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行朋友,交流,分享,学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昨天去客户那边看了一下, 要求实现弧光灯碳棒的自动位置补偿... 于是刚才跑去查资料.... 如下
1808年,人类开始探索用电照明的方法。这一年,戴维发明了最早的电弧灯。他把几十个伏打电池串连在一起,构成可以产生高电压的组合电池。电池的两极,各接一根石墨做成的碳棒,当这两根碳棒的尖端相互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在间隙处就会突然出现明亮耀眼的弧光。这是由于空气在电池的高电压作用下可以分解成导电的离子,使绝缘的间隙成为电流的通路,伴随着通过间隙的强大电流,电弧产生高温,就会使更多的空气电离,发出明亮的光。不同于稍纵即逝的静电火花,弧光能够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它的空间位置十分稳定,可以照亮一大片地方。
弧光是一种可以控制、连续发生的微型闪电,它是人类最早制造的不用燃料的光源。
然而,弧光灯点燃之后,电弧迅速烧蚀碳棒,使碳棒间隙不断加大,电池的电压不足以维持放电,不久弧光就会熄灭,而戴维对此无能为力。后来,英国发明家施泰特用一个发条驱动钟表机构推动其中一根碳棒,在发出弧光时缓慢向另一根碳棒靠近,使它们在烧蚀过程中保持间距不变,以维持长时间发光。不久,他又用一根铜丝做成的弹簧直接推动碳棒,利用电弧发出的热量使弹簧膨胀产生位移,自动补偿碳棒烧蚀产生的空间距离变化,使弧光保持稳定。
实际情况根据客户反映是,碳棒的正负两极耗损速度是随机的,那如果不对碳棒顶端进行位置取样,根本无法控制间隙的大小....
而施泰特依靠铜丝做成的补偿机构, 不解~
补充:弧光位置必须居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