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复合曲线轨道函数 [打印本页]

作者: ufohk    时间: 2006-1-2 20:30
标题: 复合曲线轨道函数
在关系中可以使用复合曲线的轨道参数trajpar_of_pnt。
下列函数返回一个0.0和1.0之间的值:
trajpar_of_pnt("trajname", "pointname")
其中trajname是复合曲线名,pointname是基准点名。
轨线是一个沿复合曲线的参数,在它上面垂直于曲线切线的平面通过基准点。因此,基准点不必位于曲线上;在曲线上距基准点最近的点上计算该参数值。
如果复合曲线被用作多轨道扫瞄的骨架,则trajpar_of_pnt与trajpar或1.0 - trajpar一致(取决于为混合特征选择的起点


     高手能讲解一下这个神秘函数吗?
作者: ufohk    时间: 2006-1-2 22:37
不懂的顶起来,期待冰大、天使讲解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6-1-2 23:16
假如曲线名为CURVE1,基准点名为PNT1,通常我们用到的都是点在曲线上的情况,不在曲线上时取过点PNT1的曲线的法线(切线垂直线)与曲线的交点来算结果。此函数的结果是:曲线起点到PNT1之间的这一段曲线长度与曲线全长的比值,如果pnt1与曲线起点重合,值为0,如果pnt1与曲线终点重合,值为1。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trajpar_of_pnt与trajpar或1.0 - trajpar一致.
作者: 空花转月    时间: 2006-1-2 23:25
不懂,希望举例,谢谢!!
作者: ufohk    时间: 2006-1-3 20:25
非常感激天使无私的讲解,
基本明白了这个函数的值域,他是一个比例,我再弱弱地无耻下问一下:①他的定义域由什么来控制,如何才可以控制它的定义域(定义域可以是变量吗?),②帮助里面说trajpar_of_pnt是个参数,但他又象个函数。如何来理解。③是不是我们可以用这个函数参数化的来控制“基准”点在“曲线”上的位置。(只要我们改变参数值,就可以使基准点变到相应的位置)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6-1-3 20:41
点的位置由其它的东西控制,当点位置变更时,这个函数的结果反映点的变化,其结果用于扫描等(如截面尺寸)。因此,这个函数的作用是实现用一个点的位置变化来控制其它的东西,而不能反过来用函数的值去驱动点,点必须是由其它东西驱动的。
作者: ufohk    时间: 2006-1-3 20:46
上了个厕所,我好像明白了这个函数a=trajpar_of_pnt("trajname", "pointname") 是由a来控制pointname在trajname上的具体位置的。所以它的定义域是a,而且a不能是变量,(只能是0-1的具体数,只要我们改变参数a,就可以改变点在曲线上的位置。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6-1-3 21:05
原帖由 ufohk 于 2006-1-3 20:46 发表
上了个厕所,我好像明白了这个函数a=trajpar_of_pnt("trajname", "pointname") 是由a来控制pointname在trajname上的具体位置的。所以它的定义域是a,而且a不能是变量,(只能是0-1的具体数,只 ...


你定义点的时候,用到了a吗?没有用到的话,它如何去控制点的位置?
作者: ufohk    时间: 2006-1-3 21:50
我先建立曲线,再建立点,建立点的时候我用比例来控制点的位置,PRO/E系统会给这个比例值自己取个参数名字,我再用关系式  : ( ① 系统自己取的参数名字=a,②  trajpar_of_pnt("trajname", "pointname")=系统自己取的参数名字)或者我改变“系统自己取的参数名字”,直接改成a。

我还没试,不知道对不对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6-1-3 21:54
原帖由 ufohk 于 2006-1-3 21:50 发表
我先建立曲线,再建立点,建立点的时候我用比例来控制点的位置,PRO/E系统会给这个比例值自己取个参数名字,我再用关系式  : ( ① 系统自己取的参数名字=a,②  trajpar_of_pnt("trajname", "point ...


