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学习autodesk公司inventor的朋友!
[打印本页]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3-11 19:23
标题: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学习autodesk公司inventor的朋友!
据可靠消息, inventor将是autodesk公司mcad的重点, 将来一定会很强! 所以大家还是学习学习吧!·
作者:
QianFD
时间:
2003-3-11 19:51
画图太慢了呀!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3-12 09:47
画什么图, 如果是画三维, 我干肯定比autocad快,
如果画二维, 可以用工程图里的草图, 参数华, 我觉得熟练了也差不多!
作者:
QianFD
时间:
2003-3-12 16:24
曲面除外,肯定比不过CAD的!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3-12 18:00
对, 这就是为什么inventor要跟mdt困在一起买的原因楼?
作者:
QianFD
时间:
2003-3-14 23:21
哈哈!本来就是一家公司的嘛!
作者:
4031166
时间:
2003-3-15 11:45
是一家公司的东东
我公司刚买了一套,是2002 /MDT/ INVENTOR 一起卖的,4万多。
可惜我们月末才开始培训;INVENTOR主要应用于三维造型,以此来
弥补AUTODESK软件在三维设计方面的不足。
作者:
QianFD
时间:
2003-3-18 16:25
好像没有MDT+加强包的功能强大!
作者:
hbtty
时间:
2003-3-18 18:05
乱讲话
作者:
QianFD
时间:
2003-3-19 22:50
看看这个菜单就知道了呀!
作者:
LKK52
时间:
2003-3-20 20:17
Inventor 5.3可, v6有簡單曲面但速度反而比5.3差
作者:
zhouzb
时间:
2003-3-24 15:36
我公司现急需一位懂Autodesk Inventor的兼职讲师,如果你在广州周边请和我联系!020-38879396-111周先生!
作者:
QianFD
时间:
2003-3-25 13:07
哈哈!广告出来了呀!
作者:
陈伯雄
时间:
2003-3-30 11:46
.
作者:
zdwdodo
时间:
2003-4-3 16:45
可能是自己的问题,总觉得INVENTOR做出来的东西不好看。
作者:
sword
时间:
2003-4-4 17:43
陈伯雄 wrote:
.
陈教授来讲讲inventor吧。::b
作者:
陈伯雄
时间:
2003-4-7 08:56
5. Inventor的概貌
Inventor包括五个模块:零件造型、钣金、装配、表达视图、工程图。
这些模块创建了有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文件:零件(.ipt)、钣金(.ipt)、装配(.iam)、表达视图(.ipn)和工程图(.idw)。
Inventor是一个“参数化/变量化特征建模的三维设计软件”,整个设计是在装配中进行,或者基于装配关系进行。装配的基础要素是相关的零件;零件是有若干参数化的可以基于装配关系的特征堆砌而成;特征是一些与机械设计的表达意图相关的一些简单几何形体,这些几何形体的基础是参数化的,可以基于装配关系的二维或者三维草图;草图是一些简单类型的图线,可以用几何关系、装配关系和驱动尺寸加以约束。
(1) 算法核心——Autodesk ShapeManager
Autodesk Shape Manager是以Spatial Technology公司授权使用的ACIS 7.0为基础算法核心的。Autodesk 已经建立一个庞大的开发团队,为Inventor创造一个功能的完备的模型制作算法核心,并且根据制造业三维设计的需求,做了大量的、有效的补充与修正。
由于ShapeManager和Inventor的ACIS 核心程序有着相同的根源,因此不应当造成任何移植的问题。而未来核心程序开发工作的重点,是在Inventor的模型制作需求与复杂的几何设计上。
从Inventor R1一直到R6,我们可以看到算法核心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核心的能力会逐渐加强,我们的设计也会越来越顺畅地在Inventor的支持下完成。
(2) 关于参数化技术和变量化技术
在学术界,对三维设计软件的算法核心和处理模式,有着“参数化设计”和“变量化设计”两种风格的说法,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说不好。
按照资料中的概念:
参数化设计是PTC(Pro/E)为代表。参数化技术用“顺序方法”对约束求解。达到全数据相关、全尺寸约束、用尺寸驱动设计结果的修改。
变量化设计是前SDRC(I-DEAS)为代表。变量化技术用“几何图形约束和工程方程耦合”来求解。达到将参数化技术中的全尺寸约束细分为“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而工程关系(装配约束等)就可以直接与几何约束耦合处理,实现基于装配关系的关联设计。
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于,是否需要全尺寸约束?是否可以在装配树中进行增删?用什么方法实现完整约束?
