场潮流。
如果增加双向铣削,只需靠近工件的一刀顺铣即可。TrueMill的先进刀法才有望真正的引领切削潮流
9
发表于 2011-6-7 21:31:3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它的对电脑的要求也很高,不然计算时间会让你失去信心。。。。。
8
发表于 2011-4-7 23:01:44 | 只看该作者
TrueMill最好運用在你本來要分多刀來切到一定深度, TrueMill可以一刀或者幾刀就可以達到的切深..TrueMill的路逕因為要維持"等量, 等囓合角"切削, 走刀路逕會比一般的開粗路逕要長...但是可以以原本二到十倍的進給速度來切削..所以才會增加加工效率.
7
发表于 2010-11-22 12:19:15 | 只看该作者
大陸地區好像把 YouTube 給封了...不然好多實際切削的視頻.... 可以參考!
6
发表于 2010-11-21 15:19:53 | 只看该作者
不是說絕對不能用盤刀, 而是盤刀的最大切深受到限制, 另外, 又要牽扯到主軸馬力是否夠大來執行切深且快的刀路. 越大的刀具 需要的主軸馬力也要大
5
发表于 2010-11-21 10:06:32 | 只看该作者
1,我切的少,只是因为做测试的时候想减少计算时间,所以,总共就算了2mm的切削量,当然我也可以把图画的深一点,然后每刀切个10mm ,20mm的,但这个和做这个测试好像不冲突
2,其实做 这个测试后,才发现其实好多软件的开粗方式都是这样的,等高开粗的时候,因为受下刀步距的限制,所以在平台的地方,余量不能按软件中定的数值控制,只能说余量会比步距小。
3.用盘刀好像也没什么大错吧。。。只是想通过truemill的角度控制去增加刀具的寿命,有些工件长宽,会比较大,但切削深度不大,譬如就10mm,整体刀具通常都直径不是很大(太大价格就贵了,成本太高,不像舍弃式的换下刀片就好),如果切深方面没体现优势的时候,切宽反而受限制了
,一点愚见,老大别发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D打印手板模型快速制作服务,在线报价下单!

QQ 咨询|手机版|联系我们|iCAx开思网  

GMT+8, 2025-2-20 19:59 , Processed in 0.02585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5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