函数能用在关系式的左侧么?
关系式左侧的叫"变量",函数与变量各是一个东西哦.
作者: xxlai    时间: 2006-1-3 22:02
精彩!
再讲深入点,最好通俗点。
作者: ufohk    时间: 2006-1-3 22:14
我的关系是逻辑有问题,自己也感觉到了,不得已调换了位置。那我把 “系统自己取的参数名字” 改成a可以吗?(这样也不对,因为没用到trajpar_of_pnt函数)看来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至于在扫描中用这个函数,它的值域好像用来........再好好思考研究一下。


  非常感激天使无私的,耐心的讲解,我想想了解这个函数的人和我一样对天使感激的

[ 本帖最后由 ufohk 于 2006-1-3 23:36 编辑 ]
作者: ufohk    时间: 2006-1-3 23:35
我想能不能在扫描中用关系 X=trajpar_of_pnt("trajname", "pointname")  然后用sd#=f(X)使扫描的截面某尺寸发生变化。我只要改变点的位置,那么X(0≤X=1)就会变化(等于另一个定值)。而sd#也就跟着变,但好像这种变化不是连续的。


茫然中,期待中。再次感激天使!

[ 本帖最后由 ufohk 于 2006-1-3 23:46 编辑 ]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6-1-4 08:46
原帖由 ufohk 于 2006-1-3 23:35 发表
我想能不能在扫描中用关系 X=trajpar_of_pnt("trajname", "pointname")  然后用sd#=f(X)使扫描的截面某尺寸发生变化。我只要改变点的位置,那么X(0≤X=1)就会变化(等于另一个定值)。而sd ...


没错,基本上算是理解了。
实际上如果想用一个点沿一曲线连续运动以取trajpar_of_pnt去控制VSS截面尺寸的话,还是用graph比较好。
目前trajpar_of_pnt比较成功的用法是用于随意阵列。
作者: ufohk    时间: 2006-1-4 13:01
《实际上如果想用一个点沿一曲线连续运动以取trajpar_of_pnt去控制VSS截面尺寸的话,还是用graph比较好》


不好意思,再问   :如何实现点的连续运动,也就是如何才可以让这个函数的值域变化起来,象参数trajpar那样变化。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6-1-4 13:39
原帖由 ufohk 于 2006-1-4 13:01 发表
《实际上如果想用一个点沿一曲线连续运动以取trajpar_of_pnt去控制VSS截面尺寸的话,还是用graph比较好》


不好意思,再问   :如何实现点的连续运动,也就是如何才可以让这个函数的值域变化起来,象参数traj ...


这就是你要动脑的地方了,也是为什么用graph比较好的理由。

看来你已经真的明白这个函数了,关于点的连续运动,已经不是它的范围了。
作者: ufohk    时间: 2006-1-4 17:04
为我的小彻小悟顶一下,再次希望对这个函数摸不透的来讨论讨论,同时我们对天使耐心的解说道一声谢谢。

另外 我 想问一下,怎么才可以让积分多起来,用RMB可以吗?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6-1-4 19:32
原帖由 ufohk 于 2006-1-4 17:04 发表
为我的小彻小悟顶一下,再次希望对这个函数摸不透的来讨论讨论,同时我们对天使耐心的解说道一声谢谢。

另外 我 想问一下,怎么才可以让积分多起来,用RMB可以吗?


RMB么,不可以。再说,你买去也没用。多做题多分享心得就会多起来的。
作者: zhjnqi    时间: 2006-1-4 19:42
天使可否用此函数做个特征贴上来开开眼?ths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6-1-4 20:30
原帖由 zhjnqi 于 2006-1-4 19:42 发表
天使可否用此函数做个特征贴上来开开眼?ths


冰大的随意阵列是目前用此函数最成功的例子。请找一下看看吧。
作者: zhjnqi    时间: 2006-1-4 20:35
原帖由 袖珍天使 于 2006-1-4 20:30 发表


冰大的随意阵列是目前用此函数最成功的例子。请找一下看看吧。

我用过来阵列,但没用过来做vss
作者: ufohk    时间: 2006-1-4 21:45
VSS中好像没办法让值域变化起来,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