参数化技术必须事先定义好了求解过程、苛求有序求解和全约束的基础条件,这就是明确的“父子关系”,因此软件运行比较稳定;但是,对于自顶向下的创成设计,也因此支持得不是很好,很难在装配关系下创建全新零件,而设计的更改将完全依赖于尺寸驱动。
变量化技术实际上是参数化技术的扩展,是参数化技术方法的“超集”。
能处理局部约束的更改、能基于工程关系求解、能显式处理约束… 因此更容易理解、更适合于完成工程师原始设计构思的表达和实现,对创成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可以基于装配关系,利用现有结构创建全新零件。设计更改可以依赖于尺寸驱动和装配约束两种方法。
目前学术界认为:变量化技术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设计思维规则,能够更好地在几何设计的全过程中实现辅助的功能。而软件的使用者也能体会到:变量化技术能在更完整的程度上表达人的设计思维,尤其是对创成设计中自顶向下的设计过程,有更好的支持。
那么Inventor应当属于其中的哪种类型呢?
通观目前Inventor的功能设置和实际使用中所表现的结果,笔者认为:其算法核心和处理技术,当归属与“变量化技术”一类的CAD软件。
但不知为什么,Autodesk自己似乎从类没有这样评价过Inventor。
笔者坚持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其存在的价值在于能直接指导我们这些搞应用技术的人,这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因为认识到Inventor具有变量化设计风格,我们就可以沿着这种概念使用Inventor,因此可能更深地挖掘出Inventor的特色功能,更好地进行设计辅助。
因此,本书中所有的例子,都企图说明“边量化”设计模式是设计思维的更为完整、正确的表达手段;而“参数化”设计模式,在Inventor中也同样顺畅,在条件许可的时候,其作用也是十分明确的。
当然,因为Inventor是“少年软件”,在成熟程度上还不好与I-DEAS这样的“壮年汉子”相比。可是别忘了,后生可畏…
(3) 界面简介
Inventor的界面(例如装配环境)基本样子如下图:
(4) 操作风格
Inventor完全没有命令行交互的操作。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功能图标、菜单、对话框和光标的操作进行。对于快速学会操作,这无疑是很有利的。
这种操作风格是“商量着”进行的,不是像AutoCAD那样可以“下命令”进行。因此,学会与Inventor商量,就是最开始必须掌握的技术,这就是软件的操作规则。可以这样比喻:你要做一件事情,Inventor说:我能这样、这样做…,而你需要选定其中的一种…
这样商量的过程有时候还挺罗嗦,虽然从原理上讲应当可以直接告诉Inventor做某件事情。在商量的过程中,Inventor会“感应、推测”你的想法,并用动态的一些标记反馈它的判断,所以,必须十分注意光标移动过程中,附近的提示标记。
在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就会比较熟练地与Inventor商量事情了。这些操作规则的掌握,除了做练习之外,充分利用Inventor优良的、本地化了的在线帮助和教学指导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建议读者要仔细、认真地利用这一功能。
(5) 比较聪明的协助功能
与所有软件一样,Inventor的“帮助(H)”菜单下有相当丰富而易用的解释性信息查询功能。作为Autodesk本地化的结果,中文版本的相关内容翻译还是比较贴切的,绝大多数内容都能被使用者顺利读懂。
特殊地,Inventor的帮助中有专门的“教程”。对于初学者,有必要完整地看一下。因为大多数人都熟悉AutoCAD,建议也要看一下“AutoCAD用户帮助(U)”专栏。
按照Inventor的规则,选定任何条目、在任何功能的执行过程中,单击右键,都可以弹出与当前操作相关联的菜单。在这个菜单中,列出了可以继续执行的所有功能选项,而且都会有“如何进行(H)…”这样的条目。
