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的是CAE的前辈了,佩服!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不是说MF板不让说别的,只是我觉得你的言论中充满了攻击的意味(你可以去看看你这几天在板块所回的帖),其实这也是软件代理公司的通病,都喜欢采用田忌赛马的战术.你可以去了解一下6.0的情况,而且moldflow的技术总监今年在大陆开发布会的时候已经展示过混合网格的技术,还有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当然真正改进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中肯的来说,3Dtimon的hexa网格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也不成熟,至少会严重的偏离模型的真实外型,虽然原厂也一再强调不会对分析的准确度造成影响,但作为3D网格,连基本的产品原始外型都不能保证,准确度势必会受到影响,而且对于有些复杂的模型,网格也存在划不出来的问题,我之前曾有一个尺寸1500*50*20的产品,上面分布着大量的直径为2mm的通孔和盲孔,因无法处理网格,将档案交到原厂,那边工程师最终也未能处理好.对于模拟软件来说,精确度都只是一定的,不论你采用何种网格,何种技术,尤其是模流分析技术,注重的是实战,需要在里面添加大量的经验进去,而且需要兼顾的环节很多,我知道在韩国,台湾很多公司的CAE工程师都是博士,但对于工厂来说,按照目前的现状,不可能每个模流分析工程师都掌握很深的CAE理论,有着丰富模具行业相关经验并对软体本身较为熟悉的人,反而更受工厂青睐.也许以后的发展趋势会迫使CAE工程师们即要掌握较深的有限元理论,又要有非常丰富的制造业相关经验,但培养周期太长,而且高昂的培训及人力成本也会让制造业担忧.现在的模流分析软件公司都有资质非常高深的专业人士,但仍有相当数量user所反映的实际缺陷他们也无法解决,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 本帖最后由 caicadxm 于 2006-6-24 12:2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