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再谈顺逆铣 [打印本页]

作者: 枫情泪人    时间: 2008-4-1 17:40
标题: 再谈顺逆铣
刚刚与一些朋友聊到了“顺逆铣”的问题,好像很多人认为只用顺铣才是最不伤刀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个人认为开粗的时候在离产品远的地方用逆铣才是不伤刀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逆铣时刀片切入料时它的力是由小变大,它的受力是缓和的(如图1),所以它对刀片的寿命影响不大.只是它容易过切(为什么会过切我想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在远离产品的时候就没关系了.顺铣时正好与逆铣向反,它的受力是由大变小.受力是冲击的(如图2),,那它对刀片就很不宜,但也就是因为它不会过切,所以在靠近产品是也一定要用到它,CIM正好为这个加了一个“混合铣+顺铣”(不知道其它软件有没有这个功能),弥补了以上两者的不足,使我们减少了刀片用量.
有不同意见的大家谈谈.
作者: liqiyou8011    时间: 2008-4-1 17:54
混合铣最常用了.少走空刀。
作者: wukai1985    时间: 2008-4-1 21:39
``混合是什么意思 ``
好象也存在 逆铣的情况``
作者: tantiduo    时间: 2008-4-2 08:38
这么理论的东西,不懂.哈哈.帮顶.等人来讨论下.
作者: c1h1    时间: 2008-4-2 08:41
原帖由 tantiduo 于 2008-4-2 08:38 发表
这么理论的东西,不懂.哈哈.帮顶.等人来讨论下.


作者: ervinlu    时间: 2008-4-2 09:14
支持混合铣,加最后一刀顺铣。(不代表高速机立场)
作者: taidaing    时间: 2008-4-2 10:13
你所说的是侧刃的受力情况。。。

最关键的问题是,逆铣时底刃的受力状况很差,刃口都崩了,还怎么铣呀。只有调刀片了。

所以说精铣时,不考虑逆铣拉伤工件的话,顺铣、逆铣对刀具的磨损都不会太大。因为底部没余量。
作者: yuyu123    时间: 2008-4-2 10:55
用飞刀层降开粗,如楼主所说的切屑情况只是一种因素,更重要还有切削力的因素影响刀片的耐用度。顺铣的切削力小于逆铣。而楼主所说的在铣铸铁类硬而脆的工件是是好办法。
但用飞刀层降光刀,顺铣、逆铣对刀具的磨损情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顺铣是先切后挤,比逆铣的先挤后切,刀具的磨损还是小些,加工的粗慥度顺铣也好过逆铣。
作者: CIME7.1    时间: 2008-4-2 11:00
哈哈!帮顶!
作者: jacken    时间: 2008-4-2 15:05
逆铣,刀具切入过程与工件之间产生强烈摩擦,刀具易磨损,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好,同时逆铣时有一个上台工件的分力,容易使工件振动,采用顺铣时,切入前铣刀不与零件产生摩擦,有利于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表面粗糙度、铣削时向下压的分力有利增加工件夹持稳定性
作者: shuangug    时间: 2009-3-9 17:30
逆铣,刀具切入过程与工件之间产生强烈摩擦,刀具易磨损,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好,同时逆铣时有一个上台工件的分力,容易使工件振动,采用顺铣时,切入前铣刀不与零件产生摩擦,有利于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表面粗糙度、铣削时向下压的分力有利增加工件夹持稳定性
作者: Gavin2010    时间: 2009-3-9 17:54
原来如此,我终于彻底明白了,我还曾经为了光洁度好用纯逆铣,我的CNC生涯在开思慢慢成长。好喜欢这里,好喜欢这里热心的朋友。
作者: 单工    时间: 2009-3-10 21:28
顶一个,学习了
作者: shijinyon    时间: 2009-3-11 19:32
在角落上用顺铣,刀受力较小,不容易过切
作者: hongxinyu    时间: 2009-3-11 19:47
开粗用混合洗,减少抬刀, 增加效率!
精洗用顺洗, 光洁度好, !  
拐角, 清角也用顺洗, 以免过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这样的理念, 是否正确!, 请各位前辈指点 ....
作者: 小君    时间: 2010-11-10 10:47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作者: r-o-o-n    时间: 2010-11-10 11:08
hongxinyu 发表于 2009-3-11 19:47
开粗用混合洗,减少抬刀, 增加效率!————————不正确!
精洗用顺洗, 光洁度好, !  ————————不正确!
拐角, 清角也用顺洗, 以免过切!< ——————不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这样的理念, 是否正确!, 请各位前辈指点 ....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