选定“如何进行(H)…”,Inventor会弹出图1-3左面的界面(以绘制直线草图为例):
对于列出的具体操作技术,甚至用动画演示操作过程(图1-3右边)。这是我们学习Inventor基本功能的最好的参考资料和教师。
在发生了操作错误的时候(重复的约束、不可能的装配关系、更新零件之后发生的问题…),Inventor会发出相关提示,并引导使用者一步一步地定位和解决这个问题。这显然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功能。
可见,对Inventor功能的解释,实在不必要在本书中赘述。即便是写出来,也不过是Help的翻版,没必要因此要您花钱。所以,本书将不再讨论解释性的问题,除非对Inventor原来的解释,有需要修正或补充的情况。
(6) 对于工程师的设计思维有相对更好的支持功能
一个三维CAD软件的存在意义,取决于它对于工程师设计思维的表达能力和后处理能力,这一点在上面已经详细分析了。什么是最重要的“能力”?这就是能否全面、顺畅、有效地与工程师合作,完成基于装配关系的关联设计。
Inventor中一个很有趣的、自称为“自适应”的功能,多数工程师可能不理解这种概念。实际上,这就是“基于装配关系的设计数据关联”。
笔者想强调的是:这不是Inventor带给我们的新的什么设计理念,而是对工程师现有设计思维表达的支持;是早就应当实现的对设计规则的支持。
虽然Inventor还没能做到100%的支持,但因为有了这样的功能,我们终于可以心里想的那样在CAD中进行设计了。例如:这个套的内径与某某轴径相同、而套的壁厚是10mm;壳体上安装孔的直径与套的外径相同… 于是,我们只是在基准轴径的基础上描述了装配关系,并没有完整地定义相关尺寸大小。但是,套的设计结果就唯一确定了,并且在基准轴径发生修改后,相关零件的尺寸能够按照上述关系完成新的计算,得到新的零件细节。甚至只用二维草图,也能参与装配,甚至进行机构运动模拟。
(7) 精彩的显示表达功能
一个三维CAD软件的显示表达,使这个软件可用性的主要标志。上边说过,设计过程就是制造过程的模拟,能否很好地完成设计结果的反馈——显示表达,就十分重要了。
Inventor的显示表达实在是十分理想:实时的、在透视效果,甚至剖切效果下的渲染、转动、放缩。由于使用了优秀的软件件技术,使得Inventor在不太高级的硬件配置下,一样有出众的显示表达效果和速度。还有相当有效的机构运动模拟。多数的机构都能被驱动“真的”运动起来。
当然,因为显示表达功能强大,其中的操作规则也较多。但是,优秀的功能界面设计和帮助功能,确实使我们能是很容易地掌握常用的显示控制方法。
(8) 设计项目管理
一般来说,这应当是PDM的功能。
但是,Inventor对此所提供的能力,已经能够相当完整地以设计项目为线索,自动管理相关的文件,省去了使用者许多的心思。
更为重要的是,这套功能可以在Inventor内部,比较完整地解决零部件非图形信息的创建、记录、提取和进一步使用的问题。
在网络设计组的模式下、在并行设计的模式下,Inventor的项目管理功能,将大大地方便这个设计数据的管理和控制,而不需要其它管理软件的介入。这是Inventor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应当充分理解和使用。
(9) 三维模型与相关二维工程图
三维软件必须由优良的二维工程图创建和处理能力,这是当然的。
但三维软件这方面的能力都不太好。Inventor的二维工程图处理能力是比较好的一个,而且在工程图中也能逆向修改三维模型的尺寸。
当然,与AutoCAD相比,Inventor的二维图形处理能力还是些欠缺。
好在是“四合一”的结构,相互的数据转换还算顺畅,哪个顺手就用哪个。
可见,就目前的看,Inventor是个比较合适的,做机械设计用的CAD平台。
摘自《Inventor R6机械设计应用——技巧与范例》
作者:
wh_xiaoqian
时间:
2003-4-7 15:35
我学了有一年多了,感觉还不错,就是要求配置太高了,总觉得机子速度慢,要是能在图形工作站上用此软件,一定不错。
作者:
陈伯雄
时间:
2003-4-7 16:02
其实,只要CPU指标高一些,其他的配置就不太要紧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